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五章 饥饿世界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22年,10月27日。

南美洲蝗灾爆发的第11天。

国际粮食价格在这短短的11天内,出现了不同程度暴涨。

大豆涨幅173%,达到每吨1537美刀;玉米涨幅133%,达到每吨725美刀;小麦涨幅131%,达到每吨806美刀;大米涨幅138%,达到每吨811美刀。

作为国际粮食市场的四个核心品类,都出现了大幅度价格暴涨。

而且更加可怕的事情,是这种涨幅还在持续。

全球各大粮食期货研究机构,结合了各方数据之后,很容易就发现未来6~12个月内,全球粮食缺口将达到惊人的1.8亿吨。

按照21年的数据来同比。

其中远东需要大约1.6亿吨大豆和玉米,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这个需求缺口倒是可以调控一部分。

然后是东瀛进口1.39亿吨;墨西哥进口 1.15亿吨;埃及进口1.13亿吨;

爪哇进口1亿吨;意大利进口8291万吨;西班牙进口8059万吨;南高丽进口 7930万吨;尼德兰进口7596万吨;阿尔及利亚进口7081万吨。

这是21年的全球粮食十大进口国。

而今年,由于自然灾害和稻瘟病,天竺即将从粮食出口国,变成粮食进口国。

同样作为粮食出口核心产地的巴西和阿根廷,由于受到蝗灾的影响,大豆和玉米将大幅度减产。

北美的阿美利卡和枫叶国,以及露西亚、中亚地区,此时又进入了秋冬季节,根本来不及补种,弥补南美洲的产能缺口。

现在只有澳洲可以勉强挤出一部分产能。

当然,在这一连串的坏消息中,还有一个勉强算是好消息的消息,那就是爪哇今年不需要到国际上采购粮食,因为智人公司自己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但是爪哇不用进口1亿吨粮食,不代表其他地区就好过了,因为爪哇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产地。

准确来讲,现在的智人公司是全球最大棕榈油生产商,预计今年可以生产9200万吨毛棕榈油,占据全球棕榈油总产量的94%左右。

而进口棕榈油最多的地区,分别是天竺、欧盟、阿美利卡。

现在粮食价格飙升,食用油油料的价格同样在飙升。

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阿美利卡倒是可以出口,但国际高达1.8亿吨的巨大缺口,哪怕是阿美利卡操控的ABCD此时也拿不出来。

毕竟被蝗灾重创的南美产区,就是ABCD的粮食生产基地。

为了弥补南美产区的损失,ABCD自然不会释放库存,反而在推波助澜,让粮食价格进一步暴涨。

……

香江。

作为一个自由港和金融港,这里受到北美股灾的激烈冲击,而紧随其后的世界粮食危机,也开始影响到了这里的物价。

香江的尖沙咀区。

一家烧腊店里面,老板兼主厨牛大旺正在教儿子牛英华如何调各种酱汁。

就在此时,老婆李彩云骂骂咧咧提着一大堆调味料和蔬菜走进店里。

“妈咪,什么事这么生气?”

李彩云一脸无奈的回道:“批发市场的东西又涨价了,再这样下去,咱们的盒饭也要涨了,不然做不过去。”

“又涨价?”

“红葱头一斤要17块,沙姜也要一斤38块。”

牛大旺眉头紧皱,他赶紧打电话给几个批发商老朋友。

“喂,老江,是我大旺。”

“哦,是大旺呀!要冰鲜鸡吗?最近价格要提一点。”

牛大旺心头一紧,赶紧问道:“提价多少?”

“一斤15.3块。”

“提这么多?”

电话对面的批发商苦笑道:“不是我要提价这么多,而是现在进价太高了,不提价,我就要亏本了。”

俩人聊聊几句话,牛大旺忧心忡忡的挂了电话,又给批发白条鸭、冰鲜鹅、冷冻猪肉和猪杂的批发商打电话。

无一例外,批发价格都提升40~70%左右。

“不行,我们也提价。”

“老豆,提多少合适?”牛英华赶紧问道。

牛大旺拿着笔,在小本子上算了一笔账,然后才确定了涨价的幅度:“三拼盒饭提到65块,烧鸭腿饭55块,叉烧饭60块……”

“这会不会涨得太少了?”牛英华也读过书,知道这个涨价幅度根本抵消不了原材料的涨价。

但是牛大旺却摇了摇头:“就当少赚一点,一下子涨太多,客人还不如买菜回去自己做饭,说不定过几个月,物价又下降了。”

“呵呵……”牛英华一脸干笑。

他可不认为香江的物价会在几个月内回落,这些天在网上,他可是看到了北美股灾、南美蝗灾、南亚稻瘟病的大量报道和分析。

按照现在这个趋势,物价在一年半载之内,是很难恢复到之前的水平了。

不过他又有什么办法,作为底层的普罗大众,那些什么金融危机、粮食危机、局部战争之类,他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去改变,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

就在他一边浮想联翩,一边擦着店门的玻璃窗时。

TVB的记者出现在不远处,正在采访路过的市民。

一个提着各种塑料袋的泡面发型大妈,被女记者拦下来。

“阿姨!买菜回家吗?”

大妈点了点头:“是呀!”

“最近菜市场的物价如何?”

闻言,大妈一脸肉疼:“唉!别提了,最近生果蔬菜、鸡蛋猪肉都涨价,在这样下去,大家都买不起菜了。”

女记者赶紧问道:“比起之前,现在涨幅大概是多少?”

“之前三颗娃娃菜15块钱,现在是21块钱,猪肉之前一斤18块钱,现在涨到了27块钱一斤……”大妈越说,情绪越发激动起来。

女记者采访了大妈之后,又对周边的店铺,进行了采访。

通过采访,物价上涨的情况,基本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普遍现象。

毕竟食品价格上升,就意味着生活成本也会跟着上升,而普通人的工资却很难跟着上涨。

更加可怕的事情,是此时正处于全球经济危机之中,香江大量金融机构、小公司承受不住经济危机的冲击,已经出现了破产或者裁员的迹象。

这种双重挤压,就是整个远东地区的普遍现状。

香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罢了。

当然,远东地区虽然艰难了不少,但至少咬咬牙可以忍受过去,最多就是少吃一些肉蛋奶,填饱肚子还是勉强可以做到的。

比如东瀛和南高丽,他们还有阿美利卡的低价粮食支持,勉强稳住了主粮的价格。

至于远东的另一个大区,他们本身有不在少数的粮食生产量和战略储备,吃饭的问题不大,就是饲料和食用油短缺。

而此时最艰难的地区,其实是天竺那边。

比去年减少了大约4500万吨左右的粮食生产量,就算是天竺人比较扛饿,也至少需要进口2000万吨,才可以勉强确保不会发生大面积饥荒。

现在国际上,世界各地都在抢粮,天竺没有足够的美刀,根本抢购不到多少粮食。

就在此时,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达摩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0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