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二章 姻缘天注定

书名: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4

「梨花见过武家师姐——」

七日之后,一位满副戎装的妙龄女子,进入了吐谷浑伏俟城的皇宫之中。

「呵呵,快快请起,早就听说骊山圣母座下有一名出色的女弟子,今日能够在此见到小师妹,本宫喜出望外也——」

武家娘子仔细打量了一番来人,赶忙起身离座,伸出双手将盈盈下拜的这名女子给搀扶了起来。

「梨花师妹这是从骊山而来吗?」

武家娘子央请来人落座,并亲自为其端来瓜果点心,又细心地斟上了一杯茶,二女初次见面却如同相识多年的好姐妹一般。

「好叫武家师姐得知,梨花此次并非从师尊身边而来,半年之前梨花就拜别师尊回到了西凉家中,此次吐谷浑之行,梨花也是接到了师尊的信符才从家中赶来的。」

「听闻武家师姐在吐谷浑做下了好大的阵仗,师尊的意思是,想让梨花在师姐这里多多学习,并趁机寻找机缘,以求在修为上有所突破。」

原来,来人的名字叫做樊梨花,她原本并不是大唐之人,其父乃是西突厥寒江关的关主樊洪,而樊梨花自然也就是出身于西凉了。

在樊梨花三岁那年,她就被云游至寒江关的骊山圣母给相中了,并将其带回骊山整整修行了一十五载。

这樊梨花还真是天赋异禀之人,无论习练什么都快,既聪明又肯下苦功,往往别人修炼一年才能达到的水准,她竟然只要月余就能够掌握了。

这样的弟子,试问又有哪个师傅能够不喜欢呢?

骊山圣母那还了得吗?

她本是上清圣人的弟子无当圣母,封神之后苦苦支撑着截教余脉,不惜化身为骊山圣母,同日益兴盛的西方佛门交从甚密。

当然了,所谓骊山圣母的真实身份,但凡是三界中的大佬自然知晓,不过后来三界气运已定,自然也就没有哪不开眼的会同截教死磕到底。

截教只是人散了、人心也散了,而不是真的就彻底灭亡了。

先不说天庭的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中,有多少人原本出身于截教,就单单看看那西方吧。

君不见,佛门之中也不乏截教出身之人,而那位高高在上的如来佛祖,还是当年的截教首徒呢。

如果真是硬拉关系,骊山圣母叫那位一声「大师兄」,多少还能有一丝香火情吧?

哎,没有办法,谁让万仙来朝的截教,败落到了如今这样的地步呢。

昔日高傲无比的无当圣母,为了存续截教的传承,不也委曲求全地化身为骊山圣母了吗?

骊山圣母平日里也很少在「蓬莱岛」,大多数总是待在她的骊山,更是先后收了钟无艳和樊梨花为徒。

不过,到现在为止,樊梨花并不知道她师尊的真实身份,她更没有随师尊一起到过蓬莱岛「碧游宫」。

而她的那位大师姐钟无艳,樊梨花也只闻其名,却未见其面。

据师尊所说,大师姐天赋远不及她,却早已跻身「大罗金仙」之境,靠的就是日复一日的勤修苦练,樊梨花也一直将那位素未谋面的大师姐,作为自己修行上追赶的榜样。

短短十五年就修到了「太乙金仙」初期,这样的速度即便放眼整个三界,那也属于凤毛麟角之辈。

当然了,如果要跟李治那几个孩子相比,估计还是要逊色一些的。

长子李沉香,现在不到十一岁,经过大半年战场厮杀,修为已然来到了「太乙玄仙」中期,对比樊梨花虽说依然落后两三个小阶,想到二人差了七岁有余,这天赋和机缘上的差距就不言而喻了。

二儿子李敖霆,有着龙族得天独厚的基因,一出生就是「天仙」境界,四岁多就

突破到了「玄仙」中期,此次随着其母敖凌到「龙族秘境」中一游,再次见面时还不知道能强到什么地步呢。

儿子们一个比一个妖孽,李治的女儿同样不遑多让。

看看武家娘子身边的小太平吧,马上就要五岁了,终于渡过了「天仙」雷劫,一身佛门法力远超当年同样年龄的武娘子,顶级的「九九雷劫」也预示着上佳的修行根骨。

而被罗伽带去蓬莱岛「碧游宫」长女离洛,那就更加夸张了,「大罗金仙」啊?——

好吧,那位小姑奶奶的境遇是万万年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说别人,就算李治自己每每想起都有些吃味。

