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六百二十二章 发芽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文明火种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制造钙45、钙47放射性元素,然后使用周围的岩层作为原材料,生产出复合硅铁层、核辐射吸收层、大量储能细胞。

有了简易的核电池,文明火种正式展开。

各种工作细胞不断提炼周围岩层之中的硅酸盐、铝土、冰水和各种微量元素。

作为碳基生物的要素:碳、氢、氧氮、磷、钾,这六个元素之中,该星球除了氮含量比较少之外,其他元素丰度还可以。

氮含量比较少,并不代表火种基地就不能大量生产细胞。

李青叶早就考虑到这种问题,他利用元素族化学性质相类似的特点,研发出了一套全新的技术——[碳基生物核心构成元素的替代]。

这一套技术可以解决一部分星球,缺乏某种元素,导致碳基细胞无法大量复制的难题。

比如土卫九缺乏氮元素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各种小行星,无大气层行星、无大气层卫星上,是非常普遍的现实。

虽然地下岩层之中,肯定还隐藏着一部分氮气,加上一部分以化合物形式固定下来的氮元素,如果全力开采,肯定可以找到一点。

但是这样做的性价比太低了,而火种基地的发展原则,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资源、最便捷的方式,达成最大的发展。

因此与其去开采稀少了的氮气,还不如利用当前比较丰富的元素,替代氮元素在细胞之中的作用。

作为氮族元素之一的磷和砷,在土卫九的岩层之中,含量都比氮高好几个量级。

因此火种基地的智能系统,根据基地周边的元素丰度,采用氢—磷、氢—砷平替一部分氮元素,将氮元素在细胞之中的使用量,减少到正常水平的0.27%左右。

而这种平替方案,虽然会影响细胞的一部分功能,但这些影响都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可以调节的。

火种基地追求极致的性价比,自然不会为了贫瘠的氮元素,而大动干戈。

猥琐发育才是王道。

不到一个星期时间。

火种基地以撞击坑底部为中心,向四面八方的地下扩张。

这种扩张并不是盲目的扩张,而是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还不追求所谓的美观。

比如延伸的机体管道,就没有采用直线最短距离的方式,而是向裂缝和岩层薄弱点生长,这种方式也是很多植物根系的生长模式,因为这样做是省时省力的。

火种基地的“根系”此时已经蔓延到半径3.7公里的范围内,地下最深到达了573米。

根系利用各种天然的裂缝、岩层空洞、岩层薄弱点,构筑起一个巨大的生命体网络。

采集矿物资源、生产放射性元素、生产各种功能细胞、建设各种地下舱室。

当时间来到一个月之后。

此时火种基地的覆盖范围,半径已经达到了26公里,而土卫九的直径才200公里左右。

发展到这个阶段,火种基地开始减慢扩张速度,抽调出一部分资源,用于培育“新人类”。

不过这只是模拟实验,自然不会真的生产新人类,而是采用投放同步机器人的方式替代。

当新人类出现之后,火种基地的智能系统,正式结束托管模式,将基地智能系统持有的二级管理权限移交给新人类。

至于最高的一级权限,那是智人公司总部的。

而隐藏在最核心的零级权限,则是李青叶单独占据的。

获得管理权的新人类,迅速按照发展策略,第一时间开分基地。

让火种基地复制几颗文明火种,又再出小号的如人工彗星,然后使用微型的化学弹射系统,将带着文明火种的人工彗星一一弹射出去。

这些文明火种的目标,就是除了泰坦星之外的其他几颗土星大型卫星。

特别是那几颗被土星潮汐锁定的大型卫星,它们的共振潮汐热太丰富了,只要成功登陆这些卫星,文明火种的发展速度会呈现出指数级的暴涨。

毕竟土卫九小了一点,直径才200公里,幸好各种金属资源比较丰富。

智人公司拿出土星卫星中,除了泰坦星之外的所有卫星,甚至允许实验团队开采土星星环和土星大气层,就是为了验证文明火种在没有总部资源加持的情况下,可以发展到哪个程度。

显然土卫九的发展速度,比设想海稍微快了一些,原因在于随着火种基地的根系不断深入地下,隐藏在地下的不少氮气资源,加速了工作细胞的产能和工作效率。

本来按照原定计划,火种基地吞噬整个土卫九,大概需要3年左右,现在估计只需要2.6年左右。

如果各个分基地顺利开启,那火种基地发展速度会更加惊人。

而按照剧本,这一次模拟实验中的行星系,其宜居带的第三行星,是一颗类似于地球的星球,上面的文明发展水平和自由世界相差无几。

此时模拟中的文明,已经有航天器存在,也有不在少数的天文望远镜。

因此暗中发展的火种基地,必须合理利用各种条件,避免被这个文明发现。

比如利用人造小行星,伪装成相互撞击,产生大量碎片去袭击外星文明的人造卫星,彻底清除掉对方在周边的眼线。

又比如,可以利用主行星的星环和星体作为掩体,遮掩一部分航天活动,避免被外星文明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到。

至于电磁波通信,火种基地本身可以生产磁单极晶体通信器,并不需要使用电磁波通信,减少了被外星文明监测到的风险。

现阶段火种基地的任务。

一方面是继续猥琐发育,暗中积攒足够的兵力和宇宙战舰。

另一方面则是秘密侦察外星文明的底细。

等到生产出足够的宇宙战舰之后,就向更加内层的行星和大型卫星,发射分基地火种。

只要分基地成功铺设到外星文明隔壁的行星上,就是双方开战的时候,而且是开战即决战。

核爆推进的宇宙战舰,会第一时间抵达外星文明的母星,然后清除掉对方在外太空的所有航天器。

要外星文明无条件投降,否则就发动全面打击。

如果外星文明敢反抗,就直接下死手,先将外星文明打残,然后强制殖民整个星球,并将这里作为文明发展实验场。

如果外星文明选择投降,则吸纳对方作为智人公司的附属文明,并将对方圈养在其母星之中,作为文明发展实验观察目标。

这就是模拟实验之中的预测发展路线之一。

要让这一套计划成功,必须确保火种基地在发展前期,不会被外星文明察觉到,不然对方肯定会团结起来,集中力量进攻火种基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9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