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13章 大工程

书名: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5

大工程

两天过后,奥佐尔主动来找索科夫,一脸激动地告诉他:“索科夫中校,南北两坡的坑道工事已经大致完工,我是来请您去视察的。”

“大致完工?”索科夫听到奥佐尔所用的这个词,好奇地问:“是什么意思啊?”

“是我没说清楚。”奥佐尔解释说:“坑道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剩下的工作,就是用钢筋混凝土对其中的关键部位进行加固。”

“政委同志,”坑道工事从开工到现在,索科夫去过的次数屈指可数,此刻听到基本完工了,便笑着对别尔金说:“我们一起去看看坑道工事。”

两人在奥佐尔的带领下,来到了南坡的山坡脚下,这里有一人高的洞口,看样子是通向坑道工事的。奥佐尔在洞口停下脚步,对索科夫和别尔金说:“中校、政委同志,南坡共有十二个出口,这是其中的一个。”

索科夫和别尔金跟着奥佐尔走进去,发现里面是一条斜着向上走的甬道,甬道宽一米左右,内部的高度有两米,就算身材高大的战士走在里面,也不用弯腰。土墙上每隔十米左右,就有一盏汽灯用以照明。

在前面领路的奥佐尔,边走边回头对身后的索科夫和别尔金解释说:“中校,政委,这是一条备用甬道,在战斗打响之后,我们会将其封闭,免得被敌人发现。如果要出击的话,我们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出口打通。”

三人向前走了一百多米,感觉甬道忽然变宽了,甬道的两侧,还有一个个相邻的房间。别尔金看到这里,好奇地问:“奥佐尔少校,这些房间是用来做什么的?”

“政委同志,”奥佐尔停下脚步,用手里的电筒朝黑洞洞的屋里晃了晃:“这些房间都是用来囤积弹药和食物的,毕竟部队在坑道里要带的时间,也不是一天两天。”

“光有存放弹药和食物的地方还不够,”索科夫暗暗数了数房间,大概有二十几个,如果堆满部队所需的弹药和食物之后,大概能维持半个月的使用。但一看到坑道,他就联想到了上甘岭,他可不希望部队在靠近伏尔加河的位置,出现缺水的情况,便继续问道:“我想问问,我们平时用的水,都储存在什么地方?”

“放心吧,中校同志,我早就考虑好了。”奥佐尔又带着索科夫和别尔金来到了另外一处可以容纳上百人的所在,对两人说道:“你们看到靠墙的那排带盖子的金属桶了吗?一个桶装五百公斤饮用水,十二个桶就是六吨水。”他用脚跺了跺地上的一块方形水泥板,水泥板下传来了空洞的声音,“这块水泥板下方就有地下水,一旦缺水了,可以打开这块水泥板取水。”

听到弹药、食物和水都有储存的地方,索科夫抬头看了看头顶,有些担心地问:“奥佐尔少校,上面的积土能抗住德军重炮的轰击吗?”

“放心吧,中校同志。”听到索科夫的这个问题,奥佐尔咧嘴笑了笑,说道:“上面的积土超过了十五米,再加上我们还要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德军的重炮就算再密集,也别想把坑道工事炸毁。”

别尔金听奥佐尔这么说,笑得眯着眼说:“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只要我们躲在工事里,就算德军的炮火再猛,我们也能将指战员的伤亡降到最低。”

“坑道不能用来单纯地防御,我们还要将这里作为出击的据点。”索科夫对奥佐尔说道:“少校同志,请带我们去看看别的出口。”

三人花了一个多小时,将南坡的坑道工事里都走了一遍。等他们从坑道来到战壕里,奥佐尔有些忐忑地问:“中校同志,怎么样?您对这个工事还满意吗?”

索科夫想了想,随后说道:“设置在战壕里的这几个出入口都太窄了,不利于部队的出击。你想想,当敌人的炮击结束,他们的步兵向山坡发起冲击时,而我们的战士还因为出口太窄,而挤在坑道里无法及时出来,是不是会坏事?”

