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36 3.22

书名: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8

被称为老爷的尚未答话,倒是旁边穿着玄色衣衫的年轻人接过了话茬:“你们主子是?”

“您不认识的,大约六年前吧,你们车子坏了,我家主子空出一辆马车搭了你们一程。”

说起这个,玄色衣衫的年轻人便有印象了:“呵,真是有缘,这回马车半道又坏了,我弟弟脚崴了,你们能余出马车?”

“人多估计不行,这次我们也带了不少人,最多还能载三五个。”邱成一算人数,便否定道。

“爷爷,您看?”

“我和你带着你弟弟过去,留下个人看着马车,其他人有马的骑马,没马的都待在原地。”老者一声令下,底下人立刻迅速行动起来。

邱成回去复命,潘明杰父子移到季宣和所在马车上。老者先上了马车,随后玄衣年轻人扶着他的弟弟跟上。

季宣和感叹巧合的同时,想着,还好这回老者的马车虽然一样是车轱辘坏了,却同上次不一样。这回是坏在路中间,季宣和一行人赶到时,老者手下人正在将马车往边上挪。不然的话,他们的马车很容易就能从边上绕过去。不像上回是因为接近年下,来往行人很多,马车堵了一边,他们被迫停下。

萍水相逢,就当是结个善缘。这种事情能碰上两次已经极为不可思议,想再碰上第三次,估计几率无限接近于零。

上次会帮他们一把,还是邵云辰临时起意,按季宣和当时的性子来看,他是不会出手的。既然第一次都帮了,第二次遇上,再放着不管,无论怎么看都有些不大合适。

这只是路上的小插曲,将人送到最近的县城之后,季宣和一行人没有耽搁,继续前行。

“小六,去查一下。”老者开口,眼神微暗,隐隐有着几分怒意。他可不信马车在同一段路坏上两次都是巧合,上次还好,没人受伤,这次孙子都崴了脚,不查清楚,他心不安。还有那队人也是,都得仔细探查一番。

季宣和一行人慢悠悠地往前赶路,殊不知他们的行为引起了老者的注意,正在派人探查他家的情况。

到了康平县城之后,潘宏力要回潘家住几日,他现在已是童生,学习暂时告一段落,正好趁这机会同家人好好庆贺一下。

季宣和夫夫没在康平县城停留,径直转往杨家埠。

甄老夫子得知季宣和同潘宏力都过了府试,缕了缕胡子,微眯着眼说道:“还算凑合,总算没有愧对我的教导。”

季宣和很想噎他几句,有这么夸自己的吗?转而一想,又放弃了。甄老夫子一把年纪的人,就让他得瑟得瑟,免得被他削了面子而下不来台。

府试过后,甄老夫子难得好心放了季宣和三人七天假。季宣和趁机完全放下学业,悠然过了七日。对童试再如何不上心,季宣和也是有压力的,如今无事一身轻,不好好享受那就不符合季宣和的性子。

日子如流水,哗哗而过。

转眼夏天就过去了,季宣和托人给二舅捎了一封信,请二舅帮忙物色一下铺子,铺子的具体要求附在信上。

自从听了大外甥的建议之后,文卓成就减少了亲自跑商的频率。仁泰十七年文卓成正好没出远门,收到季宣和的来信后,他便对外甥拜托的事情上了心。

铺子不是想买立即就有合适的等着,文卓成看了不少铺面,才看中一间。

季宣和收到消息后,没有立即动身。第一次去舅家,他得好好准备一下。这些事情,还是邵云辰处理起来比较有经验,况且这也符合他的身份。以后出门和人打交道,邵云辰接触各家夫人的机会很多,他得习惯这个身份。

文家在京城不是多么显赫的勋贵,家世和季府差不多,这也是为什么文卓成要常在外行商的原因。京城里藏龙卧虎,一些很能来钱的营生,背后没有权贵撑腰,很难存活下来。文家在京城的生意也就一般,更多的家业都投在了外地。

