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81章 先觉者(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一队车马缓缓驶向济南城,被守城门的兵士拦下。

车队中一个年轻的公子哥掀帘出来,笑吟吟地摸了一枚信印递过去。

“见过王大人,但还请让末将检查一下马车。”城门将领很客气,但还是指挥兵士道:“你们几个过去查。”

“好吧。”年轻公子为人很亲切的样子,问道:“现在怎么盘查地这么严?”

“城内接连发生了几场凶案,遇害者皆是年轻英俊的男子,如今济南城中的美少年人心惶惶,王大人入城后也请小心。”

“嘶……这么吓人?”

城门将领看着对方嘴里那空空的门洞,眼睛一直,愣了一会儿。

“嘿嘿,牙口要是太整齐,人就显得呆板了。”

那年轻公子被看着也不以为忤,如是说道。

“是……是……”

不一会儿,检查车马的士卒回来,禀道:“车内有武器,还有个壮妇故意对末将说满语,但……王部堂在车上。”

话到这里,士卒贴着守将的耳朵,悄声道:“晋王小公子也在其中。”

城门将领脸色一变,瞥了那年轻公子一眼,腹诽对方也不早说,真是……

“末将派人护送王大人进城吧?”

“不用不用,你不知道我在外面经历了多少凶险,如今到家了还有什么怕的?对了,你们几个把我车上的核桃拿下来分给将士们。”

年轻公子始终带着和气的笑容,又对城门将领道:“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不然我也不敢给你们,就是河南带回来的特产,你们守城辛苦,剥了吃吧。”

“谢王大人。”

这年轻人却是王珰,他也没想到自上次离开家就是一年光景,走遍了大半个河南。

眼下好不容易回了济南,自是巴不得马上回家见见碧缥,但暂时还得先见一趟王笑。

“走吧,先去晋王府。”

王珰回到马车上,坐在车上的胡敬事说道:“我本来在想,你牙口不好,带那么多核桃做什么。没想到是拿回来送人的。”

“我又不是吃不了核桃。”

胡敬事目光往外看去,叹道:“济南城是越来越热闹了……”

他在心里对比着这些年自己与王笑分别做的事,忽然感到空落落的,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在胡敬事想来,这次王笑派王珰过来请自己或孙新知来一个人到济南,想必是不愿再纵容自己这些人再传播那些理念了。

——那人该是要称帝了吧?

马车停在晋王府前。

胡敬事被安排着在偏厅稍待,因王笑要先见见王珍、王珰等人。

他本以为自己会等很久,没想到只过了一会儿,王笑就派人请他过去。

大堂布局奇特,摆了几排书架,把原有的格局破坏得一干二净。

王笑就坐在一桌大桌案后,王珍也没走,正坐在前面的椅子上。

见了胡敬事,王笑抬手一引,让他坐下,开山见门的说起来。

“你与孙知新那一套是行不通的,你们一直以来在做的只是试图建一个乌托邦……我换个词,你们是在建一个空想中的国。”

胡敬事一愣。

“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三年多以来你们一事无成。”王笑又道:“以前我可以容忍你们,但往后,我要准备扫平天下,不能放纵你们。”

胡敬事张了张嘴,心说“果然是这样”,但这时他还是有些茫然,转头看向王珍。

王珍已经和他们相处了大半年,胡敬事原本抱着侥幸,希望王家兄弟能支持自己的理念……

没想到还是这样。

“晋王,当初是你告诉我们……”

“我时间不多,你先听我说。”王笑摆了摆手,道:“三五年之内我就要统一天下,这是绝对的前提,不容任何人掣肘。统一之后要建立怎样的国度,也不是只凭任何一个人的臆想,该听的是全天下人的声音。”

王笑话到这里,忽然问道:“江南有一位大儒,叫宗太冲,你可听说过?”

胡敬事拱手道:“梨洲先生学生闻名已久。”

“我却是近来才知道他,看了他几本著作,很受触动。”

王笑站起身,从书架上拿出几本书,递在胡敬事面前。

“这几本书你该看看,比如这本《原君》,抨击君王‘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从根本上否定了家天下的合法性。

‘帝王一家之法,乃非法之法,当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已有了立宪的主张……

还有顾宁亭这本,‘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虽不敢直接否定君权,但也是民主思想启蒙的开始了。”

胡敬事一愣,摊开书本一看,映入眼帘的就是王笑用红笔圈出的一句话。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只一句话,他看得血脉喷张,不由道:“梨洲先生果然……果然……振聋发聩!振聋发聩!”

