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大唐当驸马

作者:喝茶泡馍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48章 吏部报到,长孙无忌的大实话!

书名:我在大唐当驸马 作者:喝茶泡馍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死者舒蝶被骗到长平郡公府邸,长平郡公的养子对舒蝶行了不轨之事,第二天下午,她就被杀死在家中。”

张顿看着二人,一脸认真道:

“光是牵扯到一个刘雀,你觉得能给御史台一个交代”

“刘雀是长平郡公的部曲,他犯了案,现在张家又要保他,此案完全有可能是长平郡公府邸的人,派他杀了舒蝶”

“当然,这没有证据。”

“但此案不调查个水落石出,草草结案,到时候御史在朝堂上参奏,是参你们一本,还是参本官一本”

董县丞、车县尉相互对视了一眼,纷纷皱起了眉头。

董县丞忍不住道:“张县令,你这就不懂人情世故,更不懂为官之道”

“你看看王洵王县令,多会做人他当初直言要卖给长平郡公一个面子,怎么到了张县令,就想着让这水变得更浑”

张顿语气淡淡道:“我且问你,万年令的官袍,穿在谁身上”

董县丞一头雾水,“自然是张县令身上。”

张顿问道:“王洵何在”

“”董县丞张了张口,明白他话中的弦外之音。

张顿面带微笑道:“你看看,问题来了不是王洵就因为太懂得为官之道,太懂得人情世故,所以他现在才会被三司会审。”

“所以,做人做官,也不能总想着人情世故,满脑子总装为官之道。”

“轴一些,直一些,也是有好处的,至少不会丢掉身上的官袍,更不会被三司会审,对不对”

“你们总不想因为这个案子,被御史台参上一本,导致丢官罢职吧”

听到这话,董县丞、车县尉一股凉意从脊骨席上心头。

张顿的一番话,让他们意识到,这件事想要草草结案,根本不行。

如果不调查个水落石出,没有一个让御史台哑口无言的结果,必定会被御史台参奏

“那,那怎么办”

董县丞感觉手心都往外冒汗,喉咙攒动着说道:“这件事,毕竟牵扯到了长平郡公啊。”

张顿笑道:“又不是长平郡公犯案,怕什么”

“你们把你们知道的事,在这先跟我说清楚,那个刘雀,当真是长平郡公的部曲”

车县尉点了点头,道:“千真万确,但半年前他就不是了。”

张顿哦了一声,听他继续说。

很快,弄明白始末。

刘雀确实是长平郡公的部曲,但是半年前因为犯了过错,被赶了出去。

不知什么原因,他并没有离开长安城,而是在赌坊做事。

刘雀之所以要杀死者舒蝶,按照他的说法,是他恨透那些为了钱财而卖身的女子。

当他听闻已是人妇舒蝶去了长平郡公府邸,就怒从心头起,将其杀害。

张顿听完后,问道:“你们相信吗”

董县丞、车县尉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纷纷摇头。

长安城内那么多为了钱财卖身的女子,他刘雀不杀,偏偏要杀一个舒蝶。

这个理由,解释不通

张顿笑了笑,“我也不信。”

“但是,咱们没有证据。”

“所以当前要紧的,是搜集证据,查一查这个刘雀最近有没有去过长平郡公府邸,亦或者是长平郡公府邸的人,有没有和刘雀有往来。”

只要能查清楚这个,但凡任何一条坐实了,长平郡公府邸都脱不了干系。

“另外,”张顿想了想,说道:“把那个张慎几,叫到县衙问话。”

“车县尉,你负责去查我刚才说的事,董县丞,你负责派人去长平郡公府邸。”

张顿投给胡渠荷一个眼神,让她跟着自己离开,道:“本官要先去一趟吏部,见一见长孙尚书,报到完了就会回来。”

“恭送张县令”董县丞、车县尉赶忙拱手道。

等到张顿离开以后,二人松了口气,相互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彼此脸庞上的愁容。

“没想到这个案子,这么难办”

车县尉有些不忿道:“这个张县令也是,非得死查到底,要我看,把罪责全部推给刘雀,此案能结,御史那边也不一定会为了一个舒蝶,得罪长平郡公吧”

董县丞深吸了口气,说道:“御史台那些御史的为人,你我都清楚,张县令这话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若是真有御史参奏咱们,你我吃不消。”

“还是看看张县令怎么做吧。”

说完,董县丞眉头皱的更紧了,这个张县令,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不过也无妨,如果真牵扯到了长平郡公,那也是张县令的意思,跟他们无关。

长平郡公真若一怒之下找上万年县衙,那也是张顿对付

然而没过多久,一个自称长平郡公府邸的人忽然前来,让二人神色大变。

和胡渠荷交代了一声,张顿独自一人走入朱雀门,来到户部府衙。

府衙之中,张顿远远就看到长孙无忌,脚步一顿,微微作揖道:“下官张顿,见过长孙尚书。”

长孙无忌双手背在身后,听到声音,面无表情的回头看了他一眼,嗯了一声道:

“老夫以为你下了朝,会第一时间来吏部报到,老夫失算了。”

张顿额了一声,这是怪自己让他等久了,困惑道:“长孙尚书是在等下官”

长孙无忌没有吭声,而是挥了挥手掌,带着他来到吏部府衙大堂。

府衙大堂之中,空无一人。

“坐。”

长孙无忌坐在最中间的案牍后,面色平静的摊开手掌,让他坐在下方案牍后。

张顿拱了拱手,坐下。

长孙无忌盯视他了几秒,开口问道:“早朝之时,陛下已经为你授官,你我已是同僚,老夫就以张县令称呼你。”

“自当如此。”张顿点了点头。

长孙无忌眯着眼眸问道:“老夫这两天有一个困惑,还请张县令能如实告知老夫,你考明经科时,为何要乱写”

“你是不想做官吗”

张顿干笑道:“下官确实有个打算,只是形势不由人。”

“如果可以,下官其实更想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百姓,在长安城过一辈子。”

长孙无忌眉头一挑,你在醉仙楼弄那么大的事,都已传遍长安了,就是不做官,也不可能默默无闻

“唉。”长孙无忌叹了口气,“其实老夫也不想你做官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64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