“明白了,中校同志。”对于索科夫提出的意见,奥佐尔点了点头:“我待会儿就让人把坑道的出口拓宽。”

索科夫和奥佐尔说话时,一列装甲列车从几百米外的铁路上驶过,朝着工厂区开去。看到这装甲列车上仅有的三门76.2毫米口径火炮,索科夫的心里泛开了嘀咕,他可不觉得以装甲列车现有的装备,能阻挡住德军的坦克。要想对付德军的坦克,还得靠自己来想办法。

等列车远去后,索科夫转身问奥佐尔:“奥佐尔少校,如果德军将马马耶夫岗作为进攻目标的话,他们肯定会动用坦克,来掩护步兵冲锋的。虽说以南北两坡的坡度,敌人的坦克是开不上去的,但如果让他们停在山坡脚下,用坦克炮和机枪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也是一件令我们头痛的事情。”

奥佐尔猜到了索科夫想表达的意思,便试探的问:“中校同志,莫非您打算在铁路附近修筑反坦克壕吗?”

“没错没错,”见奥佐尔理解了自己的意图,索科夫点着头说:“我就是打算在雷区和铁丝网的前方,挖一条反坦克壕,让敌人的坦克无法开过来。”

“这个好办。”对于索科夫的这个想法,奥佐尔大大咧咧地说:“中校同志,您只要给我两千人,最多两天,我就可以在马马耶夫岗前修一条环形的反坦克壕。”

“等一等,奥佐尔少校。”看到奥佐尔答应得如此爽快,索科夫便决定将后世的“戈兰壕”提前搬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来,他试探地对奥佐尔说:“我想修的反坦克壕,壕沟口宽6米、底宽4米、深9米。一般构筑反坦克壕,挖掘出的泥土应该堆在两侧,但这种反坦克壕挖出的泥土,应该全部堆放在靠近我军阵地一方,并垒成一道两米多高的松软土堤……”

“索科夫中校,您不要再说了。”没等索科夫说完,奥佐尔就打断了他后面的话:“您知道挖这样一道工事,我们的工程量有多大吗?”

索科夫光想着如何照搬“戈兰壕”,还真没有考虑过挖这样的反坦克壕,有多么大的工程量。因此听到奥佐尔的这个问题后,他先是一愣,随后摇摇头,反问道:“有多大?”

“中校同志,我现在给您计算一下。您所说的这种反坦克壕,是梯形的。按照梯形公式计算:梯形面积高2。也就是说,9245,再乘上反坦克壕的长度约为3800米,总挖掘的土方应为171000立方。就算两千名战士参与施工,每人要挖掘的土方将是85.5立方。”

听完奥佐尔的计算,索科夫不禁大吃一惊:“啊,每个人要挖这么多的土方?这么说,我们如今根本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反坦克壕?”

“是的,中校同志,您说的一点都没错。”奥佐尔点着头肯定地说:“您要求反坦克壕的深度为九米,如果没有挖掘机和重型起重机械的帮助,就靠战士们用铁锹和镐头来挖,就算两个月也无法完工。”

“既然工程量这么大,”索科夫觉得自己有点太想当然,只能无奈地说:“那就算了吧。”

虽然听到索科夫说不再修什么反坦克壕,不过他刚刚说的一些话,却引起了奥佐尔的好奇心:“中校同志,我能问问,为什么这种反坦克壕挖出的泥土,要全部躲在靠近我军阵地的一方呢?”

