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7章 雨中两侯府

书名: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2

风中的寒意愈来愈浓,一直到了黄昏时分,雨依然没有要停的迹象,雨丝在长安城中织起了一张灰蒙蒙的幔帐,让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

定陵侯淳于长独自走进侯府书房,脱下他那件名贵的貂皮斗篷,拿起火钳,把铜盆里终日不灭的炉火拨得更旺些。

精致华美而温暖的屋子,逐渐把他身体的寒气完全驱除。

他坐到案几之后,用一双刀锋殷的锐眼盯着已经等候他多时的霍骏。

此时的霍骏站的如标枪般笔挺。

“李慕侠怎么样了”

“重伤,已经扔到了李记铁铺的门口,按侯爷的意思,给李先一晚的时间,让他考虑清楚。”

霍骏思索了片刻,开口问道:“属下有些不解,侯爷为何如此大费周章,李氏兄弟不过是平民百姓,直接除掉岂不是干净利索”

淳于长面无表情,淡淡的说道:“你在府上十载有余,我门下养士数百,开销虽大,但我此刻大权在握,天下之财皆过我手,岂会去争区区西市之利况且,我身兼卫尉之职,手握三万禁军,岂会在乎一个长安城的地下帮派”

淳于长微微闭起了眼,他忽然觉得很疲倦,这件事也实在有理由让他疲倦。

“霍骏,这十余年来,在数百门客中,你觉得我待你如何”

霍骏面色一凛,答道:“属下罪臣之后,蒙侯爷不弃收留,又委以重任,天高地厚之恩”

淳于长点点头,又问道:

“你们霍家对汉室功高盖世,可是大将军霍光去世后,却落了个谋反的罪名,三族被诛,只有你侥幸逃生,你觉得天子对你们霍家如何”

霍骏愣了片刻,脸上露出了悲愤的神情,答道:

“此事侯爷深知内情,我霍家世代簪缨,为了汉室江山披肝沥胆,一片忠心可昭日月,怎会谋反,无非是有人觊觎我家位高权重,设计陷害,宣帝被小人蒙蔽,致使霍氏满门被诛,冤沉海底。”

淳于长又点点头,再次问道:“你觉得宣帝当年真的是被小人蒙蔽吗”

霍骏神情一凛,没敢接话。

当年霍光死后,汉宣帝同大权在握的霍家关系逐步恶化。先采取措施提拔自己的外戚与霍氏的政敌担任要职,架空霍家子弟的兵权,夺取了他们的在首都的兵符,霍氏人马,再也无法掌握长乐宫和未央宫的禁军,扫清了霍家的外围势力。

霍氏家族惶恐之余决定反击,打算废黜汉宣帝,可惜走漏了风声,事情败露,霍家三族皆被斩于市曹,霍家就此衰亡。

淳于长继续说道:“在世人眼中,倘若当年你们霍家人功成身退,自动交出兵权,便可免了这场大祸,可是世人哪里知道,一旦位极人臣,哪里是说退就能退的自古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一旦解甲归田,不知有多少人要找你们寻仇,与你们为敌,就单是一个李家,恐怕就不能放过你们。”

说完这番话,他似乎有些感慨,沉默了良久,再次问道:“你觉得当今天子待我如何”

霍骏欠身答道:“侯爷新晋定陵侯,圣眷正隆,恩遇无双依属下看,下任大司马非侯爷莫属。”

淳于长双目一睁,笑了起来,笑容却有些苦涩。

“好个圣眷正隆,恩遇无双。我要也是这样认为的话,恐怕即将死无葬身之地了别看咱们的陛下每日沉溺酒色,歌舞升平,可要谁真以为自己比陛下还聪明,还高瞻远瞩,那这个人一定是个白痴”

说完,重新闭起了眼,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屋里一时陷入一片寂静。

霍骏憋了半天,终于没有忍住,脱口问道:“敢问侯爷,这些与李氏兄弟何干”