十八岁的樊梨花,突破到「太乙金仙」境界之后,就被骊山圣母「赶」下了骊山。

倒不是她犯了什么门规,而是骊山圣母不想自己的弟子,变成一个只知道修行的木雕泥塑之人。

她骊山圣母亲近佛门不假,却并没有修行任何佛门神通,即便是她的两个嫡传弟子,也是传承的上清妙法。

当年的截教何等兴盛,上清圣人化身为通天教主,对于洪荒生灵那是真正的有教无类、来者不拒。

而无当圣母,则通天教主座下四大弟子中最年幼的一个,很是受截教万仙的追捧,收到过不计其数的礼物,而各种各样的功法就是其中之一。

无当圣母自然不会去修炼这些,却也认真地收藏了起来,到了两个弟子这里,也就有了充足的资源因材施教。

就拿这位樊梨花来讲,除了传授本门的上清妙法之外,主要还修炼了刀法、枪法和一门暗器神通。

大体修炼之人,于刀枪一途虽然都会有所涉略,但是精通者往往只选其一。

而这位樊梨花则不同,刀也好、枪也罢,她居然都练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境界。

最终,骊山圣母也没能让这个小弟子做出抉择,索性将一柄宝刀和一杆宝枪,一同赠与了樊梨花。

刀是什么样的刀?

九凤朝阳刀!

枪是什么样的枪?

凤嘴梨花枪!

均为「后天灵宝」级别的兵器,二者合在一起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落影追魂」。

这一刀一枪,在无当圣母收到的众多礼物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两件。

而樊梨花习得的暗器神通,则是截教圣人传下的独门神通,更准确地说应当是一件宝物。

那是一个火葫芦,其状如葫芦,内藏无数火鸦,打开葫芦盖,放出火鸦,火鸦可依照主人的意愿,肆意灼烧对手,不死不休。

这葫芦里的火鸦,本是先天之物,机缘巧合之下被尚未成圣的上清圣人得到,就随时炼制了一个葫芦装了起来。

大弟子钟无艳性情单薄,且也算是经历了磨难之人,尘缘了却之后,就被骊山圣母带往了蓬莱岛「碧游宫」,继续潜心修行。

而小徒弟樊梨花,则生性好动,且又长相出众,眼角眉梢之间时有红韵泛起,想必将来也要在红尘中历练一番,骊山圣母就将威力惊人的火葫芦传给了二弟子。

也许是樊梨花出身将门的缘故,除了修炼各种神通之外,她对战阵之法同样感兴趣。

这就更难不倒骊山圣母了。

截教中的各种阵法那是五花八门,适合于军阵的同样不少,骊山圣母自己不是很感兴趣,却一股脑都甩给了乐此不疲的樊梨花。

十五年的苦修,在骊山圣母的眼中,这个小徒弟难道还真把自己当成佛门中人了吗?

索性,等樊梨花一突破到「太乙金仙」境界,她就将其放逐回老家了。

......

寒江关,原

本属于西突厥的边塞之一,却因为魔族常年肆虐,连西突厥的王帐都没能保住,更不要说这个濒临大唐的寒江关了。

当然,这里也遭受了魔族的侵扰,关中守将樊洪号召全关之人死力抵挡,才勉强保住了一座残关。

这种特立独行的关口,自然更能吸引魔族的注意,也招来了更为猛烈的进攻。

一个边塞的关口而已,就算常年有驻兵,又能有多少人呢?

