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九章 另一个世界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大吉岭。

在这一片崇山峻岭中。

攻占了这里的新人类士兵,将一个个街区控制起来,然后对于所有人进行一次初步筛选。

距离大吉岭城大概8公里的一片山地中,这里有外勤部在这边设立的一个地下基地。

这个地下基地,之前一共有8673名新人类,包括很多没有迁移到洪沙瓦底的老弱。

大量物资正迅速从这个基地中运输出来。

大吉岭城注定是要被放弃掉,因为所有明面上的城市,阿萨姆分部都不打算继续经营,周围的山区和地下才是阿萨姆分部的核心。

早就选择好了位置的外勤部,让几千名俘虏配合工作,开始对那些被选到的小山村,进行基础改造工作。

一台披着迷彩布的多足机械设备,抵达了其中一个小山村。

大吉岭基地的后勤组第七小队已经在半山腰的山坳中,布设了一片面积4000平方米的绿伞。

多足机械设备在山间小路快速移动着,不一会就进入了绿伞覆盖区里面。

小组长貌新生,正在一个山洞里面,山洞是他们通过地层腐蚀细菌、空气泵、抽泥机挖掘出来的。

基因重组珊瑚虫构造出来的人造岩壁,让山洞内部非常牢固。

毕竟这里是板块交界处,地震是非常频繁的,而这作为地下设施,还是常住的地下设施,防震必须到位。

大吉岭地区未来就是西里古里走廊的后勤基地之一,所有的设施必须全部转移到地下。

现在前线就在西里古里走廊,而在大吉岭地区的秘密基地,则全力建设地下设施。

……

比起大吉岭地区的缓慢改造进度。

靠近洪沙瓦底的那一部分区域,由于得到了洪沙瓦底分部的全力支持,各个项目的进度都非常快。

比如被群山环绕的曼尼普尔邦,整个邦的面积不小,有2.2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则只有307万。

这在阿萨姆七邦中,属于人口密度比较小的地区。

而当地的人口中,黄种人占据了90%左右,这非常有利于智人公司的快速吸纳。

之前外勤部在这边的活动,就是集中在山区。

一条不为人知的地下隧道,从洪沙瓦底境内,一路向西深入到曼尼普尔邦3.2公里。

此时随着阿萨姆分部的成立,这里的施工可以更加肆无忌惮了。

毕竟之前需要担心被天竺人察觉到,只能偷偷摸摸进行,现在外界只能通过卫星和侦察机进行观察,对于深入地下的设施,显然是没有办法探测到的。

地下隧道中,一台大型射钉机顶在岩壁上。

轰!

射钉机的炮管中,TNT发射药迅速爆炸膨胀,将一根手指粗的硬质合金针喷射出去。

合金针瞬间穿透近两百米的岩层。

随即穿着工作型外骨骼的技术员,将一条水管插入其中,直到水管抵达尽头,才开始源源不断注入含有特殊腐蚀细菌的富营养溶液。

其他工作人员则在使用抽泥机,将被腐蚀成泥沙的岩壁抽空,一点点向前推进。

距离隧道大概5.7公里之外的西北方向,就是一个外勤部秘密建造的地下基地——白石基地。

白石基地内部,同样在向主隧道方向挖掘,打算挖掘一条支线隧道,连接到主隧道中。

这个白石基地的规模,在阿萨姆分部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因为这里非常靠近洪沙瓦底,又是最先设立的几个秘密基地之一,规模自然名列前茅。

目前这个基地可以容纳5.6万人口。

在阿萨姆分部正式成立之后,本来白石基地只有7361人,现在人口迅速攀升着。

从曼尼普尔邦首府——英帕尔城,被迁移过来的甘林一家六口人,此时正处于惶恐之中。

白石基地内部的各个区域并不是挤在一起,而是分为7个区域,每一个区域有各自的功能。

从消毒室出来之后的甘林,扶着母亲,妻子则抱着小儿子,两个六七岁的双胞胎女儿,则害怕地拉着父亲的衣服。

和他们同行的五十多人,同样忐忑不安。

负责带队的五名新人类,带着一些新移民前往生活物资申领室。

走在通道中,由于发光地衣的存在,这里并没有显得阴暗,反而非常明亮。

在生活物资申领室内,他们每个人都领到了三套日常衣服、洗漱用品和一张临时身份证。

不一会,他们来到一个车站。

等了大概6分钟,一辆电动列车从其中一条隧道中行驶过来。

由于白石基地附近的地下岩层中,存在含油页岩,因此这里的发电规模比较大,足以供应内部的电动列车。

坐上小列车。

五十多人被转移到居民区。

目前白石基地一共有三个居民区,和一个特殊区,都是可以安置居民的区域。

随着一阵铃声响起,列车抵达2.2公里之外的白石3号居民区车站。

下了车站,就是一个紧凑的喷泉广场。

二十多米高的穹顶天花板上,设置了一台人造日光灯,而且可以通过滑轨和遮掩,实现日升日落、阴晴圆缺的效果。

走过喷泉广场,就是一条商业街。

甘林一家人好奇地看着两侧的店铺,透过玻璃橱窗,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品。

衣服、小五金、小电器、生活用品、食材、书籍、玩具之类,这里都可以靠基地自己生产很大一部分。

穿过商业街,领队又带着他们去美食街、娱乐街逛了一圈,这显然是在带他们熟悉环境。

最后才是前往他们居住的区域,这里的住房设置得很像高层建筑的布局。

甘林来到分给自己一家的房子里面。

这是一套面积120平方米,层高3米的简易房,里面的装修风格非常简单,可以使用水泥和竹筋的地方,尽可能使用,墙体刮大白、地板纯水泥浆面。

为了节约资源,这里并没有厨房,一方面是减少铺设燃气管道和燃气灶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床铺也是非常简单的木板床,加上从申领室拿到的被褥枕头,就可以睡觉了。

倒是后面的阳台玻璃窗,甘林打开之后,发现阳台外面是一个花园。

这是为了解决幽闭恐惧症,而专门设计的,同时也可以供应一部分氧气,并将楼房的综合通风系统设置在花园长廊中。

甘林打开阳台的后门,小心翼翼地踏上去,发现这竟然是真草坪,那些小灌木、花草也是真的。

其他邻居也陆续发现了房屋后面的后花园。

不过很快他们就被新人类管理员训斥了,让他们别踩在草坪上,而是要走其中的石子路。

对于这些新移民的素质,新人类管理员是非常了解的,短时间内肯定要严加管教才行。

毕竟地下基地的日常生活,和地面有很多区别,比如家庭明火做饭之类,肯定是不行的。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8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