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作者:明月共举杯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469章 神武纪元

书名: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作者:明月共举杯 字数:5.0千字 更新时间:03-04 14:11

岁月如梭,转瞬十载。

大楚,广陵府,江都。

城中一处茶肆内,一群走累的贩夫走卒,挤在小小的摊子,喝着那粗糙的苦茶,一起望向了中央一人。

一身青布补丁衣服,嘴上两撇山羊胡子,说书先生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就一拍案板:“昨个说到,神武大帝领着国中一干先天神将、有道真人,在那神武四十四年,发动了第四次北伐,征讨豫州群雄。

结果,大帝果然不负神武之名,豫州群雄在他面前,败的是落花流水,三四月间,就被赶出了豫州。

连半年都未撑到,就在我大楚天兵之下,彻底灰飞烟灭了去。

还有那许国伪帝,自以为逃回了梁州,便已安全。

可大帝神机妙算,早就先猜到了对方这种想法,所以在领兵俘获北固城百万许军之后,又立刻马不停蹄,往北而追。

大帝作为在世仙人,自有那仙法妙术,领兵追击的时候,就给大军施展了一手匿身术,直接将数万人的身形,给遮掩了去。

哪怕在光天化日之下,常人也看不得大军身影。

于是大帝领着天兵,紧跟在许国伪帝后边,在它们一无所觉的时候,就杀到了五羊城。

许国伪帝,就这样白白的带了路径,主动将国都献了出来。

这里还有一桩妙事,据传许国伪帝,带着我大楚天兵进了城后,还不知后面有大帝帅军跟着。

于是入了后宫,一路惊吓的他,去宠幸下来喜爱的珍妃,以解心中惶恐。

结果就在两人缠绵之际,我大楚天兵杀入了皇宫,直接破门闯进了寝殿。

那许国伪帝被此一吓,竟活生生的死在了珍妃身上,破胆而亡了。

啧啧,能死在温香暖玉之上,这伪帝比起其它各国伪帝的下场,倒是要好像不少。”

说到此处,说书先生啧啧感叹。

旁边众多糙汉会意,俱是发出哄笑,气氛一下子就浓烈了起来。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开始想象着那一幕场景。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那一板一眼,仿佛亲自看到了一般,争的面红耳赤,差点打了起来。

眼看气氛不对,茶摊摊主连忙给自己请来的说书先生,打了个眼色,让他赶紧缓解。

不然自己摊子砸了,这可就要赔死了。

说书先生面对金主要求,也不敢怠慢,在众人争执不下的时候,又一拍案,说起了下一章回:“诸位,诸位,且先别吵。

那许国伪帝珍妃,不过梁州一美而已。

这天下之大,盖有九州;九州之外,还有十域。

现在那十域之地,虽然已经没了。

可那十域之民,却已迁徙到我大楚之地。

九州十域之人,汇聚于此,何等美色寻不到?

诸位且住,且听我说一说,大帝统一天下之后,又是如何扫荡其余各国异族,咸服九州的。

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那些各州各域美色,被我大楚神将所取,献给了大帝。”

果然,相比起争吵,还是故事更有意思。

看着说书先生,继续讲起了大楚混一宇内的事,众人立刻停止了争吵,又安静的听了起来。

见众人已经不闹,说书先生松了口气,然后拍案道:“却说大帝讨灭了许国之后,便班师回了大梁,凯旋而还。

此后大半年,便一直留在大梁处理国中机要政务,治理天下。

大帝何等英明神武?

在他老人家的治理下,虽不足一年时间,但刚刚被征服的豫州各地百姓,却也马上安居乐业,从那战乱之中,安宁了下来。

中州之地,已然归楚。

大地之上,一片祥和,太平治世已经到来。

可谁知,就是在这种时候,南边那些个岛夷和林夷,依旧不知好。

不安生过着日子,反倒日复一日的侵扰我大楚扬州,劫掠杀戮边境百姓。

到了神武四十五年夏,此种行径,更是到了极点。

扬州建安郡、南海郡、黔中郡、西川郡,整个四郡之南,包括四郡在内,都被那些夷贼侵占。

夷贼之兵锋,甚至都出现在了洞庭郡内。

洞庭郡是个什么地方,大伙也都知晓。

那是我大楚先前京畿,旧帝都巴陵所在。

就如我们江都一样,江都附近出了夷贼,那影响能不大吗?

