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178章.初至辽东.

书名: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9

自从离开京城之后,北上辽东这一路上,赵俊臣的心情就一直不好,甚至有些烦躁。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被调虎离山之后的心中不安全感作祟,毕竟离开京城中枢之后就无法掌握全盘局势,消息传递也有延迟,就算是出现了什么对赵俊臣不利的变故,赵俊臣也无法及时反应,偏偏接下来这段时间京城中枢必然是一个多事之秋。

另一原因,则是方茹的预产期很快就要到了,这个时候最是需要赵俊臣陪在身边,赵俊臣也多次向方茹保证过自己这段时间会尽量陪着她但因为德庆皇帝的旨意,赵俊臣不仅是再一次食言了,若是辽东之事耽误太久的话,说不定都无法亲眼见证自己第一个孩子的诞生。

赵俊臣也说不上来,这两个原因究竟是哪一个更让自己烦躁,总之就是烦躁不安。

除此之外,京城中枢与辽东地区虽然相距不远,但道路状况却是极差,所以赵俊臣无法乘坐更为迅速、也更为颠簸的马车,再加上赵俊臣的身体状况最近有所反复无法策马奔行,只能是乘轿缓行,行程时间被耽搁了许多,这也就让赵俊臣的心情愈发繁杂了。

烦躁情绪需要发泄,但赵俊臣偏偏又是一个城府深沉之辈,不愿意在外人面前失态,所以这种时候总是身边人倒霉因为一些小事情,许庆彦与赵大力二人这一路上已经被赵俊臣训斥了好几次了,搞得这两人近两天一直都尽量躲着赵俊臣。

赵俊臣也知道,自己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必须要想办法尽快平复心情,所以就命人拿来了资治通鉴、吕氏春秋等等正史书籍,尽量耐心阅览。

这些大部头书籍,乃是赵俊臣离京之前就为自己特意准备好的,不仅是为了在路上打发时间、平复心情,也是为了设法弥补自己的弱项。

赵俊臣善于见缝插针、浑水摸鱼,惯于使用无法见光的阴谋手段,所设计的那些计划也过于精巧复杂这些不仅是赵俊臣的优点,也是他的劣势。

而赵俊臣今时今日的地位,却必须要多使用一些因势利导的阳谋手段了。

这段时间以来,与周尚景接触越多,赵俊臣就越能感受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

这一天,赵俊臣坐在轿中,翻阅着手上那本汉书,看到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内容之后,喃喃自语道:“众建诸侯啊,每当是看到这一部分内容,都会忍不住惊叹汉武帝的这般手段根据后人总结,历史上的四大阳谋,分别是推恩令、围魏救赵、二桃杀三士、狭天子以令诸侯在我看来,这其中又以推恩令最为无解,三言两语之间就抽空了诸侯们的根基

细细想来,所谓阳谋总结起来,就是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把自己的一些闲置资源变成炙手可热的珍贵之物,形成对自己更有利的局势,然后则是随势而动、顺势而发

其中,这个势字,就是利益与人心的意思,它只是一个引子,以利益所驱、以人心所向,把局势引导向了自己所希望的方向而利益与人心之所趋,往往都是无可违背的,所以阳谋手段自然也就不会失败了。

当初周尚景曾是无意间提到过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如果能野心小一些,不似现在这般不受控制、难以预料,他其实很乐意合并周、赵二党,让我成为他的接班人

从某方面而言,这就是一个极为高明的阳谋,不仅是他的权势可以瞬间扩张近倍之多,我与赵党众人也拥有了更安全的未来保障,在利益与人心的驱使之下,没有任何人能抗拒这般提议,而周尚景所付出的代价,也不是一句接班人的承诺罢了

相较而言,阴谋手段也重视利益与人心,但里面增添了太多无法见光的变数,譬如欺骗、强迫、蒙蔽等等手段,自然也就落于下乘了。

周尚景能使用阳谋、善使用阳谋,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公私兼顾,所以就成为了公认的臣权代表,总能争取到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官员的支持,也就总是站在大势一方

而我却不似周尚景那般拥有百官认同,经验底蕴也有所不足,所以不能盲目模仿周尚景的风格,必须要有自己的方式

而我接下来的努力方向,就是尽量剔除自己计划之中像是欺骗、强迫、隐瞒等等因素,多加入一些人心与利益的考量,所有欺骗都有拆穿的一天,所有强迫都会遭遇抵抗,所有蒙蔽也都会真相大白,但人心与利益却是很难改变的,能让人主动而为

反过来讲,今后与周尚景、德庆皇帝他们为敌之际,面对他们的阳谋手段,也可以从改变利益与人心来下手”

