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一章 除魔正当时

书名: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4

李淳风、上官庭芝、骆宾王、王勃、姚崇......

李治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只不过是随意溜达溜达,在蓝田县的一处酒楼之中,竟然就碰到了大唐的几位名人。

当然了,这些年李治也算是经多见广了,不会因为再碰到几个知名的人物,就会心潮澎湃一番。

客观来讲,在座这五人,此时名气最大的自然就是身在「钦天监」的李淳风,然后才是骆宾王和上官庭芝。

至于说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当然了,在这个什么都要看门第的年代,王勃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更与他家族的势力分不开。

太原王家,妥妥的五姓七家之一,而王勃的亲祖父,正是隋末唐初的大思想家、教育家王通王仲淹,那可是一时文坛泰斗级别的人物啊。

相对而言,此时的姚崇反而是最不显眼的。

他不过是上官庭芝的同乡,都是陕州陕县人,出于提携乡里后辈的心思,上官庭芝才将姚崇也带到了这个场合。

史料记载,姚崇年轻时生性洒脱,注重气节,勤习武艺,以打猎自娱,二十岁后才发奋读书。

而李治今日碰到这个姚崇,却是刚刚在家中闭门读了半年书,就跑来参加秋闱之人。

「哈哈哈,好,好啊,都是大唐的栋梁之才啊!想来骆观光应当是同上司起了争执,才不容于有司,这是遭了贬斥吧?」

李淳风那是铁定支持他李治的人,上官庭芝嘛,自己都把他的女儿收为门下了,今后这上官一门,也算是亲近之人了。

李治看出了你小丫头的不凡,却没想到小丫头却是能够「称量天下士」的王佐之人。

姚崇和王勃,反正才刚刚二十岁,还是要进京参加秋闱的,倒是这位骆宾王。

那是地道的寒门出身,年龄比李治还小十几岁,也刚过而立之年,一脸的风霜看起来倒是跟更年长的上官庭芝不相上下。

骆宾王当场被人点了痛处,还是一个初次谋面之人,脸上一红一白的,却又不好发泄出来。

「这样吧,观光的品性、文采都是上佳的,你那被贬之地也别去了,明日跟我一同回长安,暂时在府上给我儿子做个西席如何?」

「西席」,那及时宾师之位,给小沉香当老师,那可是妥妥的太子殿下啊。

李治对骆宾王的「一生」很是感慨,虽说这个世界有自己在,绝对不可能发生另外一个时空的「叛乱」。

但是,像骆宾王有些才气,却又是一副「又臭又硬」的脾气,恐怕真就沦落于江湖了。

「哈哈,观光啊,你还不快谢过贵人,你小子从此以后就时来运转了——」

又是李淳风这个「老不修」的,今晚这是第几次了?

「咳咳,这位贵人,骆某不才,也读过几年文章,需知‘宁在直中取,莫向曲中求,在下虽然遭了贬斥,到底是朝廷的法度,岂能是贵人三言两语就能废除的......」

好嘛,还真是一副臭脾气,宁折不弯的主啊?

「哈哈,好,好气概!这样,本人在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姓李名治,家中排行老九,刚刚做了七年的大唐国主,能给观光安排个位置吧?」

李治还真就被这骆宾王给气乐了。

他本来不想暴露身份,倒不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像他现在的修为,连天庭除魔战场都去了,在自家地盘上还有什么好怕的?无非是嫌暴露了身份麻烦而已。

今日在此遇到这几位大才,又收了上官婉儿这样的弟子,为了给骆宾王这头倔驴「施施压」,

索性把皇帝的身份亮了出来。

「什么?您是......」

别说是骆宾王,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上官庭芝、王勃、姚崇,哪一个禁得住这样的「惊吓」?

