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四十三章 我师傅来也

书名: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4

“阿弥陀佛,这已经是第七天了,我那族侄怎么还没醒来?”

廊檐下,唐僧不停地在念佛,内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唐长老,有小儿守在一旁,您敬请宽心吧。令侄的修行如今恐怕是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咱们还是不要在这里打扰到他们为好。”

刘伯钦的老母在一旁宽慰道,类似的话,她已经说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可是,房间内依然毫无动静。

自从那夜在此地借宿之后,李治跟着刘伯钦离开了,而唐僧则由刘母另行素筵款待。

第二天,唐僧如约为刘伯钦的亡父进行诵经超度,整整忙碌了一整天的时间。

先是“度亡经”,紧接着“金刚经”、“观音经”、“法华经”、“弥陀经”,最终以“孔雀经”收尾。

献过了种种香火,化了众神纸马,烧了荐亡文疏,佛事才告了一段落。

全程都是刘母陪在一侧,刘伯钦始终没有出现,这原本有些不妥,只不过此处深山别庄,唐僧也就没有多想。

等佛事完毕之后,他才被告知李治居然在闭关之中。

唐僧虽然未曾修炼过,却也知道修行中人一旦入了定,那是轻易不能打扰的。

可是,西行在即,离开长安城不过才走了四五千里地而已,总不能一直停留在此处吧?

因此,从第三天开始,他就时常出现在李治闭关的廊檐下,不住地向内张望,平时稳重的心态似乎难觅踪迹?

廊檐下,唐僧和刘母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小声的说话,屋内李治的修炼的确到了关键时刻,就连守在一旁的刘伯钦都有些替他担心。

那可是一颗“玄仙丹”啊!

顾名思义,是在真仙境向玄仙境突破时,才能用上的特殊丹药,其内饱含的能量,岂是如今区区元婴期的李治能够承受的了的?

刘伯钦很是后悔,当时自己怎么就鬼使神差地,将这枚“玄仙丹”给拿出来了?

而盘坐在地上的李治,却丝毫感觉不到周遭的一切,准确地说,他如今的一切似乎已经完全不受自身的控制。

没错,当“玄仙丹”入口的时候,识海中那柄沉睡的诡异黑枪,再次苏醒了过来。

在黑枪面前的,正是那一黑一白两个元婴,而此时两个元婴的状态却极其不好。

“玄仙丹”的能量,才刚刚释放十分之一不到,就把这两个元婴彻底给喂饱了。

可惜,“玄仙丹”是没有意识的,它依然在不停地向外释放着能量,两个元婴已经自动关闭了神识,不敢再继续吸收。

可如此庞大的能量,却主动在向两个元婴靠拢。

同时,李治的识海也渐渐被这股能量灌满了,而“玄仙丹”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李治的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他也注意到了自己识海内的情况,却不知道能够做些什么?

只能拼命地运转“沧溟诀”第一层,企图将识海内的能量分一部分出去,或引往丹田,或导向诸经络。

“哈哈,有意思、有意思,这才多长时间啊,这小子就要‘化神’了?居然还是双元婴,以前有过这样的先例吗?”

黑枪有些兴奋,甚至是幸灾乐祸,仿佛能看到李治吃瘪的样子,就是它最大的快乐。

没过多久,李治的丹田已经被能量填满,通身百脉、诸多窍穴,也充盈无比。

“好了,该是我老人家出手的时候了,要不然这小子被玩坏了,我还得再找给睡觉的地方去,哎,好麻烦……”

“玄仙丹”虽是大补之药,却含有诸多金石之气,对于境界太低的李治来讲,则成了致命的毒药。

黑枪轻轻晃动两下,然后一头扎下,悬浮着的、大半尚存的“玄仙丹”,瞬间化为齑粉。

飘飘洒洒,如降甘霖,又像金粉,如数被吸附在整个黑枪之上。

黑枪就像被人抓了痒痒肉一般,整个枪都兴奋了起来,围着黑白双元婴不断地绕行,同时,也在抽取黑白双元婴体内的金石之气。

作为礼尚往来,黑枪却吐出一丝丝灰白色的气体,没入黑白双元婴的顶门。

良久,烟消云散,雨住风息,李治的识海再次恢复了平静。

“元元伊始,婴婴重生,化繁为简,神游身现,功成化神,还不醒来——”

随着黑枪的一声低喝,黑白元婴再次睁开了双眼。

而此时的黑白元婴,已经长大了许多,俨然就是两个风度翩翩的少年。

只是一个周身穿黑,黑色的面庞,一个白衣飘飘,面若银盆,模样也极其相似,都跟李治有八九分像。

“我等多谢前辈出手相助——”

黑白两位少年,齐齐对着黑枪行礼,他们似乎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好可怜的两个小家伙,居然在这种情况下出世,也不知道是吉是凶?”

