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422章.赴宴途中.

书名: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9

自从被委任为东南巡阅使之后,霍正源就很清楚自己这个位置的敏感性与重要性。

他可以随意调动天文数字的各类资源,也可以擅自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郑家、南洋各国等等境外势力进行沟通与联系,还有可以逐渐垄断明朝的远洋贸易,又与京城中枢相隔千里之遥

这般情况下,只要霍正源野心稍大一些、时运稍好一些、手段稍强一些,别说是脱离赵俊臣自立门户了,甚至有机会脱离明朝控制、效仿台湾郑家割据一方。

正是因为霍正源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被委任为东南巡阅使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遣散了自己的所有幕僚,然后又借口自己孤家寡人、独木难支,向赵俊臣借来了欧阳博、钱伯道、郭敏这三位赵府幕僚辅佐自己,还把自己的儿女皆是留在京城之中交由赵俊臣照顾。

再等到霍正源搭起了东南巡阅使衙门的大体框架之后,就分别与欧阳博分享了决策之权、与钱伯道分享了财政之权、与郭敏分享了外交之权。

这一切做法,皆是为了让赵俊臣稍稍安心。煇

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江正身受重伤之后,在三位赵府幕僚抵达南京与自己汇合之前,霍正源身边也确实是缺少臂助,他虽然制订了一系列计划,但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推行这些计划。

所以,当三位赵府幕僚抵达南京之后,霍正源虽然明知道他们又是连夜赶路、又是涉水而行,皆已是疲惫不堪,却还是立刻就向他们安排了各种任务,驱使他们忙碌了起来。

霍正源有预感,在南京各方势力之中,周尚景的各项计划皆已是完全准备就绪,朱和坚也已经紧锣密鼓的展开了行动与反击。

相较而言,因为霍正源此前的犹豫不决,“赵党”的行动已经慢了好几步,必须要加快节奏才行。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之后,眼看着时间已是临近傍晚,霍正源终于是停下了自己的忙碌,暂时告辞了赵府三位幕僚,离开了自己在南京城的临时住所,又让身边仅剩的两名心腹随从之一的霍长乐雇来了两名轿夫,然后就乘轿前往瞻园赴宴。

坐进轿中之后,霍正源身处于无人关注的封闭空间,也终于是卸下了坚定强硬的伪装,脸上逐渐浮出了犹豫与惶恐之色。煇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眼看着身边心腹的陆续死亡,霍正源感觉自己正身处于风险重重的刀光剑影之中,内心深处的惊惧之意也是愈发强烈,他在钱莱与赵府三位幕僚面前所表现的坚定与强硬,很大程度上就是强撑罢了。

若是可以一直强撑下去,他所展现的坚定与强硬最终也可以收获不错的回报,那霍正源或许就可以真正的扭转性格。

但现在,霍正源依然还没有彻底根除内心深处的怯弱本能,也不可能轻易根除,他只是在不断强迫自己往前走罢了。

尤其是想到自己抵达瞻园之后,就要与七皇子朱和坚、太子太师王保仁、江南缙绅之首宋承仁、南京镇守太监席成、乃至于内阁首辅周尚景等等这些强势人物正面交锋,霍正源就感觉心脏颤抖、身体僵直。

就这样,清晰感受着自己内心深处不断涌现的怯懦之意,霍正源不由是自嘲摇头,然后就缓缓闭上双眼,开始梳理内心思绪,想要赶在抵达瞻园之前,把心中惧意彻底压制下去。

然而,霍正源刚刚闭上双眼,就感觉自己的坐轿轻轻一震之后,已是停在了半路、落在了原地。煇

随后,不等霍正源询问情况,一名轿夫已是擅自掀开了轿帘,禀报道:“霍大学士,宋家老爷子的马车就在前方,他老人家邀请您同车而行。”

禀报之际,这个轿夫的态度看似恭敬,但实际上则是不容置疑的通知。

霍正源当即是眉头一皱,抬头冷冷注视了这个轿夫一眼。

很显然,霍正源所雇来的这两名轿夫,实际上就是宋家的人,所以才会直接把他送到宋承仁的马车之前,又不经询问就停下了轿子。

从某方面而言,这也是宋承仁的一种警告,就是想让霍正源明白南京城内遍布着宋家眼线,所以霍正源根本就无法瞒着周尚景私下里搞小动作,也绝无能力与周尚景所代表的江南缙绅集团相抗衡。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霍正源并没有浪费时间与这个轿夫为难,而是冷着脸直接起身离开了坐轿,迈步走向了前方不远处的宋家马车。

