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厦将倾时

书名: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4

「二师兄,你的伤势彻底好了吗?修为居然也大进了,真是太好了——」

当李沉香再次见到薛丁山之时,已经是大半年之后了,唐吐联军已经又西进三千余里。

据「丽竞门」回报的消息,此处已经是唐古拉山南麓,距离逻些城也就不到两千里的路程。

可惜,这里的地形十分奇特,而吐蕃人早早得到消息,已经在唐古拉山一线布下重兵,意欲同唐吐联军决一死战。

说是唐吐联军,实则能到此处的吐谷浑军队已经不足三千人,还多是做为卫队的形式存在,鲜有上战场厮杀的机会。

从伏俟城赶过来的薛丁山和樊梨花二人,不仅带来了不少对大军的慰问品,更是带来了「阿来国师」最新训练出来的五百精锐。

当然了,时间和资源有限,即便说是精锐,也不过比正常的吐谷浑战兵强上一些而已,同之前组建的四大劲旅还是不能相提并论。

就算是这样,杨芳也高兴的要死。

「白虎大阵」一战,他麾下的「龙彪军」几乎伤亡殆尽,最终能够活下来的,连杨芳在内也不过十一人而已。

有了这五百精锐的到来,倒是先让杨芳挑选了一番,为了平衡战力,他的「龙彪军」率先扩充到了三百人。

至于剩下那两百人,自然就成了樊梨花的亲卫,名义上她还是吐谷浑的大帅,前线所有的吐谷浑将士,自然要重新划到樊梨花的麾下。

当然了,有了李沉香这个三军统帅在,又有裴行俭坐镇中军,薛丁山倒是成了一名战将,在太子帐下听令。

「太子殿下,丁山一路行来,看到很多大唐将士还是对此地的‘气疫不适应?」

「师尊当年曾经说过,这样的‘气疫看不见、摸不着,严重时往往能够要人的性命,且不可掉以轻心啊!」

受了大半年的折磨,伤好之后的薛丁山,不知道是因为境界提升了,还是因为有了媳妇儿,整个人都稳重了起来,就连说话做事都沉稳了许多。

这一路行来,可不仅仅是在赶路,更是沿途观察了各处的地形地貌,当然也见到了不少因为「气疫」,而不得不就地修养的大唐将士。

「哈哈,二师兄到底已经是成家的人了,这说起话来,还真有了二师兄的样子。小弟李沉香,见过师嫂——」

李沉香同薛丁山之间可以没大没小,毕竟也算是从小一块长起来的兄弟,李沉香年龄小了几岁又是太子的身份,薛丁山自然处处让着他。

但是,再次见面,樊梨花已经变成了薛丁山的媳妇儿,这件事情在伏俟城过来的私信中也略有提及。

看到眼前这有些不自然的两人,李沉香从帅案之后转了过来,冲着樊梨花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太子殿下,使不得!殿下乃是大唐太子,梨花不过是西凉草民,安敢当得太子殿下一礼?——」

