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六章 雄壮的特遣舰队,抵达忠诚的锡兰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与此同时。

迈入22年一月份的锡兰。

今年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开局。

大吕宋号两栖攻击舰带着其他战舰和补给舰,浩浩荡荡地出现在了科伦坡港的北港。

几乎是同一时间。

洪沙瓦底方面派出的一个航空师和一个野战师,也抵达了锡兰北部省的首府——贾夫纳城。

早就暗中准备好的锡兰军,迅速接应吕宋海军、洪沙瓦底空军和陆军,开始以此为基础,重组锡兰的海陆空三军体系。

本来最有可能干涉的锡兰变局的天竺,此时陷入了阿萨姆战争中,又在西部和西巴的全面对峙,根本没有精力插手锡兰了。

阿美利卡同样因为拉美地区的三叶橡,以及打压某东方大国的战略,难以抽身过来。

至于其他势力,他们在锡兰洋,就更加没有存在感了。

倒是阿美利卡的狗儿子——澳洲,近期自带狗粮,对锡兰和青叶集团指手画脚。

对于这条看不清自己位置的疯狗,显然它不知道自己犯了取死之道,智人公司已经在小本本上给它记上了一笔。

特遣舰队的指挥官胡正月少将,和刚刚上任的锡兰海军负责人马图格默少将,在科伦坡的北港码头上,面对锡兰电视台说了一大堆场面话。

然后俩人就前往科伦坡北侧的尼甘布港。

未来尼甘布港将被建设成为一个专业的军港。

同时组建隶属于智人公司的锡兰洋第四舰队,和驻扎在洪沙瓦底土瓦港的锡兰洋第三舰队一起,共同防御和威慑整个锡兰洋周边。

……

科伦坡的金融大厦,刚好可以看到北港的港口。

霍顿放下手上的望远镜,脸上的表情非常阴沉:“混蛋!”

同样在办公室里面的桑妮、约翰,神情也很难看,毕竟这一次华尔街金融集团在锡兰的主权外债上损失上百亿美刀,对于他们这些区域负责人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现在怎么办?”约翰头疼的问道。

桑妮思考了一会:“马尼拉银行还在收锡兰主权债券,只是价格只有之前的8.2%左右,这个价格出手,我们的损失太严重了。”

“能不能强制执行锡兰在北美和欧洲的资产?”约翰询问道。

霍顿摇了摇头:“我调查了,三大家族在欧洲和北美确实有不少资产,可这并不是锡兰官方的资产,现在三大家族中,除了所罗门家族,其他都属于流亡势力,他们的财产迟早是我们的,现在没有必要直接冻结。”

虽然华尔街金融集团已经将三大家族的国际资产当成囊中之物了,但肯定要主意一下吃相,直接冻结这些资产,那以后谁愿意将资产转移到欧美。

而且华尔街金融集团还打算,日后找机会利用这些家族,现在将这些家族的国际财产给吞了,估计锡兰和青叶集团会更加高兴。

更何况以华尔街金融集团的手段,可以使用更加合理的方法,将这些家族的资产一点点掏空,还让人无话可说。

毕竟钱已经在欧美境内了,华尔街有太多方法“赚”到这些资产。

现在总部给霍顿等人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搞垮锡兰和洪沙瓦底的经济,而不是盯着那些国际公民的财产。

霍顿一脸郁闷:“难度非常大!这种经济模式太封闭了。”

锡兰剧变之后,霍顿等人在科伦坡的三个多月,就感受到什么叫做巨企的霸道。

明面上,锡兰非常欢迎外资企业,税收也非常优惠,服务同样没得说,但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麦当劳,或者沃尔玛和山姆超市,他们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压。

这种打压并不是锡兰主导的,而是青叶集团主导的。

面对这种情况,外资企业也是束手无策,哪怕是去WTO上诉,也没有任何效果。

比如现在的科伦坡。

青叶集团承包了城市的供电供水燃气,开给外资企业和自己子公司的价格,明面上都是一视同仁的。

关键就在这个“明面上”,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青叶集团的供电供水燃气单价定得非常高。

其中科伦坡的商业电费定价为每千瓦时10金元起步,商业水费为每立方米2金元起步、商业燃气为每立方米10金元。

这个价格简直是在抢钱,问题是你不用也不行。

而如此高的电费水费和燃气费,很多企业都会感到压力山大,可实际上,只有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感到压力山大,青叶集团却一点压力都没有。

毕竟青叶集团的子公司,给电力公司、水务公司、燃气公司的钱,不过是左手换右手罢了。

反正青叶集团会继续疯狂招员工,那些私营企业破产了,员工立刻就被青叶集团吸走,根本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的情况。

受伤的只有私营企业的老板,和外资企业。

甚至因为待遇问题,很多私营企业根本留不住人。

这就是青叶集团兼并锡兰私人产业的杀猪盘,通过基础物资大规模涨价,人为制造通货膨胀,青叶集团内部却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抚平一部分子公司的亏损。

当然,要对抗青叶集团的杀猪盘,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

毕竟锡兰现在可是要遵守WTO的“自由贸易”规则。

这些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如果可以联合起来,自己进口物资和原材料,那确实可以对抗青叶集团的恶意通胀。

问题是,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企业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赚钱。

那请问在巨企的地盘要如何赚钱?

这可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巨企锁死了绝大部分的人口,完全可以通过内部补贴的方式,给所有的员工发补贴,进而锁定员工手上的绝大部分资金。

如此一来,其他企业就无法在这里营业,自然也没有办法盈利,甚至要不断亏本。

在这种情况下,还继续加大投资,那简直是飞蛾扑火。

霍顿等人现在已经彻底弄明白了青叶集团的运行模式,他们不是和一个企业在战斗,而是和一个“国家”在战争。

而且更加麻烦的事情,是这个“国家”还套装着一层企业的皮,同时还有有一个名为锡兰的国家“外壳”。

也就是说,青叶集团享受着国家的福利,却不用背负国家的责任。

霍顿总不能去WTO状告青叶集团恶意补贴自己吧?

现在包括霍顿所在的大摩公司,这些外资企业,看似是在锡兰获得了自由市场,可实际上他们只是获得名义上的自由市场。

因为锡兰内部,还有一个和锡兰高度重合也,又高度封闭的“国家”存在,那就是青叶集团。

青叶集团的无形壁垒,才是让外资在锡兰寸步难行的根本原因。

现在外资势力要么采用武力,摧毁青叶集团在锡兰的各个子公司;要么逼迫青叶集团成为一个正式的国家。

当然,还有最后一条路,那就是他们这些外资乖乖滚出锡兰。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5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