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三章 意欲祭苍天

书名: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4

唐皇李治,出现在逻些城外的消息,不胫而走。

当天晚上,逻些城主就赶到了「文成苑」,与他前后脚到达的,还有「藏西道」总督裴行俭和副刺史宋璟。

同时,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也已经派出最快的探马,向着吐谷浑和长安城报信。

这次不同于以往,李治消无声息地消失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都有,问题是他现在已经是大唐之主,就这样毫无音讯的状态,还是引起不少猜疑。

「好了,朕这不是平安回来了吗?哈哈,说句托大的话,放眼整个三界,能将朕轻易留下的地方还真的不多。」

看着济济一堂的人,李治还是有些感慨,尤其是自己这一双儿女,一转眼,就连年龄最小的李敖霆和小太平都长这么大了?

「太平啊,这位是为父新收的弟子名叫‘石矶,就排在你后边吧——」

关于石矶的年龄,李治还真不好考究,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这个四弟子,同天庭中那位「月游星」有没有因果关系?

那位才是封神一役中,通天教主座下截教门徒,住在骷髅山「白骨洞」,被太乙真人用法宝「九龙神火罩」烧回真身而亡,入了封神榜。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有些随意了,竟然也给自家这小徒弟取了一个「石矶」的名字。

如此一来,就算没有因果,似乎也人为地造就了一番因果?

更不要说,自己这个小弟子,手中也是有「太阿剑」和「太阿剑法」的。

好在,李治传授了改头换面之后的「大荒经」给她,要是也修行了上清妙法,还真就说不清楚了。

到现在为止,李治一共收了四个弟子,依次为白素贞、薛丁山、上官婉儿和石矶。

他们四个人的位次好说,严格按照入门时间排序就好了。

关键是自己还有两儿两女,平日里彼此之间也是师兄弟相称,别人都没争议,就是这个石矶他得专门确定一下。

「放心吧父皇,太平一定会照顾好石矶妹妹的——」

从小到大,小太平就一直是最小的那一个,就连好容易碰到了李敖霆都要比她大了两个多月。

没办法,一句「霆哥哥」是跑不了的。

现在凭空冒出一个小师妹来,小太平高兴还来不及呢。

「丁山的修为已经到了‘太乙金仙初期,看来这些年你没有因为成婚了而荒废修炼啊,哈哈哈——」

高兴上头的唐皇李治,看了一眼旁边的薛丁山和樊梨花,还忍不住打趣道。

羞得二人也不敢回话,只是将头埋的更低了些。

「霆儿,你这是什么情况?‘太乙金仙巅峰?不对,你小子的功法有问题——」

鲁托罗、因陀罗、白罴、罗通、秦怀玉......寒暄了一圈之后,李治将目光停留在二小子李敖霆身上。

「主上,二皇子天赋异禀,身兼人族、龙族两家之长,又在龙族秘境中有了奇遇,这一年多可是老鲁亲自监督着,修为暴涨是必然的啊?」

一旁的鲁托罗心性耿直又快人快语,看到李治对李敖霆的修为起了疑心,忍不住在一旁说道。

「老鲁,朕不是那个意思,这小子的天赋的确不错,却也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霆儿,你现在修炼的是龙族的什么功法?拿出来让为父瞧瞧——」

对于自家儿子,李治也没什么好避讳的,大厅中虽然人数不少,除了第一次见面的宋璟以及松赞干布之外,其他人都算是李治的嫡系了。

「嗯?——」

对于老爹的要求,李敖霆自然不能违背,

随手复刻了一枚玉符,里边正是他从龙族秘境中得到的「祖龙经」。

「霆儿,此事还有何人知晓?」

李治不着痕迹地将玉符收了起来,淡淡地问道,脸上甚至都没有带出一丝惊讶来。

「这是从龙族秘境中得来的,只有娘亲、烈舅舅、摩昂舅舅,还有黄龙前辈知道,霆儿也将此功诀传给了娘亲和烈舅舅。父皇,这里边会有什么问题吗?」

看到自家老爹问的郑重,李敖霆也急忙正襟危坐,如实地回答道。

「霆儿无需担忧,这本就是龙族的功法,你娘亲和烈舅舅修炼了,自然会事半功倍。」

「只是,让为父没想到的是,那个黄龙真人,居然有了那样大的变化?」

关于黄龙真人的事情,没人比李治了解得更多了。

只是时移世易,在洪荒苟活了那么多年的黄龙真人,居然又开始心向龙族了?

