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17章 瞒天过海

书名: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5

瞒天过海

雅科夫带着索科夫和波图金两人来到了指挥部外面,指着停在不远处的那辆卡车,对索科夫说道:“米沙,给你们准备的自动枪和配套的弹药就在车上。你看是由我的人现在给你送回部队,还是等你忙完了这里的事,再自己亲自带回去?”

索科夫脑子里回想了一下罗科索夫斯基和自己说话的语气,猜到对方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交代,什么时候能回去还说不定,而雅科夫他们的任务是送武器,肯定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因此,他果断地对雅科夫说:“雅科夫,我看还是麻烦你的人,把这批武器送到我的部队去。”随后他又吩咐波图金:“参谋长同志,就麻烦您给莫斯科来的同志当个向导,把这批武器运回师部。”

等索科夫重新走进指挥部,雅科夫用手指着不远处的一辆吉普车,对波图金说:“上尉同志,我的车在那里,请上车吧!”

虽说波图金看到送自己来的吉普车,就停在不远处,但他觉得还是留给索科夫为好,因此他过去和司机打了一个招呼后,便朝着雅科夫的吉普车走过去。

跟着雅科夫同来的那名中尉,见到波图金对索科夫毕恭毕敬的样子,忍不住好奇地问雅科夫:“上尉同志,我刚刚看到那名中校和索科夫少校说话的态度,就像下级对待上级一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索科夫少校如今是第328师代理师长,那位中校是他的参谋长。”雅科夫简短地向中尉解释完毕后,吩咐他说:“我和中校坐的吉普车在前面引路,你坐卡车跟着过来。”

索科夫回到指挥部后,罗科索夫斯基朝旁边的空位置做了个手势:“米沙,坐吧。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地谈谈了。”

索科夫在莫斯科的军医院时,曾信誓旦旦地告诉罗科索夫斯基,说根据自己的分析,对方将在五月出任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司令员一职,同时提出请求,让对方在调任时,将自己的部队也一并带走。

虽然已经到了五月,由铁木辛哥元帅指挥的哈尔科夫战役也即将打响,但丝毫看不出罗科索夫斯基有升职的迹象。因此索科夫一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说要和自己谈谈,心里就一阵阵发虚。他强作欢颜地问:“司令员同志,不知道您打算和我谈什么?”

“我记得在季米里亚泽夫农业学院养伤时,你曾经告诉我,说根据你的判断,我在五月将获得更高的职务。”罗科索夫斯基似笑非笑地望着索科夫说道:“如今已经是五月了,而且在我离开莫斯科之前,也没有任何领导找我谈过话。看来你的判断,这次出了差错。”

罗科索夫斯基的话让索科夫顿时冒出了一身冷汗,他只记得罗科索夫斯基在伤愈出院后,就担任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司令员职务,但具体时间他却记不清楚了。而偏偏当时自己为了避免被调入西南方面军去当炮灰,就迫不及待地和罗科索夫斯基谈了此事,结果搞得现在是骑虎难下。

“司令员同志,”事到如此,索科夫只能硬着头皮说:“您也知道,我去医院探视您之前,曾经参加了铁木辛哥元帅主持的一个军事会议。我之所以会对您说那样的话,完全是根据当时的局势所做的分析。”

好在罗科索夫斯基只是随口问问,他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他更关心的是不久之后的进攻战役开始后,第328师的表现是否能令自己满意。他将地图推到了索科夫的面前,问道:“如果让你们师进攻日兹德拉对岸的敌人,你打算怎么做?”

“我们前沿阵地距离敌人最近的地方,只有两百米。”索科夫听罗科索夫斯基问起如何进攻日兹德拉对岸的敌人,心里顿时变得轻松,他连忙指着地图说道:“我们的阵地上有任何风吹草动,对岸的敌人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如果他们用火力进行封锁的话,我们的出击部队在到达河边之前,就将付出巨大的伤亡。”

“你说的情况,我也很清楚。”罗科索夫斯基不动神色地问:“我现在问你,你打算如何让部队强渡日兹德拉河?”

来自后世的索科夫,虽然没当过军人,但却通过各种媒体学到了不少的战术,要强渡日兹德拉河,他肯定不会傻乎乎地用人去填。如果直接从阵地出击,强渡日兹德拉河,不光部队在到达河边的这段距离里,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就算到了河边,等待登船时还会付出同样惨重的代价。这样一来,还没有开始渡河,人就死了一半,剩下的仗还怎么打?

因此他指着地图对罗科索夫斯基说:“司令员同志,我是这样考虑的。在进攻战斗开始时,用集团军的炮火轰击德军的阵地,而我的部队也摆出一副强渡的架势。当然,这些都不过是为了迷惑敌人,我们师的主力将在敌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悄悄沿着日兹德拉河而上,寻找德军防御薄弱的地方渡河。当从上游渡河的部队,从敌人的侧翼发起进攻时,敌人的注意力肯定会被吸引过去,到时部署在正面的部队再实施强渡,就能大大地减少伤亡。”

按照罗科索夫斯基的想法,索科夫肯定会要求自己用集团军的炮火轰击敌人,然后他的部队趁着敌人被炮火压制的时候,强渡日兹德拉河。他心里还在想,部队的登陆地点,距离德军阵地只有几十米,就算炮兵如何小心,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误伤的情况。但此刻听到索科夫的方案,他不禁眼前一亮,连忙问道:“米沙,找到合适的渡河地点了吗?”