别看无法在马马耶夫岗前修筑“戈兰壕”,但索科夫并没有死心,他觉得还是将这种反坦克壕的特点告诉奥佐尔,没准将来能派上用途:“德军见前方有反坦克壕挡路,就算动用推土机,但由于积土全部堆在我军一侧,推土机将无土可填。

如果他们在反坦克壕上架桥,又会因为壕的另一端高出了两米多,架起的桥一头高一头低,且高的一端搭在松软土堤上,使得过桥坦克左摇右晃,动不动就翻入壕中。

就算坦克能侥幸过来,等待它们的也将是悲惨的命运。因为跨越土堤时车体上昂,把装甲薄弱的底部暴露在外;当越过土堤下来时,又把脆弱的顶部显露无遗,等于是给了我军两次绝佳的瞄准射击良机,就算穿透力不理想的反坦克步枪,也能将这些坦克干掉。”

奥佐尔听索科夫说完后,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望着索科夫一脸崇拜地说:“中校同志,您真是太厉害了。您所说的这种反坦克壕,我以前听都没听说过,假如不是时间紧迫,又没有配套的工程机械的话,我都想亲自带人修筑您所说的这种反坦克壕。”

“旅长同志,”一旁的别尔金听完索科夫的话,有些不以为然地说:“你的这种反坦克壕,固然可以挡住敌人的坦克,但同时也会限制我军坦克的活动范围。”

“政委同志,不是您想象的那样。”这次没等索科夫开口,奥佐尔已经抢先为他辩护:“从反坦克壕里挖出的泥土,不是都堆在我军的一侧么?我们可以用推土机将泥土推进防坦克壕,或者从土墙上清理出一两个缺口,再架设车辙桥,让我们的坦克顺利地通过。”

别尔金听完奥佐尔的解释后,先是一愣,随后望着索科夫笑着说道:“旅长同志,您真是不简单啊,居然能想出如此巧妙的反坦克壕。可惜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必要的工程机械,否则还真可以考虑挖一道这样的反坦克壕,阻止德军的坦克靠近马马耶夫岗。”

“既然我们无法挖反坦克壕,那就算了。”虽说无法修筑这条著名的“戈兰壕”,让索科夫的心里感到很遗憾,但这也没办法。他只能用其它的办法,来对付德军的坦克:“少校同志,布置雷区时,你们在铁路的内侧,靠近马马耶夫岗一侧,多埋设一些反坦克地雷,这样也可以消灭一部分德军的坦克。”

“中校同志,这件事您应该早说。”奥佐尔听到索科夫这么说,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我前两天到仓库去领取地雷和炸药的时候,听军需官说,所有的反坦克雷,都交给了城外布防部队……”

防坦克壕没法挖,索科夫还想得过去;可是现在,居然连自己急需的反坦克地雷都没有,那样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还怎么对付德军的坦克呢?想到这里,索科夫的眉头不禁拧成了一个疙瘩。

“唉,挖不了反坦克壕,又没反坦克地雷。”别尔金唉声叹气的说:“那样等战斗打响后,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的坦克,冲到马马耶夫岗脚下,用坦克炮和机枪掩护那些步兵冲锋了。”

奥佐尔见索科夫沉默不语,便小心翼翼地问:“中校同志,您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德军的坦克吗?”

“陷阱!”听到奥佐尔问自己,索科夫不禁脱口而出:“就算没有反坦克地雷,没有反坦克壕,要对付敌人的坦克,我们还可以挖陷阱。”

“挖陷阱?”听到索科夫这么说,奥佐尔不禁有些失神,随后好奇地问:“怎么挖?”

“少校同志,我们可以在铁路内侧,挖一些两三米深的长方形深坑,上面用木板盖上,再撒上土。”索科夫向奥佐尔介绍自己新想出的一种陷阱:“德军的步兵踩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当他们的坦克碾上去时,木板因为承受不住坦克的重量,就会断裂,这样便能让敌人的坦克侧翻,或者直接一头栽进深坑。”

“不错,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奥佐尔听索科夫说完后,立即拍手叫好:“在雷区前方挖几个这样的陷阱,肯定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等坦克一碾上去,沉重的车身就会压塌盖在深坑上的木板,从而导致坦克栽进坑里。这真是一个好办法,我立即安排人手挖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52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