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45 3.22

书名: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8

新开垦的这些田地,季宣和并不打算记在任何人名下,而是直接记在挂靠县衙,一半作为县衙官差的福利,一半用来给本地赈灾和铺桥修路。虽然西林县并没有这样的先例,但不妨碍他来开个头,没准说不定以后会有人跟风。

春耕快到了,季宣和的县务也随之多起来,不再像之前那么清闲。

西林县比较缺水,大部分种植的都是耐旱的作物,麦子玉米之类种的很多。因着这个缘故,本地人多吃面类食物,米饭百姓基本是吃不起的,只能偶尔买来打打牙祭,甚至很多人吃惯了面食,并不喜爱吃米饭。

这样也省了不少事,毕竟对百姓来说,喜欢吃米饭,反倒成了他们的负担,不爱吃更好。

季宣和事情变多了,家里的事物基本由邵云辰接手。之前气温低,又是初来乍到,季宣和就没有动手,马上春耕就将到来,他带来的玻璃,现在总算派上了用场。

在冻结实的田地有了软化迹象时,邵云辰就让人在大庄子建造房舍,一等建好,他就让庄户们全都搬了进去。安置好庄户之后,邵云辰随即将他们投入到建造温室大棚的行列之中。季家拥有两个庄子,一大一小,庄户们的家就安在大庄子上,温室选址自然就放在了这里,方便庄户们随时照看。

西林县并无玻璃卖,要买玻璃就要到临州府。邱伯去给闵知府送年礼时,正好将玻璃一并买齐了。如今季宣和手头的玻璃差不多能种五分地的样子,种多了也没用,西林县消化不了。这里除了官员有这个能力之外,富户并不多,况且多数自家有,只是都和季宣和想的差不多,只种够自家吃的,余下极少部分就拿来送人。

并非所有官员都种了大棚蔬菜,不少官员家里并不富裕,收到下面送上来的反季蔬菜,他们也是非常乐意的。

季宣和一直在物色房子,没什么别的要求,就是地方要大,房子很差都无所谓,邱伯一直在为此而忙。眼看春耕都到了,季宣和要的房子还没着落,邱伯往外跑的更勤了。

天气渐渐回暖,去田地里忙活的农人日益变多。很多人家根本买不起牛,一个村子里就那么些牛,不少农户只能用人力耕种,这也是导致人均能种的田地不多的原因。

季家自是没有这个困扰,邵云辰早让人买了几头耕牛,忙完自家田地,还能往外租借。因着田庄不大,这回季家没有雇佣佃户,都由自家庄户们耕种。以现在庄户们的数量,农忙时分,只要不是天气过差,需要短时间内忙活完,就不需要雇用短工。

西林县和锦朝其他县差不多,百姓更习惯从土里刨食,很少有人大量养殖牲畜,就算西林县离草原并不远,也没能改变他们自古以来养成的习惯。

在杨家埠时,季家就和旁的地主不同,养殖的牲畜数量明显要多上不少。来了西林县之后,邵云辰决定继续贯彻以前的方针,牲畜要养,还要多养一些。

肉类和蔬菜不同,牲畜宰杀之后可以制成各种肉制品,价格高,体积小,运送起来也方便。

反季蔬菜则因种种因素,并不容易往外销。一个是尽管价格高,受众却小,百姓们是不会为此多花银钱的,再馋反季蔬菜他们也不会买,买蔬菜哪有买肉划算?另一个则是和西林县的情况类似,再穷的县,富户依然能自给自足,只有如同康平县那样繁华的县城,中等人家才能消费得起。