淳于长低声喃喃,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腾蛟帮,腾蛟帮蛟若腾空,乘时变化而纵横四海,那还是蛟吗李氏兄弟的头顶,恐怕盘旋着一条真龙啊”

霍骏面色大变,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淳于长忽然睁眼,目光又变得锐利无比,盯着霍骏。

“五先生仍然会协助你,而且今晚三先生也到了,明日拂晓动手,绝不能让这件事发生任何一点错误,哪怕是微小的错误,一旦有变,三先生可以在暗中出手。”

说完,望着屋顶怔怔出神口中自言自语。

“陛下啊,陛下,你到底还要不要微臣了”

与此同时的新都侯府,同样是在书房,王莽与刘歆正在对坐弈棋。

此时局至中盘,王莽执黑,在枰上落了一子,笑着说道:“此时的局势,越来越扑朔了。”

刘歆不假思索,随手跟了一子,摇摇头说道:“依我看,倒是越来越明朗了。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淳于长这步棋恐怕逼得天子要动杀机了”

王莽手拈棋子,有些举棋不定,说道:“依先生看,我该何以自处”

刘歆微微一笑,“侯爷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全,何须多虑,每日去长乐宫与司马府给太后和大司马请安,尽晚辈孝道便是,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侯爷只要身在局外,自然洞若观火。其余细节,我来处理便是。”

王莽想了半天,下了一子,刘歆随手跟进,二人又拆了几手,刘歆说道:“今日接陛下旨意,太学暂停授课五日,五日后定陶王世子要进太学攻读。”

“哦看来那位东方先生也要晚几日入学了。”

刘歆清隽的脸上显出一个莫测的表情,手捻胡须说道:“比起当前局势,我倒是对这位东方先生确实越来越好奇了,听说前日他居然和李慕侠结为异姓手足了”

王莽听完,也有些诧异,看着刘歆没有说话。

“这位东方先生似乎每走一步,都是有的放矢啊好像对当下局势中的胜负手了如指掌,不知道身上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王莽皱皱眉,“他自述的那些来历,虽然没有什么破绽,却也无据可查,依先生看他会不会是敌国派来的奸细”

“我觉得不像,但此人必有目的,而且不知他为谁效力,只能静观其变,看他会不会露出什么马脚。他那日似乎急于进入天谕阁,难保另有图谋,我最担心的是此人会不会是稷下学宫的门下。”

王莽沉吟不语。

“稷下学宫暗中支持淳于长多年,这次淳于长兵行险着,孤注一掷,恐怕稷下学宫也要重新权衡利弊,弄不好那位东方先生就是学宫特地派来与侯爷结交,万一有变,也好在侯爷这里及时止损。”

王莽忽然棋思敏捷起来,与刘歆中盘博弈,落子如飞,可是数十手过后,黑棋局面虽然略有好转,却仍是处于劣势之中,此刻已近收官,他不禁又皱起眉头。

刘歆在打劫处提了一劫,忽然说道:“昭君为何不入天谕阁难道她另有良策。”

王莽应道:“我也不知,她似乎已有主张,不过看太后这几日倒是对她十分亲近,再加上此刻局势有变,说不定能有什么转机。”

刘歆点头道:“我观昭君外柔而内刚,而且在匈奴王庭辅政多年,若是能解除了自身的危机,无论身在宫中或是回府居住,对侯爷日后都有极大裨益。”

这时王莽眼睛忽然一亮,飞快的在棋盘上下了一子,刘歆先是一愣,接着双眉微挑,哈哈大笑。

“侯爷好棋力,这一子扭转乾坤,反败为胜,佩服佩服”

王莽歉然一笑,有些不好意思。

“难得赢先生一次,实属侥幸,不过是无心之举,哪有什么可佩服的。”

刘歆微微笑道:“落子虽然无心,布局却是有意,化偶然为必然,正是国手之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22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