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18章 义民会(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余从容前两日就注意到苏简了。

苏简那日在城外见到白莲教蛊惑民众,似乎受到了启发。

他当时口号喊的最响,又指挥难民冲击清军的督战队,等唐节率兵出城时又及时带着一部分难民逃入城中……

苏简这人读过书,但烦厌四书五经这样的科举经义,喜欢看一些野史杂记,如《商君书》这种被正经读书人视为洪水野兽的书籍他是最爱看的,所以连个秀才都考不上。

早年在真定府之时,苏简又听过孙知新、胡敬事几人传播的民主思想,更早时甚至还与西方的传教士交过朋友,后来入了锦衣卫,他又学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技艺。

各种思想学识,他没有一项深入钻研过,但都有涉猎。

如今他又掌握了白莲教的这套手段,加上他长相、气质出众,为人热忱,与一群难民混在一起,很快就从中脱颖而出,受到不少难民的拥戴,成了一个首领般的存在。

苏简把这些难民组织在一起,号称‘义民会’,下设四大香坛,自封总坛主,他自称是引‘天火’炸死了大汉奸王桦臣、又炸开了建虏的火药库,还说自己刀枪不入,使得不少难民狂热崇拜。

而义民会成立之后,做的事却是帮助瑞军守城。

在这短短几天内,这个组织还未显出什么太多的特异之处,只是帮众比一般人更狂热、振奋些。

但其发展却极是迅猛。

大同城内守军忙着守城,没有注意到这些,余从容却注意到了。

接着余从容大吃一惊。

苏简竟又对人宣称,引天火炸王桦臣、炸火药库之事,还有一位‘余长老’与他一起施法……

余从容于是找到苏简质问。

“我什么时候成了你的长老?”

“不是余兄说的吗?你让我说是我们俩一起刺杀了王桦臣。”

余从容大怒。

他当时之所以想分点名声,是因为清军还未入晋,此事的后果没显出来,利大与弊;眼下事情变化得太快,雁门关已失守,苏简又染上邪教,这种名声已变成了催命符。

“你知不知道唐节也有派探子在京城打探情报,就因为你乱来,他的细作也传不出情报……若让唐节知道你在城中,他必杀你,现在你是想要害我?!”

“他没有及时撤回雁门,是他无能,归咎到我头上于事何补?”苏简道:“我刺杀王桦臣,振奋的是世间人心,他没有道理杀我,我也不在乎个人性命!”

“那为什么要攀连我?!”

“因为我没想那么多个人得失。”

“你有病吧?”

苏简道:“我被锦衣卫革职了,但没关系。要扶危济困,我找到了新的路,余兄,和我一起干吧?我们一起引导百姓抗虏。”

“不可能。”余从容道:“你走上邪路了知道吗?你蒙蔽愚昧百姓……”

“余兄不觉得可悲吗?”苏简反问道:“谁不是爹生娘养的?我们喊一句‘佛母赐了不死之身’他们就真信了,为什么?”

余从容道:“因为他们愚昧……”

“因为他们没办法了!”苏简喊道:“你只看到他们的愚昧无知、软弱易欺,你看不到他们遭遇了什么,看不到这些年来官府、劣绅、土匪、建虏对他们做了什么。为什么白莲教随口一说就能蛊惑他们?因为朝廷一次一次加饷,官绅一次一次盘剥,反贼洗劫他们,建虏洗劫他们,官兵到了还要洗劫他们。这些你都看不到,因为他们和你说话都说不清楚,他们不会像你那样说官话……”

余从容道:“我不知道你哪里听来的这些,你自己尚未想明白,就要领着百姓像妖教一样反抗吗?”

“余善甫!你家境优渥,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你都没经历过,凭什么居高临下的指责我们是邪教?!”

苏简指着余从容的鼻子喝了一声,又道:“你看那些军队,盔甲、武器整齐,兵强马壮,他们呢?有什么?除了一具血肉之躯还有什么?我不告诉他们是‘不死之身’,他们怎么敢奋起反抗?他们没办法了啊!