于是得闻消息的大帝,勃然大怒,立刻点校兵将,发三十万军,点六十员神将、真人,令黄玄真人为总管,南下征讨林夷、岛夷……”

这说书先生,先是说了一下事情起因,然后再根据自己所听来的消息,再添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便开始绘声绘色,甚至手舞足蹈的,给众人讲述着,黄玄真人领军征讨南夷的各种事迹了。

这些事迹之中,自然少不了南方夷人的各种歹毒手段,巫术、蛊术。

以及黄玄真人又是如何施展仙法,军中神将又是如何巧制破敌,大楚将士又是如何威武不屈的了。

还有南疆之危险困苦,毒虫遍地,瘴气横行。

南海之波涛汹涌,风雨无常,海上各种奇幻之事。

总之。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还有堪称冒险一般的闯荡,南征大军耗费了两年时间,深入雨林、南海之中,总算是逃平了林夷、岛夷。

最终,南征大军带着数千万俘获夷民,以及得的无数珍奇异宝,凯旋而还。

等讲完这些,时间已过了一个时辰。

说书先生是口干舌燥,哪怕连喝了好几口水,都止不住难受,喉咙还是火辣辣的。

于是他放下戒尺,拱了拱手,便想要离去。

但众人被他说的心中难忍,勾起了兴致,怎么肯放他离去?

就连他的雇主,也就是茶汤摊主,也听得津津有味,不想他走。

主要是众人在听说书的时间里,又点了不少茶水点心,让他好是赚了一笔。

于是拉住说书先生,私下耳语了两句,手指比画,几次讨价还价后,两人谈好了价钱。

利益动人。

在金钱驱使下,说书先生奇迹般的喉咙好了,便又继续说道:“刚才说了,黄玄真人征讨南夷而还。这场大胜之后,我大楚扬州安定,就此享受起了太平。

可天下,除了中州、扬州之外,还有其它地方不归我大楚,继续被他国一族所控。

这太平盛世,也就未能安稳多久。

南征才过了两年,西边雍州又起了兵燹。

却说那雍州之地,原本为周国所有,后来周为魏灭,变成了魏国之土。

但我大楚北伐之后,魏国又为我楚国所灭,其原本占据的雍东之地,就成了楚土。

如今我大楚六都之一的河南府洛都,便处在雍东。

雍东为我楚国所有,从中州一统后,就开始安享太平。

雍西则是归于西迁而来的西域异族,他们就如南夷一样,原本就是各个部族小国,硬生生在迁徙途中揉捏出来的。

各人秉性不同,习性不同,手段不同。

这些人凑一起,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子了。

自他们迁移到了雍西之后……”

原来,当初陆渊和魏国一同出兵,共同打击雍西、兖州南部和草原南部的蛮夷。

当时楚国主要对付,盘踞在河陇地区的拔汗那国、墨迹罗国。

魏国则对付,势力渗透在草原南部、兖州南部的火吐罗国。

不过当时陆渊主要目的,还是先引出魏国主力,然后趁机偷袭对方空虚的国内。

所以那是征讨河陇,只是随便打了两下,赶跑了河西、陇西二郡的蛮夷后,就直接退兵,转道攻魏了。

故而,面对楚国的打击,处在雍西地区的拔汗那国、墨迹罗国,实力还保存完好,并没折损太多。

倒是当时还很强大的火吐罗国,面对不知情的魏国全力打击,最后虽然取得了防守战的胜利,甚至歼灭了魏军主力。

却也在胜利之时,被魏国主力打得一蹶不振,实力大损。

后面拔汗那国、墨迹罗国,见到自己邻居受创,而东边的敌人,又是那么的厉害。

当下也调转了枪头,跑去围攻火吐罗国,准备吞并对方,来壮大自己实力,再调头东进了。

然后经过八年征战,面对两大强敌围攻,火吐罗国终于扛不住,彻底的败下了阵来,被拔汗那国、墨迹罗国给吞并了。

吞下了一个和自己同等体量的霸国,拔汗那国、墨迹罗国都是实力大涨,各自增添了四五百万人口。

而这个时候,整个九州西部地区,也只剩下他们两个国家势力了。

两国又体量相等,实力相等,彼此想要分出胜负来,不知有多难、多久?

于是,在消灭了火吐罗国后,两国就立刻会盟,签订了盟约,结为了盟友。

接着就履行当初约定,向东进攻楚国了。

不过,这两国一直窝在西域边垂,自己玩自己的。

西域异族长相,又和中州之人,大为不同,也很难融入中州,打探消息。

所以对于楚国已经统一了整个中州,甚至讨平了扬州蛮夷的消息,都不怎么清楚。

又或者说,即便清楚,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做。

因为西域地震,在经过他们八年内斗后,已经出现在了雍州土地上了。

这个时候,要是再不向东进发,怕是都不用楚国来打,他们自己就要被连绵不绝的地震,给活活埋掉。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这些西域异族都要东进了。

可这个时候东进,那不是自己主动送上门来吗?

