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38 3.22

书名: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8

心无旁骛之下,时间眨眼而过,季宣和同潘宏力两人即将迎来秋闱。

乡试光考试就要持续九天,这九天中,考生一应饭食都要在贡院解决,晚上睡觉也是贡院提供铺盖。季宣和看着考舍中的被褥,眼神莫名。他倒不是不能接受,末世中比这糟糕许多的情况他都遇到过多次,只是在锦朝好日子过久了,他一下子有些不适应。

这些被褥也不知道被多少人用过,不想还好,一想起来,他又想到贡院提供的饭食,那些碗筷不知道有没有洗干净。这和在客栈酒楼住宿用饭不同,店铺讲究信誉,根据不同的消费层次,得到的享受也不同,但起码顾客能自行挑选。季宣和进过的店家,没有哪家不干净整洁,就算是路边小摊,别的地方可能不甚讲究,至少碗筷是干净的。

这些想法在季宣和脑海中一闪而过,就被他束之高阁。考题很快公布,季宣和忙着答题,哪还有工夫理会这些芝麻点大的小事。

考一天和连着考三天,感觉大不相同。贡院要到第三天下午接近傍晚时分才再次开启,考生们不管是不是提前考完,都得捱到那个时候。一直答卷就算了,有事情做,时间自是一晃而过。提前写完的,只能一遍又一遍反复查看,不然闲着也没事干啊。

季宣和用了两天半时间就将所有题目答写完毕,剩下半天无事可做,他干脆拄着脑袋将心神沉入写手系统。

这段时间季宣和大多数时候用的都是存稿,几个月下来,存稿已然不多,现在有空,正好用来码字。季宣和正在写的是个大长篇,预计不下于五百万字。依他每天更新一章的频率,没个五六年都写不完。

季宣和都做好了码字的准备,想起接下来还有两场考试,他又放弃了。转而开始,考试太费心神,码字也一样,他还是让脑子多休息一会。

将心神沉入写手系统,留在外界的身体就会显得很是呆滞,季宣和在家中时都是上床之后才这么做,不然容易被人察觉。这次也一样,正是考虑到这点,季宣和才不得不用手挡着,监考之人走过,只会当他是在思考。

就算这样,季宣和每隔一段时间也都要出系统看一看,将身体换个姿势再继续。

考试一场接着一场,一连三场考下来,就连季宣和这样常年锻炼的人都有些受不住,那些文弱书生就可想而知了。

据提前候在贡院外的邱成所讲,每一场第三天都有人被抬出去,那些人醒来后那是潸然泪下。就这一点,无人嘲笑这些秀才。人一辈子能有多少个三年?错过这回,又得三年后再来,这回身体都受不住,谁又能断定下回就能安然无恙?

季宣和回到季府,狠狠睡了一觉。亏得他底子好,第二天就恢复了神采。

季宣和住在季府,膳食都由大厨房提供。大夫人再如何不待见季宣和,为了不落人口实,也不会在饭食上克扣他。毕竟季府不是只有大房一房人,其他几房都看着呢。哪里不周全,丢的是他们大房的脸面,妯娌可不都是好相与的。

