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作者:明月共举杯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436章 消化梳理

书名: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作者:明月共举杯 字数:5.3千字 更新时间:03-04 14:11

噗!

随手将手中梁帝的尸体扔在地上,陆渊拿出一块面巾擦了擦手,吩咐道:“把这尸体处理一下,然后挂在大梁城头,警示天下人吧。”

“是。”

身后随从闻言,立刻领命。

两个人走了上来,抬起梁帝的尸体,就下去准备了。

陆渊则是看了看周围,神念微微感应,确认没有别的敌人气息后,这才转身离去。

梁帝虽然是先天第二境的宗师,但对于在先天境界内,再一次进行了一次蜕变升华的他来说,根本就不够看的。

第三境的大宗师,对于一二境的宗师而言,差距已经大到质变了。

只要认真出手,那么就算十几、二十个先天第二境的宗师,一起围攻,那都是不够一位大宗师杀的。

这些先天宗师,让大宗师唯一感到棘手的,大概也就是他们虽然打不过,但能跑得过了。

一两个先天宗师,对上一位大宗师,根本就没有逃生之路。

但十几个人,分不同方向跑,就算是大宗师,想全都留下来,那也是有不小难度的。

怎么着都会有漏网之鱼的。

所以,陆渊虽然能够凭一己之力,直接击溃一个帝国的所有高层战力,打败他们的先天宗师。

但想要将这些先天宗师都杀光,却也是一个人办不到的。

当然,如果他带上自己的分身一起,团灭一个帝国所有先天,确实是有机会,甚至机会非常大的。

可那样一来,就等于彻底撕破了规则,打开了被封印的魔盒。

其它各国的先天,见到楚国如此凶残,怎么可能就这样乖乖接受,毫无反应。

要么是数十宗师聚到一处,抱团取暖。

要么就是各个宗师化整为零,潜入楚国境内,四处破坏。

那时统一九州的战争,也就从原本的大军征战,彻底成为了高层对决了。

虽然以楚国的底蕴,尤其是在陆渊掌握的最高战力的情况下,这种高层战力的对决,注定会取得胜利。

但这期间,对楚国造成的破坏,乃至于对整个九州的破坏,可就难以预料了。

一个放开手来,对底层百姓进行大屠杀的先天宗师,一天时间,就能屠光一座城。

而整个九州各国,除楚国之外,先天宗师加起来近两百人。

这些人放弃了底线,毫无顾忌,怕是整个楚国都不够他们杀的。

哪怕陆渊可以进行拦截,楚国也将因此损失惨重。

别的不说,死个千万人,这是肯定的。

在这个超凡末世,先天宗师就是核弹,各个国家拥有先天宗师,也就拥有了核威慑。

靠着这份威慑,九州才能保持一定的平衡。

平衡之下,各国征战,都遵循一定的规则。

先天宗师顶多针对对方的大军,而不会针对对方的平民,甚至连大军都不会亲自针对,更多的是先天宗师彼此间的交手。

虽然这份规则,随着如今越演越烈的战争,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灭,已经渐渐有些松动,乃至被破坏就是了。

但即便松动、被破坏,可规则到底是规则,如今依旧还有人遵守。

所以对于整个九州的百姓来说,就到底还有那么一份保障。

不至于说,什么时候就被先天宗师针对,然后毫无反抗的就被屠了全家。

也正是因此。

虽然近些年,有许多国家被灭,如周国、西凉国,就消失在了列国征战中。

但这些国家被灭后,残存的一些先天宗师,也没故意肆虐,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霸国效忠。

