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学术论高低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虽然食猿雕级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已经非常强了。

但是李青叶对此并不算太满意。

原因非常简单,食猿雕级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分别是:近地轨道为150吨、同步轨道100吨、月球63吨。

根据安东尼奥的介绍,李青叶了解目前的食猿雕级运载火箭,都是以载人飞船为基础设计的。

而智人公司的载货型运载火箭,虽然可以提升20吨左右的有效载荷,但整体有效载荷仍然非常小。

要在两三年内完成桂宫计划,必须让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提升一个量级才勉强够用。

现在智人公司向外太空发射卫星和无人设备,都是使用巨炮发射。

慢吞吞的运载火箭,在发射效率上,确实很难和巨炮发射系统抗衡。

现在智人的运载火箭项目,主要就是服务于载人航天,运载货物只是顺带的。

毕竟巨炮一天就可以发射几百吨物资到近地轨道,运载火箭再快也不可能一天一发,一个星期一发就是极限了,而且还要看天气状况。

运载火箭的这个运载量,和桂宫计划的蓝图比起来,就显得有些杯水车薪了。

好在智人的生物技术比较厉害,可以在抵达月球地面之后,利用生物富集技术和生物合成技术,在月球就地取材,避免了将宝贵的有效载荷浪费在建材之类的物资上。

安东尼奥也知道桂宫计划,他当然明白食猿雕级运载火箭只能运人和少量精密设备过去月球。

“董事长先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先建一个近地空间站。”

李青叶摩挲着刺手的胡茬:“是因为生物富集和生物合成技术的环境适应问题吧?”

安东尼奥点了点头:“正如董事长所说,公司的生物技术肯定是基于地球环境而设计的,我担心直接拿到月球上使用,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你的顾虑有道理,看来确实需要先建一个近地空间站。”

安东尼奥赶紧建议道:“董事长先生,如果要建设空间站,我们可以先使用食猿雕级运载火箭将几个舱室直接发射上去,然后使用巨炮补充一部分燃料和培养基。”

“你先搞一个空间站设计小组,然后做好策划书,到时候直接发给太空部审核即可。”

安东尼奥点了点头。

这也是他喜欢呆在智人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安东尼奥是那种典型的理工直男,对于尔虞我诈的内部社交,他已经厌烦到了极点。

为了一点研究经费,必须讨好那些管理科研经费的家伙,本来露西亚的科研系统就如同风烛残年的老头,在这种恶劣的管理模式下,也只能做一些考古式科研了。

安东尼奥来到智人之后,才发现这里简直是科研天堂。

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充足的资源,各种独有的先进技术,内部近乎透明的运行体系。

有才华的人会迅速脱颖而出。

安东尼奥在露西亚的研究所,其多年以来的表现,就是一个咸鱼一般的二流研究员。

然而他之所以像一条咸鱼,那是因为自己不想低声下气的求人,加上有好几次,他的研究成果被研究所的负责人占为己有。

来到智人之后,安东尼奥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

在充足的资源支持下,加上大量航天专业的新人类,他搞出了不少高价值的航天技术。

比如,之前安东尼奥研发的一级运载火箭冷回收系统。

这个技术不同于猎鹰运载火箭的热回收,食猿雕级运载火箭的第一级,在和第二级分离之后,会直接打开无动力的滑翔翼装置,然后借助电机调整滑翔翼,让第一级重新飞回发射场附近的回收机场。

使用这个技术,可以避免猎鹰运载火箭的缺点,即有效载荷被回收系统挤占的问题。

有时候科研环境对于科研的影响,要大于经费对于科研的影响。

在智人这种体系下,真正有才华的人,才可以崭露头角,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基本不会有话语权。

看起来非常残酷,这是典型的唯学术能力论高下,没有一点人情味。

但这就是智人科学部的核心理念。

科学就是科学,科学就是非黑即白,不存在模棱两可的灰。

要在科学部的管理体系中脱颖而出,第一要素就是科研能力和学术成就,其他的工作年限、老师是谁、得了什么国际奖项之类,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

哪怕是诺奖得主,在智人公司也不一定可以混的开。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智人公司的科研人员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岁,只有少数超过40岁。

安东尼奥今年也才38岁。

而很多国际大奖的获得者,往往都是五六十岁起步,这已经是老人了,去教书还可以,搞科研创造还真比不上年轻人。

更何况智人内部并不认可诺贝尔奖,已经自成一体的智人学术界,和国际学术界的隔阂非常严重。

特别是自造科学名词、使用多语言混杂写论文这两件事,几乎让智人学术界和国际学术界分道扬镳。

安东尼奥就非常鄙夷国际学术界,他自从来到智人公司,就坚定的认为,只有智人才拥有纯粹的学术界。

国际学术界的那帮家伙,很多都是靠裙带和师生关系,加上各个地区拉帮结派,以及各个资本势力的暗箱操作,早已经被搞得乌烟瘴气。

真正埋头搞科学研究的人,如果没有老师同学和幕后老板的支持,其实是很难出头的。

安东尼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老师去世之后,就被研究所边缘化。

而在智人,只要你有能力,又足够努力,哪怕不讨好上司和同事,也可以获得提拔,完全不用担心其他问题。

安东尼奥可以成为拉蒙港航天城的总工程师,就是靠自己的才华和努力。

他记下李青叶的安排,又继续带着李青叶考察载人飞船的装配车间。

由于智人公司的生物技术非常厉害,载人飞船的设计反倒简单一些,毕竟生物细胞制造的特殊设备具备自我修复能力。

而常规的航天器,尽管有三倍冗余的设计,但是电子芯片和精密仪器却无法自我修复,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故障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在载人飞船装配车间一侧,就是一个辅助训练场,专门为宇航员测试载人飞船而设立的。

十几个宇航员穿着特制的太空外骨骼设备,里里外外套了好几层,这些宇航服同样具备自我修复能力。

他们此时正穿着特制的宇航服,在5米深度的游泳池池底,模拟着微重力的环境,对于行动的影响。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1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