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四章.赵家来人(下).

书名: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9

当赵俊臣领着许庆彦与方茹两人前往赵府正堂的同时,那些扬州赵家的人,也正聚在赵府正堂门口处,皆是态度拘谨的等候着赵俊臣的到来。

其中,扬州赵家的现任家主赵德清,此时的心中思绪,尤其的忐忑复杂。

当初赵俊臣的母亲被赶出宗族的时候,赵德清还不是赵家家主,也不是由他做出的决定,但赵德清并没有阻止,甚至是秉持着支持态度虽然赵俊臣的母亲,正是他的亲妹妹

对于这件事情,赵德清自认为无论是扬州赵家还是自己,都没有做错,而这般想法态度,也至今未曾改变。

无他,赵家是扬州大族,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而族中女子竟然是未婚先孕了,又会给家族声誉带来多大的影响

家族长老可以勾结官府强占良田,族中子弟可以横行无忌欺男霸女,但族中女子未婚先孕丢了家族颜面,却是绝对不行

这种想法,不仅仅只是赵德清,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地主豪族们,都是存着这般想的。

然而,让赵德清唯一没有预料到的是,被赶出了宗族后,赵俊臣的母亲虽然累死了,但赵俊臣不仅没有被饿死,反而竟是出息了,不仅考上了状元,而且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就已是成为了朝中最炙手可热的权臣之一

如此一来,赵俊臣这位私生子的存在,不仅不再是扬州赵家的耻辱,反而变成了赵家的荣耀不仅成了荣耀,还能给赵家带来天大的好处

这般情况下,以赵德清那唯利是图的心性,自然是生出了与赵俊臣重归于好的心思,这些年来,他多次派人来京与赵俊臣联络,奈何赵俊臣反而不待见扬州赵家了,对于赵德清这些年来屡屡的示好,却是理也不理,只是冷脸相待。

就在赵德清心思渐冷之时,没想到突然间峰回路转,赵俊臣竟是主动与赵家联络了不仅与赵家联络了,还提出要挑选几名赵家子弟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甚至还要挑选一名赵家女子带入后宫成为贵人

无论是赵俊臣的主动联络,还是赵俊臣带来的这些天大好处,都是让赵德清欢喜若狂,眼中好似已经浮现出了扬州赵家在将来的光耀模样,只觉得激动难平。所以年关过后,赵德清就已是亲自带着族里的长老们赶到京中求见赵俊臣,想要趁热打铁,加紧修复双方情谊。

但没曾想到,赵俊臣明明是主动与他们联络了,但等到他们来京求见后,却依然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赵俊臣虽然把他们接入了赵府入住,也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更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但硬是拖着不见他们,时至今日,足足已是拖了日时间。

然后,赵德清这才发现,赵俊臣恐怕依然在怨恨着扬州赵家。

如今终于要与赵俊臣见面了,面对依旧在怨恨着扬州赵家的赵俊臣,自己究竟该如何对待而赵俊臣又会如何对待自己这些人

一想到这些,赵德清心中就有些忐忑不安。

毕竟,以赵俊臣如今的手中权势,能给赵家带来多大的好处,就能给赵家降下多大的灾难,一切都只在赵俊臣的一念之间。

这般暗思之间,赵德清突然想起了什么,慌忙向自己的堂弟、族里唯一有着举人功名的赵德顺问道:“德顺,一会见到了他,咱们该怎么做是好咱们虽然是他的长辈,但人家如今是朝中数得着的高官大员,是称呼他的名字以示亲热还是称呼他为大人表示顺从要不要向他行礼”

在明朝,因为士族能够减免许多税赋,所以各地豪族当中,一般都有几位考取了功名的读书人。而在扬州赵家当中,这般角色正是由赵德顺担任,而赵德顺在赵家当中,地位也仅次于赵德清。

听到赵德清的询问后,赵德顺沉思片刻后,低声说道:“今日虽然说是家宴,按理说没那么多的规矩,但以我来看,赵大人对咱们家族怨气未消,而且人家如今也是尊贵,所以言行之间,还是谨慎些为好,该行礼就要行礼,也要称呼大人,然后再看他的回应,若是他的态度较好,咱们与他再表现亲近些,自也是不无不可,但若是他态度严肃,那咱们就要愈加的恭敬小心了。”

赵德清连连点头,然后又连忙把赵德顺的意思吩咐下去。

随同来京的赵家族人,大都是赵俊臣的叔叔舅舅这一辈,其中不乏还有辈分更高的,但对于赵德清的这般吩咐,却没人抵触,皆是认同。

说跟到底,毕竟多年未曾联络了,扬州赵家的人,目前依旧是把赵俊臣视为他们需要巴结讨好的对象,而不是族里的亲人。

就在此时,赵德清突然听到在自己身后,有两名族中小辈,正在轻声讨论着什么。

“赵轩同,你听说了没这次赵大人好像要把咱们这些小辈全都安排到国子监当监生嘿嘿,那可是国子监啊不是你一直都想要去的地方吗听说只有举人或者地方学政保举的秀才才能进去,我还听说,一旦成为了监生之后,若是再得到国子监的推荐,就能够不通过会试殿试直接入朝当官,嘿嘿,咱们族里出了这样一位大人,可当真是福气”