季宣和开的海鲜干货铺子,并不是暴利的行业,有文卓成支持已经足够。

每次出门,路引一定要带好,不然失了路引可是个麻烦事。

邵云辰将出行的物品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什么遗漏之后,才让人搬到马车上。

甄老夫子看着两个弟子又要出门,有些恨铁不成钢,这都算什么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这样能出什么成绩?亏得有自己教导,不然中个秀才那都算是祖坟冒青烟的事。

这是季宣和来到锦朝的第七个年头,这几年赚的银子都被他投入到新的铺子当中,季家公帐上的银子并不多,去京城置办铺子之后将所剩无几。好在季宣和私帐上还有不少,季家的日常开支并不会捉襟见肘。

就如今的季家而言,除了邵云辰的嫁妆之外,无论是公中,还是私房,一切都归属季宣和。于季宣和而言,公帐私帐都任由他随心所欲地折腾。等以后过继了孩子之后,公私就得分明,不然混为一谈就不好处理。

每一趟出门做客,邵云辰都准备地很认真。平日在家,邵云辰穿的和季宣和并无两样,出门在外,却要格外注意,作为出嫁男见客的首饰衣裳都带上了。

一切准备妥当,季宣和夫夫终于踏上了通往京城的官道。

越靠近京城,来往的行人越多。

看着巍峨的城墙,季宣和也是颇为震撼。比这更高更厚的城墙他都见过,只是那毕竟是现代,就算处于末世,先进的工具也比比皆是,岂是古代可比?

城门口两边立着拿着武器穿着盔甲的士兵,另有守城兵丁检查入城人士。

季宣和夫夫到达京城时已是申末时分,再过不久城门就将关闭。这个时候,正是出入城的高峰期,城门两边排起了老长的队伍。

京城富贵,坐马车出入的人为数不少,这就使得队伍看起来相当庞大。季宣和掀起车帘一角,看着蜿蜒迤逦的队伍慢慢前行,也算是长了见识。

队伍很长,季宣和原以为会等上一段不短的时间,未曾想到兵丁们的效率很高,并没让季宣和等多久,就轮到了他们。例行检查一番后,季宣和同邵云辰顺利入城。

不愧是京城,比云州府城更加繁华。马车所过之处,房屋鳞次栉比,格局却都不大。这些都是民房,比杨家埠村民拥有的房子要小上许多,这不得不让季宣和感叹京城居不易。

一进城,即墨就打听好了文府所在,季宣和一行人一刻都没有耽搁,直奔文府而去。

京城有宵禁时间,不过那都是亥时过后的事情,离现在还早着呢。季宣和之所以这么赶,主要是想赶在晚膳前抵达。

文府在京城不算多出众,却也住在内城。京城很大,从北门到文府,马车行了好久。

文卓成早吩咐过门房,门子一听是季宣和他们,便遣人去二老爷那通报。

因着季宣和没说具体哪天到,文卓成就只跟门房打了声招呼。他听了下人的回禀,赶紧将人领进府内。

刘嬷嬷:“老夫人,二老爷跟前的人来禀报,说是大姑奶奶家的大表少爷到了,您看?”

“老太爷怎么说?”文老夫人愣了半晌,才想起来刘嬷嬷说的是哪位。

“老太爷让您什么时候抽空见见表少爷,吃一顿家宴。”刘嬷嬷惯会看人脸色,趁着老夫人心情还不错的时候,说出可能引她不快的消息。

文老夫人没多大反应,季宣和这个外孙,长那么大,她都还未曾见过,有关他的消息,都是听大女儿叨咕的。老人家吗,对批命之类比较信,对于这个妨碍六亲的外孙,她没什么好感,可要说有多厌恶,那也是没有的。

文老夫人奉行的是眼不见为净,只是如今外孙都上门了,不见一见那不符合礼数。妨碍六亲,比起相克,可是要好多了,她没有大闺女那么在意,见上一面也未尝不可。

“那就安排在后天吧,那日老爷们休沐,趁着大家都在,也好见见这个从未谋面的外孙。”文老夫人没有考虑多久,很快就有了决定,“你去通知老大媳妇,让她准备一下,不可怠慢。怎么说都是我的亲外孙,不能让人欺了去。”

通报这种小事不用刘嬷嬷出面,自有底下的丫头前去传话。

“这是老夫人的意思?”大夫人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才想起所谓的大表少爷就是大姑子那个妨碍六亲的大儿子,心里便有些膈应。