「怎么样?贫道难道还会害你们不成,这一个个的——」

既然身份已经挑明了,李淳风立马站了起来,先行向着李治行了一礼。

「臣等见过陛下——」

「草民见过陛下——」

李淳风都拜了,其他人哪里还有不相信的道理,一个个慌慌张张地拜倒在地。

「好了,都起来吧,今日真是偶然路过此处,看到李道长在此就过来讨杯酒喝,没想到能遇到诸位,还有我这个乖巧的小徒弟。」

李治示意众人都站起来重新落座,小婉儿却早被白素贞抱了过去,看到这一幕心中是又惊又喜。

「大师姐,这就是大唐的国君啊,他居然是婉儿的师尊,咯咯咯,太好玩了——」

到底是个五六岁的孩子,发现「皇帝」这样的稀罕物,突然变成了自己的师尊,心中那份特有的童真还就是难以名状的。

「三师妹,师尊说过,无论在什么场合,我等称呼‘师尊即可,无需理会那些俗套。」

白素贞低声地告诫着小婉儿,她也非常喜欢这个小丫头,看着上官婉儿机灵古怪的样子,不知道带回去对上那个「顽劣」的沉香师弟,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幸亏李淳风已经将整个二层包下,酒菜上完之后,整个二楼已经没有「玉烟阁」的人,要不然这样大的场面,岂不引起不必要的轰动?

「主上,臣本就是个不知道变通之人,在有司都能得罪上峰,这如果到了太子殿下身边,岂不是......」

别看骆宾王平日里也是个清高之辈,绝对属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那种,可是大唐国主当前,再淡泊名利之人,也不明有些拘谨。

「哈哈哈,就是要借助观光这份孤直之气,那小子现在也十来岁了,平日里恐怕只顾得修行道法,毫无半点规矩可言。」

「你放心,在你教授他期间,那小子绝对是没有半点法力的,你就只当是个普通的学童,正常教导他就是了。」

看到唐皇都做下如此保证了,骆宾王也不再坚持。

为官者,能留在中枢,有几个人愿意到地方上去啊?

再说了,这是直接被唐皇点了太子殿下的西席,将来即便不能混一个太子太傅当当,好歹也能来一个太子少傅吧?

「至于元之和子安二人嘛,你们就在今科秋闱中努把力,好好与全大唐的学子们比一比,只要榜上有名,自可留在长安。」

对于姚崇和王勃二人,李治却还是知道的,此二人都不算是擅长科举之人。

王勃学识颇杂,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王福畤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

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

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这位可以算是一个纯正做学问之人,却不是太擅长从政为官,好在现在不过双十年华,可塑性还是很强的。

至于说姚崇,更是被李治看好。

如今的大唐政务,多有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三人处理,最多唐王李承乾从旁掌总。

可惜,那三位都是八九十岁的人了,虽然修行有成,寿数和精力都没什么问题,思想的固化未必就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可惜没有年富力强之人接棒,就算是眼前这个姚崇未来可期,恐怕也得放在这些老人身边锻炼个十年八年的。

有唐一朝,前房杜、后姚宋,可惜李治没能见到活着的杜如晦,如今有了姚崇,那么宋璟又在哪里呢?

......

翌日,李治一行三人先行回了长安,小婉儿却有些粘着白素贞,索性就随李治他们一同走了。

上官庭芝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古来修行随师尊上山一去数十年都有的是,他巴不得自家女儿能多跟唐皇接触一番呢。

