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95章 含情难说宫中事

书名: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2

赵合德忽然抬起头来,看着刘欣说道:“你未来的太子妃可有人选了”

刘欣一怔,以为赵合德是在向他要一个日后的名分,不禁有些为难,此刻浓情蜜意之际,又不愿惹她伤心,一时语塞,俊脸被涨的微微有些发红。

赵合德嘴角牵动,微讽道:“知道你想什么,我才不稀罕什么太子妃呢我倒有个极佳的人选,你可要听听”

刘欣这才知道自己会错了意,不觉有些尴尬,不过他秉性风流,瞬间便恢复了常态,将怀中佳人搂得更紧了些,温柔地说道:“我心里只有姊姊,倒也不稀罕娶什么太子妃。”

赵合德闻言,呆了半晌,眸中隐有泪光闪动,片刻后才幽幽说道:“纵然知道这是句鬼话,我也心满意足了”

随后轻轻推开刘欣,站起身来,一边整理衣装,一边正色说道:“想必你也知道,此刻大司马王根时日无多,淳于长垮台,下一任大司马非新都侯王莽莫属,只是你可知道王莽和王昭君是何关系”

刘欣不禁愕然,眼珠转了转,问道:“他二人会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有苟且之事”

“呸你当人人都像你一般王莽贤名素著,岂是那等登徒子他与王昭君乃是嫡亲姊弟。”

刘欣惊得张大了嘴,半晌没说出话来。

“此事极是隐秘,陛下与太后从未提及,我姊妹也是近日方才知晓,昨日天谕阁的天书失窃,昭君为护天书,香消玉殒,陛下这两日大发雷霆便是为了此事。

昭君的大女儿须卜居次云嫁给了匈奴右骨都侯须卜当,他们夫妇在匈奴手握重兵枕戈待旦。倘若日后你能娶了昭君的幼女蝶儿,王莽必然全力辅佐于你,那时宫内有我姊妹二人,朝廷之上有王莽扶持,匈奴也倾心归顺,天下再无人能阻你扶摇直上。”

这番话说得刘欣心花怒放,再想起蝶儿那张俏脸的脸庞,眼中不禁发出光来。

“我若要迎娶蝶儿,是向王莽提亲还是找陛下讨旨”

“自然是找陛下讨旨。不过此事有些难办,前两日陛下留宿在我宫中曾对我提起一个叫东方明的人物,此人极有可能是未来天谕阁之主,为了笼络天谕阁,陛下想将蝶儿赐婚给他。”

刘欣眼前顿时浮现出一个似笑非笑的年轻面孔,一阵怒意袭上心头,一掌打在身后的藤椅之上,只震的秋千乱晃。

他恨恨地说道:“那小子算什么东西,也配与我争”

赵合德看着他的样子,心中暗叹了一声,神色有些黯然,悠悠说道:“陛下思虑深远,乾纲独断,你本来是没机会和那个东方明争的。”

刘欣闻言,双眉一轩,脸上露出不忿的神色,正要说话,被赵合德摆手打断。

“可此刻形式却是大变,天书被窃,天谕阁再无存在的必要。昭君新故,此时若是能给蝶儿选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内可安抚王莽,外可笼络匈奴,一举两得,而这个赐婚的人选,除了未来的太子,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

随着赵合德的话语,刘欣面上神情不停变幻,最后终于定格成一个潇洒倜傥的笑容。

赵合德蹙了蹙眉,继续说道:“你也别高兴的太早,这事不是没有变数,毕竟陛下极为器重天谕阁那几个祭酒,改换心思也说不定,所以要尽快把生米做成熟饭,免得夜长梦多。”

“这生米如何变成熟饭”,刘欣急切地问道。

“你忘了我姊妹的出身来历了吗”,赵合德露出一个笑容,只是笑的有些凄然。

“前些天那小丫头住在宫中时,和我倒是相处的熟络,这两日我借慰问为由,将她诓到我的宫中,等我施术制住她后,剩下就看你的了,反正那种事情你也在行,还哄不了一个小姑娘届时她不嫁你又能嫁谁”

刘欣皱着眉头说道:“会不会太冒险了,万一出了乱子,恐怕不好收场。”

赵合德秀眉一挑,冷声说道:“大丈夫行事,岂可瞻前顾后,此刻局势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当年高祖在芒砀山斩蛇起义之时,也是这般前怕狼后怕虎吗何况放眼今日这大汉天下,还有谁比你更适合当这个太子纵然出了变化,陛下和太后又能将你怎样”

刘欣喜形于色,一时忘形,向赵合德深施一礼。

“多谢姊姊成全”

赵合德面色一黯,良久,发出一声幽怨的叹息,转身款步远去,竟是没有再看刘欣一眼。

秋日的未央宫,宫墙坚厚,飞檐似剑,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气象恢宏肃穆。

此刻的御书房中,汉成帝刘骜坐在御枰之上,脸上笼罩着一层冰霜。

令人压抑的沉默过后,一旁的司礼宦官崔灵低着头小心地问道:“陛下,太后可还安好”

“太后倒是安好,寡人却很不好”

刘骜抬头看了崔灵一眼,面色稍稍缓和了一些,说道:“你的伤怎么样了不是说让你安心修养,怎么又跑来了”

崔灵躬身答道:“臣见陛下为了天书被窃之事大动无名,唯恐陛下龙体有损,特来伺候,臣来之前,去大夏殿现场勘查了一番,也见过那僧人的尸体了。”

“可曾看出什么端倪依你之见,窃天书杀昭君是何人所为”

“这”,崔灵犹豫了片刻,这才说道:“那夜臣奉命协助李先之时,那僧人曾在李宅现身,本领很是了得,以一己之力力敌李先、霍骏二人,尚能全身而退。而这僧人的来历,极有可能是鬼谷一派。”

“鬼谷一派那他为何死在大夏殿前”,刘骜面色愈发不善。

“臣也极为费解,不排除他们内讧的可能。天谕阁那日守卫薄弱,加上几大祭酒都去了终南山,这才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只是不知他们是如何知道的,想必必有内线。”

刘骜站起身来,在书房中烦躁地来回踱步。

“禁宫之中,居然容人来去自如,还盗走天书,这事必须彻查,永绝后患”

崔灵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抬头说道:“陛下,这事不能排除天谕阁监守自盗的可能。”

刘骜脚步一停,双眸收缩,盯着崔灵,半晌后,缓缓点了点头。

“寡人到也想过此节,不过天谕阁中之人尽皆淡泊名利,怎会忽然盗取天书。”

“只因那个东方明的出现,他们或许有了解开天书的能力。”崔灵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

刘骜缓缓走回御枰坐下,手指轻敲案几,说道:“寡人虽不依仗天书,可也不能任由天书流出,东方明是李先的结拜兄弟,你这就替朕拟旨,命李先调集禁卫南军,埋伏在终南山山口,见到东方明出山,火速带他来见寡人。”

“臣遵旨”

刘骜缓缓从案上拿起一份竹帛奏章,目光深邃地望向书房之外。

“现在多地爆发刁民暴动,国库空虚,边境绝不能再出事了,昭君的两个女儿至关重要,寡人要好好思量一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61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