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大唐当驸马

作者:喝茶泡馍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9章 陛下,你手里怎会有试卷?

书名:我在大唐当驸马 作者:喝茶泡馍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

金部主事、度支主事没好气看着他,我们是户部的主事,你叫我们去买菜

度支主事忍不住道:“你让你手底下的厨子去干啊。”

张顿一愣,“你们不就是厨子吗”

二人正想辩驳,胡广瞪视着他们道:“赶紧去,别婆婆妈妈的,再啰嗦扣你们工钱”

“”二人直接用眼神反瞪了回去,你以为我们指望你给的那点钱过活

但想了想,二人还是站起身,无奈的点头,接过铜钱后便离开醉仙楼,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要是不听他使唤,万一姓胡的不叫他们再呆在醉仙楼,那以后还怎么跟陛下套近乎

而此时,李丽质扯了扯张顿的衣袖,小声道:

“郎君,奴家回去了。”

“回去晚了,阿爹阿娘又得说了。”

张顿看了一眼天色,道:“我送送你。”

“明天你过来,还是我去你家里接你”

李丽质赶忙道:“奴家自己过来。”

看着她坐着马车离去,张顿忽然想起来,到现在还不知道长质家究竟住哪。

明天再问吧。

张顿嘀咕了一声,走入醉仙楼大堂,看向胡渠荷,忽然想到什么,问道:“渠荷,明天你跟着我还有你师娘,一块去逛逛。”

“好。”胡渠荷脆声道。

胡广好奇道:“张老弟,你们打算去哪逛”

张顿笑吟吟道:“你有啥推荐地方”

胡广肃然看着他,“朱雀门。”

张顿神色一怔,“去那逛干什么皇城外的侍卫又不让我进去逛。”

胡广翻了翻白眼,“你是不是长安城人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明天放榜啊。”

“明天就放榜”张顿吃惊道。

今天才刚刚结束科举,大唐的办事效率这么快

胡广困惑道:“每年不都这样这参加科举的学子才多少人,他们要是拖个几天,那些阅卷官不挨骂”

倒也是

张顿额了一声,现在的科举,远没有明清时期的科举那般繁琐。

而且,朝廷取士,也不是从大唐疆土内的所有百姓当中挑选人才,而是局限于一两个地方,参加科举的士子,也没多少人。

“明天再说吧。”张顿摇了摇头,摆手道:“我先回去啊,赶明儿个再过来。”

黄昏之后,伴随着暮鼓声,长安城再次施行宵禁。

各个坊市大门紧闭,巡逻的街使,带着金吾卫在长安城巡视。

有还在大街上的人,轻则被他们呵斥让其回家,重则直接拿下,处以犯禁之罪。

太极宫,甘露殿内,此刻灯火通明。

长孙无忌、李道宗、褚遂良三人,一声不吭的站在御案前。

阅卷完后,长孙无忌便和褚遂良带着试卷,来找李二。

李二坐在御案后,低着头一脸匪夷所思的看着铺开放在桌上的五张试卷。

“唐律疏议,这五种不同风格的字,难住吏部爱卿们的两道题,还有这篇马说”

李二深吸口气,还真是小看张顿这小子了。

合着以前他在朕面前藏拙呢

一到科举,就现形了

说好的低调呢,有这么低调的还说不想入朝为官,口是心非嘛,你不想入朝为官,你把试卷答的这么好干什么

李二看了站在面前的长孙无忌、褚遂良、李道宗一眼,沉吟道:“三位爱卿,你们也看过张顿的试卷,你们有什么提议”

“陛下,”褚遂良忽然肃然拱手道:“臣以为,此次科举状元,非张顿莫属”

“臣附议。”李道宗点了点头,跟着拱手道:“臣同时提议,等到张顿入朝为官,务必将其送到我刑部,让其完成唐律疏议的后续。”

李二微微颔首,唐律疏议的重要性,他光是看了前面写的,就明白此物必能替代武德律。

真若如此,张顿是大功一件

李二看向皱起眉头的长孙无忌,问道:“无忌,你觉得呢”

“臣以为不可。”

长孙无忌神色凝重道:“此次参加科举的士子当中,有记载,张顿要考的是明经科。”

“陛下你看看张顿的明经科答卷,上面一道题都未曾答对,他如何成作为状元”

“这话说的不对。”褚遂良驳斥道:“虽说他未曾答对明经科的题,可他答的明法,明字,明算,进士四科试卷,无一不是文采出众,你当时在吏部府衙大堂也开口称赞过张顿。”

“他未曾答对明经科的试卷,你我都明白是什么原因,他不是答不对,而是不想答对,以他的才气,能答不对明经科的试卷”

“别扯这些没用的,事实就在眼前。”长孙无忌面庞上露出一抹笑容,指着御案上的试卷,道:“要不褚起居郎你再看一眼看看张顿的明经科试卷上,有没有答对一题”

褚遂良看向李道宗,问道:“李尚书,你怎么说”

李道宗毫不犹豫道:“仅凭唐律疏议,张顿无愧于状元之称。”

褚遂良哼了一声,“长孙尚书,你听到了吧”

长孙无忌耸了耸肩,道:“那又如何他应该考的是明经科,那就应当按照明经科的试卷来定,若是以张顿答的其他四科成绩做定论,对此次参加科举的上千名考生不公平”

褚遂良微眯着眼眸道:“那按照长孙尚书的意思,只要张顿能答对明经科的题,此次状元就该给他”

长孙无忌颔首道:“是这个意思。”

褚遂良看向李二,李二也看向了他,忽然间二人同时咧嘴一笑。

长孙无忌眉头一挑,不明白他们笑什么。

李二伸着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沉声道:“无忌,你是吏部尚书,说话可要当真。”

“臣绝无戏言。”长孙无忌神色一肃,拱手道。

“那就好。”

李二满意点了点头,冲着殿外方向大声道:“李君羡,将东西带进来。”

很快,李君羡带着一份试卷走入殿内。

努了努下巴,等到李君羡将试卷递给长孙无忌,李二说道:“无忌,你看看这份试卷。”

长孙无忌低头心头一跳,怎么陛下手里会有试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177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