樊梨花急忙闪身相让,不敢接受李沉香的拜礼。

「师嫂,这就是您的不对了。父皇曾经说过,官场上那一套在我们师兄弟之间行不通,即便是见了他老人家,我这些师哥、师姐、师妹的,也只是行师礼而已。」

李沉香说这话倒不是在矫情,这样的规矩,还是在李治当晋王的时候就定下来的。

也只有这个薛丁山有些「迂腐」,动不动还是称呼李沉香为「太子殿下」。

「梨花,太子殿下说的没错,这的确是师尊立的规矩,他这一礼,你也受的......」

即便薛丁山也「羞红」了脸,此时却是不能退缩的,硬着头皮过来解释道。

「哈哈,丁山啊,你小子可以啊,不声不

响地就给老薛家讨了个这么厉害的媳妇儿,这顿酒是必须请的——」

大帐之中,除了狄仁杰和那四名军头,就都是大唐的战将。

无论是秦怀玉、罗通,还是白罴,都算是看着薛丁山长大的,在他们的眼中薛丁山是绝对的子侄辈,看到他讨了这么好的媳妇儿,自是替其高兴。

「呵呵,这个自然,沉香太子,左右现在也没什么战事,樊帅和薛将军又带来了不少慰问品,索性就犒赏三军,也算是替薛、樊二位热闹一番。」

眼看气氛已经到这了,身为大帐中唯一的文人,又是三军的军师狄仁杰发话了。

他这样一拍板,其他人就更没问题了。

于是乎,就在唐古拉山旁一处叫做「波密」的地方,太子李沉香当众公布了来自伏俟城的慰问诏书,并宣布了薛丁山和樊梨花的婚事。

李沉香不仅是三军大帅,更是大唐的太子殿下,由他来宣告此事,更显得唐吐联军一家亲的味道。

当然了,双方并肩作战了这么久,早已是亲如一家,除了番号独立以外,如今甚至连军械和训练,都是一般无二的。

......

唐吐联军的大营,整整热闹了三日。

当然了,该有的警戒自然丝毫不会放松,毕竟就在两百里开外的唐古拉山一线,聚集了吐蕃将近五万的大军。

而这五万大军,看来已经是吐蕃最后的力量了,如果歼灭了这股力量,再翻过唐古拉山,几乎一马平川,直通逻些城。

这么一天,也就是薛丁山和樊梨花返回大营的第四天,众人正在中军大帐议事,有一人急匆匆跑了进来。

「报大帅,前方有紧急军情传来——」

来的是「丽竞门」中的一名校尉,也有着「天仙」级别的修为,却是一只苍狼得道。

如今的「丽竞门」,尤其配备到各处大军中的「丽竞门」,已经不再局限于大唐之人,甚至不再局限于人族。

只要修为到了,或有一技之长者,都有机会进入「丽竞门」中,前提是你必须效忠大唐。

从两年前开始,职在「丽竞门」者已经高达三千余人,李治特令其全员修炼「体诀」。

一则可以大面积、大幅度地提升「丽竞门」中人员的实力,更好地为大唐做事;

二则,「体诀」修行越是日久,不仅能够为李治提供源源不断的「混沌之气」,更是能够增强对李治这个帝君的忠诚度。

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呈上来——」

听到声音,李沉香向大帐门口望了一眼,看到送信之人那头苍狼,自然是他熟识之人。

苍狼并没有上前,只是在营帐门口站着,将手中的密报递给了接出来的罗通,罗通又转身双手呈给李沉香。

李沉香接过密报,这是一枚「丽竞门」特制的一种信符,李沉香将法力灌输其中,顷刻之间里边的信息就显现了出来。

「狄先生,您和裴帅也看看吧——」

李沉香匆匆看了一遍,顺手递给了一旁的狄仁杰,狄仁杰看完之后,又传给了坐在另一旁的裴行俭。

「诸位,这是前方‘丽竞门传回来的密报,横亘在唐古拉山的五万吐蕃大军,突然一夜之间全部撤走。」

「此事,‘丽竞门已经再三核实、确无虚假,并且他们已经占据了吐蕃原有的营寨位置,不知此事诸位如何看待?」

等军中三位大佬都看完之后,那份密报再次回到了李沉香的手中,他向左右看了一眼,才当众宣告道。

「什么,怎么会这样?吐蕃人都撤

走了?——」

「此事会不会有诈?唐古拉山防线一失,吐蕃大军将再无天险可守,他们的大论难道脑子坏了不成?——」

「以末将看来,其中必然有诈,不可不防也——」

「哈哈,太子......那个大帅,此乃天欲我大唐成事也,当速速发兵前往——」

......

