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六百三十二章 李维斯环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六爪巨星发出的密集光斑,持续了三个多月。

直到星河8年年初,各个宇宙监测站才没有检测到密集的光斑,不还是有偶尔的一两道光斑冒出。

这显然是六爪文明的内战出现结果了。

不过究竟是哪一方赢了,宇宙侦察部也没有分析出来。

但是三个月的激战,宇宙侦察部至少侦测到了28.6万道闪光,这意味着六爪文明内战的激战期间,至少引爆了28.6万颗核弹。

简直是恐怖如斯。

要知道,这可不是智人公司用来推动宇宙飞船的微型氢弹,而是动辄几万吨当量起步,普遍在百万吨当量的核弹。

由此可见,六爪文明的内战是多么残酷。

而智人公司内部对于这一次六爪文明的内战,也在公司内部放出了很多相关情报,让全体员工感受一下小小的“六爪震撼”。

月球。

背面的门捷列夫环形山之中。

这里有一个不小的基地,名为门捷列夫基地城。

该基地城主要从事宇宙飞船的科研工作,隶属于太空事业部,此时该基地内部正在测试一种全新的发动机。

连米高扬都亲自过来,而负责研究这款新型发动机的人,就是卡尔。

卡尔工程师之前从事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后来随着智人公司的各大航空集团,对于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深入,以及各种人才的井喷,卡尔觉得自己应该干一点新事业了。

而太空事业部对于外太空的开拓,加上老朋友的邀请,卡尔工程师选择转业到太空事业部。

这一干就是四年多。

今天终于要验收成果了。

“卡尔,有没有把握?”米高扬的同步机器人脸上有一丝担忧。

因为之前门捷列夫基地的宇宙飞船发动机研究工作,进行得非常不顺利,这倒不是卡尔等人的科研水平有问题,而是他们研究的方向非常难。

门捷列夫基地城的航天发动机研究方向,是核聚变发动机,而且不是核爆推进发动机那种方案。

之前他们在地球研究了两年,随着月球开发进度的提升,太空事业部又将研究所搬迁到月球背面,卡尔团队又在月球背面研究了两年多。

在此期间,他们的研究一直处于难产阶段。

今天的测试,让米高扬也不得不担心。

“放心吧!这一次我有信心。”卡尔的同步机器人脸上自信满满。

俩人透过观察窗口,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航天发动机测试平台上,正安装着一台喷口口径达到5米左右的大型发动机。

大量同步机器人正在忙碌着检查工作,为接下来第一次实测做准备。

卡尔团队设计的核聚变发动机,采用了变种的托卡马克装置。

具体而言,就是将托卡马克装置的封闭式环型磁场,变成封闭式环型磁场结合开放式的螺旋体磁场。

其中托卡马克环一共有六个,而螺旋体磁场只有一个,六个托卡马克环和螺旋体磁场之间,是可以打开通道的,也可以关闭通道。

其中托卡马克环的技术之前一直难产,倒不是发不出电,而是q值(投产比)太低了,哪怕是智人公司技术雄厚,也一直没有办法将q值刷新到3。

另外托卡马克装置的小型化,也非常困难。

直到李维斯博士改进了托卡马克装置,利用尾场加速和磁场束缚,加上加马射线的电浆加热技术,重新组合之后的变种托卡马克环。

变种的托卡马克环,不仅仅很容易将原子温度加热到12.7亿摄氏度,而且原子加速也非常提升了一个量级,另外控制精度也进一步提升。

改进版的托卡马克环,又名为“李维斯环”,核聚变反应非常快,而且原材料用普通的氢原子也可以,不需要提炼重水和其他放射性元素。

当然,李维斯环还可以进行其他核聚变反应,比如氦核聚变、锂核聚变、铍核聚变、硼核聚变。

也就是说李维斯环之中,投入氢元素之后,会先进行氢核聚变,氢转变成为氦之后,又进行氦核聚变,以此类推。

这个优点实在是太厉害了。

不仅仅将核聚变的q值提升到了76.2,更是让核聚变的燃料不再局限于重氢、氦3之类的放射性同位素。

这个优点可以让宇宙飞船在星际空间航行过程中,很容易获得核燃料补给。

虽然星际空间看起来空无一物,实际上密布大量的星际星尘和小行星。

如果当初那艘六爪文明的逃亡飞船掌握李维斯环这个技术,那它们就不会中途因为无法获得补给而全军覆没了。

毕竟星际空间之中,星尘的核心成分就是氢氦,另外小行星含有水冰,也可以用于提炼氢元素。

李维斯环可以进行多重可控核聚变,可以将一个氢元素压榨到极致。

现在地球总部已经开始淘汰核裂变反应堆了,准备全面更新成李维斯环型核聚变反应炉。

而李维斯环还有另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小型化,目前最小的李维斯环原型机,大概只有372吨左右。

这个重量对于智人公司的宇宙飞船而言,就是小型化了。

毕竟核爆地炉技术,设备和辅助建筑物加起来,动辄就是几十万吨起步,根本没有办法塞进宇宙飞船里面。

这也是当初太空事业部直接采用核爆推进方案,也不用地炉式核聚变的原因。

李维斯环吨设备可以压缩到几百吨,对于中大型宇宙飞船而言,已经不算重了。

因此卡尔工程师才敢采用李维斯环作为宇宙飞船的动力。

当然,由于外太空不同于地球,卡尔团队肯定需要调整李维斯环,以及重新设计调整发动机的方案。

目前卡尔团队是各个合同发动机团队之中,研究进度最快的一个,连原型机都搞出来了。

就是这台原型机有点重,六个李维斯环,加上螺旋体磁场装置,总重量达到了3521吨,这个重量终于大型宇宙飞船才可以安装。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最后检查,这台原型机终于可以开始测试了。

很快卡尔工程师就带着米高扬等人,前往测试平台的控制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9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