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742章 难题

书名: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5

难题

“参谋长,”索科夫的第一反应就是街垒厂和捷尔任斯基厂那里出什么事情了,连忙问西多林:“是不是北面两座工厂的局势又恶化了?”

“没有啊,”西多林一脸茫然地说:“由于敌人的弹药库被我们炸掉,而他们所携带的弹药,在经过昨天的战斗后,已经所剩无几,照理说没有力量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了。”

“奇怪!”索科夫皱着眉头说:“既然敌人在我们的北面发起大规模的进攻,那司令员同志叫我过去,又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西多林没有说话,只是耸了耸肩膀,把双手一摊,示意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索科夫拿起桌上的电话,对着话筒说:“特涅夫少校吗?我是索科夫!我给你五分钟的时间,立即让萨莫伊洛夫把他的手下集结起来,然后跟我去执行任务。”

“师长同志,”特涅夫听到是索科夫打来的电话,连忙恭恭敬敬地问:“能告诉我到什么地方执行任务吗?”

“去集团军司令部。”

“师长同志,从这里到集团军司令部,路上有可能和敌人的小部队遭遇。”特涅夫在电话的另外一头说道:“一个排太少了,为了保证您的安全,我觉得应该把谢廖沙中尉的警卫连都带上。”

“不用了,少校同志。”索科夫拒绝了特涅夫的好意,:“大白天带一个连行军,目标太大,容易遭到敌人的轰炸。就让萨莫伊洛夫少尉带他的排,随我执行任务吧。”

萨莫伊洛夫的警卫排,从工人新村撤回来之后,又重新进行了补充,如今全排总人数达到了六十人。接到特涅夫的命令,萨莫伊洛夫立即把正在休息的战士们召集起来,护送索科夫前往司令部。

在半路上,萨莫伊洛夫好奇地问索科夫:“师长同志,司令员让您去司令部,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任务交给我们?”

“是的,我们这次去,就是为了接受一项重要的任务。”索科夫回答完对方的问题后,不等他再问,便主动说:“不过是什么任务,我现在也不知道。”

索科夫走进司令部,正好看到克雷洛夫刚放下电话,连忙抬手向他敬礼:“参谋长同志,我是奉命到这里来接受任务,请您下命令吧。”

克雷洛夫扭头朝正在一旁伏案写东西的古罗夫,问道:“军事委员同志,您看到司令员去什么地方了吗?”

“刚刚有名近卫第37师的指挥员找他,两人到外面说话去了。”古罗夫放下手里的笔,主动地说:“我出去叫他一声。”

等古罗夫离开后,索科夫好奇地盯着桌上那些手写的纸张,心想古罗夫在写什么东西,居然写了这么厚一叠。克雷洛夫见索科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纸张上,便伸手拿起一张,递到了索科夫的手里,简短地说:“看看吧,上校同志。”

索科夫接过那张纸,页头的两个单词立即让他感到了震撼:“阵亡通知书!”

下面写着:“亲爱的娜杰日达伊凡诺夫娜卡琳金娜!

很痛心地给您写这封信。我求您集中勇敢和坚毅。您的儿子近卫军少尉亚历山大布扬诺夫,在反德国侵略者斗争中壮烈地牺牲了。他把自己的青春的生命献给我们祖国的自由和独立了。我荣幸地告诉您:您的儿子是英雄,您可以因他而骄傲……。”在后面,都是这名近卫军少尉在战斗中的一些经历,以及古罗夫对他的赞美之词。

索科夫看完手里的阵亡通知书,目光又盯向了桌面那一叠厚厚的纸张,有些吃惊地问:“参谋长同志,这些都是军事委员手写的阵亡通知书吗?”

“是的。”克雷洛夫叹了口气,说道:“按理说,这些阵亡通知书可以让打字员打出来的,但古罗夫同志却坚持亲手动笔写。如今他每天要写一百多份阵亡通知书,最多的一天,他足足写了四百多份。我们曾劝过他好几次,但他依旧坚持这么做……”

正说着话,古罗夫和崔可夫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索科夫连忙上前向崔可夫敬礼:“司令员同志,近卫第41师师长……”

“行了行了,别报告!”崔可夫打断了索科夫的报告,径直朝桌边走去,随口问道:“来了多久了?”

“刚到!”

崔可夫点了点头,然后朝索科夫招招手,示意他来到桌边后,用手指着地图对他说:“索科夫上校,我来问你,假如东岸有一支三万多人的部队,要把他们和随身携带的武器都渡过河,你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

索科夫没想到崔可夫把自己从大老远叫过来,居然问这么一个问题。在思索一阵后,他反问道:“司令员同志,我想问问,能提供多少船只给我运送部队?”

“索科夫上校,”崔可夫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冲旁边的克雷洛夫使了个眼色,示意由他来回答这个问题。克雷洛夫点点头,对索科夫说道:“你应该很清楚,负责河上运输的船队,不光要运送兵员,同时还需要运送城里需要的各种物资。我觉得充其量只能提供每次运送一个营的船只。”

“什么,一次只能运送一个营的兵力?”索科夫听到克雷洛夫这么说,不禁失声问道:“可是以前的船只,每次都能运送一个团,甚至更多的兵力啊?”

“敌人用空军和炮兵封锁了伏尔加河,伏尔加河区舰队的许多船只都被击沉了,而新补给的船只暂时还没有送到,导致舰队的运输能力大大降低了。”克雷洛夫解释完原因后,望着索科夫问道:“怎么样,索科夫上校,你觉得多长时间能把三万多人运进城。”

这个难题可抱索科夫难住了,他皱着眉头在心里默算了半天,最后有些迟疑地说道:“我想最快也要五六天时间吧。”

“你算错了。”克雷洛夫摇着头说道:“五六天时间,舰队根本无法把这么多部队运进城,起码需要十天的时间。”

崔可夫等克雷洛夫说完后,忽然又问索科夫:“索科夫上校,假如我命令你在三天之内,把这三万多人都渡河进入城内,你能办到吗?”

可能是察觉索科夫准备摇头,他用手一指,说道:“不准说没有办法。”他抬手看了看表,“我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你必须给我想出办法。”

在三天内,让三万多部队渡河进城,这个难题把索科夫难住了。他心里暗想:就只有那么几条船运送部队,速度就是想快也快不起来,除非有桥梁还差不多。一想到桥梁,索科夫的脑中不禁灵光一闪,他猛地抬起头,望着崔可夫说道:“司令员同志,我已经想到让部队在短时间内渡河的办法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57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