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大唐当驸马

作者:喝茶泡馍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28章 河东道,出大事了!

书名:我在大唐当驸马 作者:喝茶泡馍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唐俭指了指桌上的那封信函,语气不急不缓说道:“这两样东西,你要同时看才行。”

张顿放下奏折,拿起信函拆看看了一眼,登时眼瞳一凝。

奏折上,写的是河东道境内最近连日大雨。

而信中说的,却是河东道干旱已持续数月

截然相反的两条消息。

张顿皱着眉,抬头看了一眼唐俭,问道:“唐府尹,信函是谁送来的”

“不知道。”唐俭摇了摇头,说道:“听宫里的消息,这封信函是有人送到了御史台,那个人的籍贯,应该是河东道的。”

张顿眉头一挑,“什么叫应该猜测出来的为何不问问送信的人”

唐俭叹气道:“御史台那边倒是想问,但是送信的人,闯进御史台后,手里握着信函,直接自杀了。”

“”张顿沉默了几秒,低头盯视着信函。

送信的人血溅御史台,就是为了将手中的信函,能够上达天听

信函的内容,是河东道大旱。

而河东道治所那边,送来的奏折,却说河东道连日大雨。

是谁在说谎

不言而喻

张顿看着唐俭,沉声问道:“唐府尹,这件事,你怎么看”

唐俭神色凝重道:“本官怎么看,现在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御史台的杜淹,连同刘德威一块,将这件事捅到了陛下那,陛下心里起疑了。”

张顿恍然,难怪御史大夫和大理寺卿今天没有去政事堂。

合着是他们在处理这件事

张顿想了想说道,“既然陛下已经生疑,我们等着就是,想必陛下很快就会派人去河东道,河东道究竟是下雨还是干旱,到时就一清二楚了。”

唐俭摇头道:“张少尹,你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如果真这么简单,”他肃然指了指桌上的奏折和信函,道:“那怎么解释陛下将这两样东西,送来京兆府”

张顿微微颔首,这倒也是,这一点就解释不通啊。

“唐府尹,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唐俭深吸了一口气,神色出奇凝重道:“陛下这样做,怕是连他都吃不准,河东道究竟是干旱还是下雨啊。”

张顿皱眉道:“你的意思是有人已经告知河东道那边的情况”

“对”

唐俭肃然点了点头,道:“御史台是什么地方,监察百官,风闻奏事除了侍御史外,还有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遍布我大唐十道”

“杜淹是个刚正不阿之人,身为御史大夫,看到有人血溅御史台,他能不闻不问这件事,他定然会先行调查,然后上奏陛下。”

说着,他扬起手指,敲了敲桌上的奏折道:“你看到的这封奏折,是河东道治所呈上来的,如果老夫猜得不错,监察御史的奏折,一定也已经出现在陛下的御案上。”

“你觉得,河东道的监察御史上呈的奏折里,会写什么”

张顿抿着嘴唇,一语不吭。

唐俭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要再不懂,就是傻子了。

河东道的监察御史送来的奏折,恐怕里面写的内容,和河东道治所呈上来的奏折内容一模一样

这才是陛下困惑的地方。

陛下看到河东道治所和监察御史上呈的奏折,再看看血溅御史台那个人留下的信函,必定心中生疑。

究竟谁说的是真的

唐俭继续说道:“你刚才的一句话,老夫很是认同,那就是陛下一定会再派人,去河东道”

“而且,一定会派一个信得过的人。”

“陛下现在很可能怀疑,河东道的监察御史,是不是已经和河东道治所的官吏们沆瀣一气了。”

“真若如此,河东道那边,局势恐怕就不容乐观”

“如果是假的,也就罢了,虚惊一场而已。”

唐俭忧心忡忡的拍了拍信函,道:“怕就怕这封信函里说的是真的,河东道已经持续几个月大旱,那真就民变在即啊”

张顿神色微变,从唐俭言语中听出些许弦外之音,道:“唐府尹,你的意思该不会是”

唐俭呼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道:“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

“本官说这么多,其实就是告诉你,让你准备准备,如果本官所料不差,陛下打算派人去河东道,那个人很可能就是你”

张顿:“”

胡渠荷坐在一旁,捂着嘴唇吃惊的看着唐俭,陛下要派先生去河东道

唐俭的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个信息,那就是河东道,现在是凶险之地

这不是让先生以身犯险吗

“不可能吧”张顿迟疑了一声,道:“下官刚刚成为京兆少尹,一天都不到,就让我去河东道”

唐俭抚着胡须道:“你以为陛下把奏折和信函送到咱们京兆府,是因为什么给老夫的,你觉得可能吗”

他指了指张顿,笑吟吟道:“这两样东西,其实就是给你的。”

“你想想看,你以科举状元身份,入朝为官,上来就被陛下授封五品万年令,足以说明你简在帝心”

“之后万年县发生的那桩命案,你不畏权贵,硬是为百姓伸冤,更足以说明,你是个刚正不阿的能臣”

“然后就是追缴欠款。”

“陛下要求追缴回千六百万贯,虽然是分三十年,但到底是办成了这件事。”

唐俭感慨道:“像你这样的能臣,陛下怎么可能不重用你”

“河东道出了这么大的事,不派你去派谁去从文武百官当中挑一个人去,陛下也不放心啊。”

张顿额了一声,唐俭的这番话,说的有点道理啊。

可是河东道的事。

有些棘手

比向百官追缴欠款还要棘手。

而此时,太极宫中。

甘露殿内,安静的针落可闻。

李二脸色难看的坐在御案后,抬头盯视着正襟危坐在对面的御史大夫杜淹,以及和他一同而来的长孙无忌。

“两位爱卿,河东道的事,你们怎么看”

许久,甘露殿内,响起李二的问询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76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