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9章 布衣跃龙门

书名: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2

未央宫内正在发生着自汉成帝登基以来最大的一次风云震荡,可此刻站在御园太液池旁的李先却显得云淡风轻,悠然自得。

他仍是一袭青衫,手心里托着一捧鱼食,在湖中心的观鱼亭中投喂着湖中五颜六色的锦鲤,眼看一捧鱼食撒下,湖中万鱼齐聚,摇尾争食,李先不禁摇头发出一声叹息。

十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和弟弟落魄街头三餐无着的落魄少年,若不是李家平反,甚至都不准进入长安城半步;今日却是即将名动天下的国之重臣,看着湖中条条锦鲤,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忽然觉得眼前那条青云大道也不过如此,就像这些锦鲤一般,围着天子献媚逢迎,未必就比得上和弟弟浪迹江湖的时光。

一阵脚步声传来,夹杂着环佩轻鸣,从前殿归来的刘骜在两个绝色宫娥的陪同下,缓缓走进了观鱼亭。

李先见刘骜到来,跪服在地,大礼参拜。

刘骜伸手拉起李先,目光落在他身上洗的有些发白的青色长衫上,不禁笑道:

“你经营腾蛟帮多年,怎么还是穷成这样,今日进宫见朕,都没钱买件新衣吗”

李先面色一整,躬身答道:

“这件青衫是臣当年初见陛下时所穿,今日进宫,特地换上的。”

刘骜听完一愣,默然片刻,感慨道:

“你有心了朕那时还年轻,刚刚登基,大权旁落,无所事事,整日里带着张放出宫私访,流连于青楼乐坊,借酒解忧。如今朕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可张放却故去了,你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彪悍少年了,朕这些年之所以不让你入朝为官,就是怕你重蹈了张放的覆辙,一旦遭人陷害,朕担心护不住你啊”

李先微微一笑,说道:“陛下一片苦心,臣理会得,而且这些年与慕侠混迹于江湖之间,不仅来去自由,还能为陛下暗中效力,也是极为惬意。”

刘骜问道:“听说这次慕侠受了伤,严重吗要不要传御医看看。”

“劳陛下惦念,已经不碍事了,都是外伤,休息个月期程的也就好了。”

刘骜点了点头,看着李先说道:

“朕既然已经掌权,腾蛟帮就不用你和慕侠操心了,回头朕传旨,封你为四安将军,让慕侠出任中领军,给你当个副手,把淳于长留下的禁卫南军带好,负责宫廷禁卫,朕信不过别人。”

李先赶忙再次大礼跪拜,叩谢皇恩。

刘骜忽然问道:“听崔灵说,昨夜你身边有个极为豪勇的蒙面年轻人,是什么来历,如果真有本事,你写个推荐奏章上来,让他一起随你为朕效力。”

李先犹豫了一下,回答道:

“那是臣新结拜的盟弟,叫做东方明,交往日浅,还不知详细来历。擅长冶铁,脾气秉性和我兄弟到是极为投缘,昨夜他不顾性命,愿意随臣慷慨赴死,的确是个磊落男儿。”

刘骜微微一愣,东方明这个名字好像从哪里见过,回忆了一会儿,忽然想了起来。

“前几日刘歆给朕呈报了一批太学学生的名单,好像有一个叫东方明的,说是东方家族的后人,不知道是不是此人。”

李先也是一愣,答道:“臣没听他说起,容臣回去后仔细查问。”

刘骜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其实朕今日才算真正的登基啊自此以后,不一定非要家世显赫,只要有本领,有才干的青年俊彦,朝廷都可以重用,而且可以破格提拔,不必墨守成规。

比如这个东方明,就算他不是刘歆说得那个东方家的后人,哪怕出身卑贱,只要你觉得是人才,可以直接带来见朕,朕要量才录用。”

李先低头答道:“臣遵旨”

两人站了半天,刘骜似乎有些累了,拉着李先坐下,说道:

“前夜瑶池来人了,要讨回五岳真形图,朕已经答应了,可惜天谕阁历经几代祭酒和博士,近百年来都没弄明白五岳真形图的作用,更不用说解开天书的奥秘,你在江湖多年,和稷下学宫打过交道,这些年还秘密负责着天谕阁周边的安全,有什么线索吗”

李先皱起了眉头,想了想回答道:

“稷下学宫自从孝武皇帝后,人才逐渐凋零,直到近年才渐渐恢复生气,这些年他们的活动似乎就是要确定天谕阁的位置,目的不言而喻,必定是觊觎那几卷天书。”

刘骜看着太液池水,若有所思。

“天书三卷,留侯张良只解开了兵、武两卷便能助高祖开基立业,定鼎中原,留侯曾说,第三卷乃是治世之篇,若是解开便能使江山永固,万载不易其主。”

刘骜与李先君臣交往多年,极为信任李先,这些事情也只是大概说起过,此刻见刘骜详细提起天书之事,李先不禁好奇的问道:“陛下可曾见过那三卷天书”

刘骜点点头,感慨的说道:

“朕自然见过,前两卷不但见过原文,还有留侯张良的译本,我大汉历代名将均曾拜读参详,这才有了我大汉无敌之师。你如今已是朕的心腹之将,过几日朕可以给你一份译本,你好好读读。

但那第三卷治世之篇却被一方石匣锁住,不通数术之学连锁都无法打开,现在朝堂之上,只有刘向和刘歆父子二人精于此道,他二人两代钻研了数十载,可直到今日,也没有什么进展。

当年孝武皇帝与西王母会面时,西王母曾说天书与五岳真形图有莫大关联,孝武皇帝大费了一番周章,才换得借图百年,如今百年之期已近,却仍一无所获,看来朕也未必能看到天书破解之日了。”

李先想了想说道:“那天书既然在石匣之中,用锤凿之物砸开便是,何必如此费力。”

刘骜不禁苦笑了一下。

“若是能砸开,不早就砸了只是昔日留侯临终遗言,此匣若是强行开启,便是强泄天机,匣中天书必毁,有哪个敢去砸开”

李先不由得沉默无语。

刘骜忽然展颜一笑。

“昔日孝武皇帝身边的东方朔曾说过,天下兴衰唯看君王治国之策,只要天子有道,四海归心,何必苦苦纠结于一卷天书。朕自此之后励精图治,勤勉治国,便是此生无福看到天书,也不至于辱没了历代先皇。”

李先神色肃然,施礼道:“陛下所言甚是,愿陛下威德加于四海,扩我九州版图,兴盛帝业,臣纵肝脑涂地,亦无憾矣”

刘骜哈哈大笑,拍了拍李先的肩头。

“好一个扩我九州版图

这数年来匈奴虽然安定,但可恨那高句丽屡犯边境,你好好练兵,等朕积攒些钱粮,明岁此时,朕让你统兵替朕剿平高句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06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