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九百九十三章.问与答(二).

书名: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9

这一次,朱和堉依然是没有太多迟疑,坦然答道:“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当我发现父皇他决意想要废黜于我、另立七弟为新任储君之后,内心深处自然是有些失落、不甘与愤慨,但也同样有些轻松

毕竟,我担任储君的这些年来,说是一事无成也不为过,还办砸了许多事情,这让我不免是有些怀疑自己,认为自己的心性与能力,并不足以继承大统,强行登基只会是误国殃民

与此同时,七弟他与我情同手足、感情深厚,我一向是深信他的品行与见识,而且就像是我刚才所说的那样,与我这些年来的天怨人怒、四处树敌不同,七弟他近乎得到了所有人的称赞与认同,成为储君也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等到我被废黜之后,由他来接手储君之位,无疑是最佳选择所以,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已是心中放弃反抗了,只等着父皇他寻到合适时机之后颁布废黜我的旨意,然后就这样浑噩一生”

解释之际,朱和堉娓娓而谈,很有耐心也很有诚意,满是交心的样子。

至少,看上去是这样。

然后,朱和堉话锋一转,又道:“不过,我在认命之余,眼见到七弟逐步走向台前,口碑也是愈来愈好,朝野各方皆是对他称赞有加,心中不由是生出惊羡之意,毕竟这是我一直都渴求而不可得的事情,所以我就开始认真揣摩七弟的一言一行,详细探究七弟的待人处事之道,想要明白自己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然而,我越是揣摩与探究,就越是觉得事情有哪里不对劲,颇是苦苦思索良久,也终于发现了真相而真相就是,七弟他之所以有口皆碑、各方赞颂,只是因为他心性太随和,从来都是不争不辩,见到父皇有了好大喜功,他从来都不会提醒,见到官员们的麻木不作为,他也从来都不会斥责,见到清流们的某些想当然耳的做法也从来都不会驳斥,为了维持一团和气,任何事情都可以容忍,自然是获得了各方好感

只是,像是七弟这样的性格,若是作为亲人与朋友,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又岂能继承大统、成为九五之尊我这些年来虽说是一事无成,但也知道朝廷的积弊已深,近年来只是依靠周尚景、赵阁臣等人的手段与威望勉强支撑,必然是无法坚持太久,随时都会陷入乱局,这个时候最需要有人立场坚定的改变局面、改革积弊,最不需要的就是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宁事息人

所以,我思来想去,最终反而是认为,我这些年来固然是一事无成、屡屡碰壁,但我依然是继承大统的最适合人选,因为我深刻明白朝廷的目前情况,而且我也不惧怕变化反之,若是把江山交给七弟这样的老好人,我大明江山只怕是就要步入末途了”

说到这里,朱和堉终于是讲完了内心想法,也再次恢复了沉默,只是把目光投向赵俊臣的面庞,等待着赵俊臣的反应。

在赵俊臣的印象之中,朱和堉向来是言简意骇、寡言少语,这还是赵俊臣第一次见到朱和堉一口气讲出这么多的话语。

在朱和堉的注目之下,赵俊臣再次端起了茶盏轻饮茶茗,掩饰着自己的目光波动。

朱和堉的这一番话若是没有参杂太多虚假的话,那么赵俊臣确实是收获了许多关键情报

似乎,朱和堉依然没有察觉到朱和坚的真实面目与狼子野心,反而还是认定了朱和坚乃是一个性格随和的好人。

不得不说,朱和坚在朱和堉心中的形象早已经彻底固化了,而且朱和坚的伪装也是异常真实,朱和堉很难是产生别的想法。

不过,这段话语之中,所蕴含的眼光见识、城府心机,同样是让人不可小觑。

借着这段讲诉,朱和堉不仅是为自己争夺储位寻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自己完全站在了大义制高点上,许多细节之处更是颇费心思、引人深思

比如说,朱和堉先是坦诚自己这些年来的失败,这既是为了揭过他与赵俊臣之间的过往矛盾,隐晦的向赵俊臣认错,也是在暗示自己今后将会改变作风,化解赵俊臣的心中疑虑

又比如说,朱和堉列举朝廷的诸般积弊的时候,先后提到了德庆皇帝的好大喜功、官员们的麻木不仁、清流们的想当然耳,皆是与赵俊臣没有太多关系的过错,反而是提到了赵俊臣利用各种手段支撑庙堂局势的功绩。

再比如说,朱和堉讲诉到最后,还多次提到了“改变”、“改革”之类的词汇,显然是明白赵俊臣最是擅长这类事情、对于这类事情也是最感兴趣,借此来增加他与赵俊臣的合作可能

简而言之,这些细节之处颇见功夫,显然是朱和堉提前猜到了赵俊臣的这项问题,也提前做好了预案这也同样表明了朱和堉的成长。

最重要的是,赵俊臣还从朱和堉的这一番话之中,察觉到了一丝朱和堉本人也未必察觉的情绪。

那就是“嫉妒”。

朱和堉提到朱和坚被朝野各方共同称赞的时候,在看似坦然的描述之中,隐藏着一丝嫉妒。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丝嫉妒情绪,朱和堉才会刻意的寻找朱和坚继承大统后的不良后果,最终才会有了今日的这番说辞

当然,这段时间以来,两人的境遇实在是天差地远、反差强烈,朱和堉会心生嫉妒执意也是人之常情,任谁也不可避免,并不能说朱和堉心生嫉妒就是人品不佳、小肚鸡肠。

事实上,察觉到了这一丝并不明显的嫉妒之后,赵俊臣反而觉得这是好事

朱和堉太过信任朱和坚了,而这丝嫉妒之意将会成为一颗种子

想到这里,赵俊臣放下了手中茶盏,面带钦佩的说道:“原来如此,太子殿下当真是出于一片公心,让我好生敬佩只不过,我这人过于谨慎,这里还有几个问题,需要太子殿下继续回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66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