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作者:明月共举杯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464章 长平沦陷

书名: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作者:明月共举杯 字数:5.1千字 更新时间:03-04 14:11

快,实在太快了。

楚军以一种谁也没有想到的速度,一鼓作气的,就杀穿了整个四国联盟西部防线。

在这期间,郑国方面,才刚刚惊骇于高阳郡的厮守。

这边,楚国就已经突破了平阳郡,灰丝截断了唐国主力大军的后路,把对方七十万大军围在了河西郡。

四国联盟面对的局势,一下子恶劣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等消息传回后,唐郑晋许四国,顿时一片惊骇,同时也一片哗然。

谁也不知道,楚军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陆渊领着先天宗师,带着小股精锐,一路突袭猛进,速度太快了。

快到被他击溃的那些逃兵,还没来得及逃到后方,楚军就先一步,将敌人后方给占据了。

这导致前面知道情况的溃兵,根本就来不及脱离险境,便被楚军给截住包围,无法将一星半点的情况,给传到后方。

四国高层在后方,完全就是两眼一摸黑的状态,关于前线任何情报,都没收到哪怕一些许。

他们只知道。

自己一觉醒来,外面就变天了。

高阳沦陷,平阳沦陷,西河郡被围。

眨眼间,楚国就连破三郡,歼灭了唐郑百万大军,取得了让人难以想象的辉煌胜利。

而他们四国西部,也彻底失去了防护。

大片大片的疆域,暴露在楚军面前,门户彻底洞开。

一时间,处在后方,随时准备救援三国的北固城许军,被吓得瑟瑟发抖,一日三惊。

许国皇帝在收到消息后,连忙将手中一百五十万大军撒开来,围绕着北固城新建了一道防线,用以保障许国西部和南部疆土。

同时又在国内紧急征兵,也顾不得粮草够不够了,现在能增强手中一份兵力,就是一份自保之力。

唐国和郑国这两个盟友,实在太过废物。

两三百万大军,连一个西部防线都守不住,竟然让楚国在一月之间,就将整个西部给打穿了。

导致自己这边如此之被动,整个许国和晋国都暴露在了楚军面前。

盟友是靠不住了,只能依靠自己。

才发觉这个真相的许国皇帝,心中后悔之余,也只能亡羊补牢,拼命进行挽救。

好在他手中,还有一百五十万已经征发的大军,国中加把劲,一月之内还能再征召百万人马。

有着两百万大军在,紧急布置出一道足够保护整个许国西部,甚至顺带保护晋国西部的防线,还是能够办到的。

只要防线建成,那么哪怕郑国和唐国败了,他这边也还有抵抗之力。

不至于说在楚国面前,如那两国一般,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晋国那边,同样也被吓出了冷汗。

但好在许国及时派出了使者,跟他进行沟通,承诺会保证晋国西边和北边的安全。

有着许国这个老对手在,晋国倒也安心了不少。

他和许国打了几十年仗,对于自己这个死对头实力如何,心中还是很清楚的。

所以对于许国的保证,也有着信任,相信对方,不会让自己失望。

倒是郑国这边,因为表现实在让人失望,所以晋国和许国都不再相信对方,也不认为郑国能在楚国的围攻之下,继续存活多久。

于是连个使者都没派过来,直接把郑国下意识的给遗忘了。

而这也导致了,孤立无援的郑国,在接到楚国一路势如破竹,打出了整个西部防线的消息后,被吓得魂都丢了半条。

就如晋许二国不相信郑国能撑住,实际上,郑国自己也不认为,自己能扛住楚国的进攻。

自己想要活命,就必须请援军。

郑国的在左等右等,都没等来其他几国的使者后,便紧急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向另外三国进行求援。

然后就是拼了命的在平昌郡征募壮丁,尽可能的扩充手中兵马,然后加固朱虚城的城防,一心一意的死守下去了。

郑国君臣已经打定主意,在盟友到来之前,自己是不会踏出朱虚城一步了。

靠着这座坚固的城池,他们还有一些信心,能够继续坚守下去。

要是出了城,那可是真的半点底气也无。

甚至手底下的将士,怕也不是走到半路,就直接溃散了去。

打到现在,尤其是楚军一旬破高阳后,郑军将士,在了解了详情后,以及有着往日威名加持,他们已经对楚军生出了畏惧心理。

也不怪他们胆小。

实在是,前有故都沦陷之惨败,一口气丢了豫州南部三郡。

现在又有高阳郡十日沦陷之新败。

任谁在短短两三年内,遭逢了两次重创,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扫平了整个天下的大敌,心中也会生出畏惧心理的。

不独郑军如此。

其它九州现存各国,又有哪一个在面对楚军的时候,心中没有几分畏惧呢?