别的不说,如果能够学到唐皇哪怕十分之一的本领,都足够上官婉儿一生受用的。

看到唐皇一行人消失在视线之中,上官庭芝心中自是感慨万千,看来,命中注定的事情,还真就是无法改变的啊。

当年上官婉儿将生之时,她的母亲郑氏曾经梦见一个巨人,给了她一秤道:「持此称量天下之士。」

郑氏料想腹中,会是一个男孩,将来必能称量天下人才,谁知生下地来,却是一个女儿,郑氏心中甚是不乐。

这婉儿面貌美丽,更是胜过她的母亲,自幼聪明伶俐,出世才满月,郑氏抱婉儿在怀中戏语道:「汝能称量天下士么?」

婉儿竟然「呀呀」地相应之。

姚崇和王勃却暂时留在了辋川山中,此处风光秀丽,更有无数别庄雅苑,正好方便静心读书。

今年的秋闱在放在了十月上旬,据此尚有两个月的时间,而从此处到长安城,快马半日即至。

虽然有了唐皇李治的包票,这二人却不愿意走幸进之路,经此一事与天下举子放手一搏之心更浓。

李淳风、上官庭芝和骆宾王三人却又在此盘桓了数日,这才打马回长安,而这个时候,李治等人早就回到大明宫了。

「孩儿给父皇见礼了——」

「弟子薛丁山,拜见师尊——」

李治等回到长安城,并没有惊动任何人,直接进入到了大明宫中,却第一时间就被杨婵感知到了。

如今整个皇宫,都在「宝莲灯」的护佑之下,但凡有一丝的风吹草动,自然逃脱不了杨婵的感知。

李治等人到来之时,杨婵正带着儿子沉香、二弟子薛丁山以及薛金莲那小丫头,一起在「太液三岛」之上修炼呢。

短短的五六年时间,这三小的差距就被拉大了许多。

如今刚刚十岁的沉香,已经是「太乙玄仙」初期的境界了。

没办法,这小子整天往「山河社稷图」中跑,不说里边那近乎液化的灵气,就是那些知名不知名的奇珍异果,都不知道被这小子偷吃了多少。

薛丁山的进境也算是不慢,有了杨婵的亲自督导,敖凌甚至把龙族的「九转神龙诀」都传给薛丁山锻体。

好歹也叫一声「二师母」的,李治收的徒弟,跟他们几位皇妃的徒弟又有多大区别呢?

薛丁山自知自己起步晚,年岁上又比沉香师弟大了三四岁,修行起来就更加的刻苦、勤奋。

这五六年下来,硬是将修为提升到了「天仙」中期,这个进度虽然比不得沉香那样的妖孽,放眼整个大唐也是出类拔萃的。

薛金莲比起那二位来,进境就差了不少,一则小丫头年岁尚小。

好吧,薛金莲如今也十岁了,比起沉香来,还大了三个月。

如今的薛金莲勉强进入「金丹」期,她于修行之上的资质,只能算是一般,杨婵也不敢太过刺激她的进度,平稳增长就好。

在这三小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小男孩,只有四五岁的模样,却已经是「玄仙」中期的修为了。

这就是敖凌为李治生下的儿子,整整怀了二十八个月才降生的,生下来就是「天仙」后期。

不得不羡慕龙族强大的先天优势,再加上李治的血脉同样的不俗,造就了这位小皇子也是天赋异禀。

敖凌产下这个小皇子之时,四海龙王齐聚长安城。

旷世奇珍自然是送了不少,莫道龙宫无宝贝,虽然都不是太过顶尖的,「后天灵宝」级别的还是有那么几件的。

而作为敖凌的亲生父亲,东海龙王敖广更是以龙族当代族长的身份,将整个大唐的所有水系都封在了敖凌的名下。

换句话说,诸如南边的江水、北边的河水、亦有济水、汾水、渭水等等,只要是大唐境界的龙族势力,统统归敖凌来调遣了。

这股子力量可不小啊,有了如此庞大的水系存在,大唐真就能彻底做到风调雨顺、自给自足了。

而敖凌这个「龙女娘娘」,也算是被正式给做实了。

如此大礼,自然引得大唐朝野震惊,太上皇李世民亲自出面,率领文武重臣款待四海龙王。

在酒席宴上,多喝了几杯的东海龙王敖广,很是「无耻」地抢夺了小皇子的冠名权,为敖凌所生的孩子取名为「敖霆」。

李世民也没有反对的意思,甚至觉得这个名号很是与自家这小皇孙相配,「敖霆」——含从容自若、风度翩翩、名扬四海、气贯长虹之意。

只是暗中嘱咐宗人寺,在皇家玉蝶之上,在「敖霆」二字之前又添了一个「李」字而已。

「李敖霆」,一如大唐当今的太子「李沉香」。

「母后,这就是娘亲和母后时常说起的父皇吗?——」

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小敖霆还是有些认生,躲在杨婵的裙摆之间不愿意过去,却探出小脑袋来望个不停。

「这是凌儿所生的孩子?」

「破妄金瞳」之下,小敖霆的底细自然被李治看得清清楚楚。

好嘛,自己这几个孩子都够妖孽的,这小子才几岁啊,都已经是「玄仙」中期修为了?

