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77章 潜伏

书名: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5

潜伏

索科夫之所以强行留下车队,首先考虑的是机动,他心里很明白,就算自己的部队到达了奥尔洛夫卡,面对德军的围攻,很快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有了卡车,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撤出更多的部队。

其次,部队在突破德军防线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大量的伤员产生,如果携带这些伤员一起行动,势必会拖慢速度。因此,这些卡车还承担着把伤员后送的任务。

这次要送女侦察员丽莎去集团军司令部,索科夫便命人把从前面送下来的伤员,都抬上了卡车,全部送往了集团军司令部的野战医院。

把丽莎和伤员们送走后不久,别雷通过了电台,向索科夫报告说:“旅长同志,我们对第三道防线发起的攻击,又失败了。”

“什么,又失败了?”按照索科夫的想法,在天黑之前,肯定能拿下德军的第三道防线,甚至步兵营和坦克营从防线两侧所发起的两次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不满地对着送话器问道:“上校同志,怎么会这样呢?”

“旅长同志,”别雷满脸苦涩地报告说:“德国人部署了不少的反坦克手,使我们连续损失了五六辆坦克。假如没有步兵的配合,坦克是根本无法突破敌人防线的。”

别雷的报告,给索科夫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他有些不耐烦地说:“上校同志,我立即和万尼亚大尉进行联系,让他派人去协助你们。”

索科夫结束和别雷的通话后,又用报话机联系上了万尼亚,他开门见山地问:“大尉同志,你立即派点人,去支援别雷上校,协助他们突破德军的防御。”

谁知万尼亚听完索科夫的话之后,却叫起苦来:“旅长同志,我这里的情况也不太妙,敌人正在向我们实施反击,根本无法抽调人手去支援坦克营。”

“大尉同志,现在天已经黑了,坦克兵很难发现隐蔽起来的反坦克手,假如没有里面的支援,他们的进攻是无法取得成功的。”索科夫见万尼亚居然推三阻四的,心里很不高兴,语气难免就变得格外严厉:“要是因此耽误了我们前出到奥尔洛夫卡,所带来的后果,你承担得起吗?”

面对索科夫如此严厉的批评,万尼亚不敢再反驳,只能一咬牙,硬着头皮说道:“好吧,旅长同志,既然您这么说,那我立即想办法抽调人手,去支援别雷上校……”

“中校同志,”没等万尼亚说完,索科夫的身边忽然响起了一个声音:“支援别雷上校的任务,还是交给我们营来完成吧。”

对于崔可夫派来的这个警卫营,索科夫原打算在攻击德军的第四道防线时使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不管是万尼亚的一营,还是别雷的坦克营,都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如果没有生力军的支援,就算他们拿下了第三道防线,也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惨胜。

想到这里,索科夫上前握住特涅夫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特涅夫少校,我原打算进攻第四道防线时,再让你们营上。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地占领德军的第三道防线,那么就很难在明天完成前出到奥尔洛夫卡的任务。因此,增援别雷上校的任务,我就拜托您了。”

“中校同志。”见到索科夫如此郑重其事地向自己交代此事,特涅夫的神情也变得肃穆起来:“您放心,我立即派出一营前去支援坦克部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敌人的第三道防线。”

随着警卫营一连投入战斗,别雷上校的坦克营终于突破了德军的防线,成功地与万尼亚的一营,在敌人的阵地上会师。

索科夫在战斗结束后,立即赶到了第三道防线,了解部队的伤亡情况。后世的人,一提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残酷,就会提到城市守卫者中流传的一句话:“我们占领了厨房,但客厅还在敌人手里!”

后人都以为这样的情况,是贯穿于整个保卫战的全过程。但索科夫作为一个参与者,才明白,这种情况应该是十月以后才出现的。苏军九月初和十月初发起的两次时机不成熟的反攻,虽然消耗了一部分德军的兵力,迟滞了他们冲进城市的时间,却也将自己宝贵的兵力消耗殆尽。

索科夫的心里很明白,假如在执行前出到奥尔洛夫卡的任务中,部队伤亡过大,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就没有足够的兵力,用以抗击德军的进攻。因此,在战斗中合理地使用战术,保存更多的有生力量,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见到别雷和万尼亚之后,索科夫也没多说什么废话,而是开门见山地问:“说说你们现在的情况。”

“全营目前还剩下十五辆坦克,包括那辆球型坦克。”别雷一脸沮丧地向索科夫报告说:“而且弹药也有些不足,也不知能否让工厂给我们补充一部分。”

得知只剩下十五辆坦克,索科夫的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他没想到坦克的损失居然会如此严重。对于弹药不足的情况,他思索了片刻,随后向别雷提出了一个方案:“上校同志,您尽快让坦克兵把那些打坏坦克里的弹药,都转移到那些完好的坦克里。”

“被击毁的坦克,大多都在燃烧,里面的弹药早就报销了。”别雷听完索科夫的话,为难地说:“而那些弹药还保存下来的坦克,里面的弹药数量也非常有限,恐怕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

“既然是这样,那我立即和彼得厂长联系,让他赶快派人给我们送一批弹药过来。”索科夫说到这里,伸手在别雷的肩膀上轻轻地拍了拍:“上校同志,让坦克兵们抓紧时间休息,明天白天的战斗将更加残酷。”

索科夫把脸转向了万尼亚,问道:“大尉同志,你的一营如今还剩下多少兵力?”

