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五百零五章 瞩目(为盟主“猫盟GYX”加更)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第二天,一大早。

嗝嗝……

街区上方的太阳灯,散发出类似于自然阳光的光芒,被窝里的朱莉亚,伸出手将床头柜上的手机拿起来。

关闭了手机的公鸡打鸣铃声。

她慢吞吞前往卫生间洗漱。

拿起一个类似于牙倒模的东西,塞入嘴巴里面,然后她咬了一下这个东西,顿时牙龈里里外外的东西,都被这个东西吸走了,吸掉牙龈上的各种附着物之后,有喷出一些可以维护牙龈健康的物质。

这是牙齿自动清洁器,比电动牙刷更加高效、无死角、温和、便捷的新产品。

紧接着朱莉亚拿起一个类似于的头盔的东西,戴在头上,顿时脸上、头发、头皮和脖子的皮肤分泌物和角质碎屑,被这个头部清理机迅速清理干净。

一番洗漱之后,神清气爽的朱莉亚,背上小背包,来到街区的早餐店。

“两个蔬菜包子,一瓶豆浆。”

服务员不一会就将东西送过来。

过来吃早餐的公司员工不在少数,毕竟一天就工作六个小时,打包和外卖之类没有太大的必要。

很多地方的餐饮业之所以衍生出打包和外卖的业务,原因其实是因为工作时长太长,很多人没有时间慢吞吞吃东西。

而类似于猪笼草城这样的城市,生活节奏是非常缓慢的。

朱莉亚的生态调查队办公大楼里面,其实有专门的应急食品储备舱,如果真要紧急加班,或者没有时间去外面的员工餐厅就餐,也可以选择成吃应急食品。

吃了早餐,她就悠哉悠哉的去上班了。

今天不是外勤的工作日,她和几个同事在处理昨天搜集到的一些生物样本。

穿上全面的防护服,朱莉亚拿起一个样本储存器皿,里面是一只类似于竹节虫的节肢动物。

熟练的提取细胞,检测其全基因序列,包括之前很少人研究的小分子基因,都被快速检测出来。

基因序列一出来,就可以进行基因匹配和朔源。

智人公司有一个名为“生命树”的项目,里面就是目前地球已知各种生物的进化路线和错综复杂的关系。

金英宰看了一眼基因图谱的位置:“不是竹节虫的亲属,看来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研究还在继续。

朱莉亚拿起第13份样品,这是昨天她亲手搜集的蓝斑真菌。

随着基因检测设备的快速运行,屏幕上弹出密集的数据,还有各种附带的快速解析内容。

“咦?这是……”

[未知化合物,有机类型,分子量3827.5……]

她不敢大意,赶紧重新检测一遍,发现在已知的化合物数据库中,并没有符合该化合物特征的存在。

“文娜,发现一种疑似新化合物,你过来做一些物化特性分析。”

陈文娜走过来,仔细观看起分析数据:“确实是未知的类型,我马上分析一下。”

拿了其中一个蓝斑真菌的样品,陈文娜进入了科研设备更加齐全和精密的实验室里面。

首先是多级分子筛,就各种质量和形态不一样的化合物,一层层筛选除了。

紧接着上冷冻电镜。

很快陈文娜就看到了结晶状态的那种未知化合物,为了避免出现多个化合物混杂在一起的情况,她重新调整了监测方案。

经过3次不同方案的检测,都得出一样的分子量和元素比例之后,她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种新的化合物。

既然确定是新的化合物,那她就按照流程,对该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一次全面的初步分析。

由于样本有限,陈文娜也不敢浪费,小心翼翼地做实验。

对于这种新化合物,她并没有太过于在意,在亚马逊雨林中,有太多没有被人类发现的物种,其中不乏蕴含有新化合物的生物被发现。

并不是每一种新化合物都有用途,这就像开盲盒一样,运气好的人,可能一下子就碰到一种有应用价值的新化合物;运气不好的人,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一种有价值的新化合物。

研究材料学,有时候真要看运气。

先测试的项目是物理性质。

突然陈文娜停了下来,目光看着屏幕上的一个参数,喃喃自语起来:“咦?电离分解之后,竟然会产生同步共振?”

她将那份化合物分解出来了两个亚型结晶体,小心翼翼地分开,然后放在两台冷冻电镜中,紧接着使用电磁波进行刺激其中一个亚型结晶体。

一开始,电磁波并没有产生异常反应。

直到测试到光波频率。

“33.5纳米的深紫外光……”

在33.5纳米的深紫外光刺激下,亚型结晶体出现了微微的震动。

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另一台冷冻电镜下的亚型结晶体,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竟然也出现了微微的震动。

看着两台冷冻电镜的反馈数据,陈文娜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是磁场共振?”

她赶紧打开磁场探测器,这是实验室级别的磁场探测器,精度可以达到纳米级别。

在磁场电镜下,陈文娜看到了非常神奇的一幕。

两个距离50纳米左右的亚型结晶体,其磁感线是相互连接的,但它们并不是一个整体。

一个名词顿时浮现在她脑海中:

磁单极子?

“真是磁单极子?”陈文娜也不敢妄下定论,毕竟她不是研究这方面的。

为了避免搞出乌龙,她赶紧做了十几次重复实验,并做了几次不同方案的验证实验。

而在这些实验中,这种新化合物电分解出来的两个亚型结晶体,彼此之间都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磁体。

两个亚型结晶体中,一个是负极结晶体,另一个是正极结晶体,但它们又是分开的。

由于没有足够大的场地,陈文娜只知道在20米内,两个亚型结晶体之间,仍然会相互影响。

她迅速通知组长,然后写分析报告。

这件事经过一层层上传,不到五个小时,这个新化合物的发现报告,就到了科学事业部负责人蒋明轩的手上。

蒋明轩一看到疑似存在磁单极子的化合物,就坐不住了,顾不得身在马达岛分公司,直接安排专机直飞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区。

同时他还调集了不少相关领域的研究员,让他们也赶紧前往亚马逊雨林区的猪笼草城一趟。

至于向李青叶汇报,蒋明轩觉得现在太早了,毕竟是没有完全确定的事情,万一是一个乌龙,那就真的太丢脸了。

所以他要亲自过去确认,如果是真的,那他就做好报告,向李青叶报喜;如果是造假或者误测,那他也可以随机应变。

智人公司在全球各地的相关实验室,也收到了这个消息,顿时不少领域大牛纷纷动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9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