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四章 微语服人曹

书名: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4

「陛下,臣有罪——」

当李治带着敖霆、小太平和石矶三小赶到「伏俟城」皇宫的时候,「明堂」门口却有两人在跪迎。

一个是吐谷浑的实权丞相姚崇,现在应该称之为「青海道」刺史了,而另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竟然是阔别了多年的魏征?

看着这样一对组合,李治心中就「咯噔」了一下,预感到有大事发生。

「玄成公怎么会在这里?快快请起,这大冷的天,为何要行跪迎之礼呢?」

「元之啊,你也起来吧,都是做过一国之相的人了,怎么还是毛毛愣愣的,还不把玄成公给搀扶起来——」

有唐一代,臣见君未必一定要行跪礼,除非在特定的庄严场合,比如新皇登基、祭祀或大典之类的。

就算是平时上朝,也不过行拱手礼而已。

可是眼前这二位,一个是吐谷浑的实权丞相,一个是大唐的诸相之一,都是大唐政权站在顶端那一小撮里边的。

这样的两个人,如今竟然齐齐跪在那里,而且姚崇竟然还口称「罪臣」,就让李治有些搞不懂了。

「陛下,咱们还是到里边去说吧。」

倒是老魏征先从地上站了起来,甚至还暗中碰了碰依然跪在地上的姚崇。

「太平,你先带着你二哥和石矶去后边找你娘亲吧,一会儿为父再去寻你们。」

明知道这二人一定有要紧的事情,李治还是耐着性子先把这三个小家伙打发了。

「元之,你先来说说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治率先走进「明堂」之中,老实不客气地居中而坐,他甚至有一丝丝的诧异,为何今日不见武媚娘在此?

「陛下,臣有罪,臣......臣把贤妃娘娘看丢了——」

进入到「明堂」之后,姚崇居然又矮了半截,面上甚至露出了凄苦之色。

「什么?看丢了是什么意思?」

姚崇的话,让李治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运足目力向整个皇宫扫了过去。

果然,偌大一个皇宫之中,并没有发现武媚娘的影子。

「臣昨日接到‘藏西道裴帅的三千里加急,知道陛下您回来了,且不日可能来到‘伏俟城。」

「臣就想着要把这个好消息尽快通禀给贤妃娘娘,可是......可是当臣来到‘明堂之时,却怎么也没找到贤妃娘娘了——」

这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十来个时辰了,这位三十岁不到的「青海道」刺史,竟然一夜没睡,滴水未尽。

「呵呵,好了,我以为多大的事情呢。元之啊,你恐怕还不知道吧?贤妃娘娘那也不是普通凡人啊,她可是也有着‘太乙金仙巅峰的实力,你还真把她当做寻常妃子对待吗?」

听到姚崇的叙述,李治的已经断定武媚娘一定有事情发生。

不过,这种事情无论好坏,似乎根本就不应该怪责到姚崇的头上啊。

武媚娘要是想自己离去,一百个姚崇也看不住啊,要是真有人劫持走了武媚娘,姚崇就算是想阻挡也白给啊?

李治是什么人,他可不会因为武媚娘是自己的女人,消失不见了就问责于当地的官员,那样他岂不是成了昏庸之辈?

「这件事情元之你就不用再考虑了,吐谷浑正式改称‘青海道,想必长安方向很快也会派遣文武过来。」

「这‘伏俟城朕倒没什么担心的,主要是下边设置多少郡县,这些郡县的主管之人务必要斟酌好。」

「‘青海道不同于别处,甚至同‘藏西道相比也大有不同,不能一成不变地实行大唐既定的政策。」

「具体的事情,你这个‘青海道的首任刺史一定要能走到百姓中去,‘青海道的总督人选朕已经定了苏定方,希望你们二人同心协力,给大唐营造一个‘塞上江南——」

好嘛,李治为了转移姚崇的心思,不惜跟他聊起了自己最不热衷的政务。

不过,到底是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眼光和见识,随随便便说几句,都能给姚崇很大的启发。

别说是年轻的姚崇了,就算是历经了大唐三朝的老魏征在一旁听了,也惊得目瞪口呆。

难道,陛下真的是「生而知之」之人吗?

