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74 3.22

书名: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8

这次历时近三个月的谈判,无论是安王等各郡王爷,还是随行人员,都没有带家属。除开安王他们之外,其他人就连伺候的下人也是尽量精简,季宣和身边就只跟着邱成,一些杂事都由安王府的婢仆负责。

安王在瀚州城住的是个五进的宅子,带来的随行人员虽多,倒也还算住的开。季宣和在随行人员中算是比较特别的,至少其他人是这么认为。认真说起来,其他人这么认为也无差,季宣和会跟安王扯上关系,本就是安王一手促成。

就像当初季宣和猜测的那样,他会被调任到西林县任知县,就是安王从中插了一脚。之前同季宣和两次巧遇的老伯,就是安王的堂伯齐王,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季宣和同安王之间就像两条平行线,应该毫无干系才对。

事情就是那么巧合,齐王在调查季宣和时,有次正看手下上报的消息,无意间被安王撞见。这本不是什么需要避人耳目的事情,齐王就随口多说了几句,不然的话,真要是密谈,齐王哪会这么没有防备?也不知触动了安王哪根神经,自此对季宣和起了兴趣。

安王封地主要在甘肃,那边气候相较康平县,自是要恶劣不少。齐王听堂侄安王说要将季宣和调往西林县,他无可奈何,只是提了些条件,毕竟季宣和给了齐王两次方便,虽说都是些顺手而为的小事,那他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季宣和即将到手的富庶之地知县被人顶替,事情已成定局,齐王只能多为他争取权利。

对于季宣和谋知县一事,一开始齐王是不知道的,他没那么多时间盯着季宣和不放。直到季老太爷和文卓成为他活动之时,他才得知。齐王想着以他的地位,为季宣和谋个富庶之地的知县轻而易举,正当他开始动作时,安王先他一步动手,事成之后才到齐王那里知会了一声。

齐王只能感慨世事无常,季宣和两次帮他忙的人情,还不至于让齐王为他同安王起干戈,再说齐王同安王关系不错,那就更不可能了。齐王想着他不帮忙就算了,也不能害了季宣和吧,他同安王商议了一番,给季宣和争取了不少好处。

因此季宣和到了西林县之后,才会有众多方便之处。没有哪一任知县能像他接手的那么轻松,办理县务发布指令,遇到的阻力少之又少,只要不是触及安王底线的事情,那是一点磕绊都没有,一路下来,可说是顺风顺水。

安王之所以会对季宣和感兴趣,主要在于季宣和小小年纪就不被家人所喜,从小便同邵云辰成亲,两人相依为命,同父家的关系可说是除了季老太爷之外,就如同陌生人。

那时,安王还年轻,大户人家中,如同季宣和这样自小就单独立户的,不是没有,只是极为罕见,正巧被他碰到一个,他就起了心思,想看看一个没有父族培养的人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安王是上位者,对季宣和只是一时兴趣,将事情交代给底下人之后,便将季宣和搁之脑后。没想到季宣和到了西林县没多长时间,就无意间撞破了一桩阴谋,还顺便救了他的嫡子。一想起那事,安王到现在都还有些惊惧。

正常情况下,一个不满三岁的幼儿轻易不会走丢,更不用说是前呼后拥的王爷嫡子。显而易见,这里掺杂了后院的争斗,又恰逢安王不在沧州,下手的人时机寻得很好。

安王妃听到自己唯一的儿子不见了,那是目眦欲裂。悲痛交加之下,她精神不怎么好,判断力大失水准,派出去的王府护卫没能找对方向,等安王收到消息往回赶时,嫡子都已经被找回来了,顺便还给了他另一个惊喜。

刚听到孩子被拐案时,安王只以为是一起寻常的贩卖人口案子,随后附带的消息却让他大惊失色,连往日从容优雅的面容都维持不住了。地下密道也就算了,很多官宦富户家都可能兴建这些,只是他们将密道建到了城外,这却足以让他浑身冒冷汗。

建在住宿娱乐场所墙壁里的暗道,他更是闻所未闻,这是打探消息的节奏啊。能这么做的,必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只是个别情况,有人偶尔为之也就罢了,结果一番排查下来,边境地带很多城池都有这样的密道,想不引人怀疑都难。

这么大的动静,很难瞒过其他人,此后边关和腹地重要城池都进行了检查,林林总总查出不少这样的建筑。一开始还能逮到人,到了后来,和幕后主使人有关的人员都主动撤离,留给安王他们的只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无辜伙计。这些人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能留一条命都算好的。

季宣和凭借这次误打误撞,阻止了可能动摇国本的阴谋,本该得到嘉奖,安王却没上报。安王不动,其他官员更不会出手,此事就这么无风无浪,很是平静就过去了。安王他们却是万分庆幸,西林县这样的县城不是幕后主使者的首要目标,这里只不过是用来探听消息的,真正重要的是边关城池。