好家伙,李沉香的话音刚落,这中军大帐就热闹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各自诉说着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李沉香则静静地坐在那里,甚至面带微笑地看着帐中的众将,一言不发。

自从在长安的「大明宫」得到诏令,李沉香进入军营以来,已经过去两年多了。

尤其是这大半年以来,有狄仁杰这位当世智者陪侍在侧,李沉香真是长进了不少,单单现在这份沉稳的气度,就不是普通十三四岁的少年人可比。

「樊帅,您怎么看?——」

樊梨花再入军营,却已经今非昔比,只是她依然挂着吐谷浑大军的帅印,也该在中军帐坐一把椅子。

可惜,薛丁山都站立在一旁,她也不好意思安坐,索性就随着薛丁山一起,站在众将群中。

「回大帅,以末将浅见,如果‘丽竞门所传回的军情不假,想必是逻些城出了大问题,否则那五万吐蕃大军,断没有自己撤走的道理。」

「大帅可令‘丽竞门继续向西侦探吐蕃大军的东向,同时,我等也应该循序跟进,甚至......」

说到这里,樊梨花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犹豫。

「哈哈,这是在中军议事,自可畅所欲言,樊帅无需有任何的顾虑。」

听到樊梨花连说两点,都同李沉香所思所想极其吻合,却又停了下来,李沉香以为她有些顾虑,就主动鼓励道。

「大帅,末将的意思是,如果可能,我军是否应当派人潜入逻些城?只是此事太过凶险,所以......」

两军如今的态势,在重返军营这三四天里,樊梨花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毕竟是做过三军统帅之人,对有些事情还是有着天然的敏感度。

逻些城,那是整个吐蕃最为神圣,也是最为神秘的地方。

自从松赞干布继位赞普以来,通过一系列的征战,陆续平定了吐蕃各处,连西部最大的对手「羊同」,都彻底臣服在松赞干布的脚下。

而逻些城,就成为了松赞干布永久驻跸之处。

任用吐蕃第一智者禄东赞为大论,向大唐学习,发展农牧业生产,推广灌溉。

命人制定文字,颁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以处理赞普王室与世家贵族、诸小邦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

创设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职品阶,颁布律令,统一度量衡和课税制度,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有远见卓识的松赞干布,更是多次派遣贵族子弟至长安入国学,学习诗书,请中原文士掌管其表疏。

贞观十五年,松赞干布亲至柏海,迎娶大唐宗室之女文成公主,而他自己更是被大唐封为驸马都尉和西海郡王。

这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治,都对其推崇备至,李沉香耳濡目染的多了,自然也印象深刻。

