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62章 风向标

书名: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十月三日。

王笑督战,秦山湖率军攻破杭州,北楚大胜。南楚浙江总督岑安国率残部逃往舟山。

王笑却让秦山湖不必追击,驻军杭州,摆出后继乏力之态。

另一方而,有消息传来,说是应思节已携南楚隆昌皇帝已逃至福建境内。

王笑听过消息,只是淡淡定了一句:“好”。

如果此时随岑安国逃到舟山的马超然父子得知此事,大概会很郁闷,觉得“凭什么应思节带着天子能逃掉,我们却被北楚重点打击?”

王笑是故意放跑隆昌皇帝的。

这是他的战略意图,即先击败岑安国,才能吸引郑芝龙北上。

为什么呢?

理由说来可笑,因为郑芝龙若要与岑安国联手,双方势均力敌是不行的。

这些军阀的德性便是如此,只有确认这个政权是以自己为主了,他们才会出兵。要不然,早在北楚兵马还未渡过长江之时,郑芝龙就可以来支援了。

如果岑安国迎奉隆武皇帝、坚守杭州,那就休想郑芝龙派一兵一卒北上,他只会据守福建。

那地方山多难攻,到时北楚若想强攻郑氏,则费时费力。

郑氏进可割据一方,退可待价而沽……

而应思节带着隆昌帝在宜兴走丢、钱谦益反水勾结郑芝龙,这对于王笑本都是坏事。

但王笑早已学会了一点,就是坏事不可避免会发生,能做的就是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

于是他信手拈来,将计就计。

他故意装作不知道隆昌皇帝已经转道南下,下令主攻杭州,又故意放任钱谦益递消息给郑芝龙。

只有让郑芝龙控制了隆昌皇帝、又看到岑安国已经势微,他才会觉得有利可图,才肯出兵。

在这些军阀眼里,北楚还是南楚,甚至是清朝入主中原,这根本一点儿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谁能让他们独断专行、割地自雄,他们才会奉谁为正朔。

用郑芝龙的原话说,他要做的是“纵横而所之”的“凤凰”,而不是“槛阱之中”的“虎豹”。

他和王笑谈判,说的是,投降可以,但要把福建划作如朝鲜一样的藩国由他镇守。

“门户私计”四个字,刻到了这些军头的骨子里。

王笑反正是完全看透了他们的德性。

他不愿许郑芝龙一个“国主”,那干脆把隆昌皇帝送过去,意思也很简单——

“来,当国主怎么够?你干脆起兵北上吧,当摄政王、当皇帝,来,打赢了我就给你当。”

王笑这些年打仗打得多了,这种手段已经用过太多次,熟练到云淡风清。

他调开秦山河,又把林绍元派往两广,在郑芝龙屁股后面逼压。

而在南直隶与浙江,他只留下秦山湖的四万兵马。

为的就是吸引郑芝龙。

他知道郑芝龙会来,若这点兵马都不敢来打,也不配称东南船王了、不配当纵横而所之的凤凰了。

相信这时候钱谦益的秘信也送到了……

说到钱谦益,王笑并不觉得这人有多坏,至少这人还有内心挣扎,除了个人气节有亏,也没做过什么倒行逆施的恶行。

另外,钱谦益主要还是名望大,一直以来却没什么执政的权力。

王笑就没把他当成过对手,只把他看成一个风向标。

一个江南士林人心浮动的风向标而已。

王笑之所以问陈惟中如何处置,为的是提醒陈惟中在南京要小心钱谦益罢了……

~~

之前在徐州的时候,王笑就喜欢问陈惟中一些无聊的问题,比如其人与柳如是之间的感情生活,想探讨的大概是……如何追求才女?