“在这里。”索科夫指着日兹德拉河的上游,对罗科索夫斯基说道:“经过我们的勘探,在上游五六公里的地方,有一段河流流水平缓,水流较浅,我们的部队可以徒涉。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侦察兵在附近没有发现德军的踪迹。”

“这么说来,把这里选为突破口,是非常合适的。”罗科索夫斯基等索科夫说完后,满意地说道:“索科夫少校,我们的进攻将在一周后开始,你现在就着手准备进攻事宜吧。如果有什么需要的,尽管给我或者参谋长打电话都行,我们会尽力满足你们的需求。”

接下来,又由马利宁向索科夫介绍了不久后将开始的进攻战斗,并在地图上指出了他们下一步的进攻方向。

索科夫在离开指挥部时,以为自己只能走路回师部,却无意中看到送自己和波图金来的吉普车,此刻居然还停在路边,便连忙走了过去。

坐在车里打盹的司机,见索科夫朝自己走过来,连忙下车朝他敬礼,同时报告说:“师长同志,我们现在回师部吗?”

索科夫好奇地问:“司机同志,你怎么还在这里,为什么没有跟参谋长一起回师部呢?”

“师长同志,”听到索科夫的问题,司机连忙回答说:“参谋长乘坐另外一辆吉普车,和从莫斯科来的指挥员一起回师里去了。他担心你没车回师部不方便,便专门让我留下来等您。请上车吧,我们随时可以出发!”

索科夫回到师部驻地,看到在指挥部旁边有一堆用帆布盖起来的东西,他立即判断出这就是雅科夫他们送来的自动步枪。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走过去掀开帆布看了看,果然是装步枪和子弹的木箱子。他招手叫过来一名警卫排的战士,吩咐他说:“战士同志,回去告诉你们排长,让他派两个人过来守着,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接近这批武器。”

看到索科夫从外面走进来,波图金一脸惊喜地说:“师长同志,你回来了!”

“回来了!”索科夫说话时,目光在指挥部里快速地扫了一遍,发现除了波图金,只有几名参谋和通讯兵,便好奇地问:“从莫斯科来的同志呢?”

“他们早已离开了!”波图金连忙回答说:“他们把武器卸下车,就匆匆离开了。我本来想请那位上尉进来喝茶的,但他说还有要紧事,需要立即赶回莫斯科,我也就没留他们。”在停顿片刻后,波图金又问道,“师长同志,这批新式自动步枪,我们该怎么分配?”

见到波图金一脸为难的样子,索科夫心里明白,这这批突击步枪的数量太少了,只有五十支,不管怎么分配都不够。因此他果断地说:“这批新式的自动步枪,交给师警卫排,让他们进行换装。”

索科夫之所以要将突击步枪交给警卫排,是因为上级补充的兵员,都充实到各团营去了,以至于原来的师警卫营因为人数不足,只能临时改为排的建制。保卫师部的人数少了,假如武器再差一点,要是遇到偷袭师部的敌人,那简直没有什么还手之力了。

解决了枪支的分配问题后,波图金又接着问道:“师长同志,我能问问,司令员同志都和您谈了些什么吗?”

“再过一个星期,我们将再次发起对敌人的进攻。”索科夫用手在面前的地图上拍了一巴掌:“我们首先要突破的就是第1135团正面的敌人阵地。”

波图金听索科夫说完后,不禁皱起了眉头:“师长同志,您应该知道,该团的前沿阵地距离敌人的阵地,最近的地方只有两百米。我们的部队只要一离开阵地,就会遭到对岸德军火力的杀伤。到达河边后,我们的战士要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登船,到时的伤亡将更加恐怖。”

“没错,参谋长同志,你说得很对。”索科夫盯着面前的地图说道:“如果我们命令第1135团采取强渡行动的话,半数的指战员将在渡河之前,就在敌人的火力消灭在河边,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新的战术。”

“新的战术?”波图金听索科夫这么说,不禁一愣,随即反问道:“什么新的战术?”

“很简单,在进攻前,集团军的炮兵将为我们提供炮火支援,向对岸的德军实施炮击。”索科夫用手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小小的弧线,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命令第1135团摆出一副要进攻的架势,来吸引敌人的注意。而我们的主力呢,则沿河而上,在这里渡河,迂回到德军的侧面去。”

“这倒是很有意思。”波图金虽然觉得索科夫的战术很新颖,有成功的希望,不过他还是有些顾虑重重地说:“不过师长同志,假如我们的行动被德军的发现,那么在上游渡河的部队就会有危险。您有什么办法,避免让敌人发现我军的意图呢?”

“放心吧,参谋长同志,我有办法。”索科夫用手指在第1135团一营的阵地上敲了两下,随后说道:“明天一早,就命令宾达索夫上校将另外两个营调入一营的阵地。”

“什么,将另外两个营都调入一营阵地?”听到索科夫这么说,波图金疑惑不解地问:“师长同志,虽说一营的阵地进行了加固,但同时摆那么多的兵力在前沿阵地,我觉得是非常不合适的。这样一来,敌人很快就会判断出我军将在这一地区采取什么行动,会暴露我们的战略意图。”

“部队白天调上去,晚上再悄悄地撤下来。然后等到天明之后,就再次派上前沿。”索科夫没管目瞪口呆的波图金,自顾自地说道:“我们就是要给德国人一个错觉,让他们以为我们在前沿不断増兵,使他们错误地以为,我们会首先在这一地发起攻击,以吸引他们将更多的兵力调过来。”

波图金能当上师参谋长,还是有一定能力的。经过索科夫这么一解释,他立即恍然大悟:“明白了,师长同志,我全明白了。我们不断地向前沿増兵,德军肯定以为我们会在这一地区,实施不惜代价的强渡,因此他们就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里,从而放松对其它地段的监视,这样在上游渡河的我军就能成功渡过日兹德拉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25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