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大唐当驸马

作者:喝茶泡馍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90章 咱们很有钱吗?把书弄的这么精致作甚!

书名:我在大唐当驸马 作者:喝茶泡馍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长孙无忌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也就是张顿,换做另外一个人,此刻怕是已经被程咬金拎起来挂在树上吊着打。

忽然,他偏头看向杜淹,却发现杜淹神色很是凝重的注视着桌面上画有图案的纸张。

长孙无忌低头也看了一眼,登时神色微变。

这个图案画的。

有一些与众不同

他这些年见过的画像,都是重在写意。

可面前的图案,给他的却是栩栩如生之感。

“有点意思。”

程咬金也看到纸上的素描画,讶然道:“张少尹,你深藏不漏啊。”

杜淹笑道:“这才哪到哪,你这几个月都在河东道,没在长安城,若是你了解张少尹在长安城做的那些事,你就不会惊讶了。”

说着,他低头看着纸面道:“张少尹,你使的画工,有些特别啊。”

张顿笑了笑,“这叫素描,和平日里的画卷是有些不一样,杜公,长孙公,若是由你们来画这个,能行么”

“你这不是小瞧人么”

长孙无忌啧了一声,随即坐在他对面,拿起桌面上的兔毫笔,在白纸上快速挥舞起来。

很快,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孩童模样的画像,出现在纸面上。

而画出来的图案,和张顿使用的素描,几乎一模一样

长孙无忌不忘在画像下,写了“孩童”两个字,放下笔后抚着胡须道:“怎么样”

“厉害”

张顿冲着他竖起一个大拇指。

长孙无忌轻笑道:“琴棋书画,都是老夫年轻时候玩腻的,要是这点功夫都拿不出来,岂不是被同僚耻笑”

“那接下来这几天,得辛苦杜公、长孙公了。”

张顿认真道:“你们把能看到的,见到的,全部画出来。”

“没问题。”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偏头又瞅了一眼程咬金,“那他干什么”

程咬金也跟着道:“对啊,老夫干什么”

杜淹忽然道:“你可以研墨啊。”

程咬金睁大眼睛,瞪视着杜淹,“嗯”

长孙无忌语气淡淡道:“给我们端茶倒水也行。”

“你再说”

程咬金撸起袖子,一边拳头搓的咯吱咯吱响,一边气笑着道。

“程公,你可以给他们出题啊。”

张顿忍俊不禁道:“比如你看到什么,可以告诉杜公和长孙公,让他们来画。”

程咬金神色一缓,瞪视着杜淹和长孙无忌道:“瞧见没有,亏你们还读了这么多年书,就不能学学张少尹的说话”

张顿一笑,再和他们说了一些细节,便各自开始处理手中的事。

整整五天时间,大总管府如同一台精密的仪器,不间断的运作着。

长史吕子臧带着工匠,不停的雕刻木块字,为活字印刷术做准备。

程咬金则连日走街串巷,脚步遍及晋阳县内外,将看到的听到的都化为题目,交给长孙无忌和杜淹。

杜淹、长孙无忌带着大总管府会写字作画的官吏,不断按照张顿所说的画出图像,同时为图像配上简体字,然后以雕版印刷的形式,选材雕刻。

马元规负责营地作坊造纸,以及弄出样本,让张顿等人过目。

张顿也没有清闲,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思索着该在纸上写下些什么内容,才能让书籍畅销。

“千字文南朝就有了,要不写个百家姓或者是三字经”

张顿暗暗摇了摇头,百家姓也好,三字经也罢,字数都太少了。

要是卖百家姓、三字经这种书,不等于一锤子买卖

“那就得是连载书了”

张顿眯起了眼眸,连载书不错,但该选什么内容

以前看过的小说比如武侠什么的

不行张顿暗暗摇了摇头,还是得慢慢来,稳妥起见,先写这四本吧

毕竟这四本字少

字少不费劲

真要写以前看过的那些连载书,恐怕这一年都不用干别的事,就只写字了

那谁受得了

想到这里,张顿不再犹豫,捏着笔杆子,开始在纸上一行一行的落墨。

一直写到下午,忽然马元规派人找他,让他去一趟府衙大堂。

张顿脸上露出些许笑容,站起身朝着府衙大堂方向而去。

这个时候马元规派人叫他,不出意外,应该是书籍的样品出来了

大总管府的府衙大堂内,长孙无忌、杜淹、程咬金、马元规、吕子臧等人都在。

看到张顿以后,马元规赶忙拿起一本书,欣喜的走了过去,大叫道:“张少尹,你吩咐的事,作坊那边做成了,你看看成品如何”

张顿接过他递来的书籍,书籍的正面写着“论语”二字。

还没有翻开看,却已经皱起了眉头。

书,很重

这页数,很足啊。

马元规看着他的神色,心里咯噔一下,“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张顿没有吭声,而是翻开了书的第一页,仔细看了看。

难怪书这么厚。

张顿眉头皱的更紧了。

古代的书,和现代的书不一样。

古代的书籍,看起来是一页正反两面都有字。

实则是用一张大纸,折叠起来装订。

这样就能让一页上的正反两面都有字。

这不是可耻的浪费吗

“马总管,你看看这个。”

张顿指着一页的夹层,神色肃然道:“里面没有字。”

“”

马元规张着口,呆呆的看着他,没有字,这不很正常吗

长孙无忌无语道:“张少尹,市面上的书,可都是这样的。”

“是啊”马元规从大堂内的一个案牍上,拿起一本论语,给他翻看里面的页数,道:“你看看,都是这样。”

张顿摇了摇头,“他们是他们,咱们是咱们”

“咱们河东道现在穷的叮当响,能跟那些大户人家比吗”

“咱们得将一文钱,掰成两半用。”

张顿指着夹缝道:“所以,你得从这里裁开,裁开后再给这两面印字。”

“那不行啊。”

马元规赶忙摇了摇头,耐心解释道:“一张纸两边有字,很容易都看不清啊。”

张顿出着主意道:“你少用点墨啊,印刷字的时候,在上面少涂一些,用刷子在纸的背面刷时,少用点力,不就行了吗”

马元规震惊道:“那不就又容易看不清楚吗”

张顿肃然道:“能辨别是什么字,就行了弄那么精致干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54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