这就是先天宗师的底线。

战争虽然残酷,但有着规则约束在,这些顶层战力也就有那么一份底线,不会彻底肆意妄为。

而与之相比,如果这份规则被打破了。

原本各方默认的大军征战,转化为了高手对决,所有先天宗师都肆意妄为,那该是一个何等混乱的世道。

对于高手来说,这是残酷的。

原本的默契没了,不同阵营的先天宗师,见面就是生死搏杀,自身的阵亡率也大大提高。

对于底层来说,就更残酷了。

面对超越了自己一个等级的强者屠杀,他们连反抗和逃跑都做不到,只能绝望的等待死亡的命运。

整个九州的秩序,也都随之崩塌。

在这场高层对决,分出个胜负前,新的秩序根本无法建立。

当然。

以陆渊现如今凝聚四气的仙道实力,只要他肯出手的话,别说一两百个先天宗师了,就算再翻个十倍、百倍,其实也就是几道法术的事情。

可那样的话,就要耗费他宝贵的法力了。

现在他连继续些许耗费法力,点化一些低级的分身,都不怎么情愿。

又怎么舍得动用,法力耗费多了十数倍、甚至更多的高阶法术呢?

这些宝贵的法力,陆渊可是要用来继续修行,拿来突破五气朝元之境,向上冲击真人仙位的。

相比于这个广阔前景,区区一些先天宗师,蝼蚁一样的存在,根本不值得耗费法力。

因此,相比于更加省事的方案,陆渊还是宁愿多花点时间。

不就是死个一两千万人吗?

楚国人多,哪怕再翻个一番,他咬咬牙,也能忍下去。

甚至如果他不选择打破规则。

而是和九州各国在这规则中,进行着争霸游戏,那么这一两千万人的代价,还不用楚国承担,能转嫁到其他各国去。

就比如前面动用的俘虏。

几百万本应该是楚国人的损伤,不就用这些俘虏,给替代掉了吗?

楚国不仅没承受太多损失,反倒还因为这些俘虏的消耗,安定了地方,获取了更大好处。

正是有这些利益在,所以陆渊才乐意,和那些人玩着争霸游戏。

反正不要自己吃亏,跟着占便宜就行了。

他唯一的损失,也就是从原本的,可能一两年就能统一九州,变成了如今可能要三四年、或者五六年时间,才能统一九州。

几年时间而已,对于长生不死的陆渊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他等得起。

……

击毙了梁帝,顺带也清理掉了城中的另一个先天,将这两个两国核心人物的尸体展出,并挂在城头示众后。

城中那些梁人,仅余的一些抵抗,也就彻底崩溃了。

对于他们来说,皇帝和那些顶级的公卿贵族,就是梁国最后崛起的希望。

因为这些人,代表着先天宗师,代表着世界最高战力,代表着大量的人脉资源,代表着名声名望……

在武力、权力、以及知识等等因素,结合为一后,这个世界的阶级垄断,严密的离谱,也更让底层人绝望。

但同样的,当这些象征符号,汇聚于某一阶层后,只要摧毁了这个阶层,也就摧毁了一切反抗。

现在陆渊做的,就是这么一个事情。

消灭梁国的皇室,消灭这个国家的顶级贵族,彻底断绝他们的先天传承,那么这个国家,也就没有希望了。

正是见识了先天宗师的可怕,所以底下一些还在反抗的普通人,在得知自己这边的先天宗师被消灭后,才会越发感到无力和绝望。

城中已经没了先天,那么自己再继续抵抗下去,也起不到丝毫作用了。

甚至抵抗的激烈了些,要是引来了楚人的先天宗师,那么更是所有人都没有活命机会。

没人想死,尤其是毫无意义的死。

认识到这点后,大梁城内剩下的一点抵抗,也就迅速消失洇灭了。

残兵败将们要么投降,要么把身上的战袍盔甲一脱,就跑回家中,躲起来当个良民。

反正如今城中的所有梁军残部,基本上都是从城内百姓群体中,被强征而来的,他们本就是本地人。

现在仗打完了,想逃回家去,其实也方便的很。

甚至楚军想要搜捕他们,也简单的很。

直接把所有拿得动武器的男丁抓起来,这就是溃逃的梁军残部了。

有一个算一个,绝不会出错。

梁国的征兵法令,在这几个月的战争中,通过抓回来的一些城中俘虏,楚军可是拷问的清清楚楚的。

城中只要是男的,拿的动武器的,那就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都从过军,都当过兵,都跟楚军有过厮杀对抗。

