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138章.风波之始.

书名: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9

后世有一个词汇,叫做“路径依赖”。

这个词汇的意思是,人们一旦是习惯使用某种方法解决问题,就会形成思维惯性,就好似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思维模式也就会不断自我强化,很难做出改变。

朱和坚目前就已经出现了“路径依赖”的情况。

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无非就是依赖三点优势其一是伪装,其二是隐忍,其三是狠辣。

尤其是狠辣他不仅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为达目的不折手段。

所以,每当是遇到问题之际,朱和坚的脑子里立刻就会冒出“杀人灭口”、“斩草除根”之类的选项。

若是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解决那个引发问题的人

不得不说,这种思维模式虽然很危险、隐患也大,但绝大多数时候都很管用,效率也很高。

接下来的南京之行,在朱和坚眼中就是一次冒险,所以他也就给自己安排了许多后手。

首先,朱和坚让司礼监吴信泉秘密联系了南京镇守太监席成在南京官场之中,镇守太监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势力有了席成的鼎力相助,朱和坚前往南京之后,手里就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力量。

然后,朱和坚又通过东厂的关系,提前向南京派去了一批善于情报工作的精锐锦衣卫,让他在南京办事期间可以及时掌握相关各方的动态消息。

最后,朱和坚在思维惯性之下,依然是安排了一批“嘲风”死士暗中跟随在自己身边,一旦是他在南京办事期间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批死士就会负责处理掉那些引发问题与提出问题的人

等到这一切皆是安排妥当之后,朱和坚则是派人召来了刘冶。

收到七皇子朱和坚的传唤之后,刘冶自然是不敢怠慢,立刻就丢下了手头上的一切事情,迅速奔到了七皇子府。

觐见朱和坚之际,刘冶依然还是那一副自甘卑贱的模样,当场下跪行了大礼,把头埋在地上,屁股高高撅起。

近段时间以来,朱和坚利用刘冶的渠道,陆续接收了好几批天水城暴民,皆是成为了“嘲风”组织的死士,所以两人时常会有接触,但朱和坚见到刘冶这种自甘卑贱的作态之后,依然是有些不适应。

然而,也正因为刘冶的这种卑贱表现,朱和坚虽然瞧不起刘冶,但也下意识的减少了防范之心,总觉得刘冶已经被自己彻底控制住了,也根本没有反抗自己的勇气。

当然,在表面上,朱和坚并不会表现出真实想法,看到刘冶行礼之际,还亲自起身、伸手把刘冶扶了起来,让刘冶颇是受宠若惊。

“刘冶先生,我这次找你见面,乃是有要事相谈,咱们坐下说话吧。”

刘冶则是连连摇头,道:“有七皇子殿下在前,哪里有下官落坐的地方。”

朱和坚同样是轻轻摇头,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咱们二人也算是熟悉了,不必是把时间浪费在客套之上,还是坐下谈话吧。”

“下官遵命。”

然后,刘冶小心翼翼用半边屁股坐在椅子边缘上,双腿则是肌肉紧绷,仿佛是随时都准备着要起身答话。

朱和坚眼中闪过了一丝不屑,但脸上笑意则是愈发温和,缓缓道:“刘冶先生应该也听说了消息,今天早朝上父皇已是传下旨意,派我前往南京祭祖,这可是一件大事,必须要慎重以待”

刘冶连连点头,脸上满是讨好之意,道:“这当然是一件大事,消息传到朝野之后,官民们皆是议论纷纷,认为七皇子殿下的上位之事已是近在眼前

要知道,这南京祭祖之事,从前只有皇帝与太子储君有资格出面主持,而陛下这一次则是让七皇子殿下亲自主持此事,态度已是非常明显了

依下官的看法,等到七皇子殿下结束了南京之行、返回京城中枢之日,应该就是您正式上位之时了”

朱和坚不置可否,只是继续说道:“我当初与刘冶先生首次见面之后,就曾是开口承诺过,要给你一个远大前程如今的南京祭祖之事,也正是一个好机会

你如今乃是苑马寺的九品监正,而我前往南京这一路上的车马之事,皆是要由苑马寺官员具体操办,所以我已经向苑马寺衙门特意点了你的名字,让你跟着我一同前往南京。”

说到这里,见到刘冶表情间的惊喜之色,朱和坚的表情间愈发充满善意,继续承诺道:“我刚才说南京祭祖是一件大事,是因为任何朝廷官员一旦是参与了此事,就皆可以增加政绩与资历,而你随同我前往南京祭祖之后,苑马寺的曲大人就有理由向吏部衙门举荐你,而你也很快就能升迁了”

听到朱和坚的这般承诺,刘冶顿时是大喜过望,连忙是再次的跪拜叩首、向朱和坚连连道谢,只觉得自己果然是傍上了一位贵人,然后就是不断的表忠心,说是自己愿意为朱和坚赴汤蹈火云云。

