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278章.手腕(五).

书名: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9

赵俊臣潜藏在黄申明的身边、黄申明暂时庇护赵俊臣,一切都只是交易罢了,双方相互利用、各取所需,并不存在任何信任关系。

然而,哪怕是黄申明从来都没有信任过赵俊臣,一直都是暗中戒备,但赵俊臣出言蛊惑黄申明之际,却依然是可以屡屡得手。

这是因为,赵俊臣至始至终皆是没有说过任何假话最多也就是隐瞒了其中一部分真相而已;他的各项建议对于黄申明而言也确实是大有益处只不过同时也会为赵俊臣自己营造出更多机会罢了。

如今黄申明听信了赵俊臣的建议,摆出强硬态度与那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进行交涉之后,也果然是效果拔群。

营内各方势力见到这般情况之后,立刻就安份了许多,皆是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耐心等待黄申明的交涉结果。

若是最终黄申明交涉失败,他们就会再次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也就会愈发不把黄申明放在眼里;反之,若是最终黄申明交涉成功,顺利压服了这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他们就会表现老实一些,黄申明也就可以趁机赢得他们的尊重与敬畏。

说到底,因为营内局势的错综复杂、军心不稳,现在不仅是黄申明顾虑重重、瞻前顾后,营内其余各方势力也同样是抱着这般心态。

这般情况下,只要黄申明态度强硬起来,营内其余各方势力无法预估后果与代价,就只能选择退让与隐忍。

至于那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以马渚、张壮、郑伯伦几人为首,这般心态尤其明显,见到黄申明的强硬态度之后,很快就放软了身段,不敢像是此前一般胡搅蛮缠,反而是开始讲起了道理,不断重申他们对于辽东镇的忠心,表示他们的一切行为皆是出于公义,还苦劝黄申明一定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但黄申明是什么人又岂能不明白欺软怕硬的道理他摆出强硬态度与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进行交涉之际,最开始还有些心存顾忌,也不敢提出任何过于苛刻的要求,但见到对方态度放软之后,却立刻是底气大增,很快就开始了得寸进尺。

最开始,黄申明只是要求对方安分守己一些,不可以再次索要各种超规待遇,也不可以再有任何异动,结果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竟是直接就答应了。

见到对方这般“懂事”,黄申明先是愣了片刻,很快就再次提出要求,让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绝对不能虐待被俘的禁军将士,还要求对方立刻释放几名禁军武官,以协助自己搜寻赵俊臣的下落,结果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还是迅速答应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黄申明已是彻底看清了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进退维谷、顾虑重重的本质,也就愈发的态度强硬了起来,竟是直接要求对方立刻释放全部的禁军将士。

这个时候,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也已经发现了黄申明的步步紧逼、得寸进尺,就直接拒绝了黄申明的这项要求。

毕竟,这五百名禁军俘虏,乃是他们现在的唯一筹码,若是释放了这些人质,他们就彻底失去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然而,因为前几次的屡屡得手,黄申明此时已是底气十足、胆大心雄,也已是下定决心要赶在何匪、西门盛、李泽荷等人率军回营之前彻底解决这场兵变,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于是,见到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拒绝了自己的要求之后,黄申明立刻就请求那些忠于李世杰的辽东铁骑摆出进攻姿态,还宣称自己要从营地之外召来三千名辽东镇各路援军,不惜代价的彻底平息这场兵变,一切后果皆是由对方承担。

局势僵持了半个多时辰之后,虽然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依然还算是态度坚定,但他们终究不是史城,更不是何宇,无法控制麾下将士的军心动荡、想法各异,只好是再次服软。

最终,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承诺,他们今后每天都会释放五十名禁军将士,既是部分满足了黄申明的要求,也是想要尽量拖延时间。

对于这个结果,黄申明依然是大为不满,当场就把史城提了出来,暗示自己会对史城不利。

这样一来,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也不敢继续逞强,只好是再次退让,表示他们将会加快释放速度,接下来每隔两个时辰就会释放五十名禁军俘虏。

当赵俊臣收到相关消息之际,时间已经来到了第二天凌晨,黄申明也已经与那些发动兵变的辽东将士们谈判了整整一夜。

经过整整一夜的谈判之后,黄申明虽然是自认为收获极大,自然是春风得意、精神振奋,但依然是深感疲乏,所以就决定先行返回自己的营帐之中稍稍休息。

返回营帐之后,黄申明就见到赵俊臣与宋辉二人也是一夜未睡,正在耐心等待自己归来。

于是,黄申明当即就得意洋洋的详细讲诉了自己的成功事迹,大声道:“哈,本将原本还以为,这些人有胆子发动兵变,又皆是辽东铁骑出身、一向是眼高于顶,必然都是性子倔强的硬骨头

谁曾想,本将只是稍稍强硬了一些,他们就当场变成了软骨头,尽数答应了本将的各项要求嘿,本将此前还真是高估了他们

本将也是从辽东铁骑出来的,但本将当年可要比他们硬气多了唉,哪怕是辽东铁骑这样的当世强军,也终究是一代不如一代,不及本将当年悍勇无畏啊”