一时间,赵俊臣思考了许多东西。

在此之前,赵俊臣一直都专注于勾心斗角,反而没机会沉淀自己,也没工夫思考这些道理。

于是,赵俊臣认为自己略有成长,心情也稍稍好转了一些。

然而,就在赵俊臣低头打算继续翻阅手中汉书之际,坐轿外面突然传来了赵大力小心翼翼的请示声。

“阁老,咱们已经离开了蓟镇防区、来到了辽东境内,但因为之前路程太赶,已经错过了前往途径府城进行休整的机会,眼下天色渐暗,咱们必须要尽快挑选一处地方过夜根据小人的打探,往北二十里处有一座军堡,往东十里则是一处村落,您看咱们究竟是前往北边军堡过夜还是前往东边村落过夜”

听到赵大力的请示,赵俊臣合上了手中书册,然后挑开轿帘向外看去,果然看到夕阳西落的景象,再过不久就会天黑。

然后,赵俊臣又发现,并不是只有赵大力一个人来到轿子旁向自己请示,许庆彦就站在赵大力旁边,但他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小心翼翼、满是委屈的观察着赵俊臣的表情。

显然,因为赵俊臣这几天心情烦躁、多次向身边人发脾气的事情,让许庆彦与赵大力二人皆是承受了许多无名之火。

人们心里不痛快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向身边人发脾气,包括赵俊臣在内,极少能有人免俗,但这其实是一种懦弱与不成熟的表现,因为所有人都心里清楚向身边人发脾气不会有任何严重后果,向外人发脾气则是有可能会遭到记恨,所以就选择让身边人与自己一同承受负面情绪。

此时赵俊臣的心情已经逐渐平静,见到许庆彦与赵大力的这般表现,也不由是心中有些愧疚。

思索片刻后,赵俊臣吩咐道:“边镇的各处军堡过于逼仄狭小,还是去东边那处村落过夜吧,准备一笔银子交给村民,向村民们购买一些肉食,大家这一路都幸苦了,今天晚上吃些好的。”

听到赵俊臣的吩咐之后,许庆彦与赵大力二人皆是答应一声,然后就急忙想要离开赵俊臣的附近,担心自己会再次受到赵俊臣的迁怒。

但就在这个时候,赵俊臣又出声叫住了许庆彦与赵大力,继续说道:“还有,若是能寻到酒水的话,也设法寻来,我虽然不喜饮酒,但今天晚上要与你们二人喝几杯,趁机向你们赔罪这几天我心里不痛快,但也不应该迁怒你们,现在心情平复了一些,才察觉到了自己的过错,是我不对”

赵大力是一个憨厚忠诚之人,赵俊臣对他更有大恩,所以他只是惧怕赵俊臣的迁怒,但心中没有任何怨恨,此时听到赵俊臣的道歉之后,连忙是摆手表示自己不在意,一切只是小事罢了。

另一边,许庆彦听到赵俊臣的道歉之后,却是愈发委屈了起来,一时间就连眼眶都红了。

但赵俊臣既然已经道歉了,许庆彦还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赵俊臣啦。

就这样,赵俊臣一行队伍东行十里之后,终于是赶在天色彻底黑暗之前,远远看到了赵大力所说的那处村落。

然而,赵俊臣的队伍并没有立刻进入村落,就提前停了下来。

因为情况不对

村外的几颗大树上,竟是吊着五六具尸体,所有尸体皆是村民装扮、面目狰狞,一眼望去令人忍不住心中骇然。

村落的中心位置,明显能看到明亮火光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村民农户皆是贫困无比,就连柴木也是能省则省,每当晚上很快就会漆黑一片、不见光亮,但眼前的这处村落,竟是能看到明显的火光,这种情况同样不正常。

与此同时,更还有哭嚎声、争执声、怒骂声隐隐传入耳中。

很显然,这处村落此时正在发生某些重大变故。

听到禀报之后,赵俊臣再次掀开轿帘向着村落方向看去,也顿时是表情凝重,第一反应就是有山贼劫掠。

如果只是山贼劫掠,赵俊臣倒也不担心,作为一名朝中阁臣,他的此行任务又是前往辽东宣示朝廷威仪、敲打那些军头,身边自然是有军队护送,包括了五百名身强体壮、形象威武的禁军将士,以及五十名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再加上赵俊臣本人的随从家丁,队伍规模足有六百之众,寻常山贼根本不是对手。

所以,赵俊臣只是迅速吩咐道:“派些机敏的探子前去打探消息,若有发现立刻来报传令所有随行将士,备好战马兵器、随时准备迎战”

然后,赵俊臣就坐在自己的轿子里,耐心等待消息。

经过了陕甘三边的激烈战事,些许马贼根本不被赵俊臣放在眼里。

很快的,探子们已经探明白了村落里的情况。

事实证明赵俊臣多想了,并不是村落遇到了马贼劫掠。

但真实情况,还要比赵俊臣的预想更为恶劣的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911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