说话之人,神色间满是轻佻得意,正是之前曾与赵山才见面说话的赵轩成。

与赵轩成对话的,则是一名叫赵轩同的年轻人,同样是扬州赵家的年轻小辈,但与赵轩成相比,这个赵轩同却要沉稳许多,他的气质面容,也更加的安静秀气。

赵轩同解释道:“举人进入国子监,被称做举监;由地方学政保举的秀才入监,则被称做贡监;而凭借族人做官而成监生的,则是荫监,但有着品阶与名额限制;所以若是咱们这些人,当真能够在赵大人的安排下进入国子监,想来必是恩监了,就是由陛下特准进入国子监。”

听到赵轩同的解释,赵轩成先是有些发愣,显然原先并不知道这些,但接下来却撇嘴道:“轩同你又在卖弄学问了,咱们这些堂兄弟里面,就数你最喜欢读书,又总说我们不读书就是没见识没学问,还动不动就卖弄学问见识。但要我说,像你这样死读书又有什么用你这些年来不是照样一直想去国子监却不能吗

我没你学问好,但结果呢若是消息成真,咱们不仅能直接进入国子监,将来有了赵大人的照拂打点,还极有可能得到国子监的推荐,能够直接当官儿,既轻松又方便,却是比你这样只会死读书的有用多了要我说啊,你整天死读书,都快把脑袋给读笨了。”

“圣贤书可以增长学问陶冶情操,又怎会把脑袋读笨”赵轩同忍不住反驳道,但神色间带着些愣执,却当真有些书呆子的模样。

赵轩成得意道:“怎么不会读书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功名与当官但当了官儿后,你在书里学的那些东西又有哪些能用上还不是要靠自己的手段与靠山若是当真信了圣贤书里的那些东西,怕是反而无法在如今的官场上立足了”

听到赵轩成与赵轩同的争执声音渐渐有些大了,赵德清刚准备说一声“肃静”,突然,赵府正堂外有人淡声说道:“读书没用但你若是连最没用最简单的读书都读不好,将来又能办成什么事”

听到这道声音,正堂内所有赵家族人纷纷转头看去,却见一名衣装华贵气质雍容的青年人,正皱着眉头看着他们。

这名青年人是谁,他们并不认识,也从没见过,但这名青年人的身后,却站着曾经迎接过他们的赵府长随许庆彦、以及这些日子以来一直招待他们的赵府侍妾方茹

而能够让许庆彦与方茹跟在身后随行的,在赵府之中,也只有赵俊臣了。

显然,来人正是赵俊臣。

想到这一点,正堂内的赵家族人纷纷面色一变,然后在赵德清的带领下,齐齐向着赵俊臣行礼问安,口称“大人”。

其中,口中观点被赵俊臣直接驳斥了的赵轩成,更是面色苍白,一副胆寒若惊的模样。

但对于赵家族人的行礼问安,赵俊臣却并没有理会,只是皱着眉头盯着赵轩成。

赵俊臣没想到,在后世曾经盛行一时的“读书无用论”,竟是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了。

“为了你好,记住我接下来的话。”赵俊臣向赵轩成缓缓说道:“读书,无论是死记硬背,还是阅读理解,都只要用功用心即可,即不需要勾心斗角,也不需要累死累活,更不需要看别人的眼色,一切全看自己,可以说,读书是这世上最简单的事情,若是连读书都读不好,却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能够做好其他事,那只是痴心妄想

在这个世上,从古至今,不学无术却能够成就大事之人,固然有,但少之又少而用心读书却最终百无一用的人,也固然有,但同样也是少之又少不要心存这样的侥幸希望,也不要一心只想着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人安排,否则你最终也只能一事无成了。”

赵俊臣声音清冷而平静,并没有什么生气的意思,但也同样把赵轩成吓的要死,听到赵俊臣的话后,在惊慌之下,更是愣愣的没有反应。

见赵轩成如此模样,一旁的赵德顺连忙说道:“愣着干嘛还不快多谢赵大人他对你的用心教诲”

听到赵德顺的提醒后,赵轩成身体一颤后,终于反应过来,慌忙向赵俊臣说道:“多多谢大人教诲。”

赵俊臣却没有再理会赵轩成,而是转头看向了赵轩同,问道:“听你们两人刚才的争执,你很喜欢读书可有考取功名”

没想到赵俊臣竟会向自己问话,但原本有些书呆子气的赵轩同,却要比赵轩成反应更快一些,连忙回答道:“回大人,我去年刚刚通过了科考,取了生员名额,明年就要参加乡试了。”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你可能背出当年宋真宗的励学篇”