是真的浪子回头了,还是会有什么猫腻呢?

当然,一个「大罗金仙」巅峰的黄龙真人,李治还真就不会再把他放在心上。

如果他真心回归龙族,李治也会表示欢迎,他自己同龙族的关系,如今也算是根深蒂固了。

四海之中,也只有南海龙宫一处,李治算是有些生疏而已。

......

「唐皇陛下,敢问公主殿下呢,她为何没有与您一同回来?——」

一直等候在一旁的松赞干布,见到李治已经同所有属下和亲眷招呼完毕了,他才闪身一步,走上前来。

松赞干布口中的「公主殿下」,指的自然就是文成公主了。

事实上,自打文成公主李雪雁远嫁到逻些城以来,松赞干布就一直这样称呼着她。

别看他们吐蕃有公主,而松赞干布的妻妾之中,更有好几个大小邻邦嫁过来的公主,却也只有文成公主一人,能被松赞干布如此称呼。

「赞普,事情是这样的......」

虽然,吐蕃国已经不复存在,松赞干布也由一国之主,变成了逻些城的城主,在众人面前,李治却依然愿意称呼他为「赞普」。

李治就把他们进入秘境的经过说了一遍,当然了,该说的地方说,不该说的,他也巧妙地遮掩了过去。

并不是不相信大厅中这些人,只是,有些事情现在知道了,对众人来讲未必是一件好事。

「陛下,您的意思是,公主觅地潜修去了,再回来之时有可能就已经成就了‘祖巫之身?——」

别的事情松赞干布可以不关心,只是这由「大巫」变「祖巫」,又岂是一步之遥啊?

就好比洪荒和三界,都有着诸多的「准圣」,却再也没有圣人出现一般。

甚至比从「准圣」向「圣人」的迈进还要绝望。

「圣人」据说还有一线生机,只要修为、境界和感悟达到,再能找到最后的一道「鸿蒙紫气」,就有成为天地间第八尊「圣人」的可能。

可是,这「祖巫」则不然,除了文成公主,也就是九凤这个「大巫」的独一无二性,其他的所有「大巫」,根本就是没办法修炼元神的。

李治肯定的回答,让松赞干布彻底兴奋了起来。

那可是「祖巫」啊!

后羿、刑天、夸父、蚩尤......

这一个个史上留名的巫族大能,也不过只是「大巫」巅峰的修为而已,随随便便一个「祖巫」都能轻松将其完全镇压。

「唐皇陛下,小王不才,这几年做了一件事情,希望陛下勿怪!」

兴奋了半天之后,松赞干布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这大

厅中的气氛也为之一变。

「哦,不知赞普有何惊人之举?朕又如何会怪罪于你?」

李治无意中望向了一旁的裴行俭和宋璟,总觉得这两人事先应当知道些什么?