「二弟快过来,这就是咱老爹回来了——」

沉香和薛丁山同时见礼,薛丁山还在地上跪着呢,沉香却很自觉地站了起来,甚至端起兄长的架子去招呼小敖霆。

「你这个浑小子,可不能把你弟弟给带坏了!丁山快起来吧,你这个头长得都已经超过你师母了——」

李治先是给沉香头上来了个「栗凿」,然后又把薛丁山给扶了起来。

离开的时候,薛丁山才八岁多,如今马上要十四岁了,多年的修炼加上足够的营养供给,这身高也窜了起来,目测比杨婵都猛了一个头顶。

用后世的尺寸来讲,一米七五的身高,杨婵绝对算是女子中的高个子,而十四岁不到的薛丁山,竟然比她还高,恐怕将来又是一个高大魁梧之辈啊。

「孩儿敖霆见过父皇——」

别看小敖霆才四五岁,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得到了大哥的证实,又看到母后那鼓励的眼神,规规矩矩地给李治行了个大礼。

「敖霆?哈哈,好名字,我的儿啊——」

「玄仙」中期又如何,那还不是他李治的儿子吗?

李治上来直接就将小敖霆从地上给抱了起来,甚至高兴地举过头顶,在大明宫中很是转了几圈。

「哼,爹爹就会偏心,怎么就没见抱过我呢。嗯,这个小妹妹是谁啊?长得这么漂亮——」

看到李治、敖霆父子如此温馨的场面,杨婵也好,跟随李

治来的小白龙、白素贞和骆宾王也好,都静静地在一旁看着,看着这对父子难得的天伦之乐。

已然十岁的沉香却罕见地有些吃味了。

在他小的时候,只有他一个小孩子在皇宫里,又是那样顽皮捣蛋的样子,自然无法从李治那里得一口好气儿。

不过,一个孩子好与不好,也无从对比。

现在有了老二敖霆,这两相对比之下,自己难道是捡来的吗?

正当沉香在那里嘟囔的时候,却一眼看到了跟在大师姐身旁有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沉香就像是看到了什么奇特的宝贝一般,顿时忘记了方才心头的那丝不快。

「小子,休得放肆!来,朕给你们都介绍一下——」

看到有外人前来,杨婵早已吩咐宫女上茶,李治也把骆宾王请了进来。

在场这些人,也只有骆宾王一个算是「外人」,虽然是臣子的,此时却被李治定为了沉香太子的西席,自然要客套一番。

「观光啊,这位就是朕的皇后,这几个孩子嘛,就是今后你要教授的学生了。」

「朕的二弟子薛丁山,大将军薛仁贵之子,那是薛将军的女儿薛金莲,这个就是朕顽劣的太子沉香,这个小的是朕的二皇子,朕把‘晋王的封号给他吧——」

「婵儿,这位是骆宾王观光先生,从明日起就是这几个孩子的授课师傅了,每日除了修行之外,务必不少于两个时辰跟随骆卿修习文章、典籍、律法等。」

李治说这番话的时候,还很是瞪了沉香一眼。

五六年没见面,李治发现自己这个儿子除了修为大进之外,似乎整个人的气质越发不像这个时代的人了?

那份桀骜不驯,那份顽皮狡黠,怎么跟后世小时候的自己那么相像呢?

「臣骆宾王,拜见皇后娘娘——」

骆宾王一改往日的洒脱,恭恭敬敬地给杨婵行了一礼。

骆宾王是文人不假,即便在李治这个帝王面前多少还能保持几分文人的洒脱,只是骨子里地儒家思想作祟,见到一国之后就更加郑重其事了起来。

「骆卿无需多礼,天地君亲师,本宫和陛下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师长,今后你也是他们的师长,在教导这些孩子课业之时,只有师长和学生,没有君臣之分。」