听到黄申明的得意自夸,赵俊臣也笑着恭维了一句,道:“这就是黄参将的不对了,你乃是辽东镇的柱石之一,地位仅次于总兵何宇,若是再熬几年资历,甚至能与西门盛并肩齐价,又岂能强求所有人都像自己一般有勇有谋”

赵俊臣乃是当朝阁老,他的刻意恭维自然是效果拔群,顿时就让黄申明得意忘形,哈哈大笑起来。

另一边,宋辉不似赵俊臣一般善于恭维迎合,只是在赵俊臣的示意提醒之下,大声恭贺道:“黄参将好手段、好魄力卑职佩服”

听到宋辉的恭贺,黄申明也就愈发得意、大笑不断,再次自夸道:“现在不仅是那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开始向本将服软了,营内各方势力见到本将的强硬态度之后,也皆是安份了许多果然是如赵阁臣所言,这种时候就应该杀鸡儆猴、出手立威只要本将立场坚定,又有谁还敢轻视怠慢

哼等到本将彻底解决了这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那些卖主求荣、背叛本将的西路防区武官,本将此前所蒙受的种种屈辱,绝不能就这样算了一定要让他们乖乖跪在本将面前、俯首认错才行”

然而,黄申明得意之余,却没有发现,赵俊臣与宋辉这二人之间,竟是增添了许多默契。

宋辉此时站在黄申明的面前,但他的眼角余光则是暗暗留意着赵俊臣的反应,也总是经过赵俊臣的示意之后才会采取行动,颇是有些亦步亦趋的意思。

显然,经过这一夜的相处与交谈,赵俊臣与宋辉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赵俊臣这些年来在德庆皇帝面前总是察言观色、曲意迎合,可谓是经验丰富,再加上他今时今日的尊贵地位,折节下交之后也容易让人受宠若惊,当他刻意放低身段想要与人拉近关系之际,自然是事半功倍、无往不利。

所以,经过整整一夜的攀谈交心之后,宋辉对于赵俊臣已是尊崇至极、深为信任,只觉得自己此前大半辈子没有遇到赵俊臣这个明主,简直就是白活了。

然而,黄申明只顾着自鸣得意了,对于这一切迹象竟是毫无察觉。

黄申明好不容易停下大笑之后,就向赵俊臣进一步解释道:“赵阁臣,现在经过本将的强力交涉之后,那些辽东铁骑已经答应释放全部被俘的禁军将士了

但他们还想着拖延时间,显然是盼着西门胜回营之后帮助他们扭转局势,所以每隔两个时辰才会释放五十名禁军将士

对于这般状况,本将当然是不甚满意,但经过整整一夜的不断交涉之后,本将实在是有些疲了,所以就想着先回来休息一下,待本将稍稍休息两三个时辰、养足精神之后,就会再次出面与他们交涉

到了那个时候,本将不仅要逼着他们立刻释放全部禁军将士,还要逼着他们彻底放弃抵抗,放下兵器、束手就擒、等待发落”

说到这里,黄申明则是意有所指的补充道:“到了现在,对方已经释放了百余名禁军俘虏,但本将出于稳定局势、杜绝隐患的考虑,并没有向这些禁军将士交还兵甲,只是让他们换了一处营地进行休整,严禁他们随意外出活动,当然也不会允许赵阁臣您与他们进行接触还望赵阁臣可以体谅本将的苦衷。”

在黄申明看来,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对于自己而言已是极为有利,凭着平息兵变之功,自己已经稳固了地位,也就拥有了各种各样的选择余地,接下来不论是继续庇护赵俊臣、还是直接出卖赵俊臣,又或是暗中协助赵俊臣做些不会影响大局的小事,皆是稳赚不赔。

这般情况下,黄申明自然是想要趁机为自己攫取更多好处。

作为辽东镇的一名参将,黄申明也沾染了辽东镇的傲慢,认为禁军将士皆只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所以他并不介意禁军将士们取回兵甲、恢复战力,也不介意赵俊臣与禁军将士们取得联系,认为这种事情根本不会影响大局,也根本翻不起任何浪花。

与此同时,黄申明又认为,赵俊臣如今受庇护于自己,身边没有任何心腹护卫,必然是深感不安,所以赵俊臣一定会竭尽全力的想办法恢复禁军将士的战斗力、与禁军将士们取得联系。

所以,他此时的这般说法,其实就是在暗示赵俊臣,若是想要让禁军将士取回兵甲、恢复战力、与禁军将士进行接触,都必须要付出一定代价才行。

然而,让黄申明万万没想到的是,赵俊臣就好似完全没有听懂他的暗示一般,直接摇头笑道:“本阁此前已经保证过,绝不会再给黄参将添麻烦,既然黄参将不愿意让禁军将士们取回兵甲、恢复战力,也不愿意让本阁与禁军将士们进行接触,本阁也就不会强求。”

说话间,赵俊臣笑吟吟的看着黄申明,那种眼神就好似正在观察一个毫无用处的废物。

对于赵俊臣而言,黄申明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就等着黄申明跌落深渊、自食苦果。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120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