把他们都抓走,绝没有冤枉。

不过对于这点,陆渊也没过分追究。

那些城内百姓,原先跟楚国对抗,本质上,也是受到了高层的压迫而已。

能安生过日子,谁愿意拿起武器,上城头跟凶悍的楚人拼命。

还不是那些官员贵族们逼迫的吗?

更何况。

其实这些梁军杀的,本也是梁人自己。

陆渊在攻城的时候,用的基本上都是梁人俘虏,死的也是梁人。

他们不过是自己杀自己,纯属内斗而已。

真正的楚军,反倒是没有多少损伤,保留了九成以上的实力。

这种情况下,当然谈不上什么仇恨了,要恨也是梁人自己恨自己,关楚人什么事?

而且逃回家的那些梁人溃兵,大多都是一些老头小孩,壮年男子早就在先前的无数大战中,死得干干净净了。

这些老头小孩,抓回来有什么用?

当炮灰都嫌他们浪费粮食。

并且数量也不多,才两三万人而已,以楚军对炮灰的使用强度,一场攻城战就没了。

价值着实不大。

种种考虑之下,陆渊也就干脆赦免了这些溃卒,懒得浪费时间精力去抓他们了。

正好,也能用这道赦免令,收买一波民心。

自己放过了城内百姓的亲人,让他们的丈夫、父亲、儿子、兄弟,能够回家,这难道不是恩德?

虽然,因为逃回家的人比较少,不可能所有人都承这份情。

但怎么着,也能收买个十几万人的。

能打消十几万人对楚国的强烈敌视,这笔买卖还是很划算的,比多个两三万老弱炮灰,强多了。

不过,虽然收买了一下人心,但大梁城内,上百万对楚军敌意浓重的梁人,到底是个麻烦。

大梁城位于青州中心,以此为基点,能够辐射整个青州。

虽然同样都是中州,可青州比起豫州,那面积可要大上不少的。

青州的总面积,如果包含与之相邻的扬州广陵、襄阳二郡六府、雍州河南、南阳二郡一部分,那么大致有十八郡六府之地,豫州则只有十五郡之地,少了足足三郡六府。

同样,青州的开发程度,也远远强过豫州。

最直观的一点,巅峰时期的梁国,人口有八千余万。

如果再算上扬州、雍州的那部分中州区域,人口更是破亿了。

而现在的青州,随着魏赵徐等国,将大量人口迁移过来,更是又在上亿人口的基础上,再增添了个四五千万人。

这规模就更庞大了。

可旁边的豫州呢?

哪怕在郑国没有分裂前的最强盛时期,加上一个晋国,十五郡之地,总人口也不过四千万出头的样子罢了。

还不到青州的一半。

从这方面,就可看出两个中州之地的差距了。

这也是为什么陆渊会认为,只要自己打败了梁国,夺下青州,就拥有扫平整个天下的实力的缘故。

因为不论别的,就只一个人口,楚国九千万,加上青州一亿五千万人,只这个人口总数,就已经超过了九州剩下诸国的人口总和了。

而且青州还是一个整体,如果楚国百姓迁到这里,后勤将更加便捷。

而各国则是无数个群体,又分处天南海北,就算想要配合,一个沟通问题都困难重重。

这种情况下,哪怕陆渊自己不出手,靠硬实力,都能捶死对方了。

这就是青州的优势,这就是中州的优势。

处天下之中,又最为肥沃,能产无数钱粮,有最多的人口,能培养无数的军队。

这么大的优势在手,楚国怎么败!