「吐蕃虽然只剩下一城之地,麾下依然有‘光军和‘狼从三万劲旅,凭借着过去那么多年的关系,倒是还有不少小邦愿意听听小王的意见。」

「就在陛下秘境之行这三年,小王陆续说服了七位国主,愿意尊大唐陛下为南瞻部洲共主,还请陛下接纳——」

松赞干布说完,竟然撩衣服双膝拜倒在李治的面前。

「这......裴帅,此事你可知晓?」

李治没有阻止松赞干布的行为,也没有第一时间将他搀扶起来,而是看向了一旁的裴行俭。

「陛下,赞普所言的确如此,除了西南八国之外,尚有北境、西域、东岛、南疆等三十余国,同样送来了类似的奏表,已经放在陛下的‘大明宫内。」

「父皇,吐谷浑不仅愿意尊您为共主,更愿意将整个吐谷浑并入大唐,成为大唐版图的‘青海道。」

好嘛,裴行俭刚刚说完,小太平更是干脆,直接把吐谷浑的全域图和户表给递了上来。

刚刚十一岁的太平公主,由于常年修炼的原因,身高已经开始拔节,比敖霆都猛了一个头顶。

「哈哈,你这个小丫头,就不要在这里瞎凑热闹了。赞普快快请起,此事等明年开春之后,一起到长安再作计议吧——」

嘴上虽然这样说,李治还是一手将松赞干布扶了起来,另外一只手也老实不客气地接过了小太平手中的物事。

「沉香,明年三月初三,轩辕师尊生辰那天,朕会在长安城外祭祀上天,你先同丁山夫妇赶回去,亲自安排好一切事宜。」

时至今日,李治已经不用再遮遮掩掩了。

明年就是永徽十八年了,大唐的综合国力,早已远超诸国。

事实上,在过去那几年的诛魔之战中,整个南瞻部洲的诸国,几乎都得到过大唐的助力。

甚至,已经有十多个小的邦国,因为被魔族彻底灭了苗裔,这几年一直由大唐的驻军代管着。

这十多个小国星罗棋布,造成了南瞻部洲东南西北,到处都有大唐的龙旗和驻军。

当然了,为了更好地促进这十多个小国的发展,以房玄龄为首的大唐政权,早就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政策。

同时,派出了精干的职官能吏前往治理,随之而去的,自然是大唐的庞大商旅团。

此时大唐的文坛领袖孔颖达也活跃了起来,在整个大唐境内,以孔门当家人的身份号召年轻的读书人,前往这十多个小国游历、任教。

当然了,所需的学堂自然是由大唐统一设立的,户部和礼部通力合作,一场将大唐文明宣扬四海的浩荡工程,在过去三年里开展的如火如荼。

南瞻部洲其他几十个国家见状,哪有不着急的,也纷纷派出使者前往长安拜谒。

过去的时候,他们最多是向大唐派出「遣唐使」,或者国中的贵族子弟才有机会到长安留学,学习汉家文化。

可是,那十几个曾经相当弱小的城邦,现在几乎全民都有机会学习汉家文化,而且还是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根本就无需万里迢迢跑大唐去。

这样的好事,谁又愿意落下呢?

你要知道,大唐在各处建立的学堂,不仅仅教授儒家经典,甚至百工技艺、律法数术都有所涉及。

经过数年系统的学习之后,这十几个城邦,每一处都有一定的

名额,可以推举到长安城参与秋闱,同大唐读书人享有同等科考、做官的待遇。

也就是那些国主是祖传的江山,这么多年也养尊处优、作威作福惯了,要单单考虑到百姓的诉求,早就不知道有多少国家想并入大唐了。

即便如此,这些国家也退而求其次,想效仿当年「天可汗」那样,一同朝拜大唐。

当然了,如今的唐皇李治,在整个南瞻部洲的影响力,远非当年的「天可汗」李世民可比。

虽然几乎所有的国主,都没有见过唐皇李治的面,却又都见识过大唐将士的威猛,尤其是那些领军的大将,神出鬼没的「丽竞门」。

一想到那些凶神恶煞的魔族,在大唐将士的战刀下土崩瓦解的样子,而那些在他们眼中依然如天神一般的战将,竟然很多都是唐皇教授出来的。

这样天差地别的比照,再加上大唐军政两道在南瞻部洲的暗中布局,唐皇李治已经彻底被神话了起来。

君不见,「唐君庙」在各处日益增多了起来,李治也算是踩着魔族的尸体,将对自己的信仰逐渐向整个南瞻部洲扩散。

而「丽竞门」那些人,则时不时在南瞻部洲各处闹腾出一些「神迹」出来,或者满足一些百姓在「唐君庙」祈祷时的小愿望。

如此一来,一硬一软两种手段并驾齐施,「唐君」之名已经超越了其他大多数的神灵。

不说别的,这位「唐君」是真能满足人们的愿望啊,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神灵」,即便没什么人真正见过「唐君」的面,那不是还有整个大唐在吗?