我一说他们就信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早就受够了!受够了被人踩在脚底下一遍又一遍的蹂躏,受够了遭受残酷的欺凌还要默默忍受,他们在等着我们振臂一呼明白吗?和我一起做吧,我知道你不是迂腐之人……”

余从容少有这样情绪失控的时候,一把打掉苏简指着自己的手,喝道:“够了!”

“余兄,我是认真的,我需要你来帮我,听我说,我们没吃的了……”

苏简的目光依然很真挚热忱,仿佛所有挫折只会让他更兴奋。

但余从容忽然发现,自己看不透苏简了。

他分不清苏简是因为恨自己当时翻脸,想要陷害自己;还是真的既往不咎,真心履行承诺,邀请自己一起干那妖言惑众的蠢事……

“我最后劝你一遍,收手吧,用白莲教的手段,你走不远的。”余从容道。

苏简只把余从容的话当耳旁风。

他这两年行事,苏咏志、肥环、王珰、崔老三、劳召等人,就各种事劝了无数遍,他从来都不听,如今正在兴头上,又岂会听余从容的劝……

余从容感到了危险,他思虑了一番,认定苏简如此行事,早晚必有大祸。

唐中元、王笑之辈偶尔也会利用白莲教,但都是用完就抛,战乱必定要清洗这些组织。

眼下大同还在战乱,苏简组织民壮守城暂时又对战事有利,万一真让他立了什么功劳,唐节也许还气消了不杀他。

——不如早下手为强,除掉这小子,省得把自己牵连到死地。

余从容颇怨恨苏简,但他从不因怨念杀人。要除掉苏简,实在是忌惮对方说自己是什么义民会长老。

再让他宣扬下去,洗都洗不清。

余从容于是一方面以石梦农的名义把苏简诓来,另一方面又以苏简的名义让石梦农去把苏简拖住。

他自己则去求见唐节,把在太行山遇到苏简,自己鬼迷心窍、想要分润名望的事说了。

唐节听了,再看余从容眼神就有些鄙夷——开始想要分润名望,看到危险反手就卖了同伴,小人一个。

余从容自知在唐节眼里落了下乘,但这也是无奈之举,眼下至少保得了性命。

沾了此事,往后再想在瑞朝为官怕是也没前途了……都是苏简害的。

他想着这些,跟在唐节身后,冷眼看着苏简被拿下。

石梦农苦苦求情。

“将军,苏简当时也是为了救我,所有后果我愿为他承担,请将军杀我、留苏简一条性命。”

“让开!你一直在狱中,此事与你何干?老子有今日,皆因这小子胡来,今日谁劝也没用,不杀他我难解心头之恨!”

长街那边渐渐有义民会的帮众陆续赶来,求唐节放了他们的总坛主。

“大帅,总坛主是要带着我们扶瑞朝、灭建虏啊,他是来帮你的啊……”

“总坛主是天帝派来解我们苦难的,你要杀他,必会有天火焚身,不得好死啊……”

“求大帅不要杀他,这是要触怒天帝的……”

“大帅杀不了总坛主的,他是不死之身……”

余从容听着这些,心中更为安定。

是他派人去通知了义民会的帮众。

他知道,唐节要是能受这些愚民挟迫,那就不是唐节了。

本来,唐节看在石梦农的面子上或许还能饶苏简一命。但来劝的人越多,唐节见了这情况只会越怒,杀苏简之心愈坚。

而石梦农这样正派的读书人,眼看苏简做这些,反而不会再坚决替苏简求情。

果然,唐节再次命令士卒拉开石梦家,斩杀苏简。

“我苏简一不当响马、二不当贼寇,为了家国天下,救民抗清的大业,从不怕死……”

那你就去死吧——余从容心道。

他有些歉意,却没什么后悔。

然而转头一看,只见不远处莫乾与魏几悦正站在那说着什么。

莫乾先是摇头,魏几悦又说了几句话之后,莫乾点了点头,向唐节这边走来。

余从容想了想,猜到苏简只怕是暂时死不了了……莫乾要用他。

果不其然,只见莫乾与唐节附耳说了几句话之后,几人带着苏简再次进了议事堂。

……

余从容独自站在军衙外,愈发感到有危机感。

同路而来的石梦农、苏简两人,一个得了唐节信任,一个做事横冲直撞不计后果但也还是进了议事堂。

唯有自己还在观望,既不想投奔北楚,又被唐节鄙视。

今日设计除苏简不成,那小子只怕也有所察觉,自己再不有所作为,往后必遭报复。

他行事当断则断,迅速在心中作了决意。

这夜等莫乾出来,他又找到莫乾。

“莫大人,在下愿投身锦衣卫效力。”

莫乾微有些讶异,问道:“你不是要到西安科举吗?”

