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48章 危险临近(中)

书名: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5

危险临近(中)

索科夫朝码头的位置望去,只见那里挤满了人。既有提着行李的平民,也有正在搬运物资的军人,抬着伤员的担架员以及跟在旁边的卫生员。

见此情形,别尔金有些吃惊地说:“见鬼,码头上怎么有这么多的平民?不是有传闻说,为了防止引起恐慌,对城市的居民不进行疏散吗?”

“政委同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索科夫扭头望着别尔金说道:“虽说上级规定不进行疏散,但总有一些消息灵通的市民,为了逃避即将到来的战火,他们会有各种理由离开这座城市。毕竟城防委员会并没有理由,拒绝市民到外城市去寻亲访友。”

说这话时,索科夫在心里暗暗地想:能走的,就尽量多走一些平民吧。不然在接下来的巷战中,大多数的平民,不是死于双方的交战,就是因为食物、药品的短缺,而悲惨地死去。而这些死去的市民,即使到了战后,也不过是一连串保密的数字而已。

“政委同志,我们过去看看。”索科夫说完,不等别尔金表态,便率先朝着码头走去。

伏尔加河上的渡轮,优先搭载的是要转移到后方的珍贵文物,其次是前线下来的伤员。如果最后还有空位的话,才轮到那些不知在码头上已经等了多久的平民。当然,不是每个平民都能顺利登船的,他们必须出具区苏维埃开出的通行证,船上的水兵才会让他们上船。

索科夫亲眼看到几名提着行李箱的老人,等水兵们手挽手牵着的警戒线让开一条缝隙后,立即以与他们年龄不符的速度,冲向了停靠在码头上的渡轮。然而由于他们没有通行证,水兵根本不让他们上船。对他们所做出的强行登船的举动,水兵们用枪托把他们砸得头破血流,随后从船上扔了下来。这些从船上被扔下来的老人,没等他们站起身,便有无数手里挥舞着通行证的居民,从他们的身上踩过,冲向了能带着他们离开这座城市的渡轮。

伏尔加河和俄罗斯的所有河流一样,都是右岸陡峭,左岸平坦。索科夫来到河边,看到有不少工兵正在河边的峭壁上凿洞,便好奇地蹲了下来,仔细地观察他们的工作。

一位工兵排长见到峭壁上蹲着两名指挥员,认真地注视着他们的工作,因此认为有必要向他们报告。便从旁边的一个梯子爬上了峭壁,走到两人的身边,抬手向他们敬礼,并报告说:“两位指挥员同志,工兵排长谢尼科夫少尉向你们报告!我们排正奉命在伏尔加河边的峭壁上,修筑防空洞。”

“少尉同志,在这里修防空洞做什么?”别尔金站起身,好奇地问:“要知道,如果我们的战士隐蔽在这里,那么敌人就可以轻松地占领我们的阵地。”

“是这样的,副营级政委同志。”工兵排长看了一眼别尔金的军衔,干巴巴地回答说:“我们奉命在这里修筑防空洞,是为了给那些在码头搬运物资的同志,以及等待乘船的平民使用的。”

索科夫听到少尉这么说,缓缓地站起来身子,望着下面还在忙碌的工兵想道:“没想到城防委员会在这件事上考虑得还很周到。巷战开始后,德军为了切断苏军与伏尔加河左岸的联系,不断地派飞机轰炸渡口。假如没有这些防空工事,敌机轰炸码头时,云集在码头的军民都将损失惨重。”

“两位指挥员同志,”工兵排长向两人汇报完毕之后,恭恭敬敬地问:“允许我回去继续工作吗?”

“当然,这还用说。”别尔金冲工兵排长摆了摆手,说道:“继续去工作吧。”

为了不影响到工兵们的工作,两人又看了一阵后,转身返回马马耶夫岗。

离旅部还有老远时,索科夫忽然看到帐篷旁边听着一辆装甲车和两辆吉普车。在车和帐篷中间的空地上,站着一群指挥员。索科夫一眼就看到穿军便服的赫鲁晓夫,连忙对别尔金说:“政委同志,方面军军事委员来了,我们快点过去见他。”

“索科夫中校。”看到索科夫和别尔金小跑着过来,赫鲁晓夫冲着索科夫厉声问道:“你跑什么地方去了?”

“您好,军事委员同志!”索科夫连忙原地立正,抬手向赫鲁晓夫敬了一个礼,回答说道:“我和旅政委别尔金同志去了,点了点头,接着说,“看来你继承了你父亲的良好基因,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在简单的寒暄结束后,索科夫好奇地问赫鲁晓夫:“军事委员同志,你们打算将方面军司令部迁到城里来吗?”

“有这个打算。”赫鲁晓夫点着头说:“把方面军司令部摆在城里,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指挥部队。”

索科夫隐约记得,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司令部,一度就设在马马耶夫岗这里。后来因为局势危急,他们便撤到了左岸,把这里移交给了崔可夫。他不希望叶廖缅科他们将指挥部设在这里,这样对接下来的防御,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此他向两人建议说:“司令员、军事委员同志,我觉得市内百货公司大楼非常适合作为你们的新指挥部。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30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