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作者:明月共举杯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472章 斩断羁绊

书名: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作者:明月共举杯 字数:5.1千字 更新时间:03-04 14:11

岁月悠悠,转瞬四十载。

自从大楚统一中州后,神武大帝在位,圣天子治世,天下无人敢有异心,世道安稳,于是进入了盛世。

在大帝的治理之下,民间百姓安乐,商旅繁盛,文事大兴,过往数千年战乱所带来的疴疾,也在这段时间被化解。

民间争勇斗狠之风,渐渐消弭。

曾经侠以武犯禁的现象,也在朝廷官府的严厉打击之下,越来越少。

江湖大派,武林群豪,慢慢不见了身影。

尤其是在缺少了神血灵丹之后,武道一途,新生代的先天宗师,诞生愈发艰难。

除了那些有着底蕴,还存了一些神血灵丹的势力之外,就没听过有哪位武者,晋升先天了。

国朝巅峰时,近三百位的先天。

到如今神武一百年时,已然只剩下百数出头了。

这其中,大帝的分身又占据了大半。

天下间的顶级力量,朝廷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六十四位大帝分身,分布各郡,牢牢的镇压着这片大楚天下。

面对这可怕力量,乡野间的那些习武之人,根本就升不起反抗的念头。

甚至因为天下太过太平了,民人苦心学武,学成之后,几乎没什么出路。

军队、官府之中,空额早已占满,根本没有外来武人的门路。

反倒是研究科举,通过考试,有不少上升的途径。

于是,曾经盛行的民间习武之风,在神武盛世渐止,人们更喜欢研读诗书,攀附风月。

科举的时代大兴。

在一代代科举官员的更迭下,曾经笼罩着整个九州的门阀政治,那些被世家公卿独占的中央、郡府高位,也被出于底层的科举士人取代。

利益被更换,门阀被瓦解,地方与中央盘根错节的势力,在中央集权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大量的土地与财富,从世家门阀中流出,进入了民间。

然后又在陆渊的严厉监管下,没有重新聚集,而是较为公平的,分给了天下所有人。

人人有田耕,人人有屋住,小富者皆可读书科举,穷人欲达可行商致富,大楚尽可能的给了所有人上升渠道。

由此,天下开始变得充满了活力。

这就是神武盛世,这就是人人称颂的世道。

而作为大帝的执行人,亲手指导这一切的神武名相,在完成了毕生的宏愿后,生命也渐渐走到了尽头。

大梁,丞相府。

当消息传入宫中之后,陆渊立刻就赶来了府邸,见自己老友最后一面。

“陛下……”

孙思文躺在床榻上,发须斑白,面容枯槁,生命的火焰在他身上几乎暗淡的快要熄灭。

这凄凉景象,很难让人想象,这就是被天下人传唱了近百年的神武名相。

此时看着自己那好友、同时也是明主,看着那年轻的脸庞,孙思文流露出遗憾和欣慰:“陛下还是这么年轻,看来修仙寻道,确实令人艳羡。

不过也好,老臣已经走到了大限,要先去那黄泉一步了,没法再为陛下理政。

但有陛下在,这神武盛世,这天下百姓,就无忧了。

能看到臣与陛下毕生的事业,能延续下去,纵死也无憾了。”

到了此刻,孙思文依旧挂念着大楚和好友。

“孙兄……”

陆渊看着孙思文虚弱的身体,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几乎要流下泪来,但强忍住了,只是握住好友的手,给对方一丝温暖与安慰。

“陛下无需为我伤心,老臣已经活得够久了。妻子,儿女,甚至我的孙子,都死在了我前面。

我也想他们了,想和他们团聚。

只是不能再陪着陛下,让陛下一人留在世上,会孤单的吧……”

孙思文勉强一笑,声音越来越小,气息也越来越弱:“好怀念当初在镇上,和陆兄一起青梅煮酒,高谈阔论的日子啊……”

断断续续的话,不知何时已经停止。

孙思文那欲睁欲闭的眼眸中,恍惚之间,似乎回到了一百三十年前。

那时九州还在,大越还在。

在一片冰雪中,一个英气的猎户少年,提着礼物,敲开了自己的家门。

在自己受宠若惊间,提出了求学的请求。

那是一切的开始,要是时间能回到过去,该有多好啊……

一片遐思追忆间,陆渊亲自为自己好友闭上了双眼,送他走完了最后一程。

“传令,追封孙相为辅国王,以君王之礼下葬,配享太庙,与各郡广立庙宇,让百姓祭祀。”