只是,到了吐蕃境内之后,他才真正感觉到逻些城的过人之处,甚至说感觉到了逻些城的可怕。

他并不是没有派人前往逻些城,只是进入逻些城之人,到现在为止无一生还。

就连「丽竞门」之中的精锐,都折损了三十余人,很是让李沉香心疼了半天。

「沉香太

子,樊帅所言也不无道理,即便逻些城是龙潭虎穴,我等也应该再次派人前往,只是所派之人当慎之又慎,宜精而不宜多也。」

樊梨花离开军营大半年,很多内情不是太清楚,狄仁杰却了如指掌。

只是,如今局势大变,原本以为会对峙上一段时间,对方却冷不丁全军撤退了,倒是让唐吐联军的计划落空了。

「狄先生所言甚是,此一时彼一时也,这逻些城是必须要去的,只是派人前往呢?」

李沉香也不是迂腐之人,对于樊梨花和狄仁杰二人的建议,其实心中已然赞许。

他本来有意亲自走一趟,毕竟他也有着「太乙玄仙」中期的修为,又有「山河社稷图」这样的先天至宝傍身,若要选前往逻些城的人,李沉香还真就算是不可多得之人。

只是,就他三军主帅的身份,又是大唐的太子,真当众提出来,恐怕所有人都会反对的。

「大帅,狄军师,既然是梨花提出来的建议,不如就让梨花前去吧?多则三日、少则两天,梨花必然将逻些城中的虚实探听明白。」

看到李沉香和狄仁杰面露难色,樊梨花焉能不明白其中必有蹊跷。

只是现在形势紧迫,除非愿意无所事事地等下去,否则逻些城之行是必须走的。

「太子殿下,末将愿陪梨花走这一趟,以我二人之力,就算是遇到什么危险,想来也能够全身而退——」

这时候,薛丁山也站了出来,高声请令。

薛丁山「太乙玄仙」中期,樊梨花更是「太乙金仙」后期,此二人在整个唐吐联军之中,修为境界也名列前茅。

如果倒退大半年,那时候的唐吐联军,这二人甚至还是军中的扛鼎之人,如今联袂请令前往逻些城刺探军情,似乎也算是不错的人选。

「好吧,既然二师兄和师嫂愿意走这一趟,沉香自然举双手赞成。」

「不过,这逻些城中必有高人坐镇,就算是遇到了杨藩的那位师尊,也是位棘手之人,师兄、师嫂最好能变化成吐蕃人的形象才是。」

李治当年从孙悟空处得来的「七十二般」变化,自然也传给了自家的儿女和徒弟,李沉香也好、薛丁山也罢,也算小有所成。

「太子殿下放心,我二人自是晓得,告辞了——」

薛丁山和樊梨花双双抱拳,冲着大帐内众人点头示意,然后转身离去。

......

逻些城,一处普普通通的住宅里。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房间里没有点灯,却传来一声低、一声高的交谈声。

「师尊,您可知将前线五万大军悉数撤离,这到底是谁的主意?」

原来,屋中有两人在座,一位正是吐蕃的军中大将杨藩,另一位自然是他的那位神秘师尊。

看来,这二人已经聊了很长时间,杨藩有些急切,而他那位神秘的师尊却一直在顾左右而言他。

「藩儿,你这急切的性子,是该改一改了,否则将来一定会吃大亏的。」

虽然屋中光线很弱,却也不影响这二位正常视物,更何况两人一个长着一张丑脸,一个更是黒巾蒙面,又有什么好看的呢?

「白虎大阵」告破,杨藩也身受重伤,若非有他这位神秘师尊出手,杨藩恐怕已经早死多时了。

还是他师尊动用了大量天材地宝,才在短时间内让杨藩恢复了修为,重整旗鼓、再战沙场。

「如今的大唐,比起两年前来声势浩大了许多,在整个南瞻部洲,像吐蕃这样保有战力的国度,已经不多了。」

「为师本以为能够借助松赞干布的力量,来牵制大唐,甚至灭掉大唐和吐谷浑的联军,

可惜啊......咳咳......」

面带黒巾的神秘魔族,竟然忍不住咳了两声?

「师尊,您是何时受伤的?——」

轻轻的两声咳嗽,杨藩当即就站了起来,这个情况可比五万吐蕃大军撤下了严重多了。

他师尊那是什么人,在整个三界的「大罗金仙」巅峰之中,都不太容易能够找到对手。

甚至杨藩还隐隐觉得,恐怕自家的师尊还有所保留。

师尊就是一个迷一般的存在,修为如此,身份亦如此。

反正杨藩拜师也有二十多年了,却从来就没有见过他师尊的庐山真面目。

一开始,他师尊乃是一副僧人的打扮,很普通的长相,只是变幻了几次容貌之后,杨藩就明白他所见到所有的「脸」,都是假的。

再后来,一别数年之后,他再见到师尊之时,师尊竟然摇身一变,由一名得道高僧变成了魔族之人?

那正是魔族刚开始肆虐三界的时候,杨藩一家也因为魔族的缘故,远离西凉来到了吐蕃。

只是,无论是僧人也好,魔族也罢,师尊就是师尊,至少对他杨藩一如既往的关爱。

法术、神通、兵器........

只要是杨藩需要的,他的师尊绝不吝啬。

在杨藩心里,这位神秘的师尊比他的父亲都要重要,只要对他自己好,他又何必在乎师尊与谁为敌呢?

「藩儿,此事你就不要多问了,也是为师一时大意,小看了那位松赞干布,不过,想来咱们那么吐蕃的赞普,此时恐怕要比为师难受多了。」

这位蒙面魔族不让杨藩问下去,可他自己如此说,分明就是在告诉杨藩,他这身伤源自松赞干布?