耕牛邵云辰是一早就买了,其他用来养殖吃肉的牲畜,则要再等等,等到田地泛绿,不缺草料时,邵云辰就打算采买一批。

季宣和同邵云辰吃惯了牛肉,肉牛是必定要养的,且还要多养一些。牛肉制品需求比较大,光季家这点量完全不用担心会没有销路。

季家的田庄并不在岚河边上,水稻是不能种植了。等季家从杨家埠带过来的稻米吃完,季宣和夫夫以后想吃就得花银子买了。

“主君,老爷说了,他最近没空,家里的事情都由主君决定。老爷要找的房子已经有了眉目,主君随老奴去看看。”邱伯为此忙活了许久,总算有了消息,他也轻松不少。

邱伯看中的宅子不小,住房虽只有两进,房子后面却有很大一片空地,以前是个花园,后来一部分种了蔬菜,剩下的那部分花园也荒废了,房子也有些破败,一看就是家道中落。

季宣和买宅子的目的,邵云辰是清楚的,这个宅子正符合季宣和的要求,他便定了下来,剩下的事情邱伯就能搞定,邵云辰便直接回府忙自己的事情。

自家主子就是知县,邱伯很快就办完宅子买卖的手续,并按照季宣和的意思给宅子挂上了‘季家工坊’的门匾。

宅子到手后,邵云辰就安排人手进行修葺,并将土炕重新砌了一遍,改成大通铺的样式。

待一切处理妥当,季宣和趁着休沐的时候,将县城里剩余的乞丐全都弄进季家工坊。知县老爷的意思,乞丐哪敢不从,一个个都小心翼翼的,忐忑的面对未知命运。

季宣和没有多解释,只是让所有乞丐弄干净自己,并请了大夫为这些人看病,以防他们身上有什么不妥。

季宣和将他们分了组,年纪小的在县城里四处闲逛,将听到的各种消息定时汇报给齐山。年纪大些的则做手工,季宣和绘制了一些图样,都是一些精致小巧的玩意,比篓子筐子之类的值钱,还好卖。这些东西做好了,称它们为工艺品也不为过。女乞丐则做些绢花络子之类,绣品暂时她们还做不了,等以后请绣娘上门教会她们再考虑这些。

除此之外,季宣和还打算聘请师傅教孩子们各种手艺,随后根据各人意愿,将人送进各家作坊铺子,愿意留在季家工坊的也成。等这些铺开之后,季宣和在西林县无根无底、势单力孤的局面就将不复存在。

跟着邱伯过来的还有康平县城两个铺子的掌柜伙计,季宣和自不会让他们长期闲着。邱伯在找好房子之后,又连着买下两个铺面,和康平县城的一样,一个是杂货铺,一个是布庄。

季宣和思考了很长时间,决定将这两个铺子都记在邵云辰名下。

对于出嫁男来说,和女人一样,只有嫁妆是自己的,其他的夫家任何东西,丈夫在的时候还好说。一旦丈夫没了,没有子嗣的,按规矩一半会被族里收回,要是没有人为他们出头,另一半也很可能被族人霸占。有子嗣的,丈夫留下的财产归子嗣所有。虽说锦朝讲究孝道,要是碰上不孝子孙,多的是法子不好好照顾长辈。

季宣和同邵云辰注定没有亲生后代,必是要过继季家族人为嗣子,一开始就隔了一层,以后如何还真不好说。

邵云辰有了自己的产业,就算以后子孙不孝,自己找个借口住到名下庄子上,生活照样过得清闲惬意。对于季宣和来说,邵云辰是他最亲近之人,他的后路还是提前安排妥当比较好。

两个铺子直接起名云记杂货铺,云记布庄。邱伯从杨家埠过来时,将杨家埠两个铺子里最后一点没卖完的货物也带了过来。如今铺子重开,这些东西就派上了用场,邱伯也能少进一点货。

“齐护院,小秋不见了。他中午出去的,到现在都没回,我们找了一圈都没找到人。”

“知道了,别急,我马上就去禀报老爷,他会有办法的。”齐山将记录消息的册子收拾好,翻身上马,急速向季府行去。

“你说工坊里有人丢了?”季宣和有些哭笑不得,来了西林县好几个月,除了正常的县务之外,一点状况都没出,谁成想出的第一桩事情居然还是发生在自己身边。

“嗯,老爷,奴才问清楚了,最近工坊里的人不再忍饥挨饿,一个个气色比之前好了不少,部分人还长了些肉。小秋是个男孩子,年纪小,之前一直脏兮兮的,也就没人注意,如今在工坊里住了一段时间后,人长开了些,相貌颇俊,看着很是顺眼。是奴才疏忽了,没想到会有人打他的主意。”齐山负责工坊孩子们的消息收集,同他们已经有了感情,如今丢了一个人,为此担忧伤心实属正常。

季宣和听了,不由深思。他之前让孩子去收集消息,并无明确目的,也没有让孩子们特意探听,只是将他们听到看到的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并报给齐山。

这些消息杂乱无章,很多都是无用的信息,季宣和也并不在意,让齐山蒋青他们分门别类记录好,他拿出来时不时看看。也因着这样,季宣和并没有针对哪个人哪个行业进行重点关注,一时之间,他也不能确定到底是谁动的手。

此时,西林县城城门已经关闭,倒是省了季宣和不少事。如果人已不在城内,再着急上火也无济于事。

季宣和自不能看着这种贩卖人口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况且贩卖的还是自己手底下的人,就算人贩子已经出城,他也不会放过。

人在西林县城出没,必定会留下蛛丝马迹。季宣和将记载消息的册子拿出来,重点关注本地人牙子和青楼楚馆,邵云辰和齐山蒋青也在一边帮忙筛选。

乞丐看着不起眼,消息还是很灵通的。季宣和将他们安置在季家工坊之后,他们并没将这份本事搁下。尽管只有小孩子负责这事,其他人出门在外,不经意间也会留意,然后报给齐山。对于此,季宣和自是乐见其成。工坊的人看东家满意他们的做法,就更加留意起来。季宣和得到的消息也更是齐全,内部消息不多,但是但凡在外面流转的信息,季宣和在册子上都能找到。