与此同时,宋家家主宋承仁已经亲自抬手掀开了车厢厢帘,态度亲切的微笑招手道:“子固,快进来老夫等你多时了,咱们同车而行,一路上也可以叙叙旧。”煇

见到宋承仁之后,霍正源也收敛了脸上寒意,拱手行礼道:“宋前辈,好久未见,身体可还健朗”

“哈哈吃的香、睡的稳,老夫身体很好,感觉自己还能再活十年。”

就这样,问候与谈笑之间,霍正源已经登上了马车,探身进入了车厢之内。

随后,马车晃动之际,已经再次向着瞻园方向驶去。

宋承仁依然是态度亲切,笑眯眯的打量着霍正源,责备道:“子固啊,咱们两人也是老相识了,怎么你抵达南京已有近三月之久,却一直都没有想过前往东园探望老夫,还要老夫主动拦你才行”

霍正源连忙致歉道:“晚辈对您一向是心怀敬意,也一直都想要前往东园拜见,但晚辈越是尊敬您,就越是不敢随意拜见,若是拜见前辈之后,却因为双方立场不同而产生了争执,那晚辈就不知道应该如何自处了。“

宋承仁则是面现讥笑,道:“这种场面话,就别在老夫面前说了你与周首辅、王保仁、还有那个赵阁臣,虽然性格作风各有不同,但本质上就是一类人,习惯于通过密室谋划决定胜败,对于事以密成、谋不可众的道理深信不疑,所以你们总是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想法、情绪、计划、乃至于行踪,任何事情都要秘而不宣,任何时候都要高深莫测,对不对”煇

见宋承仁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想法,霍正源有些尴尬,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而宋承仁则是不以为然的缓缓摇头:“老夫这个人城府浅,总是不适应这种事情,所以当年才会急流勇退、主动告老还乡,只可惜我宋家稍有出息的那几个后辈,一个个也皆是这般性子,把周首辅视为人生楷模,一举一动皆是要故意模仿,反而是认为我这个老家主不够出息”

说到这里,宋承仁表情间满是怨艾,似乎是对周尚景极为不满。

霍正源赔笑听着宋承仁的抱怨,但心中同样是不以为然。

宋承仁当年之所以是急流勇退、主动告老还乡,可不是因为无法适应庙堂里的勾心斗角,而是当时“周党”被德庆皇帝抓住了一个把柄,所以他就主动站出来背黑锅了。

如果宋承仁当真不认可周尚景的那一套作风,就绝对不会把宋家那几位有资质的后辈尽数托付于周尚景教导。

另一边,宋承仁抱怨了几句之后,却又话锋一转,再次说道:“不过,虽然这种处处彰显高深莫测的行事作风不是好事,但若是过犹不及、矫枉过正的话,那就更不是一件好事了这世上之事,最好皆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理应是于无声之处听惊雷、于无色之处见繁花,若是把事情闹大了,那就会让局势失去掌控,滋生各种不可预测的变数,即便是推波助澜之人,也同样会受到波及,稍有不慎就是伤人伤己、聪明反被聪明误类似的事情,自古以来已经有无数教训了”煇

说到这里,宋承仁紧紧盯着霍正源,质问道:“听说,联合船行如今就想要把事情闹大,宣称缙绅豪族与皇庄太监之间的这场冲突,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各界各方的正常秩序,所以就准备率领商人罢市、组织河工罢工、号召学子罢课,以敦促七皇子殿下与周首辅尽快解决此事,是不是这样”

很显然,在钱莱同意了霍正源的计划、开始调动“联合船行”的力量展开行动之后,宋承仁几乎是立刻就收到了消息,所以才会与霍正源秘密会晤,就是想要说服霍正源立刻停手。

对于宋承仁这般迅速就收到消息的事情,霍正源也完全不觉得意外。

“联合船行”在短短一年时间之内就迅速蜕变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关键就在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无论是有“周党”背景的戴逢福、还是有内廷背景的白明宇,再或者像是钱莱这种背景稍弱一些、以南京镇守太监作为靠山的次一级商贾,纷纷为了追逐巨利而加盟其中。

