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97章 审案子

书名: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秦玄策回京一趟虽然奔波得十分辛苦,他却是非常开心,因为驻守锦州除了摸牌九的时候,实在是远不如京中热闹。

他歇了一晚之后参加伐辽东的军议,放眼看去,满堂多得是同袍好友。

苏明轩、刘一口、唐节、羊倌、小柴禾、耿当、庄小运……还有已经致仕养老的董济和,以及正在养病的秦山河。

巨大的沙盘在堂上摆开,秦玄策深深吸了一口气,从沙盘上泥土与彩漆的味道中嗅到了打仗的气息。

而这一战,他秦玄策可是主帅呢。

王笑居中而站,点了点头,说了声“开始吧”,身后便站出一员小将,却是李平。

李平朝众人一拱手,直接就说起来。

“如今秦玄炳将军驻守皮岛、贺琬将军驻守济州岛,他们虽不能参与今日军议,但末将会把具体的战略传达给他们……

那末将就先说朝鲜这一路的布置吧。一旦战事开始,秦玄炳将军会率兵从旅顺口登陆,封锁建虏南面……”

秦玄策默默听着,他对朝鲜方面的情况还是比较放心的,只提出了自己的几点顾虑,一是不能让清军从朝鲜获得口粮,二是不能让其逃入长白山。

哪怕朝鲜这路是准备最妥当的一路,众人也议论了大半天。

其后,驻防大同、蓟镇的刘一口与唐节就站出来,说了他们防区的形势,并表示在辽东开战后会控制住边境局势,甚至从绕道蒙古、配合关宁军主力。

再之后是苏明轩站出来说起漠南蒙古与楚朝的整体形势,并通过边境贸易的情况、政策宣传的效果分析各部的态度。

军议到这里就无聊起来,不少武将开始昏昏欲睡。

秦玄策强撑着精神听到后来,渐渐明白过来。

“简单来说,你的意思是蒙古各部不会帮我们一起攻打建虏,但倾向于支持我们?”

苏明轩道:“应该是这样。”

秦玄策私下里与苏明轩关系颇好,此时却很是严肃,道:“什么叫应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苏明轩看了王笑一眼,道:“此事,还要过两个月才能确定,到时晋王会在大宁都司与蒙古诸部会盟……”

秦玄策转了转头,颇有些疑惑,道:“大宁都司?我看京中很多蒙古人啊,不是在京城会盟吗?”

他才二十三岁,这样好奇的神态与动作显得有些……憨。

那边唐节耻笑了一下,轻声与人嘀咕道:“这般不沉稳,也能挂帅征辽?”

声音很小,大概也只有秦玄策听到了。

苏明轩道:“各部派使节到京城商议会盟之事,京中自然有许多蒙人。另外,过几天,有一桩案子要公开审理,事关晋王与……蒙古人的案子。”

秦玄策登时十分好奇,很想仔细问一问。但想到唐节的嘲讽,他最后只是很沉稳地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

~~

“那到底是桩什么案子?”

军议之后,秦玄策还是摁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第一时间找到了秦小竺问。

“王笑和布木布泰关于两个孩子抚养权的案子。”

秦小竺背过双手,踱了两步,竟难得的条理清晰,又道:“此案不仅关系我大楚律法之公正,还关系汉蒙之间的平等,将会是我大楚中兴以来标致性的一案……”

“咦,你竟然还能说出这许多生僻的词?”

秦小竺被夸了一下,忍不住嘿嘿一笑,便有些绷不住了,道:“因为我最近都在了解这事啊,我和你说,到时候我也要作证的,要证明我也能抚养孩子,我可也是王笑的妻子。”

“是吗?你不说我还真忘了。”

“杀才,你想死吗?!”

秦小竺一挥拳头,秦玄策缩了缩。

“开个玩笑罢了。”

“对了,我为何从来没听你叫过王笑姐夫?他不像你姐夫不成?”

“他倒是像我姐夫,你却不像我姐……”

秦玄策说完就跑,出了晋王府咧嘴一笑,转身又跑去找羊倌。

他心里莫名地有些兴灾乐祸。

想当初,他与王珠四人背了杀害白俭正这样莫须有的罪名,如今真是报应不爽,也活该把王笑……哦,姐夫捉到牢里去关一关才好……

~~

对于蒙古诸部而言,这一年多以来与楚朝贸易的好处是看得到的,因此当楚朝邀请他们到大宁都司会盟,他们便纷纷派使节先来京城商议。

与上次楚朝收复京城时的观礼不同,这次会盟显然是王笑摆出了强硬的态度,要求诸部在楚朝与清朝之前站队。

蒙满联姻数十年,当然有许多部族对此感到为难。敢忤逆楚朝的部族也有几个,但是不多,大多数还是派人来了。

总之这些使节到了京城之后,就听说了晋王王笑如今正在与科尔沁部的布木布泰打官司。

一时之间,舆论嚣然。

蒙人使节一边担心着王笑是不是想通过这个案子表示对蒙人的排挤,另一方面又觉得奇怪,以王笑如今的地位,显然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对付谁。

终于,四月十二日这天,大理寺终于审理这桩案子,并让许多蒙人、官吏、文人观看审理的过程,显然是要把这案子告之天下。

……

董小宛陪在布木布泰身边,手里拿卷宗,感到十分紧张。

她没想到这件事一波三折,最后却还是成了这样。

那天她在王家劝布木布泰出面状告王笑,布木布泰拒绝了,她看得出来其态度十分坚决,本以为此事就那样算了……

后来,是王笑见过布木布泰,也不知说了什么,这案子才继续推行下去,

董小宛于是就知道晋王对新律推行之事的看重,远胜于对个人名节的看重。

再加上今日来观审的蒙古使节,那这案子的影响就更深远了。

董小宛告诉自己,一定要赢,告赢晋王,还要堂堂正正地告赢晋王。

她虽紧张,还是挺起她纤瘦的背,在堂中站定,凝视着王笑……然后,当王笑的目光转过来,她却是完全慌了。

她脑子里“嗡”的一下,一片空白,周围人说什么她都听不到……

“主告……主告!你有何话要说?”

布木布泰拉了拉董小宛,轻声道:“不必慌,你可以的。”

董小宛回过神来,带着些慌张的语调,道:“晋……晋王……”

堂上的官员淡淡道:“这里没有晋王。”

“是。”董小宛捏着卷宗的手指指尖发白,看向王笑,道:“王……王笑,你与王玉,也就是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你与她是否有夫妻之实?”

王笑坐在那,目光似乎扫视了堂中一眼,道:“是……”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29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