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四章 农场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下达了各项命令之后。

瑟卡和这个秘密基地的后勤组组长范云锋,便其中去检查基地的仓储和生产情况。

这个基地的建设工作一直持续进行着,经过近两年的扩充,变得五脏俱全、四通八达。

在这个基地里面,最核心的区域有两个地方。

此时瑟卡、范云锋正在视察其中一个核心区域。

这是一个单层面积5000平方米,分上下4层的区域,其中布置了大量培育池,培育池中的基因重组培养基,从洪沙瓦底秘密运输过来的生物材料培养基。

最下层是养料吸收池,可以将动物排泄物、植物作为养料,然后给上面几层的培育池供应养分和能量。

至于其他一些金属粉末、无机盐之类,同样可以通过生物富集地衣和蘑菇,在附近采集到。

目前这个材料和零件培育区,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生产绝大部分的合金、非金属材料、生物材料,以及结构不太复杂的零部件。

生产量大概在每个月1200~1500吨左右。

比如,基地中的枪械、小五金、玻璃制品、发电机、纯机械设备、水晶海绵、橡胶制品,都可以靠这里生产。

正是因为这种高度自持的模式,让天竺方面并没有察觉到这种偏僻小山村中,会隐藏着如此强大的势力。

毕竟不需要外界输入大批设备和器械,就是最大的优势。

甚至基地内部,通过洪沙瓦底供应一小部分精密零部件和生物计算机,建立了一个迷你化工厂,每个月可以生产两百多吨TNT,或者其他一些化学品。

瑟卡和范云锋视察了零件生产区、化工生产区之后,又前往另一个核心区域。

另一个核心区,就是建立在一个山体地下深处的“农场”。

作为一个高度自持的基地,食物供应肯定是要实现自给自足的。

虽然新人类可以通过加装外挂式的辅助消化囊,然后直接给辅助消化囊吃草、树木、毒虫、腐肉、牛粪之类,再从中获得能量和养分,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需求。

甚至在更加极端的环境下,还可以使用“植物外殖甲”和“冬眠维生囊”。

植物外殖甲其实就是外骨骼装甲的一种变种型号,其功能比较侧重于荒野求生、末日求生,可以通过表面的基因重组植物细胞,直接进行光合作用和吸收土壤、空气和水体中的养料,从而维持使用者的生命。

而冬眠维生囊,则是在特殊环境下使用的,比如周围都是沙漠、极地冰原、化学品重污染区,身体又难以支撑逃离这些地方,就让这个囊将身体包裹起来,进入一种假死休眠状态。

目前冬眠维生囊最长可以维持120天左右的休眠,一些执行特殊任务的新人类,需要用到这种东西。

瑟卡所在的这个基地中,就配备了辅助消化囊、植物外殖甲、冬眠维生囊。

但是这些设备都是在极端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的手段。

在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一些正常食物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农场”应运而生。

由于处于地下环境中,自然光基本不用考虑了,人造光需要不少能量,而且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量效率其实并不高。

类似于发光地衣之类的基因重组生物,并不适合作为地下农场的光源。

李青叶经过多次研究和实验,终于找到了不需要阳光,却可以让植物快速生长的技术,并将植物中的有机质生成速度提升十几倍。

具体原理就是,利用一个复合电催化系统,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为醋酸盐,然后植物机体可以直接吸收醋酸盐,从而绕过光合作用这个阶段。

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一部分基因重组植物上。

而这项技术也是地下农场的核心。

通过这种方式,基地里面的农场中,建设了大批种植室,可以生产黄瓜、番茄、大豆、红薯、土豆、玉米、茄子、南瓜、冬瓜、辣椒、青椒、草莓、西瓜、甘蔗。

瑟卡摘下一根小黄瓜,随手擦了擦,就啃了起来:“现在农场的生产可以完全取代地表农田吗?”

“如果只维持目前的人口,是没有问题的。”范云锋回道。

瑟卡眉头一皱,目前基地的人口是793人。

但这仅仅是目前,随着计划展开,这个基地人口肯定会暴涨。

他继续说道:“极限产能可以供应多少人口?”

“3000人,基本就是可持续的极限。”

“有没有办法扩充?”

范云锋想了想:“地下空间我们其实并不缺,毕竟可以布置多几层,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电力供应。”

“电力……”瑟卡听到这个问题,也感到非常棘手。

目前基地使用的电力,其实就是十几台小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总功率是1400千瓦。

其燃料来源,就是甲烷发酵罐,一方面靠人畜的排泄物,另一方面就是平时搜集的植物原材料,比如秸秆和枯枝烂叶。

1400千瓦的发电功率,已经是这个基地的极限了。

就算是有燃气轮机和发电机组,也没有足够的生物质来生产甲烷。

思考了一会,瑟卡询问道:“可以开发地下的页岩油和页岩气吗?”

“呵呵……非常遗憾,西隆附近的岩层中并没有太多含油页岩。”范云锋摊摊手。

西隆基地的能源问题,让瑟卡直挠头。

现在只有七百多人口,自然没有太大问题,一旦人口增加,那能源的需求量肯定会暴涨。

问题是根据总部的估算,天竺人对阿萨姆诸邦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这里肯定会变成血肉磨盘。

地面太过于明显的火力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场、风力发电场、水电站之类,肯定会成为打击目标。

就算是造了,也是靶子而已。

因此必须想办法,解决基地的能源问题,只有解决能源问题,这里的人口容纳上限才会提升。

虽然瑟卡自认为是一个超越种族的新人类。

可普通人终究是无辜的,如果可以多救下一些普通人,他还是愿意尝试一下的。

突然他灵光一闪,打开自己随身携带的平板,调出周边的三维地形图,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老范,你看这样行不行?”他指着附近一片落差八十多米的河谷:“我们可以利用人造泥石流技术,人为堵塞这个河谷,形成一个堰塞湖。”

“堰塞湖?”范云锋看着三维地形图:“你打算造水电站?可是这太明显了。”

“不!我们可以利用快速挖掘技术,打造一条人工地下暗河,然后将水电站设置在山体里面。”瑟卡一边说,一边在两个落差之间的山体中,划出一条隐藏在山体中的地下暗河。

范云锋重新计算了一遍,发现这个方案确实可行,以这条河的流量,大概可以推动装机容量10~20兆瓦的水轮机。

这个发电量几乎是基地的10倍左右。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醋酸盐替代光合作用的参考文献:伊丽莎白·C·汉恩,肖恩·奥弗拉,一种关于高效食品生产的无机—生物混合人工光合作用系统.[J].自然食品.2022(23):461~471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6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