二房也就算了,三房三老爷有出息,三夫人也就跟着水涨船高,要是大夫人当不好这个家,三夫人不会介意拿下管家权。

和园有小厨房,这还是托了季宣和当初身体不好的福。季宣和夫夫的份例都是按照季府少爷的规格来,吃食上很是精细,比他们在自家吃的都要好,季宣和自是没什么不满意的。

潘明杰作为邵云辰的大舅,也是季府的姻亲,份例自是不低。小厨房多数时候都是弃之不用,只邵云辰吩咐下来,段妈妈才会额外炖些补品,做些点心之类。

等待开榜的时日,邵云辰就将他得知的消息一一告知季宣和。

季府四位小姐,只有嫡出的两位进了初选。那两位落选的庶出姑娘都被禁在各自的院子里,等闲不能出院门,免得到时候折腾出事情,她们的姨娘也让人好生注意着。

大夫人这一招未雨绸缪倒也省了不少事,季府至今还没为此闹出什么事情来。

客居在季府参加乡试的族人比上回参加院试时人数只多不少,考中的比率却大为降低。

季宣辉诚如上次那样,依然一举而中,二夫人笑得连牙齿露出来了都不自知。这种时候,嬷嬷丫鬟们自是不会自讨没趣上前提醒主子,这可是二房难得一件喜事,她们高兴还来不及,哪会介意主子举止上小小的不得体?

季宣辉排名靠前,喜报都到了,派出去看榜的人还尚未回府。

和园中诸人久等不到消息,整个院子里一片安静。特别是那些季府的下人,都不敢在这种时候大声喧哗,生怕触了主子的霉头。季宣和再如何都是季府的少爷,不是他们这些底层丫鬟小厮能得罪的。

考前季宣和还有些担心,现下他看到包括邵云辰在内都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便宽慰道:“大舅,表兄,沈清他们还没回来,中没中榜还两说,怎么倒先怀疑起自己?”

潘明杰父子哪里不知道这个理,只是知道归知道,真正面对时,能不能调整好心态可不是自己说了就能算的。就像考试时明知道不能紧张,可不该紧张时照样紧张,特别是关系到自身前程之事,岂是说放松就能放松的?

不过季宣和这一开口,厅堂中的气氛总算没有之前那么凝重。

等啊等,等得众人的热乎气都快没了,沈清轻澜两人才迟迟归来。

“少爷,您和表少爷都中了,只是排名都很靠后。”沈清刚一踏进厅堂,气都还未喘匀,就先报上喜讯。

“真的?”最激动的莫过于潘明杰父子,潘家能否东山再起,可就全指望潘宏力了。

“老爷,是真的,奴才两人看了好几遍,确信没错才回来报信。看老爷的样子,喜报尚还未到,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该来了。”尽管有过上回院试看榜的经历,轻澜还是为榜下人挨着人的场面惊叹。他和沈清两人费了老大劲才挤进去,不然也不会让主子们等上这么久。

“好,好,好!”潘明杰情绪激动,却只说了三个‘好’字,嘴巴抿得很紧,旁的再没多说。

潘宏力听到这个消息,眼睛微微泛红,他知道他的习文天赋不算太好,有的就是名师辅导加自己白天黑夜的努力,之前在荣金镇时他也是一边做账一边温习功课,不然他不会有今天这个成绩。

季宣和听后如释重负的吁出一口气,他的想法很简单,以后终于不用再考了。相信经历过考前复习,参加过高考之人,没几个想要再体验一次的。

感受到邵云辰忽然抓住他的手,拽的很紧,季宣和轻轻拍了拍,也不顾旁边还有不少人在,两人十指相扣,回以一个温暖的笑容。

季宣和并非不苟言笑之人,笑容却也不多,平时不算严肃,看着却有一种淡淡的疏离感,好像中间隔着一层膜。这种感觉邵云辰感受最深,他是季宣和最亲近之人,那种淡漠疏离,并非是针对他,而更像是经历过世事沧桑,这些已经刻进了季宣和的骨子里。

季宣和一笑起来,这种疏离感就仿佛狂风吹开了乌云一般,瞬间消隐无踪。特别是这样温暖和谐的笑容,让季宣和看起来显得很是无害,容易让人亲近。

这样的笑容邵云辰见到的次数也不多,大多数时候,季宣和的笑容要么清浅,要么夸张,这样恰到好处,带给人发自心底暖意的笑容,邵云辰察觉到之后每一次都很珍惜。此刻,邵云辰已经注意不到旁人,眼中只剩下季宣和一人。