这些富商巨贾的背景与后台各有不同,却皆是因为“联合船行”的丰厚利润而团结一致,自然是迅速就迸发出了惊人的潜力。

不过,这些富商巨贾也只会在逐利方面众志成城,但他们的背景来历终究是各有不同,同时也是各方势力所安插的眼线与内应,在赚钱之外的各种事情上就不可能团结一致了。

所以,当霍正源驱使“联合船行”做事之际,也不可能守住秘密,很容易就会让宋承仁这样的大人物知晓消息。煇

霍正源早有预料、也早有准备,听到宋承仁的质问之后,就微笑点头道:“我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但我觉得不是坏事这个世上,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本质上就是把事情遮掩了下去,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唯有把事情彻底闹大、无法收场,才可以让各方下定决心,真正着手解决问题

在南直隶境内,缙绅豪族与皇庄太监的矛盾由来已久,也是日益激化,近年来总是听到传闻,说他们双方为了争夺水源、佃农、耕地而争斗不休,时不时还会发生小规模械斗与死伤,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闹出更大乱子,依我看来趁着首辅与七皇子殿下现在皆是身在南京,还是趁机把这件事情彻底解决了比较好”

见霍正源完全不理会自己的警示,依然想要利用“联合船行”把事情闹大,宋承仁不由是面色一沉,再次警告道:“霍学士,玩火者必自焚啊这几天以来,你应该已经深刻感受到了南京局势的危机四伏,前天傍晚的那场践踏、昨夜城外的那场洪水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怎样的幺蛾子,你是一个聪明人,又何必让自己卷进这场风波之中越陷越深”

霍正源摇头道:“就是因为晚辈不算痴笨,所以才有所觉悟,想要主动参与这场风波、设法引导局势走向唯有如此,晚辈才会引起各方势力的忌惮,也才有机会与各方势力讨价还价,反而是更有机会保全自己与身边人否则,晚辈在各方势力眼中就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角色,可以随意敲打威胁,被用来杀鸡儆猴,就算是抽身事外,也依然会不断受到各种意外事故的无辜波及”

说完,霍正源终于是不再隐藏锋芒,目光与宋承仁对视,悠悠道:“就以宋前辈为例,您刚才责怪晚辈一直没有前往东园造访,但以您在南京城的影响力,应该早就知道了晚辈这段时间以来的行踪,也同样没有召唤晚辈相见但晚辈今天刚刚才有了动作,您就主动现身相见,期望与晚辈达成协议、化解误会,不正是说明了晚辈的这般想法没错吗”

宋承仁深深看了霍正源一眼,点头道:“看来周首辅的评价没错,子固你果然是性情大变你刚才说,自己闹出这般动静,就是想要引起各方重视、与各方讨价还价却不知,你是想要在哪些事情上讨价还价”

霍正源也不再遮掩,直接开出了条件,道:“江南之地一向是文化昌盛、才子辈出,我们赵阁臣也一向是心怀向往,想要为江南士林贡献一份力量、添柴加火只可惜,无论是南京国子监,还是南京督察院,这两个江南士林的核心衙门,从前总是对赵阁臣敬而远之,赵阁臣就算是想要出力相助,也一直寻不到抓手煇

所以赵阁臣希望,周首辅可以把南京国子监的典簿、监承这两个位置让给赵阁臣,至于南京督察院,赵阁臣也希望占据一席之地,至少要拥有一个副都御史的位置”

宋承仁闻言之后不由是眉头大皱,彻底收敛了亲切温善之意,冷声道:“好大的胃口你们赵阁臣就不怕自己消化不良这世上的许多东西,并不是有权有钱就能换来的,乃是有德者居之,老夫并不认为赵阁臣拥有这个资格”

朝廷中枢虽然想要从南京六部收回权柄,但南京国子监与南京督察院的权力依然还会延续下去。

事实上,南京国子监与南京督察院这两个衙门皆是有其特殊之处,朝廷中枢也无法收回这两个衙门的权柄。

若是强行收回这两个衙门的权柄,看似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实际上反而是后患更大。

其中,南京国子监与京城国子监的并立,乃是出于平衡南北地域的考量,可以有效化解南方学子与北方学子的地域矛盾,而南京督察院则是朝堂大员们的流放养老、重振旗鼓的去处,可以显著降低朝堂之内的党争烈度。煇