......

「霆儿,你说你能化作一条银龙?你且化给为父看看。」

夜已深,「文成苑」一处密室之内,李治和儿子敖霆相对而坐。

「好——」

说了一声好,敖霆就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密室内出现了一条丈余长的「七爪银龙」。

「果然是‘祖龙的模样,霆儿,且放松你的元神,让为父好好看看——」

天地无极,破妄虚空——

李治将「破妄金瞳」运转到极致,一双金色的眼睛,直接穿透敖霆的肉身,落在了他的元神之上。

果然,敖霆的元神之上,有着一个与他现在所化「七爪银龙」一模一样的印记,且随着元神的波动,那道银龙印记一明一灭,总透露着那么一丝的诡异?

「霆儿,且勿抵抗,为父试着看能否去除你元神上这道印记——」

李治想了想,用的却是已然大成的「心道」,操控着自己的意念,将其拿捏成一道半透明的光丝。

那道光丝也侵入了敖霆的元神之中,绕着那银龙印记转悠了一圈,似乎在考虑着应该如何着手?

后来,这道光丝赫然变成了一把半透明的匕首,竟然在敖霆的元神之上,轻轻地剐蹭了起来。

「啊——,父皇,疼啊——」

好家伙,就那么轻轻的一下,小敖霆都受不了啦。

元神,那是修行者的第二生命,也是最敏感的所在。

很多修行者,被人杀死之后,即便肉身被爆成了渣渣,只要元神能够逃脱,依然能够重新修炼回来。

而那些陷入困境走脱不了的,在实不可解的时候,往往正是选择自爆元神,那威力甚至在自身实际战力的十倍之上。

像敖霆现在这样,敞开自己的元神,不做任何的保护,任凭别人侵入并剐蹭着,也就是面对自己的老爹了。

「哎,你这种情况太过特殊,为父也无能为力啊——」

看到儿子满脸的痛苦,李治终于还是停止了自己的动作,并同

时询问了识海之中的「十二品净世白莲」。

数十年过去了,但凡遇到棘手的问题,李治已经习惯向这位大佬征询意见了,这次也不例外。

可惜,结果还是让他失望了。

事实上,「十二品净世白莲」只说了一句话,要想去除这道印记,除非它是那「十二品业火红莲」。

这个答案让李治很无奈,不过,他也是能够理解的。

如果换成「十二品业火红莲」,将敖霆的元神放置在「红莲业火」中煅烧,必然是能够将那道印记去除的。

可惜,那玩意儿却在久负凶名的「冥河老祖」手中,别说他李治现在都没见过那一位,就算是见到了,貌似彼此也是仇人吧?

他的贵妃娘娘罗伽公主,带着长女离洛跟那位大佬走了,这一去已经十多年了吧?

没有罗伽公主在身边,李治似乎都已经忘记了大自在天「天魔宫」之事,而因陀罗和鲁托罗二人,也不敢轻易提醒李治。

这二人私下里也沟通过无数次了,他们是最了解「幽冥血海」,也最了解「冥河老祖」的,就连波旬魔王都束手就擒了,唐皇过去能行吗?

十多年的相处,人总是有感情的,别管是阿修罗族还是人族,更何况,他们的小公主罗伽已经是大唐贵妃,且还生下了一位离洛公主啊。

即便有「十二品业火红莲」在手,似乎也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用意念之刀轻轻剐蹭两下,都造成这么大的反应,这要是真放进「红莲业火」灼烧了,李治都不敢想象会是怎么的场面。

「霆儿,‘祖龙经你且修炼着,不过为父当初传授你的‘心道却也不能落下。」

「看来,你元神之上这道印记,应当是那位‘祖龙的杰作,他既然是十爪银龙,那么你在晋级‘准圣之前,应当是没什么危险的。」

这是李治做出最终的判断,「准圣」境界啊,那不早着的吗?