季宣和的好,邵云辰最是清楚不过。初时刚嫁人时,他也怨过,恨过,他知道从那一刻起,他的人生拐了一道弯,再不复以往那般前途远大,以后很可能就要待在小小的后宅里,为了让自己过得安稳舒服一些,而尽量迎合他的丈夫。

可是之后这样的事都没有发生,他可以自由出门,可以打理外面的事物,除了不能出仕为官有些遗憾之外,他的日子真的过得很好。季宣和尊重他,不会强迫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纳妾的想法。

其实在嫁人伊始,邵云辰就做好了丈夫三妻四妾的准备,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那个魄力不要后代的真心不多。

文府大门一阵鞭炮声拉回了邵云辰的思绪,随后小厮就引着两个官差进了和园。众人一看那架势,就知道来的是传喜报的官差。通报之后,即墨邱成赶紧上前打点。

待官差走后,和园上下一片欢腾,连在和园伺候的季府下人都沾到了喜气。

也不知道是不是季府今年运道十足,不止季宣和他们,连借住的族人都有两个中了举。这种情况可是极为罕见的,乡试要是真这么简单,就不会有那么多秀才一生郁郁不得志。

既然中了举人,那么人际交往就显得非常重要。有得必有失,季宣和同潘宏力没有同窗,只有同科同年,至于座师那还是算了吧,两人成绩靠后,不会有人看上他们的。

季府一下子出了五个举人,虽则只有季宣辉和季宣和才出自季府,那也是天大的喜事。中举之后,无论是做官还是继续往上考,都是不错的路子。有季府做后盾,举人想要为官并不算太难。季府大老爷三老爷官职不高,季府底蕴却深厚。

季府大老爷三老爷虽只是五品地方官,可也掌管着一个州,在地方上权利并不小。

季老太爷今日心情大好,府上不止两个孙子考中举人,连族亲都有两人中举。那么些年来,五个儿子只有大儿子三儿子成功走上仕途,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

趁着人还没走,季老太爷做主,宴请云州府城的族人,顺带邀请府上诸位举人的知交好友。

得到季老太爷让人传的消息之后,季宣和同潘宏力都有些尴尬,知交好友?他们上哪里找去?

这个念头刚闪过,季宣和就想起顾笙越和孟陆两人。院试之后,他同两人几乎没有交集,甄老夫子和他们的联系却没有断。这次两人必定也参加了乡试,只是不知道两人有没有中举。

季宣和将他的意思和潘宏力一说,潘宏力顿觉此法甚好,两人将底下的小厮全都派出去寻人。贡院附近的客栈就那么几家,顾笙越家境不错,只要没有来晚,想是应该就投宿在这几家客栈中。就算不在那里,找他们也并不算难事。顾笙越孟陆两人和季宣和他们不同,两人有不少同窗,总能遇到认识他们的。

即墨几人奉命而去。

不出季宣和所料,顾笙越还真就投宿在贡院附近的客栈之中,孟陆住的远一些。考生虽多,还留在云州府城的却不多。没有中举的,不少人在榜单一出来就收拾行囊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如此一来,剩下的考生就没有多少,即墨他们找人方便了不少。

顾笙越孟陆正好两人,季宣和同潘宏力一人邀请一个。两人拿着手中的请帖,小心收好。季府也许放在京城很是不显,在顾笙越和孟陆两人眼中,却已是他们能接触到的最有权势的勋贵官宦之家。两人一个出身商户,一个只是普通百姓,知交好友也多是同一个出身,哪曾有过这么好的机会?

