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五章 能源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在棉兰岛的李青叶,收到了陈剑雄和多米诺汇报,他看完之后,非常满意安保部的进度。

然后将自己的指令输入耳机之中,让加菲尽快回复俩人。

他自己则继续着手上的工作。

此时他在棉兰岛的三宝颜地区,这里设置有一个甲烷发酵厂,研究基地就在甲烷发酵厂的旁边。

这个基地搭建了一个高度30米的穹顶钢结构,将内部包裹得严严实实,对外宣称是新型甲烷发酵池。

从华国石油大学招聘过来的三名应届毕业生,加上从胜利油田挖过来的两个老工程师,正在忙碌着打井。

他们已经入了吕宋国籍,连家人都带过来了,才可以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

老工程师齐援朝和他夫人张红,都是胜利油田的老工程师,一个是从事钻井方面的,另一个则是地质勘测方面的,都退休好几年了。

夫妻俩其实并不想过来吕宋,奈何造化弄人,唯一的儿子得了肺癌,几乎花光了老两口一辈子的积蓄,孙子孙女又嗷嗷待铺。

迫不得已下,俩人只能重操旧业,但国内哪里会要已经退休的老人,就算是要,工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夫妻俩又不是那种会钻营的人。

最后智人公司的人事部亲自登门拜访,在真金白银面前,夫妻俩还是心动了。

来到吕宋之后,其儿子很快就被智人公司的医院收治。

甚至李青叶还亲自出手了一次,利用基因技术,培育出专门克制其肺癌细胞的基因炸弹,直接将齐援朝儿子体内的癌细胞灭杀了。

看到儿子逐渐康复的齐援朝夫妻俩,也投桃报李,不仅仅帮智人公司勘探石油和天然气,也帮忙带着一部分新人和编写一部分教材。

此时基地内的钻井设备,已经打到了地下三百多米左右。

通过取出的岩芯,齐援朝和张红仔细检查着。

“老师,这应该是含油页岩吧?”另一个年轻的准工程师询问道。

齐援朝点了点头:“是的,273米开始,就是含油页岩,现在要看具体厚度是多少。”

设备继续向下钻,随着时间的推移,直到深度362米的位置,含油页岩就中断了。

他们又查看了其他五口井的岩芯。

张红一边写数据,一边说道:“这一片区域的含油页岩平均深度在260~370米之间,厚度达到了90~110米左右,是一片不错的页岩油储层。”

智人公司之所以盯上页岩油和页岩气,主要是吕宋的天然气和石油储量实在太少了,唯一一个可以规模开采的天然气田,也处于濒临枯竭的边缘。

虽然现在智人公司在吕宋的甲烷产量,每个月达到67亿立方米,可这个数量还是太少了。

至于大马的石油和天然气,本身也是会枯竭的,加上那边的油气田很多都被欧美公司承包了,在不能赖掉合同的情况下,大马的油气供应量是不太够的。

特别是暹罗、洪沙瓦底,也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

要靠大马一养三,显然有些强人所难。

因此智人公司必须想办法,挖掘本身的潜在资源。

吕宋群岛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基本上很难出现大型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层,但这不代表吕宋没有化石燃料的挖掘潜力。

频繁的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导致石油天然气的储层被破坏,很难形成大油田。

但火山喷发形成的火成岩层,却是一种内部稀疏的多孔岩石,因此那些被破坏和分割的油气,会在天长地久的地质运动之中,逐步转移到一部分火成岩的孔隙内,形成含油火成岩层。

另外就是一部分页岩,也是良好的储油岩石。

现在智人公司重点就在吕宋寻找这两种岩层。

其中吕宋岛上有不少的火成岩分布,而棉兰岛则有不在少数的页岩分布。

至于如何开采。

这就是李青叶为什么过来的原因了。

在确定了含油页岩层之后,技术员和工程师们迅速安装了抽气管道,以及注水管道。

李青叶将改进版的转基因甲烷菌,配合特殊的激素,注入水箱之中。

“开始吧!”

“是,李博士。”

这一次过来的身份,是研究转基因甲烷菌的李民博士,这也是李青叶的马甲之一。

技术员按下开关。

众人看着水箱中的水溶液迅速减少,被注水管道压入地下含油页岩之中。

随着时间推移,抽气管道的气体压力传感器,开始反馈井下压力提升的信号。

甚至不用启动抽气机,大量甲烷就开始源源不断从井底往上冒。

“出气量达到每天400立方米了……还在提升。”

“超过每天1000立方米的界限了……”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测试,五口井每天可以生产17万立方米的甲烷,而且压力非常稳定,基本不需要主动抽气。

只需要定期注入一定的转基因甲烷菌和生长激素,在这一片地下页岩的有机质被消耗干净之前,甲烷的生成不会停止。

“比起北美的页岩油生产技术,生物分解法的成本便宜太多了。”齐援朝抬了抬眼镜感叹起来。

除了初期的勘探和钻井费用,管道铺设和辅助设备之外,一口井的其他成本就非常少了。

齐援朝在心里面估算了一下,发现这一片气井的生产成本,如果可以维持当前的日产量,那成本大概在每千立方米3~5美刀左右。

这个成本已经非常低了。

国内的煤层气生产成本大概在每千立方米270~280美刀左右;而国内天然气则在每千立方米45美刀左右。

北美的页岩气生产成本则在每千立方米70~280美刀之间;页岩油生产成本则在每桶30美刀左右。

之所以可以做到如此低成本,主要是智人公司的生物分解法,并不需要使用能耗比较高的热力压裂法。

热力压裂法不仅仅需要高温,还需要特殊的溶剂,这些东西需要源源不断投入。

而生物分解法的转基因甲烷菌和生长激素,虽然也有使用寿命,但那是为了避免转基因甲烷菌逃逸之后,在自然界繁殖,专门设置的自我限制。

通常情况下,一份转基因甲烷菌和生长激素,大概可以维持30天的活性。

打好井之后,只要投入转基因甲烷菌和生长激素,就可以源源不断低成本生产甲烷。

其实这个技术也可以用在开采高粘稠石油、煤炭上,将其转变成为会自己溢出的甲烷,可以有效减少生产成本。

而且污染也非常小,改进版的转基因甲烷会完全消耗掉储层之中的所有有机质,不会残留下任何污染物。

当然,这种开采方式如果用在煤矿上,是有可能造成大范围塌方的。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6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