杨婵也看出来了,这位骆宾王定然是个饱学之士,一身的文气早已修到了「文道通神」境界。

作为一国之后,又是常年陪伴这几个孩子的人,自然知晓这几个孩子的脾气秉性,在见第一面的时候,务必要给这位教书先生足够的尊重和权力的。

「你等还不去拜见骆师?要大礼参拜——」

看到那几个孩子还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李治就把脸沉了下来。

「学生等拜见骆师——」

沉香、薛丁山、敖霆,甚至薛金莲和上官婉儿也一起过来,五小行大礼拜见骆宾王。

「免礼吧,从明日起,骆某就忝为诸位小主的西席,还望诸位不负陛下厚望,骆某也会竭尽全力、倾囊相授!」

真的到这个场合了,骆宾王先生的架子也端了起来,生受了这五小一礼。

「婵儿啊,这个小丫头叫做上官婉儿,乃是秘书少监上官仪的孙女,如今被朕收为三弟子了,你当悉心栽培才是——」

这个风格就很「李治」,他只负责收徒弟,真正教徒弟的时候就甩给了杨婵。

「婉儿?快到本宫身边了——这小丫头长的......比本宫生的顽劣子强太多了——」

好吧,沉香只能在一旁默默地自己难受,合着这一圈比下来,就自己最差啊?我到底是你们亲

生的吗?

「弟子上官婉儿,见过师母——」

就算是杨婵已经很热情地在招呼了,上官婉儿还是规规矩矩地给杨婵磕了个头。

这小丫头从小聪明伶俐,更是知书达礼之人,跟随李治走之前,也被自家父子谆谆告诫过。

「陛下,她居然是......」

当杨婵拉到上官婉儿的小手了,才发现此女竟然是世所罕见的「纯阴之体」。

「不错,婉儿的天资确实难得,若是可以,朕希望她能够传你衣钵。」

李治自然明白杨婵的意思,因此,他郑重其事地说道。

门下弟子分很多种,即便同为亲传弟子,实际上也有远近高低之别,李治一句「传你衣钵」,这就算是给上官婉儿定性了。

杨婵是谁?

那是正儿八经的「娲皇宫」传人,妥妥的圣人弟子啊。

如今他们收的这三个徒弟,加上两个儿子,甚至还有那个旁听的薛金莲,一共六人。

白素贞算是入门最早的,却是带艺投师,虽然李治和杨婵也悉心教导,奈何天赋受限,恐怕「大罗金仙」就是她的极限了。

薛金莲更是资质平平,如今甚至连一个记名弟子都没混上,剩下的薛丁山、沉香和敖霆,走的都是刚猛的路子。

现在碰到一个天资绝佳的上官婉儿,李治自然想让杨婵好好栽培一番,也许数百年之后的成就,未必就会比杨婵这个做师母的差。

......

「众卿,这五年多来,我大唐的发展有目共睹,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食、居者有其屋,甚至很多农家子弟也能走入学堂读书明理。」

「这一切的进步,都离不开满朝诸公的努力,为表彰众卿的功绩,更为了激励诸公,朕特设立了一些奖励。」

「这里有朕闲暇时炼制的一些丹药,虽说不能长生不老,增添几百年寿数还是能够做到的,可按照中书省发布的条例,按功绩大小领取一定的奖赏。」

李治都是修行过「九转金丹」的人了,炼制一些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丹药,自然是不在话下。