“大夫人,奴婢没传错,老夫人就是这个意思。”

“知道了,你下去吧。”

待人走得没影了,大夫人才向身边的心腹嬷嬷抱怨道:“这人怎么这么没眼力见,他不知道亲戚们都不待见他吗,还出来做客?再好的兴致都让他给败没了。不知道他要住上多久?可别真妨碍到咱家。”

“夫人,放心吧,表少爷又不是常住,应当没问题。再说表少爷是住在前院,和后宅之人来往不多,不会有影响的。”

“嗯,让家里的少爷们少跟他接触,万一要有个磕着碰着,可也不是小事。”

“夫人,这事就交给老奴,老奴一定让人看好少爷他们。”

文卓成接到下人递回的消息,知道家里后天才招待大外甥,当晚便和季宣和夫夫一起用晚膳。二夫人知道后,心里颇有些微词。

文府和季府类似,府里一应陈设都是上品,‘富贵’两字,在满京城的权贵之中,‘贵’文府还排不上,‘富’字却是当得起。

季宣和夫夫被安排在客院之中,比起季家而言,吃住都上了一个档次。客院是一府的脸面,自是差不到哪去。

因着老夫人的态度,大夫人给安排的客院虽不是文府最好的,却也不差。

得知二老爷陪着季宣和出门,二夫人颇为懊恼:“二老爷跟他很熟吗?像他这样的人,别人躲都还来不及,二老爷倒好,巴巴地凑上去,还当他是香饽饽不成?”

“二夫人,那哪能?您也知道咱们府上,大老爷忙着公务,家里可不就只有二老爷适合招待表少爷?其他老爷隔了一层,有二老爷在,还轮不到三老爷他们出面。”

“也是,便宜了这小子,竟然劳动二老爷上前招呼他们。”二夫人想想是这个理,就没再揪着此事不放。

“宣和,你看这铺子如何?”文卓成背着手,慢吞吞地在两人身后踱着四方步。

“二舅,这铺子要不少银子吧?”季宣和没有直接回复,反倒是问了旁的问题。

“铺子连带后面的宅子,卖家开价这个数。”文卓成伸出手掌做了个手势。

季宣和看了,心中一动。这个价格比他想象中的还高上一些,季宣和倒是没怀疑二舅讹他,他只是觉得京城物价确实高昂,就连铺子都这么贵。

不过和物价相比,这个铺子也值当这个价。总体来说,季宣和对这个铺子还算满意。铺子位于吃食一条街上,这里半条街卖的都是各地特色美食,另半条街卖的却是各种食材。当然不是蔬菜鱼肉这种没经过加工的初始食材,而是和季宣和准备开的海鲜干货铺子一般,都经过了二次加工。

二舅将铺子选在这条街上,最是能发挥这个铺子的作用。以二舅说的这个价买下,季宣和一点也不觉得亏。

既然觉得铺子不错,那接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季宣和付了银子,同卖家一起到府衙交割,将红契上的名字换成季宣和,这交易算是成了。

经手的官员没有为难人,收了点小钱就顺顺利利将事情给办好了。

季宣和将刚到手、还没焐热的铺子房契,仔细收好。红契丢了虽说可以补办,但是程序繁琐,他又不在京城常住,还是小心为妙。

同样大小的铺子,京城要比康平县城至少贵上一倍。红契只不过薄薄一张,承载的却多,普通百姓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这样一个铺子,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季宣和也不知道为什么,让他租铺子开店,他宁愿等上一等,直到有足够的本钱才会下手直接买。

租的总归没有买的用着安心,哪天要是房主将铺子收回,他找谁讲理去?重新找铺子,就得丢失很多顾客,这些损失不是补偿几个钱就能解决的,

掌柜帐房之类早在季宣和决定将铺子开到京城时,就已经开始物色培养。这次季宣和来京城,也将这些人带了过来,只是他们都被安排在客栈里,没进文府。

铺子装修有现成的方案,就按照康平县城的海鲜干货铺子那样做。这些不用季宣和出面,新上任的方明然方掌柜足以胜任。

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城,自是要好好逛逛。连着两天,文卓成带着季宣和夫夫将京城店铺逛了个遍。因着有长辈在,季宣和夫夫难免放不开手脚。文卓成见了,便决定之后几天他就不奉陪了。