但这次到了南京,王笑并未与陈惟中聊这方面的事,一句话都没问过。

陈惟中知道,晋王肯定是已经佳人在怀、不再有这个困扰了,晋王现在烦恼的是如何避免被才女追求。

现在反而是陈惟中感到困扰……

若问他心里有没有柳如是?答案是肯定的。

但他之所以拒绝她,原因有很多,比如他早已成婚,不想委屈柳如是作妾;

另外,他就算纳了柳如是,以他妻子的品貌才情肯定是盖不出柳如是的风华,到时候必定会让妻子受委屈……

于是,他挥慧剑斩断情丝。

之后,柳如是嫁入高门,陈惟中也由衷为她感到欣慰。

可现在,钱谦益怕是要大祸临头了,陈惟中不免为柳如是牵挂起来,他怕她被丈夫牵连、怕她伤心、怕她不幸。

他在王笑面前为钱谦益求情,说的是“字字腑肺、绝无私心”,当时他也真是这么想的。

但回过头来,再次扪心自问,他也分不清自己有没有私心。

另一方面,因他曾经拒绝柳如是一事,江南风评说他对妻子用情至深,但如今一边举案齐眉,一边又对另一个女人牵挂不已,陈惟中还觉得对不住妻子。

总而言之,欲念不通达,最近就稍微有些乱了心神。

虽然如此,陈惟中还是能办好自己的公务。

他主政南京城,追缴积欠,给了南京士绅一个下马威之后,已经着手准备在南京施行新政。

只等王笑彻底击败郑芝龙、岑安国,挟大胜之势,给这江南变一变天。

相比起来,那些儿女情长的反而是小事了……

这天,陈惟中也得到了杭州的战报。

他知道王笑的战略意图,明白接下来郑芝龙很可能要北上了。

那么,钱谦益的利用价值已经用完了,接下来钱谦益怎么做都改变不了局势。

这个时候,陈惟中决定提醒一下钱谦益,免得对方脑子一热,继续掺合到某些事情里,给其家小带去大祸。

十月六日,钱谦益应邀到玄武湖畔与陈惟中相见。

当年便是在这九华山下玄武湖畔,他们曾一起集会,探讨学术、立社订盟,矢志挽救国运。

如今又是秋风瑟瑟,昔年的士子多已零落……

待见到陈惟中身后有许多护卫,钱谦益背过手,摇了摇头,忍不住讥讽了两句。

“卧子如今官运亨通,被晋王倚重,使江南士子不敢侧目,便是出门也是前呼后拥了。”

陈惟中略感尴尬,拱了拱手,道:“钱公误会了,是学生如今得罪的人颇多。晋王担心学生安危,才派了人护卫。”

他转头向身边的护卫首领道:“让我与钱公单独聊两句可好?”

那护卫首领先是瞥了钱谦益身后的随从们几眼,这才带了人往周边戒备。

陈惟中抬了抬手,请钱谦益一起沿着玄武湖边散步,开口道:“请钱公恕学生冒昧,今日邀钱公来,是想劝你一句……”

他略有些犹豫,缓缓道:“请钱公告老还乡,隐居一阵子。如何?”

钱谦益怫然不悦,因为有涵养,这才没说什么难听的话。

“老夫一生苦读,不是为了悠游林麓。”

“钱公乃我楚朝诗文一道之集大成者,奈何一生仕途坎坷,如今前路更险,何如早些掉头?”

陈惟中说钱谦益仕途坎坷却也不假……

四十多年前钱谦益就高中探花了,授翰林院编修,结果同一年就父亲去世,回乡丁忧。

等再出仕,当主考官,遇到了科场舞弊;

再出仕,又被阉党排挤,罢官。

钱谦益天天在家里做学问、写文章,名气、士林地位是一步一步往上涨,成了名满天下的大儒,但其人官场经历却颇为匮乏,正经的实务没做过,只做过些编纂之事。

一直到拥立隆昌帝,钱谦益才以名望出任礼部尚书。

陈惟中说得委婉,但言下之意却是“你没什么官场经验,玩不转的,早些回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2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