也是因为这个优势,所以对于处在青州中心的大梁,陆渊自然是看重无比的。

他已经决定,就将这座大梁城,作为楚国在中州的首都,以此辐射整个青州。

至于日后会不会变,那就得等扫平了豫州再说了。

到那时,或许等豫州开发了出来,为了更好平衡青、豫二州,楚国还会进行第二次迁都呢。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考虑不了那么多。

当务之急,还是控制大梁,然后以此为基点,辐射青州,并为来年的第三次北伐,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持。

因此,清理大梁,整顿梁郡,梳理楚国掌握的现有中州之地,就已经成了今年剩余时间内,急需进行的当务之急了。

故而在攻破大梁后,陆渊就没有继续出征了。

除了安排分身青玉,继续带着拨给他的兵马,趁着徐国大军惨败的空档,向北杀向空虚的东平郡外。

他本人,则留在了大梁,开始坐镇中央,处理内政。

这第一步,就是清理大梁城。

大梁城这么重要,以后注定的楚国核心,当然不可能继续留着一群敌视楚国,心怀怨恨的梁国遗民居住了。

所以在入城后不久,陆渊就任命了大梁尹,以及梁郡守,让他们开始迁移大梁城内、以及梁郡内一些梁国百姓,把他们迁移郊野,让他们进行开荒。

这是作为战败者的待遇和惩罚。

至于大梁城、以及梁郡内,一些已经开发好的区域,则由后续从巴陵以及楚国境内,迁移来的楚国百姓填上。

是的,巴陵城内的百姓,已经开始了迁移。

或者说,楚国境内,已经开始了第二批次的迁移。

去年第一波迁移的西南、岭南两千万人,到今年四月份,已经彻底完成了移民工程。

两千万楚人,被陆续安置在了江夏、东海、荥阳、南阳等地。

这四郡地方,因为战乱,人口大为减少。

所以等楚国移民到来后,直接就冲击了当地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楚人多过当地魏人、梁人的现象。

有了这些核心基本盘的民众到来,楚国对于这四郡的掌控,瞬间变得稳固无比。

而当地的一些本地百姓,也摄于大量楚人的包围,在不敢生出什么心思来。

虽然彼此还是有些因为资源侵占的问题,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冲突。

但大家都是三帝苗裔,文化源流,乃至血统,都是差不多的。

融合起来,也远比消化一些异族方便的多。

按当地官员汇报,再过个几年、十来年,这是四郡之地,就能同化为楚国本土了。

对于这个,陆渊当然是欣喜的。

于是在今年五月份,也就是他围着大梁城后,就趁着机会,下令国内开始第二波移民了。

移民的人群,则以处在较南端的建安、黔中二郡,以及国都巴陵这座有三百万户口,人口已经有些溢出的大城为主。

这两郡一城,总人口数加起来有一千万,已经是一个相当惊人的规模了。

不过比起去年,一口气迁移两千万人的手笔,今年才迁移一千万人,却又不算什么了。

之所以这么少人,就是因为打了两年仗,消耗确实大,陆渊也有些扛不住了。

故而今年的移民工作,就跟他准备裁军一样,不得不收着一点。

好在一千万人,也能填满不少地方了。

比如已经稳定的河南、济阴、城阳三郡,还有刚刚打下来,正准备作为核心的梁郡。

有了这些移民到来,也能迅速冲淡当地敌国遗民的影响力,迅速建立起楚国的核心基本盘,稳固对当地的统治了。

现在这些移民,已经陆续在河南、济阴、城阳等郡就位,于当地安家,开始了初步生产。

但还有一百三十来万人,还在路上,没有进行安置。

原本这些人,是准备放到河南郡的,用来巩固楚国的中州西境边疆。

不过,现在嘛。

还是处在天下核心,准备作为都城的梁郡,更重要些。

因此,陆渊发下诏令,让这批正赶往河南郡的移民,掉头来大梁了。

现在才只是七月末,距离九月末入冬,还有些时间。

足够迁走大梁城的梁国移民,以及那些楚国移民赶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