这一天,是季宣和夫夫拜见文府长辈的日子。第一次见面,双方都显得格外郑重。邵云辰穿上一早就准备好的出嫁男正服,饰品也一一佩戴齐全。

季宣和也没比他好多少,一样需要着正服。邱霜竹意为两人梳好发髻,插上簪子,将两人收拾的齐齐整整,才放两人出门。

文府是季宣和的外家,文府小辈们就按着季宣和年龄排名。比季宣和大的,要给季宣和夫夫见面礼,比两人小的,则反过来要季宣和夫夫给他们见面礼。

需要准备多少份礼物,文卓成早在之前就跟季宣和夫夫交代过,两人已早早备下。在这种事情上出错,可就闹笑话了,难免被人鄙夷,文卓成岂能不上心?

不光是邵云辰,连季宣和都是第一次上文府,邵云辰不免有些拘谨。季宣和趁还没出门,握了握邵云辰的手,示意他文府又不是吃人的老虎,不用这么小心翼翼,按照面对季府那么做就行。

邵云辰本就不是那等上不得台面之人,只是初来乍到,有些局促罢了,得了季宣和示意,便不再束手束脚,整个人气势为之一变。

季宣和看了顿觉满意,平日里两人散漫惯了,如今一正经起来,还颇能唬人。

因着家宴设在后院之中,季宣和同邵云辰只带了段妈妈邱霜以及即墨三人,其他人都留在客院之中。小厮进了后院就不能随地走动,即墨紧紧跟随着自己的主子。

季宣和的大舅是四品京官,在京城中官位属于不高也不低,比季大老爷官位要高。

当初季府和文府结亲时,季宣和大舅这一辈都尚年轻,还没有如今的差距,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现在好了,文府发展明显比季府要好上一筹,不过差距并不大,两家交往也不至于谁依附谁。

天际尚还有丝亮光,厅堂内却早就灯火通明。

季宣和夫夫到达时,丫鬟婆子已经将一切都准备好,整齐的分列在厅堂两边。正中坐着文老太爷和文老夫人,各位舅舅舅妈们分坐两边。最下手是季宣和的同辈,比季宣和小的,纷纷站起来迎接,之后也没坐下,表兄表姐们则安然坐着。

这些规矩季宣和夫夫都学过,自是不会觉得诧异。两人先给上座的外祖父外祖母叩首问安,文老太爷给了两人一人一个红封,文老夫人给了季宣和一个羊脂玉佩,给邵云辰的则是一对蓝宝石耳钉。

锦朝女子的耳饰多为耳环耳坠,佩戴耳钉的也有,只是很少。出嫁男的标配则是耳钉,耳环耳坠是不允许戴的。区分男子是否家人,看他的耳朵有没有耳孔基本就能确定。

接下来舅舅舅妈,季宣和夫夫不用再行叩拜礼,只需要稽首就行。

一圈子转下来,季宣和夫夫收到了每人一份见面礼。这些礼物不是乱给的,老太爷老夫人给多给少,决定了两人收到见面礼的档次。

送礼也讲究长幼尊卑,晚辈给的礼物不能高于长辈,若老夫人只给了银饰,那其他人顶天也就只能给银饰,想给多些,就只能私下补上,当面是绝不能逾距的。

有了老夫人带头,舅舅他们拿出手的见面礼都不错。

轮到同辈时,表兄表姐自是不能和长辈们比,表兄亲一色的都给了文房四宝,表嫂表姐给的则是扇坠之类小物件。

到此时,季宣和夫夫都是在收礼物,接下来就轮到两人出血了,表弟表妹人数可比表兄表姐要多。好在是同辈送礼,不需要多贵重,就如表兄表姐送他们的礼物一样,只需要心意到即可。

十岁以上的表弟,季宣和夫夫统一给了每人一方砚台,至于其他的表弟表妹,皆是金银锞子,根据嫡庶,数量上有所区别。

都是初次见面,一阵寒暄之后,家宴便宣告开始。

出嫁男比较特殊,可以坐女席,也可以坐男席。季宣和不讲究这些,邵云辰从来都是跟着他入男席,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光从这上面,就能看出出嫁男在夫家的地位。不说百分百,至少七八成能如此判断。