“全营还剩下三百来人。”脸庞被硝烟熏得黑黑的万尼亚,听到索科夫的提问后,立即回答说:“但我们还能继续战斗下去。”

“大尉同志,接下来的战斗,就不用你们参与了。”既然一营的指战员已经伤亡过半,索科夫便不想让他们再继续参加进攻,免得把自己的老底子都拼光了:“进攻第四道防线的任务,就交给特涅夫少校的警卫营吧。”

听到索科夫提起自己的名字,站在旁边做人肉背景的特涅夫连忙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地说:“大尉同志,你们就安心休息吧。剩下的战斗,就由我们警卫营来负责,我们一定会在天亮以前,夺取敌人阵地的。”

没等索科夫表态,别雷便插嘴提醒说:“旅长同志,我想提醒你一下。第四道防线的敌人,可是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如果要实施强攻的话,恐怕伤亡小不了。”

其实就算别雷不提醒,索科夫也没打算进行强攻。白天的战斗,由于担心德军的空军和炮兵随时参战,因此只能采取以快打快的战术。至于夜晚的战斗,就是另外一种打法。他点点头,向别雷表示谢意后,对特涅夫说:“少校同志,你带着部队悄悄地摸到敌人的阵地前潜伏下来,我们将天明前发起进攻。”

对于索科夫的这种安排,众人都表示理解,在天明前进攻,一是敌人警惕性最低,二是容易分辨敌我,免得出现误伤的情况。不过特涅夫还专门问了一句:“中校同志,我想问问,在进攻前,会进行炮火准备吗?”

“没有,少校同志。”索科夫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没有什么炮火准备。”

听说没有炮火准备,特涅夫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中校同志,如果没有炮火准备,就要向有坚固防御阵地的敌军防线发起进攻,我担心部队的伤亡小不了。”

“虽然没有炮火准备,但是万尼亚大尉他们会用火箭弹攻击敌人的工事,消灭那些暴露的火力点。”索科夫安慰特涅夫说道:“等攻击结束后,你们就趁着敌人陷入混乱之际,立即向他们的阵地发起冲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德军的第四道防线。”

为了让特涅夫重视自己所说的话,索科夫还特别强调说:“少校同志,我觉得有必要提醒您一点。我们之所以能连续突破德军的三道防线,并非是德军不堪一击,也是我们的战斗力有多强。而是由于我军在城市北部所发起的反攻,有效地牵制了德军大量的兵力,使他们原来的这些防线变得薄弱。”

特涅夫也是个聪明人,他哪里不明白索科夫对自己说这番话的目地,连忙回答说:“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我们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夺取敌人的阵地。”

特涅夫的表态,让索科夫感到很满意,他深怕对方会阳奉阴违,到时就会对自己的计划产生不利的影响。他抬手看了看表,对特涅夫说道:“少校同志,根据侦察兵的报告,在德军的第四道方向前面,有一片草地,您和您的部队可以潜伏在那里。等凌晨一点时,您就带人悄悄地进入那里潜伏起来,等待进攻的信号。”

“旅长同志,你说什么?”别雷原以为自己的部队没有作战任务,那么索科夫接下来所布置的任务,就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了。可是听到索科夫打算让部队潜伏在德军阵地前的草丛中,不禁吃惊地胆大了眼睛:“让警卫营的几百名战士潜伏在敌人的阵地前面?”

“是的,上校同志。”索科夫冲别雷点了点头,反问道:“难道有什么不到的地方吗?”

“当然不对了。”别雷的呼吸忽然变得急促起来:“旅长同志,你有没有想过,虽然那块草地的面积不小,但要几百人潜伏在哪里,又不想让德国人发现,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特涅夫原本对索科夫的这种安排,心里就不太满意,但考虑到自己是索科夫的下级,多年军旅生活所养成的服从习惯,使他不能对索科夫的命令提出异议。但此刻看到军衔比索科夫高的别雷上校,居然指出这次的潜伏任务是错误的决定时,他也装着胆子,小心翼翼地说:“没错,中校同志,几百人潜伏在德军的阵地前面,是不是太冒险了?要知道,我们以前可从来没有采取过类似的行动。”

“别雷上校,特涅夫少校。”索科夫蹲在地图面前,用手在敌人的工事和自己面前所在的位置比划了一下,接着说道:“从我们这里到敌人的阵地,超过了两公里。你们觉得我们的战士在没有炮火掩护的情况下,向有着坚固防御工事的德军阵地进攻,有多少人能活着冲到敌人的面前?”

索科夫的话,让反对潜伏计划的别雷沉默了。别看他是一名坦克兵指挥员,但部队硬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击两公里的距离,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他不禁开始思索起索科夫的潜伏方案,看是否能将进攻道路上的伤亡减少到最低。

看到别雷不说话,索科夫知道自己所说的话起作用了,他接着说道:“如果我们让部队潜伏到距离德军阵地仅仅一百米的地方,一旦开始进攻,恐怕敌人还没有回过神,我们的战士便冲进了他们的战壕。上校同志,我这么说,你想必已经明白该如何选择了吧?”

别雷没有立即回答索科夫,而是扭头问万尼亚:“大尉同志,你们的新式火箭弹在两公里外发射,会产生多大的偏差?”

万尼亚听别雷这么问,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连忙回答说:“上校同志,我们有熟练的火箭发射手,他们可以将误差控制在五十米范围内。如果在攻击敌人的阵地时,我有把握让他们避免误伤到潜伏的友军。”

听完万尼亚的回答后,别雷点了点头,再转头面向索科夫说道:“既然是这样,旅长同志,那么我同意您的潜伏方案。我军在近距离使实施的突击,完全可以在敌人还没有回过神之前,就成功地冲进他们的战壕,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21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