姚崇被李治一顿海阔天空的「忽悠」之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看他走路的姿势,俨然要大展拳脚的样子。

这正是李治最愿意看到的。

如今的大唐,已经空前的强大,房玄龄、魏征甚至长孙无忌都老而弥坚,狄仁杰更是成为最有力的后继之人。

那么,对于年轻的姚崇和宋璟,李治就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

「这么多年了,老臣还是第一次聆听陛下论政,尤其是‘士农工商四民并举,因地制宜、民族大融合......老臣实在是受益匪浅啊。」

姚崇志得意满地离开了,甚至将这一夜一天以来心头的阴霾都抛诸于九霄云外,他要「上山下乡」去了。

「明堂」之中,就只剩下了李治和魏征两人。

「玄成公谬赞了,您可是我大唐的‘强项之人啊,如果您都开始拍朕的马屁了,咱们这大唐风气可就堪忧了。」

也许是亲手拯救了姚崇这个热血青年,李治竟然随口开起了老魏征的玩笑。

不过,面对西来的魏征,李治觉得此老的问题,应该比姚崇更严重吧?

「陛下,老臣此来是带给您一个消息。」

看到李治投来询问的目光,魏征也没让他等多久,主动开言道。

「哦,什么样的消息‘值得让玄成公亲自跑这一趟啊?」

李治习惯性往案几上摸了一把,竟然连杯茶都没有,他才想起来方才姚崇的话。

武媚娘,消失了。

「陛下,老臣得到可靠消息,就在昨日天庭兵败地府,五万天兵天将,能活着回的到天庭已经不足万人,就连领兵的李天王都身受重伤。」

「大天尊的‘天赐卫也损失惨重,高阶战力几乎人人带伤,若非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三太子及时赶到,恐怕结果就更加严重了。」

「天庭本想从地府打开一个缺口,尽数灭除其间的魔族势力,不想半途竟然遭遇了‘幽冥血海的大批精锐。」

「经此一役,天庭要想在短期之内重整旗鼓、再战魔族,恐怕并非易事了。况且,就算是此次征战,天庭中都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大天尊的意思,是想让陛下加大对魔族的打击,如果南瞻部洲的魔族余孽已经荡平,其实可以考虑考虑其他部洲的......」

魏征说的很平静,甚至都听不出来哪怕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

他似乎真的就只是在传达一个信息而已,既没有自己的倾向性,也没有给出任何的建议和意见。

说完之后,老神在在地往那里一坐,就那这样默默地看着李治。

......

良久。

「玄成公,还记得当年你我携手前往河南道赈灾的场景吗?这一晃啊,都过去三十多年了。」

魏征带来的消息很是劲爆,至少李治是被震惊到了,他甚至差点儿开口问问,「天赐卫」中他关心那二人的情况。

可是,李治还是忍住了,竟然问了一个似乎完全不相干的问题。

「老臣当然记得了,那时陛下还是我大唐的晋王殿下,年方十二岁,不仅诗文独步天下,更是有一身神鬼莫测的修为。」

「老臣能够同陛下在河南道解救万民于水火,造福一方百姓,实乃老臣平生之幸事也——」

猛然听到李治有此一问,魏征还真就被问得一愣。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甚至还满怀深情地回味了一下过往,两只眼睛竟越发的明亮了。

「玄成公,你是何时知道自己是天庭‘人曹官身份的?」

魏征的思绪刚刚被李治调到三十多年前,他却又冷不丁问了这么一句。

「啊......呵呵,陛下果然慧眼如炬!其实,老臣觉醒前世的记忆也就这二十来年的事情,却又遭遇了魔族肆虐三界。」

「可是,老臣禁不住回头想想,似乎当年老臣第一次同陛下见面之时,陛下看老臣的眼光就有些不同寻常啊?」.

