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大唐当驸马

作者:喝茶泡馍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96章 张顿:我不仅知道,我还会背诵!

书名:我在大唐当驸马 作者:喝茶泡馍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醉仙楼内,李二、长孙皇后、胡广、胡渠荷目瞪口呆的看着张顿,这也太详细了吧

王珪手掌抚着胡须,神色呆滞,本来以为张顿会说“知道”两个字,他还想着用此话说他小儿狂妄。

怎么也没想到,张顿竟然这么能说

胡广用胳膊肘杵了杵坐在旁边的胡渠荷,低声道:“渠荷,张老弟说的对吗”

胡渠荷目光复杂的看着张顿,小声道:“对,而且特别详细,女儿从未见过有人能把诗经来历说到如此详细的人。”

而此时,张顿的声音继续在醉仙楼内响彻。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等。”

说完,张顿语气一顿,继续说道: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二百六十章。”

“再就是春秋。”

张顿瞅着呆若木鸡的王珪,语气不急不缓说道:

“春秋,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

“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说完,张顿面带微笑望着坐在对面的王珪,问道:“王夫子,在下这样回答,算不算是知晓诗经、论语、孟子、春秋”

刷的一下,李二、长孙皇后、胡广、胡渠荷同时望向王珪。

“”王珪沉默了几秒,道:“算你知道。”

张顿困惑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什么叫算知道”

王珪感觉有些不自在,尤其是被李二、长孙皇后用狐疑的眼神盯着,沉声道:

“你说的这些,不过是其成书之背景,并没有正面回答老夫”

“老夫问你是否知晓诗经、论语、孟子、春秋,要你回答的是其中的内容”

张顿摇了摇头,“你想听内容直接说不就行了吗”

竖子王珪感觉有些下不了台,冲着他怒目而视,此子简直太狂妄了

“你若是知道,你就该将内容念出来”王珪冷哼道:“若是念不出正文,便是你不知道在这故弄玄虚”

你这就欺负人了啊李二、长孙皇后眉头皱了起来,诗经、论语、孟子、春秋的内容,加起来不少

按照王珪的意思,那就是要张顿全文背诵

诗经三万万六千字,孟子六万九千多字,春秋一万八千字。

谁能背过这些

胡渠荷忍不住说道:“王夫子,你这就有些欺负人了,谁能通篇背过这些”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王珪瞅了一眼她,没有理会,目光转向张顿,问道:“老夫现在再问你一句,你可知诗经、论语、孟子、春秋”

看见胡渠荷张口还要说,张顿冲她摆了摆手,要她稍安勿躁,面带微笑道:

“王夫子既然问了,在下就明白回话,在下知道。”

果然够狂的王珪心中一哼,正准备驳斥,忽然听到张顿开口说了起来。

“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

“子夏曰”

“论语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

整整一万六千字的论语,被张顿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了出来。

念完以后,张顿忽然拍了一下脑门,看着目瞪口呆的四个人,歉然道:“不好意思,刚才念岔了,应该先念诗经的。”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诗经三万个字从张顿口中迸出。

王珪听的人都快裂开了,难以置信的看着张顿,这么多字,你是怎么全都背过的

论语一万八千字,你全都背过也就罢了,诗经足足三万八千字,你也能通篇记住

王珪开始还不信邪,觉得张顿最多背过一半,但通篇听下来,他信了,面前的年轻人,诗经全篇他真能记住

李二、长孙皇后相互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彼此眼眸中的震惊之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06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