「既然松赞干布不能为我所用,这吐蕃最终落入何人之手,就无关紧要了。」

「不过,西边的羊同死灰复燃,却不知如何沟通了那位禄东赞大论,看来最终倒是会让大唐人捡个便宜啊。」

蒙面魔族有些不甘心,只是想想松赞干布的实力,尤其是最后打伤自己那一掌......

那一掌的威力,分明不应当是一个「大巫」应当有的吧?

「师尊,那现在我等该怎么办?」

师尊说的话,杨藩不是完全能够理解,却不妨碍他对师尊的信任。

「一切静观其变吧,这逻些城中不简单,而那羊同人的背后,似乎也有‘魔族的支持?」

「为师不是受伤了嘛,明面上是同松赞干布起了冲突,想来他现在轻易不会让人来寻我,正好借此机会看看清楚。」

「藩儿,你速速回到军中去,联合你的父亲一起,尽可能多拉拢一些军中的将士,这些人虽然战力有限,关键的时候也是能够站脚助威的。」

......

逻些城的夜,很黑、很凉,甚至月亮都吝啬的没有出现,倒是有着多情的北风凛冽,「哗啦啦」吹着有些破旧的毡房顶棚。

城中的百姓绝大多数都已经进入了梦乡,这么黑的夜,有几家奢侈到能够张灯点蜡的?

一片片黑漆漆的房舍,丝毫看不出白日里的喧嚣,原本寂静的街道,今日不知为何多了巡夜之人?

逻些城,什么时候也有巡夜之人了?

如果仔细分辨,就会发现这些巡夜之人,竟然是整个吐蕃最为强悍的「光军」。

这一支松赞干布在娘氏和韦氏的帮助下创立的,人数不多,只有八千余人,战力据说都已经到了以一当十的地步。

而这支劲旅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人人身边配备着一条大狗,准确地应该称为「苍猊犬」。

现在街上这巡夜的队伍中,就带着几十条「苍猊犬」,一个个有半人多高,离得近了能听到低声的嘶吼。

如果是李治在这里,一定能认得出来,什么「苍猊犬」,这不是后世的「藏獒」吗?

「赞普,您真的决定了吗?您祖上世世代代守在这里,到您为止,已经是第三十三代赞普了,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

这里是一处山洞,距离布达拉宫不远,就在红山之上。

山洞之中,两人盘膝而坐,一人正是吐蕃当今的赞普松赞干布,而另外一人则是一名妙龄女子。

说话之人正是那么女子,她轻轻地拨弄着一盏酥油灯,就连说出去的话也是轻轻的,让人听着很是舒服。

「公主,你本就是大唐之人,如今虽然恢复了前世的记忆,却也不应该同本王一起在此等死。」

「大唐的军队已经打到了唐古拉山,领兵带队之人还是大唐当今的太子殿下,既然他能有如此魄力,想来也是一名奇男子。」

「大唐连兴三代,吐蕃就算不亡在乱臣贼子之手,也势必会被大唐倾覆。公主,你......还是回大唐去吧——」

能与松赞干布如此相对,又被其称为大唐公主的,除了那位远嫁来吐蕃的文成公主,又有何人?

松赞干布一生有很多女人,多的恐怕连他自己都数不清,就连大大小小的各国公主,他都娶了好几个。

只是,只有这位来自大唐的文成公主,这么多年了,一直穿著着大唐的服饰,且始终被松赞干布以「公主」相称。

「赞普,文成虽然是大唐的公主,却更是赞普的妻子,如今国难临头,文成又岂能舍您而去?」

「若真是到了国破家亡那一刻,文成愿意同赞普一起,开启历代赞普口耳相传下来的秘密。」

昏暗的酥油灯摇曳,似乎在配合着文成公主的坚毅,接连忽闪了几下,却依然明亮着。

「呵呵,秘密?就连本王都不确定那件事是不是真的,公主你又是何必呢?」

文成公主侧过身来,酥油灯的光亮正好照在她的脸上。

按照年龄计算,她怕不得要有五十多岁了?看上去却只是十八九岁的模样。

最诡异的,还不是她年龄和相貌的不符,而是她身上的气息,来在大唐皇族的文成公主,竟然也是一位巫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5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