赵轩同点了点头,然后背诵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赵俊臣赞赏点头道:“一字不差,看来你是当真用功了。圣贤书之所以被世人看重,自有它的道理,认真读下去,总要比你想象当中更加高深。”

听赵俊臣这么说,赵轩同又是连忙点头答应。

而赵俊臣的这句话,也并非是敷衍之言。这些日子以来,赵俊臣总是在闲暇时间研究那传说中神秘莫测的“帝王心术”,但研究之后,却发现这所谓的“帝王心术”,其实正是儒家经义学到高深处的内容。而何明传授给赵山才的“帝王心术”,其实也只是一种归纳罢了。

当然,赵俊臣突然说出这些话来,自然也更不会是一时兴起。

至少,听到了赵俊臣的这番言论后,赵德清与赵德顺相互对视一眼后,皆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赵俊臣的这番表态,其实已是向赵家人表明了,自己今后需要赵家进行怎样的变化,又打算从赵家当中提拔怎样的人才。赵德清与赵德顺是聪明人,自然也听得懂这里面的言下之意。

另一边,在教导了赵轩成与赵轩同两人之后,赵俊臣这才转头看向了赵家的现任家主赵德清,问道:“你就是如今的赵家家主赵德清”

赵俊臣说的并不客气,丝毫没有尊重赵德清这位亲舅舅的意思,但赵德清却丝毫不敢生气,只是躬身道:“扬州赵德清,见过大人。”

赵俊臣点了点头,伸手一指旁边的宴席,说道:“今日是家宴,不必拘谨客气,都坐吧。”

说话间,赵俊臣已是当先来到席间坐下。

而随着赵俊臣的落座,赵家之人也是纷纷跟着落座。

赵家从扬州来了近二十人,却是坐满了两张桌子,其中族里的长辈们陪着赵俊臣坐一桌,赵家小辈们则坐在另一桌。

而后,方茹坐到了赵俊臣旁边,许庆彦则陪坐在另一席上。

众人落座之后,赵府下人丫鬟们如流水一般乘上了菜肴,宴席已是开始,但那些扬州赵家的人,却皆是拿眼偷偷看着赵俊臣,即不敢随意下筷夹菜,也不敢随意开口说话。

赵俊臣从出现到现在,面对赵家众人,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亲近态度,这一点赵家众人自然看得出来,所以也格外陪着小心。

而赵俊臣如今亦是把赵家众人当做是门下官员来看待了,却是也没考虑他们的感受,待菜肴准备完毕后,赵俊臣当先举起筷子,一边往碟子里夹菜,一边随意道:“大家随意吧,说过了,既然是家宴,就没那么多的规矩,也不必太过拘谨,我府里的厨子还算不错,有几道菜肴即使放到宫中也是不差的,你们可以尝尝是否喜欢。”

赵家众人却也不敢客套推脱,听赵俊臣这么说了,也皆是跟着纷纷下筷子夹菜品尝,然后纷纷发出赞扬声。

而赵俊臣吃了几口饭菜后,则是转头向赵德清说道:“这些日子以来朝务繁忙,你们大老远从扬州跑来看望我,我却一时间没顾得上你们,还望你们别要见怪。”

赵德清正响应着赵俊臣的号召,往自己的碟子里夹菜,听到赵俊臣的话后,又连忙放下了碗筷,说道:“大人您哪里的话,咱们都是一家人,正所谓血浓于水,又何必这般见外。”

说话之间,赵德清还小心翼翼的看着赵俊臣的神色,见到赵俊臣并没有反对他口中的“一家人”三字,不由大是欢喜。

赵俊臣则继续说道:“其实,再过两个月,我就要伴驾南下,随同陛下南巡了,本是打算在那个时候去见你们,却没想到你们竟是主动来京里找我了,既然如此,我也正好向你询问一下,我吩咐你们的事情,可都准备好了”

赵德清连连点头,说道:“若是没准备好,我们又哪里敢来京中求见大人。还请大人放心,如今咱们赵家之中,所有适龄女子,共有九人,按照大人的吩咐,全部招到了族里看管,其中有婚约的已经全部退婚,有心上人的也全都拆散,就等大人回族里挑选了。”

见赵俊臣满意点头,另一边的赵德顺,却犹自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大人,皇上他当真要挑选一位咱们赵家的女子入宫当贵人”

赵俊臣看了赵德顺一眼,说道:“当然如此,否则我让你们做这些事情干嘛此外,陛下他还打算让我举荐一些赵家子弟进入国子监,虽说是名额不限,但我却也不能太过张扬,所以只打算从族里挑选五六人保举进入国子监,这方面你们也要留心好好筛选一下。”

想起了赵俊臣刚才对待赵轩成与赵轩同的不同态度,赵德清与赵德顺皆是点头。

突然,想起了不久前得到的消息,赵俊臣问道:“对了,你们可知道江南才子赵山才这个人听说他出身于江南大族,又同样姓赵,可是与族里有什么关系”

s:今天第二更,五千字大章节求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330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