陆渊强忍着悲痛,放下好友已经渐渐冰凉的手,起身下诏。

然后,他没有理会周边聚拢过来,一片哭嚎的孙思文重孙们。

直接向着皇宫返回。

这里已经没有自己好友了,有的只是一群与好友相隔甚远,对自己畏惧有加的孙氏之人。

自己在这个世上,所亲近的人,又少了一个。

这令陆渊伤痛不已。

但岁月催人,生死有数。时间到了,人总会死去的。

孙思文的死,就像是一个开端一样。

从他之后,接下来短短几十年内,陆渊的亲朋好友,就一个接一个的离去。

神武一百零七年,他的弟子楚维去世。

虽然名为弟子,但楚维、李良等人,年龄其实和陆渊相近,甚至还大一些。

所以在孙思文离去之后,这些人也很快到了寿命大限。

短短两三年内,当初的五大真传弟子,就接连逝去。

神武一百一十四年,陪伴了陆渊一百多年的妻子,然后蓝彩儿也逝世。

这位当初想着熬死陆渊,然后扶自己儿子上位的皇后,虽然后面打消了这种念头,可也终究没能等到这一天。

反倒被陆渊给先送走了。

皇后离世,这个世上最看重的人,又少了一个。

陆渊更加悲痛,下令闭朝三日,举国哀悼三月。

神武一百二十年,大将军周青离世。

陆渊直接闭朝数月,在这位弟子坟前大醉七日后,又接连去好友、妻子的墓前大醉,诉说怀念。

神武一百三十三年,皇长子陆贺去世,次年,皇二子陆昊去世。

陆渊将他们与皇后合葬,让母子三人,在九泉之下能团聚。

又往后二十年,其余皇子、皇女,一共二十四人,接连离世。

陆渊到最后已经麻木,心中虽然依旧伤痛,可却已经没有太大情绪波动,慢慢归于平静了。

到了这个时候,整个九州世界,与他关系亲近的亲朋好友,家人子女们,已经去的都差不多了。

整个皇宫内外,唯一还在陪伴着陆渊的,也就是修行神道,寿元达到两百载的灵女了。

这位蕃人的圣女,靠着悠长的寿命,总算熬出了头。

在先任皇后去世后,被扶上正位,成了新的大楚皇后,被称为灵皇后。

但两百年的寿元,相对于一个长生者来说,也并不久。

在神武一百八十一年时,这位灵皇后,也到了生命的尽头。

“陛下,妾身走后,你保重……”

床榻上,说完最后一句话,依靠着神力特殊,还保持着美貌的灵女,闭上了双眼。

陆渊扶着对方的手,看着对方的容颜,也跟着扭头闭上了双眼,似乎要将这张脸永远记住。

这一刻。

因为亲人不断离世,早已习惯的他,心绪再度波动起来。

陆渊知道,自己在这九州世界上,最后一个牵挂,也在此时没了。

从此刻起,哪怕大楚皇室的血脉,已经繁衍出了数十万人。

可他依旧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人生到了此刻,可真是倍感凄凉,哪怕他是长生者,也隐隐有了厌世之念。

难怪那些修仙炼道之士,都不喜欢在红尘中行走。而是一心居于山中,在那僻静之地苦修。

这除了想要清净修行外,更多的也是不想沾染红尘,与太多人产生交情吧。

不然,亲眼看着自己的朋友亲人,逃不过寿数天命,一个个离去。

这对于一个人的内心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之打击折磨。

修心的炼气士们,也是因此,才不愿与凡人混居吧。

唉,离别之苦,陆渊算是尝尽了。

……

随着灵女的离去,陆渊对于九州世界的牵绊,也几乎到了快要断绝的境地。

也就是自己亲手打造的大楚仙朝,这个寄托着自己、好友、弟子、甚至家人心血的事业,才让他有些牵挂。

不过大楚开朝近两百年,这么长久的太平盛世下来,人口的增长,也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爆发。

时至如今,整个楚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十五亿人。

比之刚统一中州时,翻了五倍不止。

这么多的人口,早已超过了土地的承载极限。

要不是这些年,陆渊让人不断挑选优秀粮种,甚至在各种仙法典籍中,找到了一些有关培育种子的法术,亲自施展仙法,创造出了几种产量高的粮食出来。

怕不是整个大楚仙朝,都要在急剧膨胀的人口压力下,因为粮食的紧缺,直接陷入崩溃。

但即便靠着仙种撑了下来,人口过多的压力,粮食不足的现状,依旧成了这个神武盛世下,最大的隐患。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陆渊这些年已经开始引导民间百姓,开始少生晚孕,强行规定结婚年限,以及对多生者收重税等办法,来减少人口了。