陆渊只是抽掉了几十万兵马,安排了几十位先天,一切效仿南征事,就轻松解决了这次战争。

两个西域大国,直接一战而亡。

国中三千余万人口,都归了大楚所有。

甚至,在解决了西域二国之后,此时楚国经过统一后的四年修养,国力也日渐增强,又有了足够积蓄,可以向外开拓了。

想着与其等日后,他人打过来,不如自己现在打过去。

因此在解决了雍州战事后,陆渊又连发两路兵,分别征讨徐国、唐国。

此时聚拢了大半个天下的力量后,楚国的先天宗师数量,已经超过了两百人。

哪怕要扣除一些留守本土的,两个北地国家,一家也能分个六七十人。

这种力量下,两国自然抵抗不了。

全都撑了不到半年,就全都覆灭。

在这北地的最后两国覆灭后,北地剩余的一些蛮夷势力,面对大楚军威,也被吓破了胆子,主动前来归降。

就连远在东海的海寇,也在得知了整个九州都被统一后,纷纷上岸归附,再也不敢骚扰。

整个九州至此一统,天下只有一个国家,一个势力,那就是楚国。

“最终,大帝扫平九州十域,天下归于一体,再无任何兵戈之乱,所有人都安享太平。

就连四极灾劫,也在大地的不断迁徙百姓之下,各州之民纷纷来中州,使这边人口愈发繁茂,富庶日增。

就在今年,眼看四极边界,愈发不堪居住,百姓难以存活,天下只余中州乐土。

于是大帝正式将中州划分为三十三郡,又在三十三郡之外,设立六都。

除中都大梁外,以另五都拱为中州边陲,以定天下之事。

又鉴于此前数十年战乱之苦,再收天下之兵,共筑六大神器,分别安置在六都供奉,以定天下气运,佑千秋万载太平。

也是从今年起,所有人都说,大帝扫平天下,混一九州十域,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开太平之世与千秋万载。

此等功绩,盖过上古三帝,大楚之朝,辉煌亘古未有。

群臣共上奏表,天下百姓共同请愿,为皇帝上尊号,称神武大帝。

这大楚,也被人尊为仙朝。

上古三帝留下来的纪元历法,在四极俱废,九州动乱的情况下,也不足以纪事。

于是中州一统后,大帝命群贤重修历法,再定纪元。

只直至今年,终于有所成,太史令献上历法,大帝赐名神武。

此即为神武历,今年开始,也称神武纪元,一个新的时代,就此开始……”

说到这里,说书先生一拍案,给这段传奇故事,画上了尾音。

旁边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一个个都沉浸在了神武大帝,以及仙朝群臣,统一天下的波澜壮阔中。

再说书先生绘声绘色的讲述里,全都代入其中,不能自已。

以至于此时,连说书先生结束了故事,都恍若未觉。

直到茶摊老板亲自上前,出言提醒,这才回过了神来。

这时再看,那说书先生,已经不见了踪影。

而此时,天边斜阳,已经黄昏了。

他们听那故事,竟然就听了一个下午。

回过神来的他们,才是慌乱起来,连忙收拾东西,准备趁着夜市开始前,去忙活生意了。

那些王侯将相的故事,确实精彩,也很吸引人。

但距离这些普通百姓来说,总是有那个距离感,难以真正的理解带入。

但有一点,说书先生确实说的不错的。

如今,确实是仙朝盛世,太平日子。

没有战争动乱,没有匪寇肆虐,朝廷轻薄徭役,大家都有些田地家业,存了不少粮食银钱。

他们这些城外村里人,此时不就带着自己弄的一些蔬菜或者小物件,进入这江都城中,进行贩卖。

日子要是不好,哪能这么惬意?

要是放在十年前,不,甚至五年前,那会天下还有战争,这日子都是不敢想象的。

统一好啊,统一好。

只有统一了,只有天下只有大帝一个皇帝,他们日子才好过。

神武大帝在上,他老人家要是真仙人,能一直当皇帝就好了。

有人听完了整个神武朝开创的故事后,对于故事里,那位英明神武,好到不能再好的大帝,充满着淳朴的期望。

茶汤里的人,很快就散去了。

但茶摊,还却还没收,老板收拾了下桌子,很快又有新的人过来。

现在天下太平,人口也因为迁徙,地方变得繁多。

尤其是这江都城。

作为天下六都之一,更是繁华的不像样子,早就没有了宵禁。

白天繁华,到了晚上,所有人都出来了,那更是生意火爆。

今晚,茶摊老板还要赚更多钱呢!

而正当这些江都百姓,为了生活,开始忙碌起来的时候。

……

江都城内,新修的皇宫中,陆渊看着面前空旷大殿内,摆放着的一杆法杖,不由满意点头。

“不错,不错,我收了南方之兵,取其精粹打造而出的天命杖,总算是成型了。”

抚摸着自己花费了三月功夫,才总算练字而成的法杖,陆渊心中喜悦无比。

自从天下一统后,随着暴涨的气运,他对于太平道书的修炼,一下子暴涨了,不知多少倍。

早在去年,就已经汲取完了,天地间最后一丝灵气,将修为增加到极限,再无法提升一丝一毫了。

境界也就此突破到了五气朝元之境。

如当初预料的,这天下剩下的灵气,果然难以支持他修成真人,凝聚人仙道果。

于是,在修为无法寸进的情况下,陆渊便转向其它途径,开始增强自己实力。

法力修为是没法提升了。

但想增强实力,可还有其它办法,比如法器。

所以,太平道书上,当初让陆渊眼馋无比的太平三器,便被安排上了日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