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10章 以彼之道 还施彼身

书名: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2

东方明嘴里请着罪,可脚步却有些虚浮,忽然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幸亏一旁的孔光扶了他一下,这才没有摔倒。

刘骜眉头皱起,轻轻摇了摇头,不悦地说道:“寡人当然知道你喝多了,不然今日要治你个殿前失仪之罪。”

东方明勉力保持着躬身的姿式,苦笑着分辩道:“臣不敢自辩,不过乌孙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臣心中高兴,这才多贪了几杯。”

刘骜听完忽然笑了起来,他也不是傻子,也瞧出来东方明只怕是有意佯醉,不愿与焕空相辩。

“瞧瞧。”他侧身对皇后赵飞燕说道:“这还是不敢自辩,若是他自辩,只怕还会说是寡人让他喝的,与他无尤。”

赵飞燕知道刘骜极为看重东方明,此刻不知道皇帝心意,只好微微一笑,既不为东方明说好话,自然也不会傻到出言斥责。

可她身旁的赵合德冰雪聪明,瞬间便明白了刘骜的言下之意,不由得娇笑道:“看来东方大人的辩才也是极佳,不如让司空大人与焕空国师辩上一辩,臣妾等也好大开眼界。”

刘骜等得便是这句话,他身为天子,自己的三位臣子在辩论中败北,让他大为恼火,可辩难之事表面只是学术之争,若是自己指定东方明与焕空辩难,一来有伤自己天子身份,二来若是东方明也输给焕空,自己面子上更不好看。此刻由赵合德提出,自然无伤大雅。

听赵合德一说,下面的群臣哪有傻瓜,自然也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果不其然,只听得刘骜轻声说道:“东方爱卿,有此辩才莫要在寡人面前逞能,恰值焕空国师在此,你二人不妨论上一论。”

群臣纷纷附和,东方明甫一入朝便官拜司空,这些人大部分心中不服,他们也想借今日廷宴之机,看看这位深得陛下器重的司空大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只是这位司空大人此时喝的半醉,恐怕会自取其辱,真是可惜。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东方明身上。

这些于典籍玄谈间求真理的手段,东方明并不喜欢,他自认不是个当学者的料,而且受现代的务实主义影响,他心中隐隐觉得,自己又不是科学家,无论是怎样美好的妙学深思,若不能落在刀锋前或生活的实处,那么对自己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就不需要去继续研究。

总之辩难这种事他丝毫不感兴趣,对这些两千年前的古人也很难产生什么集体荣誉感,所以今夜他才自顾自地喝着酒,吃着羊肉瓜果,直等着散席的那一刻。

可现在他却是再也躲不开了。

既然躲不开,那就只好出头了。

东方明向刘骜深施一礼:“既然如此,陛下恕臣放肆了。”

刘骜笑着点了点头,虽然隔着老远,以东方明此刻强悍的目力依然能够看清楚,刘骜的双眼渐渐眯了起来,目光幽深里透着一丝欣赏和希冀。

看来这一场自己绝不能输,否则一旦失了圣心,之前给刘骜的那些建议执行起来只怕要打个折扣。

想到这儿,东方明双眸骤然一清,满脸微笑,竟然缓步踱至焕空的案几前,双手合十,对着焕空打了个佛门稽首。

“阿弥陀佛大和尚请了”

此言一出,便引得满场哗然

就连一直保持着微笑的焕空,神情也是一呆。

当时佛教并未大规模传入中原,寻常之人根本没看过佛经,更何况鸠摩罗什、玄奘法师等翻译佛经的高僧尚未出生,就算有佛经在前,汉人也无人能懂。

而且此时距离佛陀灭度不过数百年,天竺的佛法体系也是刚刚成型,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之间还没有严格区分,阿弥陀佛作为未来佛的说法流传也不甚广,只有焕空等有数的高僧才知道这种说法。

好在阿弥陀佛本就是梵文音译,焕空愣了一愣便已明白,不由得敛了笑容,赶忙起身合十还礼。

殿上的大部分人已经看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刚才焕空面对连番问难,都是面带笑容,神色不变,此刻司空大人只说了一句什么乱七八糟佛,就让这位大和尚面色郑重,起身还礼,难道司空大人竟也精通佛法,要用佛道压倒焕空吗

群臣不禁大感兴奋,方才焕空口若悬河,以儒道两家的经典驳倒了三位重臣,让群臣心中都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若是东方明能用佛门道理压倒焕空,那才真叫扬眉吐气。

还礼已毕,焕空缓缓开口道:“原来这位大人竟是一位居士,贫僧失敬了,敢问大人尊姓大名”

他身为乌孙国师,自西域万里东来,来之前已经做足了功课,对汉朝的重要官员全都了然于胸,只是东方明刚刚入朝一个多月,那时他还在来长安的路上,当时信息又不发达,他自然不识。

刘骜在旁微笑说道:“这是我朝新拜的大司空,东方明。”

焕空微微点头:“原来是东方居士。”

他称东方明为居士,自然是在他心中,这居士要远大于那司空之位。

这声居士东方明倒也当之无愧,他在穿越前可是有“皈依证”的人。

可东方明之所以弄了一张“皈依证”,主要还是为了去各地的寺庙景点可以免票。

当年因为要取得那张“皈依证”,他可是实实在在地在五台山住了一个月,每日听高僧讲法,所以今天面对焕空,他也是有些底气的。

毕竟两千年后,佛教思想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的方方面面,便是平时的日常词语,有近两成都是来自于佛经翻译的演变,比如世界、刹那、实际、方寸、胜利、因果、海阔天空、大彻大悟等等几千个词汇,根本数不胜数。

甚至可以说,如果剔除了佛经字根本无法贯通。

而且佛法经过两千年的发展,无数散落各地经文都被历代高僧带到中土翻译汇总,在这个过程中又形成了无数学派和宗派,光是汉语系便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华严宗、密宗等十数个宗派。

这些宗派随便拿出点总结好的理论知识,只怕都能在汉朝佛教徒中产生轩然大波。

这就是东方明的底气所在。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以佛降佛,降维打击。

除非眼前这个焕空和尚真的已经到了大彻大悟的佛菩萨境界。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3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