「那个时候,老臣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殿下不过八岁稚子,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这些都不重要了,大体陛下也有着惊人的来历吧!不过,老臣敢向陛下保证,自从老臣恢复前世记忆之后,从未做过不利于我大唐之事。」

「事实上,这次老臣西来面见陛下,已经是近二十年来,天庭第一次给老臣下达命令了。」

魏征自顾自地说着,到了后来,甚至有些自我嘲讽的感觉?

所谓「人曹官」,无非是做一些上传下达的事情而已。

如果换做数十年前,凭借着魏征自身的实力自然可以做到无往不利,可是现在的大唐,能人异士多矣。

一来,魔族肆虐三界,天庭也一度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顾得上他这个小小的「人曹官」?

二来,李治这些年的飞速崛起,连带着整个大唐修行者水涨船高,那位大天尊也不得不考虑魏征的实际执行能力了。

就这样,一连近二十年魏征都在坐「冷板凳」,直到这次才勉强来充当一次信使。

「玄成公可有什么‘把柄被天庭拿捏?」

对于魏征的「辩解」,李治不置可否,只是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然后又问了一句让魏征有些茫然的话。

「这个倒没有,老臣也知道药师兄和叔宝之事,想来陛下也最清楚不过,老臣倒是对叔宝羡慕的很啊。」

李靖、秦琼、魏征,这三人算是「同命相连」,都是天庭派下来助力大唐之人。

当然还有其他的人,比如那位「皂袍大将」尉迟恭,他已经算是功成身退,正常返回天庭去了。

留下的这三位,秦琼是被李治给重新「格式化」了,关于「左天蓬」的任何印记都被彻底抹除,他只是秦叔宝而已。

魏征呢,他算是被人暂时性「遗忘」了,事实上是李治给「救」了回来,要不然也寿终正寝了。

至于说那位李药师,他的情况就有些特殊了。

如果说,一开始李药师算是官派的,现在就算是天庭中那位李天王的个人意愿了。

只是让李天王都有些始料不及的是,他的这个分身,由于在大唐待的太久了,修为提升的远远超过他最初的预想。

一套不完整的

「大品天仙诀」,硬是被李药师一点一点地自行完善了起来,更是被李治大方地授以「体诀」和「心道」二诀。

如今的李药师,算是大唐一众老臣中地位最为超然之人,他并没有任何的具体职务,反而能够静心苦修起来。

三十多年过去了,李靖的境界也突破到了「太乙玄仙」中期,看着也不算是太高,关键是这是他踏踏实实修炼所得。

比起天庭中那位,凭借着西方的恩赐,再加上天庭的天王果位,又被一系列灵丹妙药喂出来的「大罗金仙」,还真说不准日后孰优孰劣呢。

三个人三种不同的境遇,却鬼使神差地一同留在了大唐,直到今日。

「如果玄成公自己愿意,也可以永远只做大唐的魏征,而不是什么‘人曹官,难道我大唐的‘侍中、‘太子太师‘魏国公,还比不上一个小小的‘人曹官吗?」

说这番话的时候,李治就放开了他全身的威势,「大罗金仙」初期再加上「祖巫」之身,整个「明堂」都充斥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这......老臣愿意为陛下驱使,愿为我大唐之福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家伙,这就是红果果地表露决心了!

事实上,也算不得李治王霸之气一出,魏征就纳头便拜,而是这数十年来的潜移默化所致。

诚如魏征自己所说,三十多年前,前世记忆尚未恢复之时,就已经对时为晋王的李治另眼相看。

要知道,那时候的魏征,事实上还在李承乾的东宫担任着要职。

而天庭的「人曹官」,说白了也就那么回事,甚至远远赶不上李、秦二位。

大唐蒸蒸日上,以唐皇李治为首的大批修行者,已经无数次突破人族多少年前的辉煌,重现上古盛世未必就不可能。

而他魏征呢?