有机会若不好好把握,顾笙越孟陆定会后悔。两人聚在一起商量,约好到时一起去季府做客。顾笙越见孟陆穿着有些寒碜,主动提议借钱给他买一件棉质外衫。顾笙越出身商家,性子圆滑,自不会说由他出钱买一件衣衫给孟陆,那样看着像是施舍,孟陆想必不会接受。读书人性子多有些清高,特别是家境贫寒之人,自尊心更是强烈,在不算太熟悉的情况下,贸然这么做很容易得罪人。

孟陆也不是那等迂腐之人,一愣之后便接受了顾笙越的好意。顾笙越提议的是棉服而不是绫罗绸缎,足以见得此人心思细腻,不是罔顾他人感受之人,可与之一交。

季宣和接到顾笙越孟陆两人回帖,季府宴请那天他们会准时到来。之后,他就一直待在和园,没有出门会友,因为他除了顾笙越孟陆两人,根本没友可会。

季府在云州府城的族亲不算多,却也不少,加上季宣辉几人邀请的学子,人数颇为可观。

季老太爷辈分高,便由季府二老爷出面,将五位新进举人介绍给在座族人认识,之后就放几人回座和学子们畅聊。

季宣和一行四人同坐一桌,边上还有另外四人。季宣和再怎么说也是季老太爷的孙子,就算分家另过,那也是季府的一份子,这一桌便由他这个主人招待。

在场之人年纪都不算大,最大的也只将近而立。年轻人凑在一块,喝酒吃席,一顿饭下来,也算是混了个脸熟。

季宣和是这一桌人中最小的,又是作为主人,其他人倒是没灌他酒,只让他随意。季宣和接受他们的好意,只偶尔喝上几口。来到锦朝之后,季宣和因为年纪小,平时只喝一点果酒,就连果酒他都没多少机会接触。邵云辰看着呢,他年纪太小,过早喝酒容易伤身。

季家宴席开的是午宴,酒席散后,季府族人就离场,季老太爷他们也离去,只余下季宣和他们这些学子互相交流。

锦朝宴席多为晚宴,季府这么安排,自是给季宣和他们这些学子留出时间相互认识,拓宽人脉。

季宣和不是故作清高之人,他对于学子间相互能聊些什么倒也有些兴趣。能说上话的他不会缄口不言,搭不上话的他也不会硬凑上去。

一个下午过去,季宣和也算认识了一些人,当然都是点头之交罢了。他家在康平县,以后和这些人的交集应当不多,这样就已经足够。

次日是鹿鸣宴,这是季宣和同潘宏力两人第一次真正步入举人这一阶层的世界。

季宣和名次靠后,陪在末座,潘宏力与他座位相近,顾笙越和孟陆则要靠前不少。

鹿鸣宴招待的是新科举人,人数不少,倒是热热闹闹的。因着有官员在场,众举子没有哪个敢造次,一场鹿鸣宴下来,也算是宾主尽欢。

季宣和年纪小,排名又靠后,和他搭话的不多。以季宣和的年纪,现在就为官的可能性不大,继续往上考的话,取中几率很低。人都是很现实的,鹿鸣宴上举子何其多?不可能认识所有人,自是要挑着来。

季宣和没有同潘宏力一起,这种时候,自是要多认识一些人,两人待一块反倒不好。

鹿鸣宴隔天,季宣和便同季老太爷告辞,季老太爷问起季宣和以后的打算,季宣和如实告知。进士他不打算考了,考中几率真心不大,等过个两三年,他年纪大上一些,估计会谋个官职。

季老太爷手虚搭在胡子上,陷入沉思,随后开口问道:“你确定了?”

“嗯,不出意外的话。”

“行,我知道了,到时候你提前知会一声,我动用一下关系,为你谋个小地方的知县还不算太难。”说完,季老太爷便没多留季宣和,让他自行离去。

潘宏力一样是吊车尾的排名,他有自知之明,明年的春闱他并不打算参加。乡试他都排名靠后,离会试不过半年的时间,他要是这样都能考中进士,估计祖坟真得冒青烟了。

潘宏力年纪不小了,明年即将弱冠,他母亲已经在为他物色媳妇,是时候成家了。成家之后,虽说一样能潜心学业,到底与之前不同,总不能将媳妇摆在家里不闻不问吧?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潘宏力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潘明杰:“爹,以我目前的学识,明年春闱取中的几率实在渺茫,我不打算参加,加之是时候成亲了,之后就不能一心学业,下一届会试时,我就二十有三,很难一次考中,我想不妨在这段时间内走走关系,看是不是能谋个官职。知县有点难度,县丞还是可以的。”