朱和坚则是继续微笑道:“赴汤蹈火吗我很看好刘冶先生的才华与前程,见到机会自然就要出手提携刘先生你也不要只顾着感谢与欢喜,等到明天早朝之后,我就要离开京城南下了,你也赶快返回衙门与家里进行准备吧,这一路上可千万不能出现任何疏漏”

刘冶见到大好前程就在眼前,也是迫不及待,再次的千恩万谢之后,很快就告辞了朱和坚,兴冲冲的离开了。

看着刘冶的远去背影,朱和坚逐渐收敛了脸上笑意,眼神冰冷的开口讥讽道:“一个蠢货”

自从朱和坚利用刘冶的渠道接收了大批天水城乱民作为死士、重建了“嘲风”组织之后,接下来的南京之行乃是“嘲风”重建之后的首次行动,自然是经验不足,说不定就会出现纰漏、被人抓住破绽。

正是考虑到这般情况,朱和坚才会刻意安排刘冶跟着自己一同前往南京,一旦是“嘲风”死士在行动之际意外暴露,那么刘冶就会是朱和坚丢出去的替罪羊

毕竟,这些死士皆是出身于天水城,在当初天水城爆发民乱期间,又皆是刘冶的麾下乱民,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把所有罪责全部推到刘冶身上。

为了这一次南京之行能够万无一失,朱和坚可谓是考虑周全,把所有情况皆是设想到了。

毕竟,朱和坚接下来所要面对的敌人,并不仅仅是南京六部,说不定还包括老谋深算的周尚景,他自然是不敢怠慢。

等到刘冶离开之后,朱和坚再次认真思索了南京之行的所有情况,自认为已是准备周全,心中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然后,朱和坚喃喃自语道:“只希望周尚景这次迫使我前往南京的真正目的,只是为了考验我的魄力与手段,而不是故意设下一处陷阱想要构害于我

若是前者的话,我还可以暂时忍耐于他,只需是静静等待御膳房那边的布置发挥作用就好

但若是后者的话,我与周尚景之间的关系,就必然是再无挽回余地、从今往后就真要不死不休了”

说到后面,朱和坚的表情已是异常阴鸷。

而就在朱和坚为自己准备后手的同时,周尚景也开始了下一步计划的布置。

此时的周府书房之正在密谈。

周尚景一向最是擅长连环计,虽然朱和坚认为自己的计划与准备皆已是万无一失,但实际上就在朱和坚被迫前往南京做事的那一刻起,后续的事情发展就已经由不得他来做主了。

“陛下还是老样子,对于这种趋利避害、抢功甩锅的手段,堪称是轻车驾熟,老夫逼迫七皇子前往南京、协助王保仁处理南京六部之事,陛下就给七皇子安排了一个南京祭祖的差事

嘿,当真是好算计,一旦是朝廷中枢从南京六部顺利收权,那就是七皇子前往南京祭祖期间暗中坐镇协助的功劳,但若是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失败,那就由明面上负责一切的王保仁承担责任,与南京祭祖的七皇子毫无关系这般手段,一看就是陛下想出来的。”

感慨之际,周尚景的表情有些无奈。

从某方面而言,德庆皇帝也同样有路径依赖的问题,派系制衡、抢功甩锅等等手段,从来都是德庆皇帝考虑问题之际的第一反应。

而周尚景此刻所表现出的无奈之意,并不是因为他没办法对付德庆皇帝的这般手段,只是认为德庆皇帝身为九五之尊、天下表率,总是习惯于使用这些趋利避害的手段,实在是太掉价了。

另一边,宋启文则是笑着回应道:“陛下的抢功与甩锅手段,对于寻常官员而言,自然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七皇子毫无风险的尽揽全功但首辅大人您的下一步计划,却不是这种简单手段就能阻止的。”

周尚景轻轻点头,表情间满是从容与淡定,就好似已经预见到了后续的一切发展,只是开口问道:“七皇子如今已是跳入瓮中,南京那边是否已经安排妥当了”

宋启文立刻答道:“依照首辅大人的吩咐,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一旦是等到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正式开始,下一步计划就可以迅速展开到了那个时候,七皇子也就别无选择了。”

“那就好”

说到这里,周尚景不由是花白眉头一皱,突然感到胃部有些不适,骤然间胃酸就涌上了胸口。

但这般异常状况并不明显,而且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对于这般情况,周尚景也没有放在心上,随着他的年纪愈发老迈,各项身体器官皆是不堪重用,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周尚景也早就习惯了。

于是,周尚景只是稍稍一顿之后,就继续说道:“老夫这一次所布置的计划,不仅仅是想要算计七皇子、让他狠狠栽个跟头,也是想要再最后一次考验他的真实心性

若是七皇子他并没有任何伪装与隐藏,就像是他一直以来所表现的那般、是一位真正的君子,老夫的诸般布置对于他而言也就没有任何害处但若是他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皆只是伪装,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狠手辣、性格偏激之辈,那他接下来也只能是自食苦果了

