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大唐当驸马

作者:喝茶泡馍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62章 大总管府的张顿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书名:我在大唐当驸马 作者:喝茶泡馍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你们有谁愿意去的,现在就去大总管府,登记在册。”

张顿笑吟吟看着他们大声说道:“在册的人,明天就可以学了想赚钱的,都去啊”

灾民们激动不已,不用张顿多说,众人就已经朝着大总管府而去。

看着台下灾民的人数不断减少,张顿偏头看向吕子臧,说道:“统计一下,来了多少灾民。”

吕子臧兴奋道:“明白”

回去的路上,杜淹、长孙无忌目光复杂的看着张顿。

“张少尹,你是一环套一环啊,老夫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能用这种办法来处理河东道的灾情。”

杜淹感慨道:“偏偏老夫还能看到希望。”

跟在身后的马元规、程咬金不停点头。

长孙无忌双手背在身后,也微微颔首。

河东道的灾情严不严重,肉眼可见。

至于怎么解决,各人有各人的办法。

这一次李二派他们三个人来河东道解决灾情。

杜淹、长孙无忌扪心自问,难不倒他们。

但是需要时间。

而且,期间可能会发生变故。

像张顿这样的办法,他们自认做不到。

也正因此,二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也不得不承认,李二千方百计想着要让张顿做官,是一个明智之举。

张顿笑着摇头道:“下官也是尽本分做事而已。”

“再怎么说,河东道的灾民,也是大唐的百姓。”

杜淹颔首道:“是啊,豪绅兼并土地,祸乱的是我大唐的根基,所以朝廷必须阻止他们兼并百姓的土地。”

“你的办法很好,至少比老夫的办法好。”

说着,他看了一眼长孙无忌,问道:“长孙尚书能想出更好的法子么”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不行,随即盯视着张顿,说道:“张少尹,老夫有一个问题。”

张顿好奇道:“长孙尚书但说无妨。”

长孙无忌神色凝重道:“你刚才也看到了,去大总管府的灾民人数不少,这么多人,你觉得会不会有不是灾民的人进来”

闻言,杜淹、程咬金、马元规神色也凝重了几分。

长孙无忌的话,切中了命脉。

不是灾民的人说的,就是陈家和那十几个豪绅

长孙无忌沉声道:“老夫觉得,陈家和那些豪绅,恐怕会从中作梗啊。”

“他们派一些人,以灾民的身份混进来,给你添乱子,这件事怕就没那么容易。”

张顿想了想道:“长孙尚书的意思,是觉得混进来的人,会扰乱制造竹具,甚至弄出一些残次品出来,让咱们卖都无法卖”

“这都是轻的。”

长孙无忌拧着眉头道:“就怕那些人,给你搞出更大的幺蛾子。”

“不怕。”

张顿沉吟道:“我有办法。”

长孙无忌盯视了他几秒,微微颔首,不再多问。

他既然说了有办法,长孙无忌相信,他绝不会无的放矢。

杜淹好奇道:“你有什么法子”

“到时候杜公就知道了。”

张顿一笑,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带着众人回到大总管府。

在厅堂内坐下约莫半个时辰,吕子臧快步走了进来,激动道:

“张少尹,杜公,长孙公,程公,人数统计出来了。”

“此次来咱们大总管府登记在册的灾民,共有六千人。”

说着,他不忘提醒道:“这还只是今天,明天来的人,恐怕会更多。”

张顿满意点了点头,灾民人数越多自然越好,毕竟这些人,可都是廉价劳动力

想到这,张顿招了招手,将马总管和吕子臧叫到身边,低声在他们耳畔说着计划。

“记住了,明天等灾民们来了后,你们照着我说的来做”

“没问题”

“张少尹尽管放心”

马总管、吕子臧拍着胸脯保证道。

“果然如此老夫就知道,姓张的做的事,就是篾匠之举”

陈家,得到管家带回来的消息,陈然冷笑着,对坐在厅堂内的十几个豪绅说道:

“如果老夫所料不差,等灾民们弄出了竹具,下一步大总管府的那三个钦差,就该将东西卖往其他没有受灾的郡县了。”

十几个豪绅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他们没想到,张顿竟然还能想出这种办法,来帮灾民们赚钱。

不说河东道的其他受灾郡县,仅说河东道的治所晋阳县。

光是灾民,上万人不止。

这么多人若都参与到编织竹具之中,造出来的竹具数量之多,可想而知

而且,听管家带回来的消息,那些被称为“竹凳”、“竹椅”、“竹床”的东西,很是精致,怕也不愁卖。

一旦竹具畅销,灾民们获利,他们就危险了

十几个豪绅感觉头顶好似有一把钢刀悬着,随时有可能砍向他们,在他们身上割肉

到手的田地,若是因为灾民们赚到钱而被赎回去,那他们这几个月来所做的一切,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豪绅当中,有人忍不住道:“陈老,可不能让大总管府这么轻而易举的得逞啊。”

陈然面容冰冷,不用旁人说,他也知道这件事会造成什么后果,思索了半晌,说道:

“大总管府明天才会让那些灾民开始做竹具。”

“咱们还有时间。”

“你们现在,立刻回去派人去大总管府登记,明天和那些灾民一起,学着如何编织竹具。”

陈然眯着眼眸道:“等咱们的人,学会了如何编织竹具,那时候大总管府干什么,咱们也干什么”

听到这话,十几个豪绅不由皱起了眉头。

“陈老,这样做不是配合大总管府,帮着灾民们赚钱吗”

豪绅当中,一名中年人困惑说道。

其他豪绅也不解看着陈然。

大总管府为什么要弄出编织竹具之事,为的就是给灾民们一个赚钱的机会。

如果学着大总管府来做,岂不是也帮着灾民们赚钱

灾民们赚到钱,危险的就是他们了

陈然瞅着他们道:“你们啊,想的太简单了”

“老夫问你们,大总管府让灾民们去编织竹具,是编织好了竹具,就给钱吗”

闻言,十几个豪绅浑身一震,登时有些明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26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