丹方他倒是会一些,偏偏这炼丹所用的材料不太好找,勉强被他练成了三种丹药,分别命名为「培元丹」、「锻体丹」和「延寿丹」。

基本上也算是一个级别的丹药,要看用丹者自身的情况,自行选取合适的丹药作为奖赏。

这可是比任何的财物、官爵都要吸引人的啊。

可惜,要想获得任意一枚丹药,所需要做出的贡献都不是太简单的,否则岂不是太容易被得到了。

即便如此,满朝文武还是一个个兴奋了起来。

自家陛下的能力他们可是「心知肚明」,虽然不是经常能够见到,架不住那一桩桩辉煌的战绩,早已被全大唐人深深铭记了。

「另外,通过这五年多来的休养生息,大唐百业已兴、国富民强,正是全面对魔族用兵之时。」

「大唐境内的魔族势力已经微乎其微,可是,放眼整个南瞻部洲,依然有不少的国家在遭受魔族的侵扰。」

「朕意已决,将派出数路兵马,先彻底灭除大唐境内的魔族残余,同时向所有求援于大唐的国度派兵支援,薛仁贵听令——」

冷不丁的,李治竟然在「含元殿」上点起了将令。

「末将在——」

经过这些年的修炼,如今的薛仁贵也有了「金仙」境界的修为,虽然个人实力算不得多么突出,却已经成为大唐首屈一指的统帅。

李靖、徐茂公相继退居二线,秦叔宝、程咬金等老将要么坐镇中枢,要么驻守地方要处,一杆四十岁开外、

六十岁以内的的中年将领,陆续接过了大唐的军旗。

其中,苏定方、裴行俭、侯君集、程务挺、娄师德等人成为其中的翘楚,薛仁贵更是凭借其赫赫战功,勇冠三军的战力,成为继秦叔宝之后大唐军中又一位战神。

薛仁贵的能力是完全没问题的,又有了儿子薛丁山同唐皇的那层关系,这几年也慢慢取代了秦叔宝,成为唐军的旗帜。

「薛将军,朕命你在一月之内,筛选出四万最为悍勇的唐军将士,‘丽竞门会全力配合于你,另外朕还会派三位‘大罗金仙给你。」

「三年之后,朕不想看到整个南瞻部洲,还有任何魔族活动的迹象,你可敢接令?——」

魔族精锐大军在天庭一战中败的极为彻底,就算是其中的魔族两「准圣」、三护法、五灵将全身而退,要想再次召集那样规模的大军,恐怕短期内也难以做到。

而天庭的损失更加严重,不说十万天兵天将伤亡过半,大天尊新组建的「天赐卫」都折损了大半,正在慢慢舔舐自己的伤口。

因此,今后这几年,必然是魔族全力收缩兵力,休养生息的时间,却是大唐重拳出击的时候,除魔正当时!

李治也算是下了血本了,大唐这些年虽说富有,军中却走的是精兵的路线,如若全大唐挑选出四万将士来,最差的也应当是「化劲」修为之人。

三位「大罗金仙」?

那可就是要把鲁托罗、因陀罗和小白龙,统统都要派出去了。

「末将薛仁贵为陛下,为大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是多大的信任啊,别看只有四万之众,薛仁贵都能想象到,那是一股能够横扫整个南瞻部洲的力量。

「另外,朕身边的秦怀玉、罗通你也都带着,太子沉香,也一起带过去历练历练吧。」

看到薛仁贵慷慨激昂地接下了将令,李治又喃喃自语道。

「陛下,这......」

清除整个南瞻部洲的魔族,虽然难度不小,薛仁贵还是敢于欣然领命的,骨子军人的傲气不容他有一丝的退缩。

可是,如今这位唐皇陛下竟然要把当朝太子,年仅十岁的沉香也塞给他历练,薛仁贵就有些头大了。

「薛伯伯尽管放心,小子也就在您的帐下讨一个‘先锋官当当,嘿嘿,想来一定有趣的很——」

今日大朝,算是空前的一次朝会,毕竟李治登基不到七年,就在外边「浪荡」了五六年,有些新晋臣子的面都没见过。

因此,今日能走进「含元殿」的,囊括了在长安城任职六品以上的所有官员,而太子沉香也赫然在列,就连刚刚被封为「晋王」的敖霆,都乖乖地在一旁小凳子上坐着。

「呵呵,薛帅不要有任何的压力,沉香这小子虽然顽劣了一些,却也是一名‘难得的高手,本王倒很是期待这小子的表现啊。」

薛仁贵有些为难了,李治还没发话了,站着武将之首的「唐王」李承乾,却笑呵呵地说道。

年过半百的李承乾,却丝毫看不出老态来,也有着「金仙」中期的修为,神华内敛,李治不在长安城这几年,倒也没少为大唐的繁荣谏言出力。

「唐王兄说的没错,薛帅,这把‘龙泉剑你拿着,见此剑如同见朕,有不尊号令者,斩了来报——」

为了给头一次做统帅的薛仁贵撑腰,李治昨晚还特意跑了一趟「丽政殿」,从老爹手中将这把李唐皇室祖传的「龙泉剑」给请了过来。

李治自己倒是有把「轩辕剑」,可惜那把剑太过招摇,给一军统帅明显有些过

了,他就想到了这把「龙泉剑」。

「末将尊令——」

气氛都铺垫到这程度了,薛仁贵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只好硬着头皮,在百官瞩目之下,上前接过这把既让人羡慕,却又让薛仁贵感觉到沉甸甸的「龙泉剑」。

「陛下,吐谷浑使者,前吐谷浑王妃、大唐的弘化公主,携副使阿来国师在殿外求见——」

正在这个时候,大内太监总管张阿难那特有的声音,从「含元殿」外传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7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