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六百三十八章 补丁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祝融城在火星同步轨道缓缓地旋转着。

这种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让最外层的环型舱室,产生一个标准重力(模拟)。

由于旋臂长度已经达到15公里,因此旋转产生的梯度差异,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影响新人类和地球的动植物在标准重力舱生活。

尹思勇等人虽然同步机器人状态,但是他们仍然可以感受到离心力带来的拟重力。

看完电影之后,他们一行人又去参观了植物园。

一个船员一边欣赏着千奇百怪的植物,一边小声的问道:“舰长,我们要明天要返回月球吗?”

“返回月球?不,我们要去一趟古柏带。”

“古柏带?急速模式吗?那倒是可以。”米歇尔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尹思勇点了点头:“总部要我们测试一下急速模式,顺便去古柏带逛一圈。”

“没有其他任务吗?”

“当然有,我们会在这边停留多一个星期,火星殖民地正在准备一批卫星,到时候我们将这些卫星扔到古柏带即可。”

米歇尔有些诧异:“直接扔古柏带?不需要具体定位?”

尹思勇摇摇头:“当然不是,我们可是要在古柏带逛一圈,你明白了吗?”

“逛一圈?我明白了。”

所谓的逛一圈,显然就是环绕整个古柏带飞行一圈。

古柏带在传统天文领域中,一般认为其主要的部分,只是从39.5天文单位的2:3共振区域,延展到48天文单位的1:2共振区域。

而且古柏带非常的薄,主要集中在黄道平面上下10度的范围内,但还是有许多天体散布在更宽广数倍的空间内。

总之,它不像带状而更像花托或甜甜圈,这意味着柯尹伯带对黄道平面有1.86度的倾斜。

为了安全考虑,尹思勇在第三天的值班时间,他就带着一众船员,开始出现规划飞行航线。

看着眼前的全息星图,战舰的导航员哈里特指着太阳系的黄道平面:

“如果我们沿着黄道平面航行,就必须穿越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公转轨道域,这些区域有不在少数的小行星存在,特别是那些微小的小行星。”

这也是尹思勇非常担心的事情。

毕竟高速航行之中的宇宙战舰,哪怕是顶着磁场护盾,其防护力也比普通民用宇宙飞船高不了多少。

特别是这一次他们要测试急速模式,到时候战舰的速度将飙升到1000公里每秒,走完一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只需要41.6个小时。

这速度可比什么子弹和导弹之类快太多了,一旦和其他东西迎面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地球的民航客机就有不少桉例,是客机和飞鸟迎面相撞的,结果就是客机机头被撞出不少坑坑洼洼。

民航客机那慢吞吞的速度,都会因为相对速度的撞击而受损,就更别提航行速度1000公里每秒的宇宙飞船了。

对于这个问题,总部其实已经有一些考虑,此时火星殖民地的工作人员,正在给那艘青龙级宇宙战列舰的头部加装护甲和一次性防撞反应装甲。

但是加装护甲,其实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案。

毕竟速度快到1000公里每秒的级别,再厚的装甲都没有太多的作用。

因此不想测试失败的尹思勇,只能想办法减少航行过程中的风险。

“黄道航线确实风险太大了,我建议改道。”米歇尔一边说,一边在全息星图上画出另一条航线。

这条航线还是从火星出发,但是方向不再沿着黄道平面飞行,而是先垂直黄道平面向北极星方向飞行一个天文单位(大约1.5亿公里)。

然后改变飞行方向,平行于黄道平面向古柏方向飞行。

飞到古柏带上方,再垂直向下飞行一个天文单位,就可以进入古柏带内部。

虽然这样做,会多出两个天文单位的航程,但安全性却提高了几十倍,毕竟太阳系的星体普遍集中在黄道平面,避开黄道平面,就可以避开绝大部分的星体。

尹思勇思考了一会,他也认为这个方案不错:“我同意这个方案,不过这一次的航程有点长呀,锂碳纳米层的备用零件要准备多几份。”

“嗯,改变航线之后,原来43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增加到了45个天文单位。”米歇尔也是大感头疼。

要知道45个天文单位的距离,仅仅是这一次航程的前奏,后面还有更加漫长的古柏带环绕飞行任务。

古柏带有多长?

按照圆周长公式,圆周长=圆直径x圆周率。

现在已经知道古柏带距离太阳系的中心为39.5个天文单位到48个天文单位,这就是半径距离。

直径即为89~96个天文单位,乘以圆周率3.14,可以计算出古柏带的周长大约为279.46~301.44个天文单位。

按照他们这艘青龙级的极限速度,一个天文单位需要41.6个小时,这需要一万多个小时,大概500个地球日左右。

而且这还是在极限速度下的航行速度,显然他们进入古柏带之后,肯定是没有办法全速前进的。

这样一来,他们估计要在古柏带航行好几年。

哪怕是核聚变动力系统在惯性飞行模式之中,是不需要启动的,但走走停停的过程中,肯定需要反复启动核聚变动力系统。

尹思勇等人不得不仔细计算航行中,需要让核聚变动力系统运行多长时间,这个数据至关重要。

不过就在他们烦恼不已的时候。

卡尔团队联系上了他们。

全息通信画面之中。

卡尔听完尹思勇的解释,笑着回道:“你们的担心,我这边可以帮你们解决一部分,这是磁场和尾场微调程序。”

顿时一个软件安装包被发送过来。

“只要你们在核聚变动力系统的智能管理系统之中,插入这个补丁,就可以让锂碳纳米层的使用寿命提升30~40%。”

“真的?那真是太好了。”尹思勇松了一口气。

但是卡尔却提醒道:“别掉以轻心,这个补丁仅限于在引力干扰比较小的区域使用,你们进入古柏带之后,有一部分区域是海王星的引力共振区域,补丁可能会失效。”

“我明白了,多谢卡尔博士的提醒。”尹思勇点了点头。

很快一个星期过去了。

尹思勇所在的青龙级宇宙战列舰,开始了最后的启航检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7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