如果哪天敖霆真要晋升「准圣」了,李治会亲自为其护法,用先天之物斩却一尸,顺带着就斩去这道银龙印记。

在李治看来,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敖霆会失去一具「善尸」或者「恶尸」,这恐怕也是那位「祖龙」最后的谋划吧?

......

李治并没有在逻些城久待,甚至都没有到城中去,一直就住在城南的「文成苑」,好好地检验了一番小儿子和小女儿的修为。

还真别说,在李治不算完全放水的情况下,这小兄妹联手竟然能够同李治对战两百回合。

「霆儿,这把‘青云剑你要善用,没想到此剑到了你的手中,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起初,这把「青云剑」是李治从四大天王中魔礼青的手中夺得的,顺手就赠给了敖凌,他自己都没怎么好好瞧过。

或者,在李治看来,魔家四将那种货色,手中会有多么强大的法宝,没想到还真是有些走眼了。

「哼,父皇就是偏心,给了霆哥哥威力这样大的灵宝,太平却没有——」

这小丫头还真是吃味了。

敖霆手中一把「青云剑」,一旁的石矶也有一把「太阿剑」,宝剑她自己倒是也有,却远远不如这两把剑而已。

看到小女儿如此模样,李治也只能苦笑不语。

好的宝剑他倒是有,识海中就飘着三把呢,「轩辕剑」、「绝仙剑」和「戮仙剑」。

问题是,貌似这三把宝剑,都不能随便送人吧?

「好了,为父答应你,将来一定找一把不比他们这两柄差的

宝剑送你——」

最终,还是高高在上的唐皇陛下妥协了,面对长子李沉香、面对次子李敖霆,李治都能够强硬起来,偏偏面对小太平就不行。

该见的人也都见过了,该安排的事情也都交待了下去,仅仅在「文成苑」停留了三天,李治就带着敖霆、小太平和石矶离开了。

有了李治的亲自保护,鲁托罗和因陀罗反而给闲置了出来。

不过,他们两位也没真正闲着,距离来年的三月初三,也就三个多月的时间,很多事情还是要他们这两位「大罗金仙」巅峰之人亲自去做,才能收到更大的奇效。

来年的祭天之举,李治还真就想张扬一把。

那不仅仅是人族的盛举,同时,他也会邀请四海龙族前来观礼。

妖族之中,有上古妖圣白泽做代表,又有北俱芦洲「天狼山」一众,勉强也算是小有规模。

至于说巫族,自然是由松赞干布来代表了,如果到时候文成公主能够赶回来,那就更好了。

凭空多出一位「祖巫」来,更是大名鼎鼎的上古九凤,想来造成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松赞干布。

李治还想到了高高在上的天庭,尤其是那位权利欲滔天的大天尊,李治暂时还不知道该怎样应对才好。

不过,二郎真君杨戬,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他是一定会发去请帖的。

这二位是自己的拜兄,杨戬更是自己的亲大舅哥,李治有理由相信,即便是自己闹腾的再大一些,这二位也会站在自己的一边。

「父皇,咱们这是要先去一趟吐谷浑吗?」

掐指一算,小太平离开吐谷浑皇宫,也已经快两年时间了。

平日里游山玩水,或者同敖霆在「文成苑」中一边修炼,一边等自己的父皇还没觉得有什么。

当离开「藏西道」,进入吐谷浑境内之后,小太平居然有些想家,想念自己的娘亲了。

「当然了,既然你都已经做主把吐谷浑献给大唐了,就没有必要让你娘亲再待在‘伏俟城了。」

「整个吐谷浑都是你的封地,吐谷浑的皇宫,今后就当做你的公主别苑吧。」

合着李治绕了一圈,这是要来接武媚娘回长安的啊?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别说是太平公主,就算是李治再次看到「伏俟城」城门的时候,心中也是有着一番感慨。

吐谷浑,这也算是西南边陲的一个大国,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唐一道,武媚娘的手段可见一斑。

有时候,李治甚至在想,这个世界里没有了女皇「武则天」,会不会少了些什么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4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