出嫁男入女席,代表他只负责掌管后院,外事是插不上手的,若坐男席,则手中权力会更大一些,至少夫家不限制他在外走动。

光从这一小小的细节中,文家所有人就已经接收到这样的信息,之后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对待邵云辰了。

丫鬟婆子鱼贯而入,一道道佳肴被端上饭桌,偌大的厅堂只闻得见脚步声。

别看文府季府这样的勋贵世家爵位不高,官位也不高,底子可比那些没有根底、出身寒门的高官要厚实多了。

厅堂内人员众多,却一点都不显乱。文老太爷动了筷子之后,其他人方才开始吃席。

虽说没达到食不言的程度,季宣和却是不大习惯这样的场合,实在是太拘束了。长期如此,季宣和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受得住。

邵云辰八岁前生活在邵府,这样的场合碰到过不少,他倒是自在得很。

文老太爷是个合格的大家长,他等众人吃得差不多时,方才搁下筷子,家宴就此宣告结束。

季宣和夫夫又坐了坐,眼看时间差不多时,才向老太爷他们告退回房。

“老爷,你看大外孙如何?看着和批命不符的样子。”闻名不如见面,老夫人看着一点都感觉不出大外孙哪里如大女儿说的那样。

“我看着不错,不光是大外孙,连外孙君郎都颇有气度。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妨碍六亲的命格?”文老太爷也很是诧异。

“以前没见过,下意识就认为女儿说得准不会有错,现下吗,这个认知得推翻。不过事情也不能光看表面,如何对待这个外孙,还是老爷拿主意吧。我看着还不错,甚至比府里一些个少爷小姐还要出色。”老夫人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嗯,再看看吧,不急于一时。”

难得来一趟京城,季宣和没有打算办完事情立刻就走。

之前两天两人虽然逛遍了京城,那不过就是走马观花过了一遍。接下来几天,季宣和带着邵云辰,挑着那些两人感兴趣的铺子,一间间仔细赏玩。

买了铺子之后,季宣和手头能动用的银钱不多,不过一些小玩意还是买得起的。今年庄子上的收成估计和去年差不多,康平县城百姓日子不算难过,季家铺子就时时都能有进账,季宣和不担心会缺银子花。

今年在京城置办铺子之后,一两年内,季宣和都不打算再开铺子了。先稳一稳,之后再视情况而定。

“走,云辰,那边那家茶点铺子,看着还不错,我们进去坐坐。”季宣和同邵云辰都不怎么喜欢这些甜腻的点心,不过偶尔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

这家铺子装修不错,看着就让人很有食欲。里面小孩子居多,季宣和也不大,进去了也没人会觉得诧异。

现在是秋天,气温并不低,季宣和一边啃着冰淇淋,一边看着邵云辰,吃美食赏美人两不耽误。

蛋糕之类康平县城就有,只是味道没有季宣和现在吃的好,估计原材料和手艺上都有差别。说起蛋糕,季宣和只知道是用面粉和鸡蛋做的,具体如何做,他就不知道了。

写手系统中药方子很贵,食材方子他倒是没有多了解,只是大略扫了几眼,好似也不便宜的样子,晚上去瞅几眼看看。有了决定,季宣和更是享受地吃着冰淇淋,对于周围闹哄哄的场面也不介意了。

没有长辈跟着,季宣和夫夫随意地在街上逛着,逛累了就找间茶铺坐坐,很是惬意。

两人直逛到黄昏才归家。

一回到文府客院,季宣和就收到了消息,说是明年要选秀,还是大选。

这消息不止将季宣和夫夫弄懵了,连文府老太爷他们都一时没转过弯来。

仁泰帝都接近知天命之年,且近年来身体一直不是很利落,这都多少年没选秀了,怎么突然决定明年开选?里面若没什么缘由谁能信?锦朝可不像清朝那样,官宦女儿都得让圣上先选一遍才能自由婚嫁,也没有给宗室随意指人的习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