一旦有生人入城,只要住个一两天,就会被孩子们上报,有的甚至陌生人一进城消息就传给了齐山,稍后季宣和也就知道了。

书房内一时很是安静,只余几人沙沙的翻书声。

孩子们的心血没白费,季宣和还没翻看完册子,就有几个可能与其相关之人进入他的视线,和邵云辰他们的一综合,也就差不多了。季宣和起身去解决此事,邵云辰他们则继续,只过了一遍,说不定有什么遗漏的线索。

如今是夜幕初降时分,衙门里差役早就散了,季宣和不得不重新召集。这样的事捕快们时常经历,并无人不满,反倒听到知县召集后立即穿上差服动身,就算正在用晚饭的也是三两口扒完就匆匆前往衙门报道。

季宣和将事情一说,又将可能犯事的人和地址一报,周全就迅速分派好捕快。此事要的就是快,意在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季宣和怕人手不够,还召集了其他衙役,除了官员之外,县衙的人手基本都运转起来。

季宣和并不能确定到底谁动了手,他秉持的是广撒网,因此需要动用大量人手,于第一时间将嫌疑人全都照顾到,不然漏了消息将人转移或串了供词就麻烦了,他总不能为此一家一家询问搜查吧。

“差爷,您这是?”张继是人牙子,差爷一进门,他左眼就跳个不停,他心中很是疑惑,最近他没干什么事,捕快怎么上门了,别是旁人连累了他?

“张继,这是搜查令,王威,你带他们进去仔细搜查,一间屋都不要漏过。”周全将手中的搜查令展示给张继看,表明他们是公务在身,并非私下寻事。

张继本想阻拦一二,转而一想,估计没自己什么事,也就意思意思就将人放了进去。

“张继,最近你见了什么人,做过什么事,都一一报来,嗯,就从一个月前开始。想清楚再说,记不清楚日子的,要事先说明,如有什么遗漏,等我们走后又想起来,就到衙门里补上。”周全大马金刀地坐在桌案上,摆好架势,就等着张继开口,他好一一记下。

捕快和衙役大部分都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季宣和就将识字的差役分到各组上,不够的用季家人补上,保证每一组都有记录人员。

张继将人都放进去了,对于周捕头问话更是无一丝隐瞒。张继是人牙子,见得最多的自是同行和各府管事。他将最近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西林县只是个中县,人牙子的业务并不繁忙,赚钱也并不多,日子只比普通百姓好上一些。张继在人牙子中混得还不错,和大户人家管事有些交情,一家子日子过得挺滋润,他不会想不开为人隐瞒,很干脆就将他知道的事情全都交代了。

“头儿,我查了,地窖也没放过,没发现问题。”王威一搜查完,就带了人出来。

周全听后,收好记录的纸张:“张继,你还有个小宅子吧,走,一并去看看。”

张继听了很是惊讶,他没想到那个破宅子还有人知道。那个宅子很是偏僻,又破漏不堪,只有一两间房尚还能住人,因着是自家老宅,家里银钱还不足以重新翻盖,就放着一直没动。

张继在前面带路,七拐八拐才来到宅子门前。

“这宅子好久没住人,大门都坏了,直接进去吧,里面什么都没有。”张继作为人牙子,和捕快自有些交情,如今的捕快不比以往,并非贱籍,得罪他们并不明智。

张继正要往里走,周全阻止了他:“你说这里一直都没人住?”

“是啊,从我家搬到新宅子之后,这里就只头几年住过人。本身就是老房子,宅子又不大,一开始还有人过来租,因着一直没有修缮,房子愈发破旧不堪,租户们都搬走了,房子从那起一直空到现在,有几年没人住了。”

周全面色一沉:“一会进去小心点,王威,你们几个也过来看看,门前和门上近期都有人动过,若是附近的孩子们贪玩倒也罢了,要是人真在里面,光我们几个,就有些不好说了。”

看着周捕头神色凝重,原本还很是随意的张继也紧张起来。宅子真的不大,总共就七八间房,里面大多数房间又是空无一物,几人很快就转了一遍。

西林县几乎家家都有地窖,张继家的老宅子也是如此。看完房子之后,周全就带着人查看院子,大晚上的,也不好寻足迹,几人便直接前往地窖。地窖入口在杂物房,张继家不要的器具都堆在这里,是老宅子里唯一放了物品的房间。

杂物房里东西很多,零零碎碎摆了一屋子。屋里布满灰尘,这下不说在场的捕快,连张继都察觉了异常。地面上有很多脚印,大人的小孩的都有。

周全只带了三个捕快,怕出意外,就发了信号,等唯一没有参与的队伍来了再下去。

这一组由季宣和亲自带队,就待在县城中央,一看到红色信号,他确定好方向便带人疾驰而去。

县衙里没有那么多马匹,其他组差役多数都是步行,季宣和这组清一色以马代步,速度很快,没过多久就和周全汇合。

季宣和在末世十几年,野外生存已经融入到骨子里,辨识方向一点都难不倒他。不然,以他在锦朝的经历,看到信号亮起,他也确定不了具体地点,那就只能让捕快领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