锦朝从秀才开始就能当官,但那是经过特殊渠道,直接举荐进了国子监之后方才有此可能。举人当官的就多了,只是以举人入仕的话,不仅起始官职不高,升官也难,且若没有人上下打点,连县丞都很难谋取。

潘宏力之所以敢这么说,也是因为他并非寒门举子,再如何,潘家都有一两门姻亲可借力。以往潘家后继无人,他们可能袖手旁观,可现在不一样了,潘宏力有了举人的功名,潘家也就有了再次立起的希望,在微末之时帮上一把,只要被帮之人不是那等恩将仇报之人,他们自能得到回报。

除此之外,潘宏力还能借助表弟一家。潘家和季家是姻亲,他家和表弟关系又好,连带同季家都走得很近,他又和表弟郎君同窗一载,更是吃住都在季家,此等关系可就非一般姻亲可比。

潘宏力并没有白吃白住,直接给银子不可行,不光邵云辰,连季宣和都不会接受。晓得如此,潘家人时不时就送些季家也需要买的东西过来,也许钱不足以抵消潘宏力在季家的花用,这份心意,季宣和夫夫却是接收到了。

潘明杰是希望儿子能继续往上考的,只是想想他自己,也就释然了。他都一把年岁了,除开在荣金镇那几年,可说得上是没有漏过一届院试,可结果又如何,还不是连个秀才都没中?

像他这样的还算好的,那些寒门子弟,因一人科举而拖垮一家人的事例也并不少见。他的儿子他自己清楚,是个有担当之人。在荣金镇之时,他家咬咬牙,供一个学子比起寒门子弟可要容易许多。可潘宏力没有这么自私,一边兼着帐房,一边还不忘做学问。是他耽误了儿子,他的学问也就够给初学者启蒙,再往上就不行了。

潘明杰不由庆幸,要是当初他家和外甥不亲近,没想着要和外甥重新联系上,估计他们一家如今还在荣金镇待着,那他这一辈子就很难看到家族兴旺了。

知晓儿子的性子,潘明杰没有硬逼着潘宏力继续考进士,他以后的路如何,就看他自己的运气,三年多时间之内能谋个官身,就直接以举人入仕,若不能,就继续在科举之路上拼搏。

中举可是大事,杨家埠十几年都未必能出一个,就算季宣和同杨家埠村民往来不多,这宴席也不能免。

康平县是个大县,不缺举人,对新科举人并没有那么热衷,况且季宣和排名靠后,上门拉关系的不多。季宣和落得个清静,倒也合了他的意。

季宣和一回到杨家埠,就将自己中举的消息传给了文卓成,顺带告知给文府老太爷。自从去年进了趟文府,季宣和再不能无视外祖父他们。

文卓成看着手中的信笺,笑得开怀,他是真心为这个外甥高兴。季宣和没有瞒着,将他的打算一并告知给二舅。文卓成想着明后年外甥的年纪就差不多了,虽说岁数上还有点小,却不乏前例为证,旁人想借口外甥年纪不足将人压住也得斟酌斟酌。

从季宣和考上举人,正式决定走仕途那刻起,文卓成就开始将他知道的一些官场上的门道,以及各种与之相关的消息,都一一告知于他。

除开二舅,季宣和身边还有甄老夫子。甄老夫子不仅学识渊博,官场他也是切身体会过,自有其为官之道。

甄老夫子对于季宣和走上仕途是既欣喜又纠结,他的本意是回康平县养老,怎奈临老收了两个弟子一个记名弟子,一旦季宣和谋个一官半职,他岂不要跟着上任?不跟着走也不行啊,以前还无所谓,这身边时常有人照顾之后,想让他再过以前形单影只的生活,他估计很难适应。当初妻子孩子都没了,那段时间他的难受劲就别提了,他可不想再经历一回。