再说了,对方可是魔族之人啊,虽然没有统领级别的魔族至此,好歹领头之人也是一名「真仙」中期的小头目。

而寒江关中,实力最强的也不过是樊洪的「天仙」初期而已,樊梨花两名同父异母的哥哥樊龙、樊虎,则只有「金丹」期的修为而已。

眼看寒江关马上就要被攻破了,一队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大唐军队赶到了。

来的唐军人数并不多,也就是堪堪五百人数,尚不及魔族攻城之人的四分之一。

而唐军领头之人,居然还是一位十来岁的娃娃,胯下骑着一匹赤龙驹,手中拎着一根通体泛紫的棍子。

那根棍子非同小可,被这十来岁的娃娃将军抡起来,那攻城的魔族就成片成片地化作了齑粉。

「尔等都在后边等着,看小爷如何料理了他们——」

这娃娃将军嫌骑在马上打的不过瘾,索性一个纵身,飞离了赤龙驹,在半空中就对那些魔族下了死手。

「娃娃,你是何人?——」

一眨眼的功夫,两千余攻城的魔族,竟然就死在那娃娃将军棍下数百人,那位「真仙」境界的魔族小头目可顶不住了。

「哼,区区一个‘真仙的小喽啰,也敢来这里撒野?想知道你家小爷的名号吗?我呸——到阴曹地府去问吧!」

娃娃将军才懒得理他呢,方才征战一个多月,他就发现自己的战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就连境界都小升了一阶。

看来战场的厮杀,才是提升自我实力最好的方式,至于说往日里的练功,却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因此,这位娃娃将军每次上战场,都是身先士卒,甚至喝令五百名护卫全在后边干看着。

就像现在这样,远远的望去,一个半大小子,拎着一根粗大的木棍,就那样肆无忌惮地在魔族大军中横冲直撞。

「爹爹,这是大唐的军队,看样子还是长安城中的禁军精锐,咱们要出关接应一下吗?」

娃娃将军在寒江关外一动手,魔族也顾不得再攻打寒江关了,纷纷掉头去围剿那娃娃将军。

如此一来,寒江关的守军终于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仗着胆子望向关下的厮杀,头上缠着纱布的樊龙问道。

「大哥,你怎么糊涂啊,那可是大唐的军队,咱们这里是西凉的关口,如今关中兵力折损大半,这要是开关出去了,无论他们哪一方获胜,恐怕咱们这寒江关都落不了好啊。」

这樊氏弟兄二人,虽然是一奶同胞的兄弟,两人的性情却差了很多。

老大樊龙为人还算是忠厚,三十出头的年龄,一杆大枪也有几分火候。

老二樊虎就差了一些,倒不是说他的武力不行,而是此人总是有些好高骛远,看不清自己的身份和位置。

就比如现在,西突厥王帐被夷为平地,像寒江关这样的边疆关口,其实就如同无主之地差不多。

而樊虎则有心怂恿他老爹拥兵自立,这话题樊家爷仨都不知道讨论多少回了,却一直也没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正是这个时候,寒江关遭遇了魔族的连番攻城。

现在倒好,寒江关的兵力锐减到了原来的四分之一,别说是拥兵自重了,

就算是想在乱世中自保都已经成了一种奢望。

寒江关下的魔族,肉眼可见地在减少着,跟在娃娃将军身后的那五百名禁军精锐,似乎早已习惯了主将这种打法。

在两名副将的指挥下,五百禁军精锐呈偃月形展开,竟然在外围挡住了数倍于己魔族大军的退路。

「魔将大人,您看少主这次会有多长时间将这两千不到的魔族杀完?」

其中一名年轻的副将问道,他竟然称呼另一位副将为「魔将大人」?

「怀玉啊,少主现在算是走进了一个‘误区,或者说这也算是一种‘瓶颈,要依靠不断地杀戮来提升自己的修为。」

「哎,俺真是有些后悔,月前就不该传我阿修罗的功法给少主,这少主要是真有个好歹,鲁托罗就算是死上一百次也难辞其咎啊——」

原来,这两名所谓的「副将」,竟然是当年「晋王府」的老人,来自阿修罗族的鲁托罗,和秦叔宝之子秦怀玉啊。

鲁托罗没得说,「大罗金仙」巅峰的实力,说是副将其实充任着他们口中那位「少主」的护卫。

而秦怀玉才算是这五百禁军精锐真正的统领,日常安营扎寨、行军管理、冲杀战阵、攻守埋伏等等军中琐事,统统归秦怀玉打理。

这五百禁军精锐,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修为最差的都已经完成「筑基」了,五名伯长更是达到了「真仙」级别的修为。