这是楚国用了整整四年时间,用梁魏赵等国的尸体,一步步铸造出来的无敌威名。

在这无敌光环之下,任何敌人碰到楚军,未战就先惧三分,战力凭空少了一截。

此即为大势,即为堂皇正道。

而暂时被楚国忽略的郑晋许三国,面对楚军一举打破了整个西部的惊世之举,都被吓得惶恐不已,惊骇欲死。

此时受到了楚军针对,直面楚国这无敌威势的唐国,那心中的害怕不安,就更不用说了。

……

唐国帝都,高平城。

刚刚结束了会盟,才即位不久的唐帝返回了皇宫,然后就召开了宴饮,叫来歌舞美姬,与群臣一同欢庆。

“诸位,今次我等四国合力,直将豫州打造的如铁桶一般。楚贼此次西来,定要将他撞得头破血流。”

坐在上首龙椅上的唐帝,此时饮酒正酣,面色微醺,举起酒杯大笑道:“世人皆道,楚军无敌。朕偏偏不信这个道理。

纵观以往楚军战迹,西部借着魏国信任,诱使魏军主力出塞。其却趁着魏国主力空虚,偷袭魏国空虚本土,这才一举得逞。

进攻梁国,也是如此。

先是分出一路行营,引其主力对峙于青豫二州边境,楚贼则率大军突袭梁国空虚南境,这才一举夺占梁国西、南二地,有了席卷中州的气势。

魏、梁之败,皆败于国中空虚,方为楚贼所乘。

可如今我四国合力,布重兵于边境之地。

而楚贼之奸诈无耻,这些年来,也早就传遍各国,难以再欺骗于人。

今次我严加防守,让楚贼寻不到机会,难使那阴谋手段。

朕倒要看看,取不了巧后,楚贼如何破我城池,夺我国土?

这豫州西部,四千里之沿线,就是朕打造的一道荆棘铁堡,要让那楚贼撞的头破血流,破了对方那不败神话。

让世人看看。

天下不止只有楚人,我唐军也是天下雄军,可败楚军!”

虽然上一任,一直死磕郑晋许三国的唐帝,已经被唐国现任君臣,给政变推翻了。

可推翻了一任皇帝,却也并没有改变唐国上下,那骄傲自大的性子。

唐国人口三千余万,放在楚国北伐之前,在各霸国之中,都是处在中上游的层次了,仅次于梁楚,和魏国相差不大。

而在唐国周边,徐许二国,原先一直只有两千余万人口,差了唐国一截。

郑晋二国,更是只有千余万人,处在霸国末流。

这四国,人口底蕴都比唐国弱了不少,平时里与唐国相交,自然而然就会心虚退让,不敢与唐国死磕。

此种情形下,自然给了唐国一种各国臣服,自己于周边无敌的错觉。

这也是当初唐国为何这么大胆子,不管楚国威胁,分了一样要强占梁国东部数郡。

后面又一人独占三国,死扛着也不退让的原因。

因为对方是真的觉得自己行,能打服各国,赢得胜利。

后面事实也证明了,唐国面对豫州三国围攻,也确实丝毫不让,硬生生的撑了下来,没半点退让。

这份实力,此前向来都是只有天下第一霸主,才拥有的。

以前梁国能扛着魏赵徐进攻,保住整个青州之地。

后面楚国能连败各国,夺了大半个中州。

现在我唐国也能连战三个霸国,这是不是说明了,我唐国也是天下最强的霸主之流?

也就是和梁楚等国,一个档次。

过往的荣誉,和去年战平三国的战绩,都给了唐国君臣极大的信心,让他们有了一种迷之自信。

觉得自家也就是偏离中州,距离那天下中心较远,没能参与那波澜壮阔的九州争霸,所以才导致唐军一直声名不显,没能展露出风头。

现在九州目光都聚集到了豫州,那么唐国正好借着这么一战崛起,用无敌的楚军,来作为唐军的踏脚石。

击败楚人,进而取对方代之,成为新的天下霸主。

这成了不少唐人心中的想法。

因此当唐帝那张狂话语说出,殿内顿时就引起了不少大臣的共鸣,纷纷出言附和。

“陛下所言不错,楚人虽强,可我唐人也不差。”

“世人皆是畏楚如虎,可我偏偏不信这个邪。都是两个肩膀,一个脑袋,楚人还能飞到天不成?”

“陛下,这第二波兵马,也已经筹集完毕了。正好楚贼与我西河大军,对峙于长平城,臣愿领兵,前往驰援。为陛下大败楚贼,夺得这盟军首胜,扬我国威。”

众多唐国文臣武将,开始抒发心中意气。

而在他们你一句,我一句中,楚国仿佛已经将要败北,胜利已然唾手可得了。

众人就这样说着,谁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唐国这种自信,是一直以来的强大国力,还有周边无敌的气势,才养成出来的信心。

在遭受一场刻骨铭心的惨败之前,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所改变的。

这已经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传承了。

不过陆渊,以及他所创造的楚国,从当初洞庭郡起家时,就最喜欢给他人带去改变,播撒自身的文明光辉了。

在陆渊的坚持不懈下。

苗人消失了,夷人消失了,蕃人消失了……

喜欢好私斗的江湖武人改了性子,盘根错节的江东世家灰飞烟灭,地方上不断兼并土地的豪强遭受了铁拳,无数人因为楚国的诞生而改变。

眼前的唐国,也不例外。

因此正当酒宴正酣的时候,急匆匆的脚步声闯进了大殿,两个侍卫搀扶着一个浑身狼狈的信使,走了进来。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扰了众人的兴致,引得上下君臣不满。