启文,关于后续的计划安排,你都已经知晓了,具体操作就由你亲自负责老夫有些倦了,想要提前休息一下。”

听到周尚景的这般说法,宋启文不敢怠慢,连忙是起身告辞,并且是叮嘱周尚景一定要保重身体。

等到宋启文离开之后,周尚景缓缓闭上了眼睛,轻声喃喃道:“若是能年轻二十岁不,只需是年轻十岁就好老夫完全可以徐徐图之,大可不必像是现在这般操之过急唉,岁数不饶人啊老夫不是好人,也不敢向上苍奢求太多,只要是再有三五年的岁数,老夫就能为家族、为朝廷规划好许多事情,然后也就能安心离开了”

说话间,周尚景的声音愈发低微,似乎是睡了过去。

到了第二天的早朝之上,七皇子朱和坚向德庆皇帝与百官辞行。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南京祭祖之事乃是礼部衙门的权责范围,所以礼部侍郎鲍文杰也要跟着七皇子朱和坚一同前往南京。

据说,鲍文杰的相伴同行,乃是因为朱和坚亲自向礼部衙门点名要人。

作为清流之杰很是受到朱和坚的看重,而朱和坚特意点名鲍文杰与自己同行,必然是想要趁机拉近双方关系。

等到早朝结束之后,七皇子朱和坚就率领着鲍文杰、刘冶等人离开了京城,一路向西赶去了通州,接着则是乘船沿着运河南下,大约只需要十天时间左右就能抵达南京。

等到朱和坚抵达南京之后,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六部的收权计划也就会正式开始。

这一天,赵俊臣结束了文华阁的公务之后,就乘轿返回到赵府休息。

然而,他刚刚迈入赵府大门,就收到了两个消息。

其一,是李纯臣想要求见赵俊臣,此时正在门房里候着消息。

其二,则是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已经从湖广返回了京城之中,也同样正在等候赵俊臣的召见。

听到这两个消息之后,赵俊臣不由是笑了。

李纯臣这个时候求见赵俊臣,显然是收到了消息、发现自己的家族目前已是陷入了穷途末路的局面,而这一切皆是因为赵俊臣的幕后指使,所以才会忍不住求见赵俊臣。

而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此时返回京城的事情,则是意味着太子朱和堉在湖广境内的事情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了。

对于赵俊臣的未来计划而言,这两件事情皆是好消息。

然后,赵俊臣稍稍犹豫一下,决定先与李传文、肖文轩二人见面。

至于李纯臣,则是要继续晾一晾他。

于是,赵俊臣吩咐道:“通知李传文与肖文轩两位先生,让他们前往大书房见我至于李纯臣,告诉他改天再来见我,我今天没空。”

说完,赵俊臣就迈步向着大书房的方向走去。

当赵俊臣来到大书房之后,很快就见到了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

见到这两人之后,赵俊臣亲自起身、拱手行礼,扬声道:“两位先生,这半年多以来,实在是太幸苦你们了”

说话之间,赵俊臣的表情很诚恳,因为这半年多时间以来,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确实是极为辛苦。

首先,他们协助黄有容与林云璞等人成立了“联合船行”,为赵俊臣整顿了南直隶的官场与商界;

然后,他们则是趁着“联合船行”创办之后、航运商贸格局发生变化之际,走遍了京杭运河与长江沿岸,结交各地的乡绅豪族,也把赵俊臣的影响力从京城扩散到了地方;

最后,他们又在赵俊臣的临时传令之下赶到了洛阳,协助太子朱和堉处理藩宗事务,然后又跟着太子朱和堉“流窜”于湖广各地、不断搞事

这些事情结合在一起,绝对称得上是劳苦功高了。

所以,赵俊臣此时的关切问候,也绝对是真心实意。

听到赵俊臣的问候,见到赵俊臣表情间的关切,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也是心中一暖,只觉得他们大半年以来的诸般幸苦并没有白废,也连忙是恭贺赵俊臣这段时间的诸般成就,譬如是陕甘大捷的赫赫军功、又譬如是入阁辅政的位极人臣。

他们上次与赵俊臣相见的时候,赵俊臣还没有下定决心要前往陕甘三边冒险,可谓是光阴似箭,转瞬间已是发生了太多变化。

接下来,相互问候结束之后,赵俊臣就向两人询问了湖广境内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

听到两人的详细回答之后,赵俊臣则是若有所思,然后就问了一个自己最为关切的问题。

“在你们看来,咱们那位太子殿下,经过了这么多事情之后,他的性情与观念可有发生变化”

今天状态不好,后半章不管怎么改都不满意,索性就全部删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157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