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00章 攻燕京

书名: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如今多尔衮正驻兵于朗坊。

朗坊北临燕京,东交天津,南接沧州,西连保定,为京畿要冲之地。

这地方在燕京和天津之间,正好隔断了唐节与秦山海两路兵力,使他们不能合师。

同时,多尔衮派兵从北面包围天津,又派兵直逼沧州、截断秦山海部的陆上退路。

这一日,大帐议事。

先开口的是代善的第四子瓦克达。

瓦克达如今已四十二岁,颇为骁勇,进了帐便直接指着地图上摆在北面的瑞军兵马道:“我可一战击杀唐节,请睿亲王下令!”

多尔衮淡淡看了一眼这个比自己还要大一轮的侄子,转向豪格问道:“你怎么看?”

今年年初,豪格因为在背后说多尔衮的坏话,被议罪削爵。

他当然也心中忿慨,但现在不是内斗的时候,一切该以大清江山社稷为重,依然随军入关。

此时豪格见多尔衮发问,扫了一眼地图,道:“唐节本部兵马已败,不过只剩些残军与索沛合兵,根本不足为虑。我愿领兵攻秦山海,只要打败秦山海,唐中元一定不敢再守燕京,必定退回山西,派一路兵马追击,同时指兵南下。天下可得。”

多尔衮指了指范文程,又问道:“范章京来说吧。”

“我们不必去攻打唐节。”范文程拱手应道:“如今张榜安民成效已显,燕京人心浮动。奴才已派人劝降吴阎王,他的回信在此,请睿亲王过目……”

多尔衮已经看过信了,接过扫了一眼便交给诸将轮流过目,帐中有轻呼声响起。

范文程又道:“吴阎王一倒戈,燕京指日可破。唐节确实已不足为虑。至于秦山海……奴才认为,打败他不如围困他。王笑在山东经营,兵不过十万,眼下又把精锐都派到天津。山东兵力必然空虚。秦山海若是固守大沽口还可以随时乘船返回,但他既敢出兵静海。我们只要切断他的归路,兵攻山东,秦山海孤师在外,已翻不起多大风浪……”

豪格有点生气。

多尔衮心里有数,却偏要问自己,摆明了想打压自己。

但豪格也知道范文程的提议是最适合的,哼了哼并不说话,接过吴阎王的信看了一眼,道:“好大的胃口,一个无能流寇也该要封王。”

“给他又有何妨?他一降,不仅是燕京可定。一涨一消之下,唐中元也要元气大伤,如何防得住山西、陕西之地?”

“让他直接把唐中元的人头献上来。”

“难,他不肯背负弑主之名,也没实力对付得了唐中元。”

“那爷率兵到居庸关,亲斩唐中元好了……”

多尔衮摆了摆手,又问道:“济南动静如何?我料定我们兵逼沧州,王笑必要派兵去援,为何还未有信报传来?”

“禀睿亲王,并未发现德州有兵马北上。”

“莫非他们是以海船载兵,从沧州东海岸登陆?”

“德州到沧州才多远?从德州绕到海边,再登船到沧州,舍近求远,来得及吗?”

议论声中,多尔衮皱了皱眉,感到有些奇怪。

王笑居然不守沧州?

那自己真的要把秦山海这条大龙吃掉了……

不多时,忽有快马驰来。

“报!”

“报和硕睿亲王,沧州已然攻克……”

多尔衮听罢战报,再次问道:“可有遇到楚军?”

“并无。”

不管王笑打的什么主意,多尔衮心知王笑已经来不及再调兵北上了。

他站起身,一道道命令发号下去。

“范章京,回信吴阎王,答应他的条件,让他打开燕京城门,与我前后夹击唐节所部。”

“奴才领命。”

“瓦克达、满达海,你们率部攻唐节所部,之后汇同吴阎王,管束其兵马……”

“是!”

“豪格,你领兵从南门入燕京;硕塞,你主攻西门;孙仲德,你领炮兵营攻东门……”

“是!”

“传令蔡家祯,领兵埋伏于燕京城北。一旦唐中元出逃,务必斩杀……”

“是!”

“速传令阿巴泰切断静海县到大沽口之间的道路,围住秦山海所部,不许他们走海路返回山东……”

“是!”

“传令到沧州,让多铎做好准备,只等燕京攻克,马上发兵德州……”

“是!”

“愿与诸君秉承先父汗遗志,栉风沐雨,为大清开疆拓土!入主中原!”

“入主中原!入主中原……”

~~

京城。

东暖阁。孟九与李柏帛相对而坐,两人脸色都有深深的疲色。

李柏帛道:“今天刘循去见驾了。他说这皇宫当中所用的鎏金太多,鎏金里有毒素,人在宫内待久了大多不长命。他还举了例子,道是楚朝太祖、太宗一个活到七十多,一个活到六十多,其后子孙往往三十岁就驾崩。”

“刘循这是在劝陛下放弃燕京啊。”

“不错。”

“陛下怎么说?”

“陛下说要御驾亲征,原话是和东虏干一仗,打得赢就坐天下,打不赢就回陕西,省得一天到晚听我们吵。”

“燕京肯定是守不住的。”孟九缓缓道:“若不是秦山海前阵子小胜了一场,我也已经劝陛下尽快归还西安了。呵,你仔细想想,秦山海北上后,一直据大沽口而守,他为何突然兵出静海县?”

李柏帛沉吟道:“他察觉我们有弃守中原之意、因此打了一场胜仗振奋我们的士气?”

孟九点了点头,又道:“你再由此往前推断,王笑为何要与我们联合抗虏?”

“他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错了。”孟九道:“他早就知道我们守不住京城。联合抗虏,他为的是给我们一个希望,让我们和建奴消耗,他好争取时间经营山东。”

李柏帛不信,沉吟道:“他真能算到这么远?”

“一开始,我也以为我们有机会守住京城。”孟九道:“但对建奴的了解,我们不如王笑啊。建奴之强,不在于今天的多尔衮,而在于皇太极。皇太极比老奴强太多了,近二十年经营,整合诸部、锐意改革、又先后征服蒙古与朝鲜,已经完成了对中原的战略包围,正如他所言‘伐楚如伐大树,先从两边砍,则树自扑’。如今是皇太极遗泽最厚的时候,王笑是要避其锋芒,徐图发展,这才弃守河北。可惜,我明白得晚了,被他当成了盾牌。”

“但眼下退也不好退。一旦被建奴截杀,居庸关一丢,只怕连山西都保不住。不如放手一搏。”

孟九抬了抬眼,叹道:“你看吴阎王可有要放手一搏的样子?”

李柏帛大恨,道:“东征之前我们便说过,先经营秦晋之地,再徐图中原。是刘循、吴阎王等人屡屡劝陛下要一举问鼎天下。到如今反而又是他们先打退堂鼓!”

“说这些还有何用?”孟九目光看向门外,又看了看天色,目光更加暗淡起来,缓缓道:“只怕我们真要劝陛下弃守燕京了。”

“怎么了?”

“时辰到了,我派去监视吴阎王的探子还没有回来……”

下一刻,有亲卫迅速进到阁中。

“报,高尚书从济南回来了,带了王笑的书信要呈给陛下……”

AB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9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