这样的伯长放到大唐其他劲旅中去,至少也是一名统军数千的将军,可在这只五百人的禁军精锐中,却只能屈居于伯长之位。

当然了,如果将他们单独放到三界中去,那自然掀不起什么浪花来,可是在五百禁军精锐组成的军阵里,可就能发挥大作用了。

这样强悍的配制,又能够被称为「少主」的,在大唐恐怕就只有那位太子殿下李沉香了。

「不好,这个娃娃就是一个杀神,我等速速撤离此地——」

又过去了一炷香时间,能够继续厮杀的魔族已经不足千人,更有不少带伤的,硬是被那娃娃将军给杀怕了。

「想走,没那么容易!众将士听令,胆敢有脱逃的魔族,一律给小爷再赶回来——」

好嘛,这位是多么的弑杀啊?

就算魔族出现逃走之人,他也不愿意假借他人之刀,非要让人再次给驱赶回来,然后自己再一棍子一个给敲死啊?

果然,鲁托罗也好,秦怀玉也罢,一左一右各自率领百名禁军精锐拦在两翼,正后方的位置,则有三名伯长率领剩下的三百名禁军精锐在那里兜底。

而鲁托罗更是停身在半空之中,将「大罗金仙」巅峰的威势拉满,防止有任何的漏网之鱼。

「爹爹,这......这股唐军也太彪悍了吧?若是他们想拿下寒江关,恐怕我等一点儿抵抗的能力都没有啊......」

看着关下这「别开生面」的厮杀,就算是一向木高于顶的樊虎,此时也不禁腿肚子有些转筋。

这股唐军,不会是就来随意打发了这两千魔族,然后就转身离开的吧?

樊家父子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魔族的勇士们,既然这些唐军不给咱们留活路,咱们就同他们拼了,无天佛祖会保佑我们的——」

那名魔族小头目看到实在无法突围出去,而自己带来的魔族大军已经伤亡过半,他也知道,今日之事恐怕无法善了啦。

「哈哈,好,这样的魔族,杀起来才更有感觉啊,‘形神俱灭——」

那娃娃将军将手中的紫色木棍一个横扫,一

道气浪打出,在他周围数十丈之内,再也找不到一个完整的魔族了。

「这......这也太恐怖了吧?那可是魔族啊,他竟然一棍子就杀死了数百人?」

按说寒江关关主樊洪,比起他的两个儿子来,无论是修为还是眼界都要高明的多,却也没想到关下那名大唐的娃娃将军,竟然会如此的强悍,强悍得让他生出一丝无力感。

「收缩军阵,把剩下这些魔崽子都赶到少主身边去,让他杀一个痛快——」

鲁托罗居高指挥着,眼睛却死死地盯着魔族的那名小头目,生怕这个一军主将会玩出什么花活来。

可惜,一直到那个小头目身死,也没做出过什么出格的动作来,让鲁托罗很是有些失落。

「敢问关下的唐军将领尊姓大名?某家寒江关关主樊洪,拜谢将军护关保民之恩——」

寒江关的大门一直紧闭着,樊洪父子则趴在关头向下观瞧。

一直等到那娃娃将军将所有的魔族都斩杀殆尽了,转头回归了本队,纵身再次骑上赤龙驹,看样子竟然是要率军离去?

「关上的守将听着,此乃大唐太子殿下到此,此番魔族被灭,或将招致更多的魔族杀来。」

「尔等如若尚有余力,可依城而守,若力有不逮,两日后将有其他大唐军队到此,尔等只要献出寒江关,归顺大唐即可——」

那娃娃将军自然就是太子李沉香了,只是他刚刚经历了一场厮杀,又是在几乎不动用法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用肉身的力量催动着「弑神枪诀」。

虽然没有「弑神枪」在手,可沉香这根出生时就随之而来的「沉香木」,同样的威力无穷。

就方才那不到两刻钟的厮杀,沉香就感觉到自己体内的「天魔斗气」又增长了不少。

所谓的「天魔斗气」,其实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真气,沉香硬是磨着鲁托罗传授了他阿修罗族特有的功诀「天魔斗」。

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沉香就将它修炼到了小成,自己的修为更是从「太乙玄仙」初期,一举来到了「太乙玄仙」中期。