王笑他显得有些欣慰,踱了几步,道:“我没想到,这些思想不是从我治下开始传播的,竟然出自江南东林党人。”

“因为江南文风昌盛,但科场黑暗。”王珍道:“宗太冲、顾宁亭等人,皆是身负大才而名落孙山,宗太冲尝言‘愤科举之学锢人’,想必这次来考官的,许多都是他的弟子。”

“不错,这几本书只有手抄本,都是他们的弟子带来济南的。”王笑道:“我打算将它们刊印出来,流传于世。”

他其实有些兴奋,因此虽与胡敬事说“时间不多”,但还是先推荐了这几本书……

王笑当然也喜欢享受权力。

如果不是知道两三百年以后自己有家国要承受怎样的耻辱,他当然也想要‘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偏因他知道后来的历史,所以看到自己的家国原来早已有这样的先觉者,他才会感到振奋。

民主启蒙从来不是“舶来品”,东方的思想至今依然在闪烁着熠熠光辉……唯有置身历史洪流,才能感受到这其中的骄傲。

——我们本不该由西方人来给我们开启民主,我们不是‘国人愚昧,没有民主土壤’,我们的人权著作比西方还早整整一百年……

推荐了书,王笑转向胡敬事。

“宗太冲、顾宁亭终究只是少数人,他们的想法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你和孙知新是真正接触了最贫苦的百姓,实践出真知,你们该像他们一样,先整理出理论体系,再去寻找最适合当前情势的路。”

“学生不明白……”

“这次让你来济南,是要告诉你,不要再去建你们的空想国了。如今我已有足够的权柄,可以允许你们成为在野党,参与到朝政的讨论中。”

“可是,学生还是不明白……”

“不明白你就自己慢慢想,路还很长。”王笑道:“我最后和你说两句。”

“第一,我要一统天下,你告诉孙知新,在我收复中原之前,停止他在做的一切;

第二,以后你们可以借助我的权力了,著书、传播、为天下启蒙。

总之,以武力平定天下由我来做、以文章开启民智由你们来,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孙知新的节奏不对,太快了,我要他按我们的节奏来,懂了吗?”

“不懂。”

“往后天下将由我独裁。直到我认为各方面时机成熟了,再行大变革之事。”

“何谓‘时机成熟’?”

“生产力达到、思想程度达到……辟如,有人要复辟称帝,天下间人人喊打喊杀之时,就是时机成熟。”

“那要多久?”

“看你们,五十年,一百年?”

胡敬事又问道:“若是晋王在骗我们又如何?”

“你们那六千余人的小村庄,我特地把你叫过来骗你?我都把儿子送去你们那拜师了还不够诚意?”

“若晋王以后反悔又如何?”

“那我现在推平你们,你又如何?”

“……”

胡敬事又问:“晋王为何不直接建立一个民主之国?”

“那是你们的空想。”

“是因不愿放下手中的权力吗?”

“对啊。”

“可是……”

“没有可是。”王笑打断道,“你到同文馆住下,在济南多走走、多看看,再把我的话告诉孙知新。”

……

胡敬事走后,王笑叹息了一声,道:“这分明是一件需要毕生奋斗的事,他们为何总这么急?”

“书生嘛。”王珍道。

他走了大半年,回来后有很大的不同,少了些公子哥的从容,眼神里多了些苦态。

“那大哥认为,为何总有人叫我称帝呢?”

“为了把利益固定下来。”

王珍拍了拍自己的膝盖,道:“你有强横实力,独裁而不称帝,也能安之若素。而有的人,为天下人做的事只有那么多,却想要把子孙后代的永世利益都确定下来,不定名分,如何心安?”

“大哥在思考世间规则?”

“还没想透。”王珍站起身,道:“宗太冲他们那些书,也给我一份。”

“我只剩一份手抄本了。”

“我替你刊印吧……”

~~

见过王珍、胡敬事,王笑又见了张嫂。

张嫂是孤身来的,她把铁豹子和儿子留在了新野。

王笑跟她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说过两个月带她去见布木布泰,便派人将她带去安置。

接着王笑又回到后院去见唐芊芊和小呆瓜。

当唐芊芊提到陈圆圆也要在府里住下,需收拾个屋子出来,王笑就有些不情愿,毕竟晋王府本来就不够住。

这种事他倒也不敢忤逆唐芊芊,就当是请了个带孩子的奶妈。

“这次送小呆瓜去新野,就算是拜师了,等来年打下京城,把孙知新、胡敬事,还有宗太冲、顾宁亭这些人都请回来给几个孩子当老师……”

“呸,你还不就是为了支走我儿子,不让他给瑞朝降臣撑腰?”

唐芊芊嘴上嗔骂着,对王笑的安排却也满意。

总之王笑这一通操作,总算是让一家团圆,又安排好了以后‘一人独裁、多社协商’的布局……

~~

这次北楚的官选考试定在六月二十四日。

然而,六月二十日这天,济南城有两名官员遇刺,虽然他们已经不年轻英俊了。

虽预想过建虏细作会把刺杀的目标从晋王身上转移到官员身上,但济南那么多官员,却也不能做到每一个都保护起来。

济南守将未得命令,不敢下令封锁城池,而是让官兵戒备,所有街巷加紧巡逻。

六月二十二日,城中一个闹市又发生一场惨案,混入城内的一名细作连杀十八人,方才被赶到的官兵击杀。

已不是只有美少年才惶恐不安了。

全城百姓都觉得不安。

虽说那些细作到现在只杀了不到三十人,而以前济南每天死于饥荒、严寒等灾祸的人数都远不止这个数。

走在路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迎面而来的人就会暴起杀人的感觉依然给这座城池带来了恐慌。

不少官员都请奏王笑推迟官选考试。

“晋王,哪怕是严加范防,但难保有落网之鱼混入城中,依下官看来,他们必然会在官选考试时制作混乱,不如……”

“那就让他们来。”王笑道:“传令下去,撤掉城门的封锁,考试如期进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842s