这个政策,执行了数十年,已经有效的遏制了人口的增长趋势。

不然按照预计,放任无止境的增长下去,现在全国人口应该超过二十亿,而不会是现在的十五亿人。

足足比估计的少了五亿人,可见此政策的效果。

民间方面,其实也挺配合的。

因为文风昌盛,大楚近两百年的治理下来,几乎可以说是没了文盲。

不管男女,都能识字。

民智开启之后,再有陆渊引导,所有人也都清楚,人口过度膨胀,将会带来自毁。

经过两百年发展,一些在这个世界能适用的科技发明,已经开始普及。

人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渐渐有了几分陆渊前世的雏形了。

这种情况下,没人想给自己,给未来的子孙后代,带来毁灭。

尤其是在中州附近,有天灾威胁。

一百多年过去,当初只是处在中州边缘的四极天灾,此时也已经越过了界限。

寒潮跨过的大河,地震跨过了群山,狂风登上了海岸,毒火蔓延了长江。

面对天灾赤裸裸的逼近,哪怕再是迟钝的人,此时也明白过来,那可怕的天灾并没有停止。

而是在长年累月的时间下,继续在酝酿发展着,此时已经又到了自己生存的家园门口。

当初大帝所说的,天灾已经结束,根本就只是一个谎言。

又或者说。

大帝也没预料到,事情会如此发展。

民间的惶恐,在天灾威胁下,又再度被引爆扩散。

但到了这个年月,楚国的各个先天宗师,除了陆渊之外,都已经死了个干净。

有他六十四具分身,坐镇各地。

掌握了绝对的武力之下,任何动乱都掀不起风浪来。

刚刚出现一点苗头的乱象,立刻就被镇压了下去,地方很快又恢复了安宁。

而慌乱过后,所有人也在寻找着出路。

只是周围都是被天灾封锁,中州已是九州已知的唯一乐土,他们连想向外扩张生存空间的机会都没有,根本就无路可逃。

绝望之下,楚国上下也就只能尽可能的,拖延自身灭亡的时间了。

用漫长的岁月,来等待未来,不知有没有的希望。

于是内有粮食危机,外有天灾逼近。

内忧外患之下,哪还有人有心思,生太多孩子。

还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可以用来生存的土地,是日益减少的。

你生更多的人,等天灾逼近了,自身可用来存活的资源,也将更少。

最终,只能用更快的速度,走向灭亡。

人口,必须得到控制。

这是经过宣传之后,楚国上下,所有人达成的共识。

所以在举国支持下,大楚的人口,在经历了急剧攀升后,又开始慢慢回落。

按照帝国规划,最终人口将保持在十亿左右。

这个数字,能充分保证每一个帝国百姓,都拥有足够的资源,不至于陷入贫困之中。

是最为健康合理的人口结构了。

目前帝国官方,乃至民间百姓,都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而这也不是固定的。

后续还会根据四极天灾蚕食中州的进度,可利用的生存空间减少,慢慢继续向下调整。

时刻将人口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平衡数字。

不过虽然经历了一次人口危机,险些让楚国撑不过去。

但危机,也伴随着机遇。

因为人口的急速膨胀,原本陆渊按照七亿人口估计,大概需要千年,便可蜕变为仙气的六件气运之宝。

在翻了一倍有余的人口加持下,获得的气运供养直接翻倍。

太平三件套,天子三件套,这六件法器,此时早已到了上乘法器的极限。

就连蜕变仙器的积累,也在一百多年的蕴养之下,进度超过了三分之一。

尤其是作为核心的天子冠冕,这个以大摩神像打造的仙器胚胎,更是因为被安置在了人口最为集中,管辖范围也最大的中都大梁的缘故。

得到了远比其它五件法宝,更多的气运供养。

在两年前,也就是神武一百八十四年的时候,便已经完成了积累,核心蜕变成了仙器底蕴。

后续只需提供足够的灵气洗练,就能直接晋级为下乘仙器了。

当初陆渊设想的,外器道果之路,到了此时,总算有了成果。

某种意义上,天子冠冕完成蜕变后,他已经拥有了仙人战力。

只需将天子冠冕炼入体内,就可拥有一个比肩人花道果的外器道果了。

不过,这也只是理论上。

因为缺少灵气,天子冠冕还没能蜕变完成,这个外器道果,还是不能真正投入使用。

但就算如此,天子冠冕的蜕变出现,还是给了陆渊极大的欣喜与振奋。

有一,就有二。

既然天子冠冕能够积累蜕变,那就说明,这条路是真的能走通的。

其它五件气运法宝,都能以这条路子,慢慢积累,最终达成蜕变。

手中握着的底蕴和实力,正在慢慢提升着,这当然是让人开心的事情。

于是在这个喜事之下,原本一直笼罩在陆渊心头的,亲人朋友离世的阴郁心情,都被冲淡了不少。

而他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治理国家,尽可能的维持足够又能持续发展的人口,来为自己的六件法宝提供充足气运。

现在四极天灾,也只是刚刚和中州接壤,进入到了中州的土地上。

以先前它们的推进速度来看,哪怕后续有着四极天灾接触,会产生连锁反应,加剧这个蚕食速度的现象发生。

但以中州之大,再撑个千年,怎么也是能做到的。

千年岁月,足够让六件气运法宝,蜕变为下乘仙器底蕴。

甚至进阶到,相当于地仙道果的,中乘、上乘仙器了。

九州还有利用价值,目的还未达到,未来依旧可期。

在去过的一趟北冥幽都,确认那里的跨界传送阵法还能使用,并没有损坏之后。

陆渊准备陪这个九州世界,陪自己一手创建的大楚仙朝,走完命运的最后一程。

也算给自己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风景,画上一个不怎么完美的句号吧。

等这段风景结束。

接下来,便要飞升仙界了。

他已做好了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