算了,言之此事尚早,季宣和为官怎么也得要过个一年半载,到时候再说吧。甄老夫子不再纠缠于此,高高兴兴出门找老头子们闲聊。

等一切重归于静时,选秀的日子也到了。

这次选秀一改以往的规矩,当今自己只选了几个秀女,大部分秀男秀女都是为宗室官宦准备的,甚至连富商都没落下。

圣上这一番动作下来,锦朝上层人士间的姻亲关系网变得更加复杂。措不及防之下,不少朝臣被打乱了之前的布局。

原本打算让自家女儿孙女嫁给这家,结果皇上一声令下,就嫁到那家去了。这还不算完,家中有嫡出嫡子被选上的,更是一脑门子官司。嫡子与庶子受的教导是不同的,自家选择让嫡子出嫁的那还好说,更多的则是当今直接指明必须出一个,还不能用庶出嫡子凑数。

原本不打算让嫡子嫁人的,自是培养他们为家族效力,能被选为秀男,年纪应当不大,饶是如此,知道的事情可也不少。一旦他们进了不在自家计划中的府上,弃之不顾舍不得,要与这些往日同他们干系不大的家族加深联系,那也不容易啊,这些人家真是左右为难。

不仅有子女出嫁的家族为难,那些接收了这些人的家族也一样。好在圣上还没有达到丧心病狂的程度,并没让明显是死对头的两家结为姻亲,不然那些人只能成为家族的弃子,很难有第二种出路。

圣上只这一招棋,就将棋盘上的势力打乱,想要重新变得有序,需要耗费不少时日。他还没死呢,哪容得儿子们结党营私,对皇位虎视眈眈?他清楚自己身体不好,可在下去陪祖宗之前,他还想安生过日子,可不想被儿子们拉下宝座。至于他走了之后,谁能上位,那他就不管了,也管不了。儿子们太过优秀,有时也不是好事。

锦朝中宫无子,仁泰帝并未立下太子。历朝历代,以太子之位登基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季老太爷看着纸上的消息,脸色凝重。大孙女进了三皇子府,只是个侍妾,这也罢了,京城季府也有一女进了皇子府,却是大皇子府,还是个侧妃,这是要闹哪样?

算了,已经这样了,以后的情形谁都难以预料,季老太爷没打算支持自己的大孙女,却也不愿意附和京城季府,现在情况尚可,他可不想立即断了大孙女的后路。

这些季宣和自是不能当即就得到消息,他还是过了一段时间才知道的。

季宣和不清楚他大姐的想法,有些人向往奢华的生活,即使身为侍妾,她也乐意,还为此斗志昂扬,势要搏出一条青云之路,有些人则不愿为妾,因着身份所限只能低嫁,她们也不反悔。

不管乐不乐意,在这个皇权至上的锦朝,一切已成定局,无可更改,秀男秀女们只能欢欢喜喜接受,家族亦然。

自从乡试之后,季宣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上午甄老夫子的课改了,更多的是讲述官场上的事情,潘宏力有这方面的需求,自是一同上课。季宣和并没让邵云辰回避,他虽然不能入仕,私下里夫夫之间却能商量,出出主意也是可以的。

这点上甄老夫子很是满意,季宣和三人,资质最好的就是邵云辰,当初甄老夫子可是可惜了好久。有邵云辰在旁边陪着,季宣和以后的路能走得更为顺畅一些。

季宣和空闲时间,看得最多的就是各府地志,多了解一些,对他以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自去年在京城开了铺子以后,季宣和就没再拓展家业,如今季家每年有一千多两净收益,扣除一家人的花费,能结余不少银子。这些就留着备用,以后用钱的地方不少,手头没有银子可不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