余从容实话实说道:“不去了,如今身陷大同,还不知多久才可脱困,赶不及科举。而且我品行有瑕疵,已遭唐节嫌恶,在瑞朝走不远。”

“你倒是实诚。”

莫乾却没有马上答应,直到魏几悦又低声劝了几句,他才道:“也好,你先跟在我身边为参谋,等此间事了,我引荐你入讲武堂,往后参加公务考试,论功任官。”

“谢两位大人栽培……”

余从容终于觉得魏脚臭也不是那么讨厌,私下里又向他道了谢。

魏几悦却只是摆了摆手,问道:“这次是你在对付苏简吗?”

余从容有些吃惊,应道:“是,此人虽有赤胆热忱,但行事毫无敬畏之心,若死在今日还能是英杰之士……”

魏几悦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嘿嘿笑道:“你这话重了吧?分明是你们有私怨。”

“我比魏大人懂他。”

“我实话告诉你吧。”魏几悦叹道:“张略先丢了,我们需要一个人替代他到丰州办事。”

余从容问道:“那之后呢?”

“就当是最后给苏简一次机会,之后看他表现。”魏几悦露出自信的笑容,道:“你放心吧,有你我在,还能压不住他?”

余从容听了,稍稍安心,但想到‘余长老与我一起引天火炸死王桦臣’这等传言,眼中还有杀意……

~~

余从容很快就得到了莫乾的信任。

几天后,他第一次进入议事堂与唐节、莫乾等人一起议事。

莫乾一开口就让他吃了一惊。

“我有一个计划……”

~~

城外,清军大营。

“大同粮草不济,早晚能攻下。”

“唐节有可能会试着突围。”

“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皆有重兵把守,他跑不掉。”

清军诸将商议着军情,心思各异。

多尔衮在乎的是王笑在干什么。

——王笑已派人突破了自己的防线进入大同,必是向唐节传达了什么计划。他既然没有放弃唐节,早晚必定带兵来援……但为何到现在还没有收到消息?

岳乐还在想着攻下大同后如何劝摄政王不要屠城;

尼雅哈偶尔瞥多尔衮一眼,心想若是真让他诞下子嗣,只怕其篡位之心愈坚,这对陛下绝非好事,京城的回复也不知何时能到……

博洛坐在副位上,凝视着地图,看起来正专心致志地思考着战事,一言不发。

直到多尔衮问道:“博洛,你怎么看?”

博洛闻言抬起头,他是典型的爱新觉罗氏相貌,躯干壮健,面铁而长,鼻直而挺。

他一双眼睛细长,眼尾上挑,称为‘吊眼梢子’,显得很具威严,加上龙行虎步,更添霸道气场。

他似乎极懂多尔衮的心思,开口道:“我们不怕唐节,只怕王笑领兵来救。不过唐节退路已绝,翻不出什么风浪了。我猜想,王笑派人进城是嘱咐唐节坚守,他则趁机联合瑞朝,守太原等地……我们不宜继续在大同与唐节死磕,当火速南下。”

“但若是唐节不灭,我们直接分兵南下,他一旦侵扰我们的补给线,仗就难打了。”

“那就尽快攻下大同……”

这又是老生常谈的话。

帐中宗室将领多,不乏有嫉妒博洛担任了征南大将军,这些人说话也是直来直去的,不一会儿就有人把责任往博洛头上推。

“博洛打了那么多天也没打下大同,延误军机,请摄政王治他的罪。”

博洛也不争辩,向多尔衮说自己伤还未好,先养养伤,给诸将一个立功的机会。

他看得很明白,唐节至少还能撑十来天,让这些人去碰碰钉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5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