“得了那小子这么大的便宜,我老人家就传给你们每人一套枪法吧,一曰‘嗜血’,一曰‘灭神’,你们拿去自行修炼。”

“你们主人如今的实力还差的太多,那小子自己都未必能保护自己,你们就暂时先待在此处吧——”

黑枪说完,两道光芒射出,直击黑白两位少年而去。

顿时,黑衣少年脑海中多了一篇“嗜血”枪诀,而白衣少年脑海中,出现的却是“灭神”枪诀。

“算了,还是暂时不要暴露我老人家为好。”

黑白少年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呢,就感到头脑一阵眩晕,等再次四目相的时,好像觉得自己的记忆,被人抹杀了什么?

……

“小兄弟,你终于醒了?——”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李治也终于睁开了眼睛。

“多谢刘大哥关照,小弟已经突破到了‘化神境’,哈哈哈——”

李治很是兴奋,他已经审视过了自己的身体。

发现不仅仅境界到了“化神”,就连“沧溟诀”也到了第二层,而“破妄金瞳”更是演变到了第二种颜色——橙色。

兴奋的李治急忙运转“破妄金瞳”,看向守护在一旁的刘伯钦。

好吧,还是一片虚无,看来这位最少也是“金仙”以上的级别啊!

再看识海之中,原来的黑白双元婴,如今都已长成两位翩翩少年,只是这两位少年却在旁若无人地演练着枪法。

“嗯,他们从哪里学的枪法,还有,怎么多出了一黑一白两杆枪啊?”

黑白少年跟李治本为一体,一番信息共享之后,李治也知道了“嗜血”和“灭神”两部枪诀,却仍没找到枪诀的出处和两杆枪的来历。

而“沧溟诀”升到了第二层,也多出来一项新技能,或者说是一项特性——“大力”。

李治就觉得,如果自己愿意,他都能够轻易地把双叉岭给拍平了。

这是增加了多大的力量啊?

百倍?千倍?

而且李治觉得,这恐怕还不是“大力”这项特性的顶峰,随着自身境界的不断提升,“大力”的极限也会水涨船高。

“小兄弟,你没什么事吧?”

李治一直呆坐在地上傻笑,看得刘伯钦一头雾水,甚至都有些毛骨悚然。

“哈哈,我很好,这次真的要多谢刘大哥的美酒,还有那颗丹药了,小弟无以为报,就先给大哥磕个头吧——”

李治从内心里感谢眼前这位刘伯钦,虽然不清楚对方有何目的,但是,自己得到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

“啊,这个……快快请起!这一切都是小兄弟自己的造化,你吞下了‘玄仙丹’,某家还担心了这么多天呢,那些能量你真的都吸收了吗?”

刘伯钦依然疑惑不解。

在李治陷入修炼的时候,他甚至偷偷动用了隐藏起来的天赋神通,依然没能看透李治体内的虚实,仿佛有股神秘的能量在阻止着自己?

“应该是吧,我也不太清楚,好像一觉醒来就突破到了‘化神’境。”

李治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他这样的回答,在别人看来完全就是在敷衍,却没人知道李治实际上是实话实说了。

“好了,咱们出去吧,恐怕你那族叔早已等的不耐烦了。”

见问不出所以然来,刘伯钦索性就彻底放弃了。

他本就不是小气之人,区区一颗“玄仙丹”而已,以他的身家自然不会太放在心上,就只当是结个善缘吧。

“九郎,你终于出来了?——”

房门刚刚打开,廊檐下的唐僧就围了过来,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哈哈,族叔,您这样大的情绪波动,可会影响到禅功的,出家之人当心如死水才是啊。”

许是自己终于又突破了,李治难得跟唐僧开了句玩笑,又何尝不是对唐僧的表现充满了感动?

日已偏西,夜幕再临,自然不能就此离去,唐僧和李治只好在此又多住了一宿。

对于识海之中的黑白两少年,李治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来安排。

让他们出来吧,貌似加上他,三个人在一起实力都不够看的。

此行西天路茫茫,尤其是多了他这个变数,谁也不敢保证会发生些什么。

看到沉浸在练枪中的二人,李治不禁有些感慨。

所谓的分身,他们脑海中的任何信息,作为本体都可以无偿、无限获取,而分身却需要本体主动给予才行。

如今这二人在练枪,就相当于李治自己在修炼,一旦这二人练成了,李治也就自动学会了“嗜血”、“灭神”二枪诀。

这简直就是在作弊啊?