大唐的「侍中」,那也是诸相之一,「太子太师」的位置,甚至都有可能荣耀四朝,「魏国公」绝对能在整个大唐文武中排在前列。

而魏征自己也很争气,已经渡过了自己的「金仙」雷劫,更是在太上皇李世民的巧妙安排之下,魏征也得受了李治的「体诀」和「心道」二诀。

要不然,为啥他现在越看李治就越顺眼呢?

......

「哈哈,好,朕在此发誓,定不让玄成公今日之选择失望!我大唐也毕竟远超秦汉,重现上古荣光——」

上古之时,天、地、人三界并立,天庭之主同人族之主,在法理上那也是平等的关系罢了。

不说别人,就李治的那位便宜师尊轩辕黄帝,威名远震八方之时,天地间何人能与之争锋?

「体诀」、「心道」二诀,因人而异,有着不同的修行进度,而魏征明显更青睐于后者,「心道」已经达到小成境界。

李治自然能够感受到对方对自己的纯粹和忠诚,这才会敞开心扉一把。

「这个......不知玄成公可知具体战况?‘幽冥血海是何人出手?他们同魔族勾结了吗?」

「而那天庭之中,除了李天王还有何人折损,哪吒三太子以及‘天赐卫那几位高手没事吧?」

即便李治和魏征也算是确定了「关系」,他还是委婉地问出了心中的挂念。

不是李治想防着魏征一手,实在是孙悟空的事情干系重大,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他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

哪吒三太子就不一样了,如今的三界之中,但凡有些地位的,都知道他们是结

拜兄弟,关心一下自然在情理之中。

「好叫陛下得知,哪吒三太子如今是‘大罗金仙巅峰的实力,据说战力不在二郎神之下,在地府之中也曾单挑一位阿修罗族的‘准圣而不落下风。」

「至于说‘幽冥血海都有哪些大佬出手,这个老臣还真不是很清楚,不过他们似乎的确与魔族有染。」

「‘天赐卫的两位统领,来自‘五庄观的出云子道长,受了很重的伤,已经直接返回了西牛贺洲,并扬言一定会再到‘幽冥血海讨回公道。」

「另外一位叫做‘至尊宝的统领,似乎也受了伤?此人虽然声名不显,一身战力竟然不在哪吒三太子之下,能够力战三位阿修罗族和魔族的‘大罗金仙巅峰联手。」

「后来,他还是安全撤回了天庭,有哪吒三太子在一旁护持,想来即便是受了伤,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既然李治问起来了,魏征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还是保持自己一贯的风格,只阐述他所知道的事实,而不做任何主观的评判。

「这样......玄成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联络天庭,就说朕已经被你说动,准备对地府的魔族动手。」

「如果有可能,‘幽冥血海中胆敢勾结魔族之人,朕也同样不会放过,不过,这件事情需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后。」

「三月初三,朕要在长安城外祭告上天和人族的历代圣贤,佑我人族、千秋万载、永世昌隆!」

「朕已经拟定邀请龙族、巫族、妖族前来观礼,如果天庭‘有意,也可来‘表示一番。」

「朕发兵征讨地府魔族之时,也希望天庭能够施以援手,既然天庭此次已经伤了元气,不如就让残余的‘天赐卫,再加上朕的大哥杨戬、二哥哪吒来配合一下就是了。」

既然天庭现在算是有求于自己,为何不能好好地利用一下这个机会呢?

明年初的祭天仪式,其实李治心中一直有一丝顾虑,这丝顾虑就是来自于高高在上的那位大天尊。

那位不仅仅是天庭的大天尊,同样也是三界的共主。

封神之后,人族再无人皇,恐怕那位在背后也出力不少吧?