而方才的那场杀戮,让他觉得体内的「天魔斗气」再次达到了晋升的临界。

可惜,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啊,如果再多数百个魔族,或者能够斩杀一位「玄仙」以上境界的魔族就好了。

沉香自然没有兴趣回答寒江关关墙上的问话,一带赤龙驹的缰绳,真就背城而去,与其在此多费唇舌,还不如找地方多杀几个魔族呢。

沉香可以不清不楚地离去,秦怀玉可不行。

他才是这只队伍的指挥者,再说了,他们到西凉干嘛来了,还不是为了解(趁)救(机)天(抢)下(夺)苍(更)生(多)于(地)水(盘)火?

「大唐太子?那个娃娃将军竟然是大唐太子李沉香?——」

望着逐渐远去的大唐禁军,樊洪已经瘫坐在了寒江关之上。

......

当樊梨花赶回寒江关的时候,已经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寒江关的关墙之上,也已经换上了大唐的龙旗。

不过,大唐并没有在这里安排一兵一卒,依然让樊洪做这个寒江关关主,就连他所有的权利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可以说,除了关头上更换了旗帜之外,寒江关也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顶多就是此处成为了大唐的疆土,从大唐内地赶来的客商慢慢多了起来而已。

樊梨花在家中住了不到一个月,就有些住不下去了。

倒不是有魔族再来攻城,成为大唐国土之后,这里反而不再是边疆关口,向西、向北出去数百里地,也逐渐纳入了大唐的版图,或者成为大唐实际的控制

区。

樊梨花之所以住不下去,实在是因为他这个固执的老父亲樊洪。

樊洪今年六十有七,足足比樊梨花大了将近五十岁,无论放到哪个时代,都算是典型的老来得女了。

也算是对这个老樊家唯一女儿的疼爱,打小就给这樊梨花定了一门亲事,可惜这些年樊梨花都不在家中,而是随着骊山圣母上山修行去了。

前两年这位亲家就来信催促过,要樊洪择个良辰吉日,将自己女儿打扮一番,送嫁出阁。

人都不在家,就连樊洪自己都十几年没见过女儿的面了,你让他拿谁来出阁?

后来,魔族之乱也波及到了西凉,对面的亲家为了躲避魔族之乱,举家南迁了,也不知道是去了吐谷浑还是更南的吐蕃?

就这样,这两家的婚事也算是让魔族给争取了时间。

可是,就在上个月,老樊洪又收到了亲家的来信,此时对方居然在吐蕃做了***,而他的那位准姑爷,更是成为了吐蕃的一军统帅。

年纪轻轻的,那位准姑爷就有了一身不俗的修为,三十岁不到的「太乙玄仙」,放眼西凉、吐谷浑或者吐蕃,也算是炙手可热的存在。

本来樊洪已经想好了,如今寒江关没什么要事,他打算将寒江关交给还算是稳重的长子樊龙,自己亲自和二儿子一起,带着樊梨花到吐蕃走上一遭。

可惜,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情还是让樊梨花无意中得知了。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樊梨花连声招呼都没有打,就悄悄地离开了寒江关。

一个素未谋面之人,就要把自己嫁过去?

如此的婚姻,樊梨花是万万不愿的。

在樊梨花的心中,就算是自己将来要嫁人,那也是需要自己亲自选上的,无论样貌、人品、能力都不能比自己差太多才行。

至于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让它们见鬼去吧。

樊梨花的娘亲去世的早,她三岁就离开了家,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原本就没什么印象。

至于说爹爹樊洪,如果今后还是这样逼迫自己成婚的态度,樊梨花觉得自己未必需要再回这个「家」了。

恰恰是在这个时候,她却收到了师尊骊山圣母的信符,并告知她的机缘或在吐谷浑,同时也将武家娘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简单介绍了一番。

事实上,骊山圣母传给樊梨花和武家娘子的信符,二人几乎是同时收到的。

只因寒江关到吐谷浑的伏俟城尚有一段距离,而且樊梨花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在进入伏俟城之前,她总要做一番准备和调查的吧?

就这样,走走停停的,在路上就耽搁了七日。

而正是因为路上耽搁了这七日,险些要了唐皇李治的二弟子,那位一军统帅薛丁山的性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9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