这两个衙门的权力也都不小,南京国子监掌握着明朝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明朝境内规模最大的南京贡院、以及技术实力与影响力皆是最为雄厚的江南书局,而南京督察院的权责更是与京城督察院完全相同,拥有监察与弹劾之权。

一旦是任由赵俊臣趁机渗透了这两个衙门,赵俊臣就有机会引导整个江南地区的朝野舆情。

在明朝时期,朝廷官员与民间儒生有近半之人出身于江南,所以赵俊臣一旦是拥有了引导江南地区朝野舆情的能力,就相当于是拥有了操纵天下舆情的能力。

这种权力,“周党”自然是不会割让给赵俊臣,一丝一毫也不行。

更何况,赵俊臣的胃口太大了,竟然想要同时夺取南京国子监的典簿与监承、以及南京督察院的副都御史这三个位置

国子监典簿执掌公文奏疏,国子监监承则是执掌学规与监务,副都御史更是督察院的二号人物。

这般大的胃口,赵俊臣何止是想要渗透南京国子监与南京督察院简直是野心勃勃的想要完全控制这两个衙门煇

见宋承仁几乎是毫无犹豫就拒绝了自己的开价,甚至都不愿意与自己讨价还价,霍正源问道:“宋前辈您在表态之前,难道就不需要询问一下周首辅的意见”

宋承仁表情冷淡,道:“不必询问周首辅也绝不可能同意这种事情”

霍正源叹息一声:“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各凭本事了不过,周党与赵党之间的合作还是会维系下去,阻碍七皇子殿下顺利上位,不能任由他坐稳储位,这件事情乃是赵阁臣与周首辅的共同意志,所以晚辈也不会在这件事情给周首辅拖后腿关于这一点,还请宋前辈放心”

宋承仁面色稍缓,轻轻点头。

但不等宋承仁开口接话,霍正源就再次说道:“其实晚辈也知道,在南直隶境内,这场缙绅豪族与皇庄太监的冲突,本质上就是周首辅给七皇子殿下布置的陷阱,逼着七皇子殿下选择其中一方支持,进而是彻底得罪另外一方若是七皇子殿下选择支持皇庄太监,他就会失去江南缙绅的人望,若是七皇子选择支持缙绅豪族,他就要与内廷司礼监离心离德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七皇子殿下大概率是要支持皇庄太监的,所以周首辅的后续计划大概就是全力支持缙绅豪族,彻底赢下这场与皇庄太监的冲突,一方面是可以再次巩固自己在缙绅豪族之中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严重打击七皇子在内廷之中的威望,让内廷势力怀疑七皇子无法庇护他们、削弱内廷势力对七皇子的支持力度煇

到了那个时候,七皇子殿下不仅是引起了江南缙绅的集体敌视,也无法再让内廷势力信服自己,就算是继任了储位,也不可能坐稳位置周首辅的这般算计极为高明,让晚辈深为钦佩,所以晚辈也愿意为周首辅的这项计划出一份力”

说话间,霍正源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笑眯眯的递给了宋承仁:“这段时间以来,晚辈也一直没有闲着,认真收集了皇庄太监们的某些罪行,只要把这些罪行公布于世,相信那些皇庄太监很快就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就连七皇子殿下也无法庇护他们也算是晚辈对于周首辅后续计划的些许补益吧。”

宋承仁看着霍正源似笑非笑的模样,只觉得事情并不简单,接过册子之后就立即低头翻阅。

片刻之后,宋承仁已是面色大变

在宋承仁看来,霍正源递给自己的这本册子,哪里是什么补益分明就是一柄锋利无比、伤人伤己的刀子

就像是霍正源所言,只要把这本册子之中的种种罪行公之于众,皇庄太监们立刻就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到时候别说是七皇子朱和坚了,就算是德庆皇帝也无法庇护他们。

然而,霍正源说这本册子之中的种种罪行,乃是他这段时间以来辛苦收集到的,却绝对是谎话煇

事实上,这本册子之中所描述的各项罪行,从来都不是什么机密,也从来都不需要用心收集,乃是人人皆知的秘密。

但如果某些秘密明明已是人人皆知,却从来没有任何人愿意站出来公开宣扬揭露,那就意味着这些个“秘密”牵扯太广,一旦是公开宣扬揭露,就必然会引发一场滔天巨浪

简而言之,有些事情不上秤没四两重,上了秤就是一千斤也不止

譬如说,皇庄太监们捏造圣旨的事情,就是这般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787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