是的,李治现在的「野心」已经膨胀了起来,他就是想要重新立起「人皇」之位。

当然了,李治自己并没有反天之心,也不会有反天之举,他只是想让人族回到自己应该待的位置而已。

凭什么,明明人族才是气运的主体,却要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甚至抢掠的对象?

道门如是,佛门如是,魔族亦如是?——

「陛下,老臣......老臣一定将陛下的用意‘完整带到——」

李治话中的意思何其明显,像魏征这样历经大唐三朝,甚至还在大隋也待过不少年的人,焉能不明白李治的真正意图。

与天谋皮啊?

不得不说,李治这份胆略深深地震撼了魏征,他更看到了李治聪慧或者说狡诈的一面。

天庭,或者说大天尊对唐皇此举会满意吗?

当然不会了。

可是,这是红果果地阳谋啊。

算上这次,天庭其实在魔族手中已经两次吃瘪了,天兵天将都折损了十多万,这些还都是属于大天尊自己的势力。

此消彼长,大天尊自己的实力折损,变相的就显得其他五御的实力更加强

大,尤其是那位不甘寂寞的紫薇大帝。

从大天尊不惜再次启用魏征这个「人曹官」,来对唐皇李治这番「命令」就可以看出,大天尊既想对付魔族,又不想自耗实力了。

......

魏征也离开了,去做他该做的事情。

一前一后、一老一少,两位大唐的股肱离去,却都是坚定有力的步伐。

「霆儿,太平,是你们吗?进来吧——」

李治早就感知到门外的三小,甚至都听到了小太平抽泣的声音,想来,这几个孩子应该只是武媚娘失踪地事情了。

「父皇,娘亲她......太平找不到娘亲了——」

一进入「明堂」之中,小太平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原本他早就想进来了,满怀欣喜的回家来,却到处找不到娘亲,甚至从宫女口中探听到娘亲失踪一天一夜了。

只是,敖霆到底是懂事的,他死死地拉住小太平,就算小丫头已经将他的手都掰出血渍了,敖霆都不曾放手。

「明堂」之中,李治先后对姚崇和魏征所说的话,敖霆三小也听的清清楚楚的。

敖霆明白父皇是在说要事,既然父皇已经知道了武姨娘的事情,他自然不想让太平妹妹这个时候贸然闯进去。

其实,小太平自己又何尝不懂得这个道理呢?

只是,那到底是她的娘亲啊,又是分别了这么久,满心欢喜和遍寻无着之间的反差,也太伤人了吧?

因此,小太平只是在用力地做摆脱敖霆的动作,却强忍着不曾开口一句,倒也是难为敖霆这个小哥哥了。

「好了,再哭就真成小花猫了,为父一定会带你找到娘亲的。霆儿,可发现了什么线索?」

李治一手将小太平抱在怀里,对于这个小女儿,李治完全没有半点儿免疫力,最见不得这个小丫头受委屈。

而对于才比小太平大了两个多月的敖霆,他却像是对待一个「成人」一般。

敖霆的「破妄金瞳」,是李治一手传授的,却在这小子身上出现了诡异的变化。

先是「望气寻宝」,如今居然还能够「原景复现」,好家伙,这比安装一个摄像头管用多了。

摄像头还得是事先就安装好的,还要考虑会不会坏掉,还要考虑储存空间够不够,对敖霆而说完全就没必要。

「父皇,武姨娘好像是收到了什么人的千里传声,然后就自行离开了皇宫,没有任何强迫的痕迹。」

「只是......对方似乎境界太过高深,儿臣根本无法捕捉到一丝信息,看来至少应该是‘准圣的修为。」

「准圣」,又冒出来一个「准圣」吗?什么时候三界的「准圣」这么不值钱了?

李治没有一丝怀疑儿子判断的意思,他心里很是明白,即便是自己亲自过去探查一番,都未必有儿子分析的这么透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5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