可是,到底是谁传授给他们的枪法呢?

李治将目光锁定在那柄大黑枪上。

是的,现在已经可以叫它大黑枪了,枪身应该快恢复到原本的长度了,在李治看来,在地面上使用这柄枪实在不是很方便,这也太长了吧?

不过,他倒没有自大到去驾驭这柄枪,在自己身体内也待六年了,先是丹田而后又跑到了识海之中。

李治已经意识到,这柄枪此前应该是受了很重的伤,如今正处于养伤状态。

那么,自己体内那些凭空丢失的能量,恐怕是进入了这个家伙的肚子吧?

如果,它真有肚子的话。

次日一早,唐僧和李治都早早地起来了。

在此停留了七八天,虽然李治大有收获,还是觉得耽误了唐僧西行的日程。

“刘家大哥,多谢您这么多天的款待,我跟族叔该西行了,您对在下的恩德,来日必当回报!”

山庄门外,唐僧和李治各自牵着一匹马,李治拱手与刘伯钦母子作别。

“哈哈,唐长老、小兄弟,某家也很高兴认识你们,尤其是唐长老诵经超度了先父,某家还没来得及当面谢过呢。”

刘伯钦“哈哈”一笑,将一条烤熟的野牛腿,用油纸包了,放置在李治的马背上。

虽然李治跟唐僧同行,唐僧却没有要求他也食素,毕竟李治只是伴当,而并不是佛门中人。

“唐长老、小兄弟,看到那座‘两界山’了吗?”

刘伯钦犹豫了一番,最终还是觉得应该多嘱咐两句。

“这座‘两界山’,原来是叫做‘五行山’,乃王莽篡汉之时,从天而降。从那时起,‘两界山’下就压着一个神猴。”

“此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某家打猎时,也曾见过数次,算是有些交情。”

“二位西行必然会经过彼处,如有兴致,大可以上前去攀谈一番。这是某家为他备下的水酒,也劳烦小兄弟一并带去吧。”

说着,刘伯钦拿出一个大酒囊,看样子足能装下五斤陈酿。

“多谢刘大哥相告,我等告辞了——”

唐僧和李治飞身上马,绝尘而去。

“娘亲,唐长老真的能超度得了父亲的亡魂吗?”

望着远去二人的,刘伯钦悠悠地问道。

“儿啊,唐长老乃是如来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西游大劫已起,更是此间大气运之人,有了这层加持,相信你爹爹的亡魂一定能够得到超度。”

“可惜啊,你爹爹的亡魂尚有眉目,而你那大哥……寻找了这么多年,三界之内、天上地下,却连半缕残魂也没能找到啊。”

再次想到自己惨死的夫君和长子,刘母的心情顿时跌到了谷底,无力地斜靠在门框上。

“娘亲,您慧眼如炬,可曾看出那个少年有何奇特之处?”

看到娘亲又伤心了,刘伯钦赶忙转移了话题,聊起了连他也看不透的李治。

“那位小哥的确奇特的很,你说他是唐皇的第九子,又说他到了‘化神境’?皇家之人怎么会有如此修为?”

“而且,我观此子有九五之相,按理说寿数当不能高于三百才是,怪哉啊怪哉。”

回想起李治的相貌,刘母又是一阵感叹。

“哼,什么‘理’?不过是那位搞出来的规矩罢了,一心只想万物生灵都得听他的吗?”

刘伯钦愤愤不平道,看那咬牙切齿的样子,似乎并不仅仅是在为李治抱打不平?

“好了,你的使命也完成了,咱们也回去吧。如今西游之劫已起,虽然说此劫主要应在妖族身上,我等也不可大意,尤其是你啊——”

刘母又恢复了常态,转身向内宅走去。

……

“九郎,你跑那么快做什么吗?左右也不差这一会儿功夫。”

从刘伯钦家出来,倒是一马平川,二人纵马奔驰了三十多里地。

别看唐僧吃斋念佛了这么多年,倒是练就了一身好骑术。

唐初全民尚武,连普通的书生都多有习练剑、箭二术者,纵马奔驰自然也不在话下。

唐僧十八岁之后,就在大唐之内四处游历,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是锻炼出一副好身骨。

“族叔,您没听方才刘大哥说吗?前边‘两界山’下压了一位神猴,雉奴迫不及待地想过去看看呢。”

李治装出一副少年心性的样子,正好借着刘伯钦的话,很好地掩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阿弥陀佛,天降大山、下压神猴,此猴必然大有来历,我们还是轻易不要去招惹为好。”

唐僧一副不愿招惹是非的样子,“两界山”却离得越来越近了。

突然,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

“我师傅来也,我师傅来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4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