想到源源不断的外族兵丁通过挖掘的密道,直接从城外堂而皇之的进到城内,措手不及之下,边关想保住都难。边关告破,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敌兵长驱直入就指日可待。

真到了那时,锦朝只能退守。外族人被欺压太久,一朝得势,烧杀抢掠无可避免。他们人口少,占领城池作用不大,所到之处尽可能屠戮一空,但凡他们脚步丈量的地方,就如同蝗虫过境一般,锦朝就算反击成功,也将元气大伤,其中损失最严重的,不是别的,恰恰就是人口。

锦朝国力如此强盛,一者是疆域大,土地富饶,一者就是人口多,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到了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句空话。

最开始,安王安排好季宣和后,他就没再主动提及他,只是季宣和时不时就有新动作,底下人隔断时间就递上来一回消息,这加深了季宣和在安王心中的印象,没让安王逐渐淡忘他。这些倒也罢了,季宣和做事有新意,却没有太过出格,直到贩卖人口案子被撞破,季宣和才彻底在安王心中挂上了号。

此后西林县被兵临城下,损失却很小,这就更加引起了安王的注意。安王觉得他也够倒霉的,那次敌袭不止他这里遭殃,其他边关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侵扰,只是他最倒霉,直接就被人打进了腹地,还损失一座县城,面对兄弟们的幸灾乐祸,他心里在滴血,面上却还得维持着往日的态度。那段时间他的心情很糟糕,转而一想,自己治下竟然还有季宣和这等运气加身的文官,他的心绪就又好了一些。

随后,安王进一步了解了季宣和治理一方的能力。他专门成立了一个司,专管一些普遍适用于各地的方案,见效果不错之后,在自己封地内大力推广,其中很多点子都是来自季宣和治下。安王能以贫瘠的甘肃为起~点,打下如此大的地盘,季宣和功不可没,只是季宣和自己不知道罢了。

书房里只有安王和他唯一的嫡子,也是世子,陈煜。

“父王,季叔叔真像您说的那样一表人才?”陈煜刚十岁出头,安王从来没隐瞒过季宣和救了他的事实,还告诉二儿子一些有关季宣和零零碎碎的消息,陈煜对季宣和印象很不错。

“父王说的你听听就行了,最主要的还是要你自己看,一会就能见到他了。”谈判期间,安王见过季宣和无数次,陈煜却是刚来,两人还不曾会面,对于能见到让他有好感的季宣和,不免兴致勃勃。

说曹操曹操就到。

“王爷,季宣和季知府到了。”

“让他进来,泡杯银针茶,好了之后你们就下去。”安王悠哉地坐在靠椅上,神情放松。

陈煜有样学样,也不再端着,整个人看起来很是怡然自得。作为王府世子,历来教养很是严格,陈煜也没能例外。如今,他的身份更上一层,说是王爷世子,实际上和一国太子也没差多少,只是称呼不同罢了。

身边的人都围绕着他,地位上的差别,令他没了朋友。也难怪皇上都自称孤家寡人,陈煜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难得来了一个可说是对他有救命之恩的人,陈煜不自然放松了心神,虽然从未见过面,小时候相遇那次不算,那时他太小,根本就没有当时的记忆,但好感度却是刷了近十年,常年累积下来,这种感激之情也不能小觑。

要是没有季宣和的误打误撞,陈煜都不知道他如今过的是什么日子,除非运气好到爆,不然别说是锦安郡下一代继承人,就连当个普通王子都不可能。好一点被无子人家买下,成为他们的孩子,更大可能是被卖身给大户人家,从此为奴为仆,当时他的年纪太小,从此只能泯然于众。最糟糕的状况莫过于被卖入倌馆,那样的遭遇光想想就让他不寒而栗。

安王没有和季宣和直接来往,陈煜每逢季宣和办大事,都奉上了一份贺礼。季府事情少,这么多年来,总共就遇上了两回,一回是季宣和举行冠礼,一回就是季宣和高升成五品知府。正常情况下,知府官职是正四品,怕季宣和升的太快,安王便让他越级就任知府。

安王这么做,没人敢直接反对,背后腹诽却是免不了的。安王也知道他这么安排有些不妥,他却没改变主意,仕途太过顺风顺水并不是好事,正该让季宣和遭遇点挫折,也好让他稳稳性子。

季宣和就更不在意了,治理一府和治理一县,很多地方都类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多管了几个县,下达的政令底下人不会像以前那么遵从,磕磕绊绊难免,对他来说也是新的体验。

这里不是王府,前身只是瀚州城大户宅邸,安王住进来后,一应陈设都有所变动。季宣和之前住在客院,商谈事情都在正堂进行,安王的书房他还从未来过。

书房光线不错,屋里只有一个小厮在忙碌,等季宣和走到安王跟前时,小厮很快就退了下去,顺手将门带上,瞬间书房安静的可怕。

书案后坐着两人,一大一小,很容易辨认。小的那个季宣和不认识,大的最近几个月几乎天天见,虽无交谈,却是一眼就能认出来。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