但还不等他们发作。

惶恐虚弱的声音,在大殿响起。

“报~,西河急报,楚军攻陷平阳郡,奇兵突袭西河。西河大军防备不及,被楚军奇兵断了退路。现七十万大军围困于长平城,情况危急,特遣小人前来求援……”

说完,这个连跑了三天三夜的信使,最后一股信念散掉,就昏睡了过去。

而大殿内,刚才神气不已,高谈阔论的诸多君臣,一下子陷入了死寂中。

“楚贼如何为了长平城?平阳郡又是怎么失陷的?”

沉默良久后,一道尖锐的惊吓声,打破了寂静。

“此乃乱言,乱我军心。陛下,臣请严查此人,审明身份,此必是楚贼奸细。”有那不敢相信的人,下意识的说道。

这时有人走上前去,在那昏睡过去的信使身上,摸索两下,找出了符节印信,又拿出传递的求援信看了看,脸色变得阴沉:“印信不假,笔迹也确实是高凉侯所书,消息是真的。”

说话这人,乃西和唐军主帅,高凉侯卢忠好友。

他这一确认,大殿内众人不信,也不得不信了。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这楚贼,难不成真是神兵?不然如何能奇破平阳,兵围长平?”

前一刻还在贬低楚国,展望未来,现在现实就教了做人。

有人受不了打击,一脸怀疑人生。

“陛下,不管楚贼是如何做到的,现在长平危急,七十万大军都在那里,高凉侯等人也受困于此,我等必须救之。”

先前主动请战的那人,唐国舞阳侯杨起元,这时反应迅速,立刻请命道:“眼下高平城已经新聚了五十万大军,城中还有六位先天宗师,已然可堪已用了。

臣请令,率领这支大军,火速赶往长平城,救援高凉侯,拒楚贼西河南境,护我山河。”

这时总算从错愕、懵逼、惊慌中,回过神来的唐帝,此时也总算反应过来,听到杨起元的请命,立刻应允:“就依舞阳侯所说,高平城五十万大军,还有其余五位先天大将,朕皆交由杨卿。

大军出征各项物资,沿途郡县粮草供给,朕立刻传命各部和地方府县,让他们准备齐全。

大唐国运,大军兴衰,皆托付于卿了。”

尽管依旧有些想不通,楚人如何攻陷平阳郡,神兵天将于西河的?

但长平危急,数十万大军受困,甚至连西河郡都将要丢失。

以上这些风险,都是确实存在的。

唐国如果不想失去这些大军,不想失去西河郡,那就必须进行救援。

杨起元凛然应命:“陛下放心,臣必率军击退楚贼,保全长平,御贼于西河之外。”

嗯,直到此时,这为舞阳侯对于楚军,依旧有着信心。

想和楚军对于战阵之间,将对方赶出西河郡。

不得不说,唐国的自信,确实远超各国。

又或者说。

因为楚军行动的太快,导致唐国这边也不清楚详情,情报不足的情况下,对形势产生了误判。

但不管怎么说。

在楚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唐国按照自己的本能,开始了自救。

高平城的唐军,开始动了起来。

不过五十万大军,仓促之间,想要出征,也没那般容易。

部队的集结,物资的准备,后勤的供给,都需进行筹备。

所以哪怕杨起元心中焦急,在这些准备做好前,也没法立刻带兵动身。

至于说带着轻兵急行,先行赶往西河?

这可是百万人的大战,你带个几万轻兵过去,除了给楚军送菜外,根本没有丝毫作用。

只有数十万大军压来,才能对楚军造成威胁,以解长平之围。

在兵马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绝对的实力面前,一些阴谋诡计,其实也就毫无威胁了。

这也是此前,唐国为何如此自信的原因之一。

因为双方的实力,都已经超过了一定界限,足以免疫一些阴谋诡计了。

楚军先前突袭手段,在实力面前,毫无作用。

只是不知为何,明明不应该起效的手段,为何楚军依然起到了作用?

甚至还攻陷了平阳郡,围了长平城?

这让唐国上下,怎么都想不通?

甚至因为这个困惑,心中都开始不安,对于这次救援,也蒙上了一层阴霾,有了不好的预感。

而这预兆,很快就降临了。

正当高平城的唐军,正在筹备出征的时候。

南边长平城的消息,才传回来的第五天,又一个惊人噩耗传回来了。

长平城被围才五天,楚军日夜猛攻,长平内外守军坚持不住,最终城池被楚军攻陷。

长平一线七十万大军,尽数覆没。

唯有两个唐国先天,混在了乱军之中,趁势杀了出来,逃回了高平城。

而他们,也带回了楚军神兵天将,以及高阳郡、平阳郡、长平城,为何沦陷如此之快的真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